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簡·奧斯汀》愛情和婚姻如何抉擇,200年前的她給我們答案

2020-09-05 淺記淺憶


影片《成為簡·奧斯汀》是一部愛情片,由朱利安·傑拉德執導,安妮·海瑟薇、詹姆斯·麥卡沃伊、朱麗·沃特斯和瑪吉·史密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7年3月9日在英國率先上映。

在這部電影中,簡·奧斯汀受過良好教育的鄉村姑娘,日常熱愛寫作。她在20歲時和一位愛爾蘭律師湯姆·勒弗羅伊一見傾心,卻因雙方家境貧寒,最終被迫以分手告終,兩人此後多年再無相見。後來,他結婚,生子,給自己的女兒取她的名;她則終生未嫁,一心投入文學寫作,把現實中未了的愛情和情感都注入了小說。

在如今的社會,不婚主義也還是少數,更何況是在200多年前的時代,簡·奧斯汀可以說是剩女的始祖了。作為影片的女主角,毫無疑問,簡對於沒有愛情的婚姻拒絕是很明顯的

你們怎麼能夠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相濡以沫,白頭偕老呢?

雖然她只是來自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家境並不富裕,她的母親嫌棄她年紀不小了,竭力催婚;貴族青年衛斯理也幾次求婚;她也糾結過,煩惱過;但她卻沒有因此選擇妥協,而是選擇了勇敢地去追求真愛,甚至願意與湯姆私奔。簡對於真愛的追求也是同樣勇敢而無畏的。

What value will there be in life,if we are not together?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起,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追求真愛,哪怕所有人都不贊成他們在一起,哪怕毅然決定私奔,儘管她不想離開家裡和朋友,但也義無反顧。但她偶然了解到湯姆還有6個兄弟姐妹需要他供養,一旦私奔,所有的經濟來源都會被切斷,他們也必將面臨世俗的壓力和貧困的生活;儘管無奈,一切戛然而止。

Jane, I&39;m yours, I&34;貧困",都不能讓精神屈服。

對於原生家庭,我們每個人最初降生和接受的啟蒙教育都在這裡。原生家庭父母之間的感情,父母對愛情的觀念態度會極大地影響孩子日後的性格、情感秉性和選擇。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的婚戀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影響,父母親的婚姻也是子女愛情觀最明顯的一面鏡子,夫妻和睦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人格也會越健全,日後也有更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稱職的丈夫或者妻子。反之,夫妻感情不睦,家庭註定不和諧,對孩子的培養和成才也是十分不利的,以後子女成家立業的道路上可能也會造成困擾。

3、女人自身的想法,格局和觀念

女人獨立的學識,精神的自由永遠是自身追求幸福愛情和美滿婚姻的自信與底氣。

簡年方20,慧智蘭心,美麗大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熱愛閱讀和寫作,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靈魂。這就是為何在200多年前的舊社會,簡對於婚戀的想法依然如此超前和成熟,很顯然並沒有受到當時社會和時代,家庭的局限性的影響。她自幼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她對愛情的堅定執著,讓她一直都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交給市場去挑選。

對於時代的每個人來說,活出自我,活得清醒太重要也太稀罕了,對待婚姻也是。說句不中聽的,不少人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隨便隨便找個人結婚了,然後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過完了一生。

現在21世紀物質財富比以前發達多了,現在的人們對於婚戀有個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每個時代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也都有被愛情和婚姻所困惑的人,尤其是女性。但不變的是:

如果註定要結婚,一定是要和相愛的人。無論是兩百年前,還是現在,還是以後。

面對愛情和婚姻,該如何抉擇:

一個人的婚戀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來自特定時代背景,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影響,這裡面也摻雜了不少理智與情感的矛盾,但無論如何,思想自由、靈魂獨立的女性才有更多自由選擇的自信和底氣;

簡對於愛情獨立和婚姻的抉擇,是來自於她對於人性的深刻洞見;她超越時代的婚戀觀對於現代女性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1、在愛情的和婚姻的選擇上,要遵從自己的本心

