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這部從坎城燒到朋友圈的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 五官科

2021-02-21 南都周刊

李滄東用無可挑剔的視聽語言,將村上春樹的曖昧與迷離,與福克納的現代性內核結合了起來。甚至有外媒直接在推特上喊:「如果這部電影不拿大獎,那麼評委們都瞎了」。

文 | Louis Hothothot  編輯 | 胡雯雯

2018年坎城電影節,一部來自韓國的電影,一舉刷新了坎城20多年來的場刊評分記錄:3.8分(評分來自媒體和影評人,滿分4分),豆瓣近30000網友也給出了8分的評價。一時間,沒看過《燃燒》的人,似乎都不好意思混朋友圈。

韓國導演李滄東時隔8年重回坎城,拿出的這部《燃燒》,將懸疑成分保留到了最後一刻。所以在這裡,我絕對不會告訴你「燃燒」的是什麼。雖然我們都知道劇本來自村上春樹的《燒倉房》,又結合了福克納的《燒馬棚》。毫無疑問,村上春樹style的青年男女的愛欲和憤怒,讓電影纏綿悱惻,然而最終驅動戲劇張力的,還是階層對立的元素。

男主李鍾秀和財團二代Ben之間,有奇異的對稱和交叉,兩人被同一個女孩連接起來。出場以兩部車(農場卡車和保時捷跑車)的對比,拉開了階層的緊張關係,接下來,飯局和社交圈、豪宅和農居,進一步加深了鍾秀面對Ben的緊張感,以至於自己所愛的女孩子被搶走,都欲言又止。同時,兩個人都有一個秘密的盒子,鍾秀的盒子裡掛滿了瑞士軍刀,對了,他剛剛從軍隊退役;而Ben的盒子裡,是獵豔用的女性化妝盒。

李滄東稱這部電影用的是極簡主義手法,其一大特徵就是同一元素的重複使用,進而造成觀感的差異;這也將電影元素提升到隱喻的高度,建立起曖昧、多義、模糊的解讀空間,從而讓觀眾產生無限的想像。反觀村上的小說風格,也正是「話說三分,七分留給觀眾的想像力」。

在這裡,我舉一個例子:凝視這一元素,在電影中被反覆使用,大多數時間都是鍾秀在凝視Ben,帶著壓抑和自卑,將心事深藏在心裡。久而久之,他簡直生活在Ben的陰影裡。

有一次,鍾秀跟蹤Ben,一直追到山頂,從他的背後偷窺,Ben面對的是開闊的湖水,而鍾秀的眼裡,只是仰視角度的Ben的背影。劇情到這裡,鍾秀似乎已經成為了Ben的獵物,在精神上牢牢地被控制了。

而另一個場景,Ben也凝視著鍾秀開車離開。在他的俯視的視角中,鍾秀束縛在狹小的破卡車裡。而Ben則站在開闊的停車場中。兩場戲像是兩個對稱結構,鏡頭通過強化兩人的位置和空間關係,將他們的階層和地位的矛盾,以及各自的孤立和開闊生存狀況,全都表達了出來。


這樣的兩個人,該如何相處呢?人和人的矛盾,正是李滄東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的探求。

在兩個人少有的平坐在一起的一場戲,發生在鍾秀家。這裡地處朝韓兩國邊境,時不時有朝鮮的對南廣播傳過來。李滄東這麼輕描淡寫的一筆,就將歷史性的包袱壓在了男主角鍾秀的肩上,不經意間也帶出了歷史性的傷痛,難怪影迷盛讚電影內涵已遠遠超越了小說。此時,三個感情糾葛的人,坐在夕陽下。或許是有了主場優勢,鍾秀終於鼓起勇氣說他喜歡她……

而Ben則輕描淡寫地說,他來這裡是要燒掉這裡的塑料棚。他提到,廢棄的塑料棚千千萬萬,就算燒毀了也沒人在意,包括警察。而鍾秀就住在這裡。其實塑料棚是一種隱喻,許多像他這樣的人,沒有人在意,就算被摧毀了,也都像無聲無息地消失了一樣……

橘色調的海報,來自男主角鍾秀在跑步時的劇照。此時,愛人失聯、父親面臨未知的刑期、得知自己居住的環境將要被燒毀、那正是他最焦慮的時候。此時的電影圖像是一派黃綠色調,夕陽的氣氛中,男主奔跑在一個又一個廢棄的塑料棚之間,尋找愛人的蹤跡;在絕望和焦慮中,他內心的暴力也漸漸被點燃。

李滄東談到他想表達年輕人的絕望和沮喪,他說「在我看來,這種憤怒是及其普遍的,尤其是在那些年輕人身上。這個世界表面上似乎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年輕人卻越來越困惑,越來越無望。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憤怒?且這樣一種憤怒究竟是針對誰?最後又發洩在誰身上?」

李滄東用「燃燒」來隱喻青年人憤怒的輸出、暴力、犯罪、絕望的發洩。燃燒的是塑料棚?是馬棚(挑戰父權)?是母親的衣物(刪除回憶)?亦或是其他?留待觀影人自己體會。

燃燒 버닝 (2018)

導演: 李滄東

編劇: 李滄東 / 吳正美 / 村上春樹

主演: 劉亞仁 / 史蒂文·元 / 全鍾瑞 / 金秀京 / 崔承浩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8-05-16(坎城電影節)

