成龍,周星馳早年不敢演戲;吳思遠說:演我的戲,你就是巨星

2020-09-19 划船不用漿人生全靠浪

如果說邵逸夫、鄒文懷都稱得上電影大亨,那麼吳思遠便是「香港電影教父」。

或許在如今吳思遠的名字並不如徐克令人熟知,但他卻是提攜徐克的那個人。

構成吳思遠的身份標識有很多,其中包括導演、製片人、出品人、社會活動者。

從成績來看,他在多個身份中取得了平衡,且都有突出表現。


自1966年進入邵氏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算起,吳思遠進入電影行業已經超過54年。

在這54年中,他既經歷了香港電影的巔峰,也親眼目睹香港電影走向低潮,直到今天,他仍舊為推動香港電影復興奔波。

縱觀吳思遠這一生,至少有三件事值得他驕傲一輩子。


70年代,他擔任導演,第一個用真實場景拍攝武打片《蕩寇灘》。打破了以邵氏為代表的布景拍攝方式。這部電影成為了他的成名作,取得173萬港元的票房,名列1972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排行榜第6。

他挖掘、培養了香港的一批武生、小生、導演,他們包括但不限於成龍、徐克等至今在香港電影界仍舉足輕重的人物。


1978年,他邀請成龍出演《蛇形刁手》與《醉拳》男主角,票房為270萬港元和676萬港元,分獲當年票房排行榜第8、第2。

成龍也因此踏上巨星之路,一直到如今成龍依舊沿襲著功夫喜劇的方式。


1979年,吳思遠為徐克第一部電影《蝶變》擔任監製, 次年,監製了他的《地獄無門》。兩部電影雖在商業上並未取得成就,但影片憑藉獨特的表現方式,迅速成為當時香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徐克也因此成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之一。

此後,徐克的《新龍門客棧》《青蛇》《雙龍會》《黃飛鴻》等系列作品都與吳思遠合作,徐克也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走向了知名導演之路。


80年代中期,吳思遠與導演許冠文一起率領由電影藝術家和實業家組成的香港電影代表團與內地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接洽,開啟了兩地電影業的大規模合作。香港回歸後,他頻繁為兩地電影互動奔走,連續五年出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


他認為自己人生有諸多「值得驕傲」, 這些驕傲由電影票房、變換的身份和各類頭銜一併貢獻。他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經驗使他堅信自己擁有足夠狠辣的眼光,事實讓他更加確定這一點。他將之歸功於自己的名字:我叫吳思遠,我的名字比人家想得遠。


打破布景拍攝壁壘,開創實景拍攝浪潮

1944年吳思遠出生在上海,在他兒時父親便去了香港打工,最令他開心的事情莫過於父親每個月寄錢回來,與弟弟拿著幾毛錢守在一個只有禮拜天才會營業的「早早場」看電影。

50年代初蘇聯片比較多,還有很多國內電影,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把解放前拍攝的電影放出來,比如《十字街頭》,《烏鴉與麻雀》,《天涯歌女》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上海電影,當時的謝晉是吳思遠的偶像,《女籃五號》這部片子在那時候就被小小的他銘記於心,在他看來謝晉導演的電影有很多東西值得揣摩,也正是兒時的經歷,讓他對電影行業深深著迷。


那時候內地人到香港很困難,直到他父親去世,他為父親辦理遺產才有機會到香港,一來二去16歲的吳思遠算是在香港定居。

後來的他去了新法書院讀書,畢業後做了教師匠,恰逢邵氏設立了一個南國實驗團,因為熱愛電影他便報名了並順利的通過考試,在南國第六期學習編導,當時像嶽華,鄭佩佩,沈殿霞都是從南國實驗團出來的。


自打學習編導之後,再加之熱愛電影的他,不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都如魚得水,吳思遠就像一塊海綿一樣拼命吸收,後來得到一位編劇老師的幫忙,他順利進入邵氏工作。

進入邵氏工作之後漸漸地吳思遠發現了很多問題, 隨著電影行業的迅猛發展,電影攝影方面雖然取得了進步,但所有的片子都不敢拍攝實景,導演不敢拍,攝影師也不敢拍,哪怕只有一個客廳也不敢用實景,那時候的吳思遠心想著無論如何都要打破這個制度。

於是他的第二部戲《蕩寇灘》就打破了布景壁壘成為了當時香港第一部實景電影。


當年一般的電影可以賣30—40萬,大導演拍攝的可以賣到100萬,《蕩寇灘》直接賣到了173萬,吳思遠從一個無名小卒徹底火了,也因此出現了很多獨立製片人,標榜吳思遠造成了拍攝實景的浪潮。