要重新審視我們對愛情和婚姻的定義,也要擺脫固有的偏見,愛情不是一切,女性最終的歸宿是自己;愛情雖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當成人生的全部。在大多數情況下,它通常不是。

愛情和理智在任何年齡都是矛盾的。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因為愛之外的理由結婚;沒有愛情的婚姻,要堅定拒絕;哪怕有,也要慎重選擇,畢竟這關乎自己一生的幸福。

2、選擇一種自己所熱愛的生活方式是對自己人生的尊重

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所想要的,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最無悔的選擇。

要懂得選擇自己所愛的,也要堅持愛自己所選擇的。

簡選擇了一生寫作,一生不婚。她內心卻沒有任何波瀾或遺憾,因為她找到並選擇了自己此生所愛的活法,並且給英國和世界文壇留下了偉大不朽的作品。

結語:

「永遠不要再任何事情面前迷失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別人的目光,哪怕是愛情。」

《成為簡·奧斯汀》是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它所蘊含的深意,也為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愛情和婚姻的教育範本,願你我都能夠在這裡得到啟發,懂得愛情的真諦和婚姻的本質,找到了自己此生的價值與意義,收穫自己想要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汀,告知女性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抉擇
    文|翼如導語:豆瓣評分為8.3分的電影《成為簡·奧斯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沒有完美結局的愛情故事。貧窮的女孩若能嫁到富貴人家,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女主簡·奧斯汀(下文只寫簡,代表女主)並不愛富貴人家的少爺,偏偏愛上了一個同樣貧寒的年輕律師湯姆。湯姆受叔叔的資助生活,而叔叔反對湯姆與簡在一起。
  • 【簡·奧斯汀逝世200年】「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經久不衰!」
    正如二十世紀美國著名作家、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所說,英國文學「曾發生過幾次趣味的革命」,讀者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望,「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經久不衰」。200年前的今天,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在溫徹斯特因病去世,享年42歲。
  • 豆瓣8.2《成為簡·奧斯汀》,演繹出現實人生的三個道理
    但當現實困難擺在眼前,家人需要你做出「正確」選擇,以維繫家庭生活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真正選擇愛情?《成為簡·奧斯汀》不會直接回答問題,它只是把女作家的故事呈現給觀眾,用這個為全世界熟知女作家的真實抉擇,告訴你除了「正確」,還可以做怎樣的選擇。關於簡的家庭,前面已經介紹了,靠父親鄉村牧師的薪俸供養一家人。
  • 簡·奧斯汀:200年前人家就是「網紅」了
    儘管終身未婚,但我們從奧斯汀留下的書信中可以發現,她曾有過一段浪漫的初戀愛情——她愛上了一位來自愛爾蘭的律師勒弗羅伊。當時,情竇初開的奧斯汀對勒弗羅伊一見鍾情。但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的女婿擁有經濟實力,而偏偏那時的勒弗羅伊還是個窮小子。而擁有6個孩子的勒弗羅伊家也執意與富貴之家聯姻,因此要求勒弗羅伊返回愛爾蘭。從此兩人便再沒有相見。
  •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悲劇
    小說裡有浪漫愛情故事的主線:男女主角相識於推杯換盞的舞會,卻因為有錢單身漢男主的傲慢導致了愛憎分明女主的偏見,誤會解除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有一部風靡全球的愛情電影叫《西雅圖夜未眠》,電影導演諾拉埃夫隆說過:「《傲慢與偏見》是每個愛情故事的藍本。」明知會是完滿的大團圓結局,如何越過這看似最簡單其實最頑固的溝壑,是一種永遠扣人心弦的懸疑吧。
