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時免不了喝酒,但喝多了不僅頭暈旋轉,而且對身體不好。所以,想方設法解酒就成了剛需。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傳統藥食同源的食材中,哪些食材能夠解酒。
酒精攝入與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到解酒,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葛花。傳統方劑裡面有一個專治酒積的「葛花解酲湯」,治療酒後嘔吐、腹瀉和頭痛。其中的「酲」,音讀成,就是喝醉了神志不清的樣子。在這個專門解酒的方子裡,君藥就是葛花。實際上,除了葛花之外,還有很多藥食同源的食材也能夠解酒,一起看看吧。
葛花(圖片來源於網絡)
1. 西瓜和西瓜皮西瓜俗稱天然白虎湯,具有清熱生津,解暑,利尿的作用。《飲膳正要》記載,西瓜能夠治療消渴心煩,能夠解酒毒。從西瓜解暑利尿的作用來看,酒入人體相當於溼熱,西瓜能夠通過利尿的作用緩解暑溼(溼熱),也就能解酒了。西瓜皮也具有類似的作用。
西瓜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茶,是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葉,《中藥大辭典》記載,茶的主要作用是清心除煩、化痰消食、利尿解毒。其中,《本草通玄》記載茶葉能夠解炙煿毒、解酒毒。楊士瀛也曾說:「姜、茶治痢,姜助陽,茶助陰,並能消暑解酒食毒。」這些信息提示我們,茶也具有一定的解酒的作用。同時,普洱茶也具有類似的作用。當然,不是說喝的茶越濃,解酒效果就越好。也有研究認為,酒精代謝後的乙酸容易與茶鹼結合,增加對腎臟的刺激。所以,用茶解酒也需適可而止。
茶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藥大辭典》記載,甘蔗,味甘性寒,能夠消熱,生津,下氣,潤燥。治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並解酒毒。所以,適當飲用一些甘蔗汁也有助於解酒毒。
甘蔗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並且經常在各種宴會上當做一種常規飲品(冰糖菊花茶)。《本草綱目拾遺》曾說:「菊花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證明菊花具有一定的解酒功能。從歸經和功效上看,菊花入肝經,能夠清肝熱解肝毒,而酒精的主要代謝場所就是在肝臟,所以,菊花解酒十分有可能。
菊花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蘿蔔,古稱萊菔,具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和解毒的作用,老百姓都知道,吃多了不消化時,可以吃蘿蔔片、喝蘿蔔水。《本草綱目》記載:「萊菔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從功效上看,蘿蔔能消食積,常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對於酒積自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蘿蔔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綠豆芽是綠豆發出來的嫩芽,《本草綱目》記載,綠豆芽能夠「解酒毒、熱毒,利三焦」,所以,綠豆芽也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綠豆粉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水磨加工而得的澱粉,《中華本草》記載其能夠「清熱消暑;涼血解毒。解酒毒」,所以,用綠豆粉做成的綠豆糕、綠豆粉條,也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當然,直接喝綠豆湯應該也可以。
綠豆解酒(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