吳思遠也真正的打破了布景拍攝製度,將香港電影引領上了新高度。


挖掘成龍,周星馳,提攜徐克

那時候因為是獨立製片,能創造票房的明星基本都被邵氏壟斷,所以吳思遠也面臨過無人可用的境地,他跟其他大導演也有所不同,他拍電影只用合適的演員,不單單因為對方是大明星就非得花大價錢請來拍電影,他覺得大明星沒有真功夫,所以成龍就出來了。

在去坎城賣片的偶然機會,他了解到香港電影在有些國家並不賣座,雖然是真功夫,整體看實在太血腥太暴力,為此,一個創意湧上吳思遠心頭,能不能把喜劇元素放在武打電影中,於是便有了《蛇形刁手》和成龍初出茅廬的熒幕處女作。


後來到了《醉拳》再次與成龍合作,讓他徹底火了,這部戲改變了成龍一生的命運,從一個普通不賣座的小演員變成了一個國際知名明星,直到今天成龍仍舊沒有跳出這個模式。


拍《賭聖》時吳思遠已經位列大導演,完全可以花大價錢找紅極一時的演員,但他找了當時並沒有成名的周星馳,只因為吳思遠看過周星馳的《一本漫畫走天涯》觀眾看到周星馳就會笑。


那時候吳思遠找周星馳說《賭聖》的本子,並告訴他拍完這部電影他會成為超級明星,周星馳那時候還並不相信他可以通過《賭聖》一飛沖天,結果這部電影再次打破了票房記錄,4132萬,周星馳真火了。


70年代後期,他看了徐克的《蝶變》,雖然這部電影叫好不叫座,不過徐克的潛力是無可限量的,那時候吳思遠便帶著徐克認識其他導演和行業內的人,這裡面就有當年「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徐克的電影配上黃霑的音樂,再加上吳思遠監製,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徐克也火了,直到今天他依舊是香港電影的領軍人物。

縱觀吳思遠的一生,拍的90%電影都是賺錢賣座的,培養的人也都逐漸成名,在他身上有著老一代香港電影人的傳統性格,沒辦法便想辦法,沒條件便創造條件,請不起明星就挖掘培養新人。

克服困難後的吳思遠是成功的,但他沒有選擇獨享這份榮耀,在他能力範圍之內他選擇幫這個行業的人,共同讓香港電影再次走向輝煌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人生還有下半場

在香港,近些年所有跟電影有關的事情他從未缺席過,他也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依舊為昔日老武行的生計問題奔波著,因為他不忍心看到退休的老武行們做小販,開計程車。

在他誠懇祈求下終於打動了香港政府並成立了基金會,撥款10億元基金致力於發展香港電影以及解決這些問題。


如今的香港電影可以說是危機與轉機並存,很多不錯的導演都選擇去內地拍戲,這使香港電影行業雪上加霜,但不論內地也好香港也罷,都希望看到香港本土的故事,至於誰能把故事說好,把電影拍好就是香港電影的機會了。