  • 簡·奧斯汀在成為簡·奧斯汀之前,她經歷了什麼?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劇照,圖源網絡這種婚姻本質上就是生意。雙方有意向後,開始商談具體事宜,最終達成結婚協議,明文規定女方帶來多少嫁妝、男方每年給女方多少零用錢、生兒育女以後財產如何分配等等,然後攜手走進教堂。中上層階級女性要找到理想的丈夫並不容易,因為和其他市場相同,這個婚姻市場也以等價交換為基本原則,不僅女方看重配偶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男方亦然。
  • 英國歲時紀|簡·奧斯汀為什麼不結婚
    簡·奧斯汀畫像。在其妹卡桑德拉所作畫像基礎上完成。可想而知,200年前沒有結婚的簡·奧斯汀面臨的是更加艱難的處境,刺耳的聲音像泡沫塑料之間的摩擦,讓人渾身難受。簡·奧斯汀200年逝世紀念日,我跟BBC的記者一起在她故居外的草坪上做採訪,路旁的古樹是她當年親手栽的。
  • 《成為簡·奧斯汀》:愛情與麵包,我選愛情,為你,我終生不嫁
    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愛情留下無數佳話,又有多少人因此遺憾終生。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衍生出了無數經典作品。《成為簡·奧斯汀》用電影的形式為我們呈現了簡·奧斯汀的別樣愛情經歷,讓我們領略到這位驚世才女的獨特愛情觀!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成為簡·奧斯汀》,不負愛與自由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汀。正如影片名字所表示的那樣,《成為簡·奧斯汀》帶著我們從這位知名作家20歲時的生活開始了解,展示給我們這位終身未婚的作家在年輕時所遇到的愛情以及她的夢想,為我們刻畫了她堅定的內心和渴望。簡·奧斯汀是一個聰明又有著自己理想的女人,她熱愛寫作,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便是為其他人閱讀自己寫的小說片段。
  • 200多年前的簡·奧斯汀被人稱「毒舌」,金星可算找到「師祖」了
    可見,簡·奧斯汀有多豪橫,她讓讚揚和反對她的聲音都到了高不可及的地步。一種神秘感迅速在簡·奧斯汀身上蔓延開來,簡·奧斯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見識過金星的「毒舌」,而有人給簡·奧斯汀貼標:毒舌。200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奇女子,金星可算找到「師祖」了。01簡·奧斯汀,生於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兄弟姐妹八人。
  • 心頭好| 或許我永遠不能《成為簡·奧斯汀》
    《成為簡·奧斯汀》於2007年上映,講的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簡·奧斯汀對愛情的選擇。關於簡·奧斯汀經歷的真實性早已不可考,但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或多或少可以窺見這位英國歷史上著名女性小說家的部分真實。雖然簡沒上過學,但她從小接受父親的教育,喜歡讀書和寫作,她思想獨立、勇敢、率真、嚮往自由。可簡的媽媽卻一心想著把她嫁給當地一戶有錢人家,儘管那個年輕人木訥又無趣,但她媽媽卻只指望著女兒嫁給有錢人後能夠飛黃騰達過上富足的生活,即使那不是簡想要的愛情。
  • 《成為簡·奧斯汀》:驚世才女的愛情觀,有哪些最值得我們學習?
    湯姆如果和簡一道私奔了,他絕對會失去經濟來源,他的母親及兄弟姐妹們,今後又該如何維繫生活呢?當發現所愛之人浪蕩的表象背後,居然肩負著如此重要的責任,當這愛已至最濃烈之時,卻不得不面對此等情形,以至責任與情感註定要站上天平的兩端,簡不由得捫心自問:我們的愛情,究竟是對還是錯?與腐朽陳舊的階級觀念相比,貧窮真的是愛情的原罪嗎?
  • 簡·奧斯汀逝世 200 周年,為什麼兩個世紀過去,人們對她依舊迷戀?
    這位 19 世紀的女作家基於階級和金錢討論婚戀現實,但毫無疑問,人們記得最牢的卻是鄉村莊園中發生的真摯愛情,在舊世界的條條框框下一波三折,反倒顯得更為動人。即便在簡·奧斯汀逝世 200 周年的今天,閱讀通俗愛情小說的人們已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五十度灰》上,但簡·奧斯汀依然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選擇。不過,誰能說這兩者沒有相通之處呢?