不少中生代導演正在做這件事,而吳思遠也正在為幫助香港中生代導演拍攝電影各種問題繼續奔波著。


回看吳思遠這一生,吃過苦也到達過人生巔峰,但他能為之驕傲一生的事情莫過於推動了電影行業的進步,直至今天他依舊在努力著,「香港電影教父」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30年前,吳思遠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是影壇巨星
    30年前,吳思遠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是影壇巨星周星馳,中國人心目中的喜劇之王,現如今從星仔變成了星爺,但是他在熒幕中的星仔形象永遠不會改變,是中國電影史和喜劇史上的一座豐碑所有人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周星馳先生是如何從一名演員成長為巨星的,這很大程度取決於一部電影。早在30年前拍這部電影時,就有人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會變成下一個超級巨星。這部電影直到現在依然是周星馳系列的經典之作,其背後的故事請跟隨小編為您一一揭曉。
  • 90年,吳思遠對周星馳說:你拍完這個戲,就會變成「超級巨星」
    國慶前夕,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第27屆華鼎獎組委會,在澳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獲獎名單,周星馳赫然在列。現在的周星馳滿頭白髮,但上個世紀90年代那可是香港影壇「最靚的仔」,多次奪得香港電影年度排行榜的狀元之位,與周潤發、成龍並稱為「雙周一成」,這來之不易的成績還得從1990年的《賭聖》說起。
  • 90年,吳思遠對周星馳說:你拍完這個戲,就會變成「超級巨星」
    不過雖然是客串,但是他一手發掘了周星馳飾演的賭聖,周星馳能最後在「賭王大賽」中一戰成名可以說劉鎮偉就是引路人。吳思遠並得到了肯定。吳思遠當年找周星馳的時候,就一臉認真的他說:你會成為「超級巨星」。當時星爺還不相信,詢問真的嗎?真的嗎?果不其然,《賭聖》之後,「星仔」搖身一變成為「星爺」。
  • 三十年前,吳思遠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是巨星
    三十年前,吳思遠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是巨星中國人心目中的周星馳,喜劇之王現在已從星仔更改為星爺,然而他的星仔在屏幕上的形象永遠不會改變,他是中國電影和喜劇史上的豐碑。每個人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Mr周星馳如何從演員增長到巨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部電影。前拍這部電影時,有人對周星馳說,拍完這部電影,你就會變成下一個超級巨星。本片至今仍是周星馳系列的經典之作,其背後的故事敬請關注編輯。
  • 從星仔到星爺,周星馳了用了10年,吳思遠說:當時他不紅隨叫隨到
    有一次接受採訪,一手捧紅了成龍和周星馳的香港著名的導演和製片人吳思遠,談到了1990年,在一個西餐廳裡,他第一次見到了還是星仔的周星馳。他說:「我找星仔拍我的《賭聖》的時候就是嘛,和現在所有沒有紅的演員一樣,我一叫他馬上就來了,在一個飯店的餐廳,我說星仔啊,我有一個很好的劇本,肯定你會紅的。」
  • 別羨慕,這是成龍拿命換的
    1971年,成龍在電影《俠女》中演了個番子,第一次螢屏露臉。轉折點直到大導演吳思遠成立公司,成龍才得以重回電影圈。那時候,香港武打片多以強暴力鏡頭拼接,經常面臨播不了的情況。吳思遠就走搞笑武打方向,試圖減少暴力場面,以吸引觀眾。
  • 周星馳無釐頭開山作30年,原定男主是梁朝偉,出品人曾捧紅成龍
    周星馳完全是個天才,我不過是碰巧發現了他。那時我就跟他講,拍完《賭聖》這部戲,你就會成為整個香港最紅的超級巨星,他當時還不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對他那麼有信心。」吳思遠還說:「周星馳是個非常珍惜自己羽毛的好演員,最近每三四年才拍一部戲
  • 28年前,兩個「成龍」演戲,幾十位導演助力,無奈碰上周星馳年
    第一屆會長由「香港電影教父」吳思遠擔任,前面提到的《豪門夜宴》他就是製作人,地位超然。後續陳欣健、成龍、張同祖、爾冬陞、陳嘉上都擔任過會長一職。03、「二龍」戲珠1992年雖然是周星馳年,但那一年的成龍也十分強勁
  • 從《蛇形刁手》到《醉拳》,成龍爆紅背後的故事
    ,吳思遠說,有段時間他在臺灣拍片,經常去徐楓家打麻將(徐楓原來也是演員,後來成了湯臣老闆娘,投資拍電影,陳凱歌《霸王別姬》就是她投的)。吳思遠有時叫他一起打麻將,他從來不打,可能那時成龍也沒什麼錢吧。而且成龍還沒紅的時候有個習慣,到人家家裡,有椅子也不坐,喜歡蹲在地上。吳思遠覺得這小夥子還蠻有意思的,而且也看過他的戲,覺得他的身手不錯,外形很有特點。「蛇形刁手」這個創意是羅維告訴吳思遠的,但羅維自己沒拍,吳思遠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所謂蛇形刁手就是蛇拳加上鶴拳,這個聽起來就很有喜感。於是他決定拍一部喜劇化的功夫片。