  • 簡·奧斯汀逝世200周年,為什麼兩個世紀過去,人們對她依舊迷戀?
    這位 19 世紀的女作家基於階級和金錢討論婚戀現實,但毫無疑問,人們記得最牢的卻是鄉村莊園中發生的真摯愛情,在舊世界的條條框框下一波三折,反倒顯得更為動人。即便在簡·奧斯汀逝世 200 周年的今天,閱讀通俗愛情小說的人們已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五十度灰》上,但簡·奧斯汀依然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選擇。不過,誰能說這兩者沒有相通之處呢?
  • 《成為簡·奧斯汀》:她終身未婚卻擁有最刻骨銘心的愛情
    我如何賀你,以沉默,以眼淚。』這句出自拜倫的詩已經很好詮釋了《成為簡·奧斯汀》最後一幀的場景:依靠寫作名聲大噪的Jane在眾人的圍繞下平靜地讀著自己所作《傲慢與偏見》中的片段,遠處的Lefroy背負雙手,意圖牽起的嘴角在暗含隱痛的目光下顯得欲蓋彌彰,他的右手不斷又不斷地摩挲著左手無名指上的金色指環,目光逐漸聚焦到Jane合上書頁的手上——那裡空無一物。
  • 《成為簡·奧斯汀》:獨守真情,終生未嫁
    《成為簡·奧斯汀》愛情是什麼?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愛情留下無數佳話,又有多少人因此遺憾終生。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衍生出了無數經典作品。《成為簡·奧斯汀》用電影的形式為我們呈現了簡·奧斯汀的別樣愛情經歷,讓我們領略到這位驚世才女的獨特愛情觀!
  • 成為簡·奧斯汀 - 紀念簡·奧斯汀逝世兩百周年
    與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寫作內容相比,簡·奧斯汀的關注範圍似乎略顯狹窄,幾乎都是局限於家庭生活、愛情糾葛和鄉村風俗。然而在兩百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反覆研讀她的作品。讀簡·奧斯汀的作品時,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是什麼讓平凡單調的鄉村淑女生活在她的筆下變得耐人尋味?簡·奧斯汀究竟魅力何在?
  • 電影 |《成為簡·奧斯汀》
    《諾桑覺寺》和《勸導》是在離世後的1818年發表。   簡·奧斯汀是一位深諳塵世智慧的獨立女性,舞動著手中的犀利之劍,抒寫著愛與自由,也譏諷著自私與偏見。她的作品更多關注的是鄉紳家庭女性的愛情、婚姻和生活情景,情真意切又充滿著田園風光。以其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視角,風趣活潑的文字,描述了周圍美好也極其現實的世界。
  • 簡·奧斯汀做不了女文豪,她也不屑做 | 逝世200年紀念
    兩個世紀以來,簡·奧斯汀一直擁有眾多讀者,在必讀經典書單內長期佔據一席之地。而且自1940年開始,她的小說就不斷被翻拍成影視劇,不少版本都已經成為經典。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國小說家,作品有《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和《愛瑪》等。她的小說展現了18世紀末英國地主鄉紳的生活。
  • 《成為簡·奧斯汀》:認清女性的局限,做出無悔的選擇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中的女主人公簡·奧斯汀是一個忠於內心的人,當母親極力撮合她和一個有金錢有地位的男士衛斯裡在一起時,簡·奧斯汀極力反對,勇敢地說出:我才不要沒有愛情的婚姻。「  從愛情中步入婚姻,開始的浪漫的激情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幾年後,會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問題,愛情將落實到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生活中去,這時的情況成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因此,作為過來人的母親把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告訴女兒簡·奧斯汀:「愛情令人神往,但金錢卻是無論如何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