  • 敢叫成龍「大鼻子」,周星馳再三邀請才出山,包租婆戲外也霸氣
    敢叫成龍「大鼻子」,周星馳再三邀請才出山,包租婆戲外也霸氣提到周星馳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個角色,大家可能會想到柳飄飄,紫霞仙子,這類都是周星馳電影中的美女,除了美女之外的角色,大家又會想到誰呢&34;調侃成龍,而成龍也不敢有任何不滿情緒。
  • 你不知道的「火雲邪神」:曾演「陳真」走紅,因愛國15年無戲拍
    吳思遠見青年俠肝義膽,又有一身好武功,當即邀請他去拍電影。但青年已是電影武術指導,且覺得自己性格不適合演戲,未有應承。吳思遠於是給青年分析前景:「你做武行能做多久?最多30歲。到老了還賺不到錢,演員你可以一直做。」青年想想,也對。
  • 周星馳吳孟達「恩怨」:從默契到不往來背後,離不開周星馳的野心
    21歲的周星馳在劇中跑龍套,他厚著臉皮問導演杜琪峯:「能不能用手擋一下再死?」杜琪峯懶得拉理他,擺擺手說:「快走開,不要講那麼多!」最後,周星馳成功給自己加戲,臨死前說了一句「啊!」那時,周星馳和吳孟達住的很近,幾乎天天見面,兩人沒戲拍時,經常找地方喝咖啡,討論今天拍什麼戲,明天拍什麼戲,怎麼演戲比較好。
  • 成龍:功夫巨星為何能夠成為功夫巨星?
    跑龍套非常辛苦,有的時候是揮舞大刀在後面衝;有時是大俠開打的時候,他們泡在冷水裡;有時是下雨天人……成龍當時年紀雖小,但演起戲來可以說是說非常敬業,演死屍時能屏住呼吸一動不動。慢慢的,攝影組都知道他是演死人演的最好的一個龍套演員,導演也因此到了他的名字。
  • 敢拳打洪金寶,敢腳踢成龍,李小龍也畏懼三分,他是個怎樣的人?
    而其中佼佼者要數成龍、洪金寶。他們一個成了中國首屈一指的功夫巨星,另一個成了香港叱吒風雲的太師爺。  她曾和7位著名的粵劇演員結義金蘭,號稱「八牡丹」,于素秋就是當中的「黑牡丹」。  她出演的電影《如來神掌》,就是後來周星馳電影《功夫》的創意來源。
  • 「包租婆」元秋,洪金寶成龍見她恭恭敬敬,周星馳再三才能請出山
    有次洪金寶現編臺詞,被元秋劈頭蓋臉一頓罵,但是洪金寶也不敢反駁。成龍從小鼻子就大,元秋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大鼻」,成龍心裡特別不願意,但是他又沒辦法,對於這個大姐只能敬重著。元華經常與她在戲中扮演夫妻,但是現實中也不敢惹這位大姐,七小福兄弟對她都恭敬有加。
  • 敢叫成龍「大鼻子」,洪金寶三毛,周星馳更是「低聲下氣」請出山
    ,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元老級別的人物,別看是女流,可她敢叫成龍「大鼻,敢叫洪金寶」三毛「,更是在洪金寶沒記住臺詞時對他大罵,她就是七小福的大師姐元秋。,不能罵她任她演。果然,元秋本身極高的個人天賦也讓周星馳脾氣特別好,更是讓這個戲份少走過場的角色一躍成了經典,甚至在這部劇中蓋過了黃聖依。包租婆更是讓元秋榮獲眾多重量級女配獎,直接走上人生巔峰。在此之後,元秋手中資源不斷,而年過半百的她重新做起了演員,奉獻給觀眾們很多精彩作品。
  • 曾經被譽為「成龍第二」,周潤發幫他搭戲的李元霸,現在怎麼樣了
    成龍看著自己接連演了幾部電影都撲街,如此下去退出影壇成了早晚的事兒,就拜託羅維導演幫自己跟古龍搭個橋,想讓古龍親自給自己打造一個劇本,最後搏一搏。古龍的兩大愛好就是美女和美酒,想讓他親臨下場,必須過一下胃才行。
  • 「包租婆」元秋,周星馳求著出山,敢罵成龍大鼻,今現狀如何?
    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好色的包租公,還有穿著睡衣,一頭捲髮器叼著煙的包租婆。這個人就是元秋飾演的,而元秋算是這個包租婆形象的「開山鼻祖」。而周星馳在找到元秋飾演的時候,元秋不願意,還是周星馳再三說好話,元秋才同意出山的。
  • 十位港圈巨星出場費,周星馳80萬,甄子丹120萬,成龍最高
    據悉,香港著名監製蕭若元曾說,永盛公司以300萬元一部的片酬價格,一口氣跟周星馳籤了十部,一共就是三千萬。三、成龍成龍的片酬在港圈稱第二,沒有敢說第一,畢竟成龍享譽全球,是世界級巨星。而且拍戲之餘,成龍也不介意接商演,而且接商演的頻率還不低,畢竟他一次的出場費用就高達290萬!
  • 周星馳吳孟達「恩怨」:從默契到不往來,伏筆早在16年前埋下
    21歲的周星馳在劇中跑龍套,他厚著臉皮問導演杜琪峯:「能不能用手擋一下再死?」杜琪峯懶得拉理他,擺擺手說:「快走開,不要講那麼多!」最後,周星馳成功給自己加戲,臨死前說了一句「啊!」那時,周星馳和吳孟達住的很近,幾乎天天見面,兩人沒戲拍時,經常找地方喝咖啡,討論今天拍什麼戲,明天拍什麼戲,怎麼演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