片長: 148分鐘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坎城史上評分最高的電影——《燃燒》
    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這部作品,在坎城點燃了亞洲電影之火。
  • 創下坎城影史評分記錄的韓國電影《燃燒》
    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導演生涯超過二十年,僅有六部長片問世,而2018年的這部《燃燒》則距離他上一部作品,整整過去了八年。今天要推薦的電影《燃燒》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在今年坎城電影節上獲得很高的評價, 並以3.8的高分(滿分4分)刷新了坎城電影節場刊評分最高紀錄。
  • 2018坎城最高分電影,燃燒或許存在另一種可能
    2018年 · 豆瓣7.9關注「分派電影」回復 燃燒 獲取資源《燃燒》是由李滄東執導,劉亞仁、史蒂文·
  • 《燃燒》│韓國高分電影,村上春樹與李滄東的另一種燒腦
    半個多月前的坎城電影節上,韓國導演奉俊昊攜帶自己的新作《寄生蟲》一舉拿下了金棕櫚獎。這部電影的獲獎讓很多人翻出了去年同樣在坎城電影節上備受矚目的另一部作品,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甚至有網友這樣評價:這只是拿回了去年本該就該得的獎。的確,電影《燃燒》豆瓣評分曾一度高達8.9分。
  • 奉俊昊拿下了坎城欠《燃燒》的金棕櫚!韓國電影到底憑什麼?
    奉俊昊的《寄生蟲》點燃了坎城。當坎城把欠《燃燒》的金棕櫚,還給了韓國電影,這位韓國電影鬼才下跪為他的電影男神宋康昊獻上了金棕櫚獎盃。隨後他用手帕細心擦拭起這個韓國電影夢寐以求卻一直求而不得的大獎,最後對全世界說: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了我一份大禮。去年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也是場刊評分第一,但最終大熱倒灶顆粒無收。
  • 坎城爆款的韓國電影《燃燒》終於來啦!
    雖然直至電影節落幕,除了獲得國際影評人獎外,《燃燒》未獲得坎城所頒發的,任何有實質意義的獎項,多多少少有些陪跑性質。但港真,這片子能不能得獎都已經是其次,從社會反響來講,它妥妥已經捲走大量的關注度:不僅獲得坎城場刊3.8分的超高成績(滿分4分,創下坎城影史記錄);最近熟肉資源才剛出來,豆瓣卻早已聚集一萬七千多人,給這部片子打出了8.1的高分:
  • 11/6 周五電影夜 |《燃燒》 버닝
    日韓是我們的友鄰,是亞洲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亞洲的發達國家,是奧斯卡和坎城的常客。為什麼?本月日韓電影的放送不求解答這個難以啟齒的問題,只求多一個探討的方向。參與時間:周五晚七點,11/6參與地點:川美南門  洛克青年咖啡館有咖啡、電影,涼意相伴。
  • 坎城史上評分最高電影《燃燒》:一個關於當下所有年輕人的故事
    儘管因為女性角色的爭議沒有拿到金棕櫚獎,但多家媒體第一時間的熱捧已經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影響力。甚至有媒體說,時隔多年,導演李滄東對社會問題依然昂揚的「憤怒」彌足珍貴,他對村上春樹的改編,是「一曲工薪階層的哀樂,讓人著迷」。當然,隨著看過的人越來越多,爭議也隨之出現——故事推進的邏輯是不是足夠紮實?憤怒所為者究竟是什麼?韓國導演李滄東是世界影壇有名的「作家導演」。
  • 年度最美裸戲在電影節燃燒,坎城史上評分最高
    敬請關注時點姊妹號——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它不僅有尺度最大的船戲,還讓觀眾看到了令人室息的表演——《燃燒》根據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和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德短篇小說《燒馬棚》改編而來。自1997年導演處女長片《綠魚》開始,到如今的《燃燒》。最重要的是,這6部電影全是精品,豆瓣平均得分在8分左右。李滄東的才華加上實力藝人劉亞仁的演技,該片入圍了奧斯卡。
  • 韓國衝奧高分電影,《燃燒》一部讓人血在燃燒的電影,有什麼理由不看呢?
    《燃燒》,在萬眾期待下於五月十七日(坎城首映的次日)在韓國本土大規模上映。李滄東作為韓國首席藝術片導演的名聲和坎城好評如潮的前奏,配合著劉亞仁、斯蒂文·元兩位人氣青年演員的名氣,被行業內的觀察家寄予了很高的期待,《燃燒》被認為會成為「票房最高的李滄東電影」,超越2007年《密陽》拿下的一百六十萬人次應該不在話下。
  • 顫抖吧,坎城!這部韓國電影刷新了歷史
    《燃燒》提取了村上春樹《燒倉房》虛無和福克納小說的憤怒,從低溫的無力逐步上升到劇烈的衝突,催化成一種虛無生命中無所安放的憤怒感,植入對社會環境的無力感,創造出其獨一無二的《燃燒》。 小說中的「我」「他」「她」分別對應電影中的「宗秀」(劉亞仁飾)「Ben」(史蒂文·元飾)「惠美」(全鍾淑飾)。
  • 韓國高分電影《燃燒》:「一把火」點燃年輕人的壓抑與迷茫
    如果說今年最令人驚豔的懸疑電影,就不得不說由李滄東導演時隔八年的又一部新作《燃燒》,由劉亞仁、史蒂文·元、全鍾瑞等主演該電影根據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
  • 今年口碑爆棚的韓國電影《燃燒》,值得一看
    在剛結束不久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李滄東的《燃燒》入圍主競賽單元,並且憑藉場刊3.8分的高分(滿分4分)成為坎城場刊史上最高分。僅隔不到一個月時間,《燃燒》的好評便在評分網站上呈兩極分化態勢,有人大呼這是傑作,也有人批評它「淺陋低級」、「直白拖沓」,「坎城場刊最高分根本名不副實」。
  • 《萬物理論》: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 | 五官科
    文 | 方槍槍 編輯 | 胡雯雯《萬物理論》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顏值極佳的男女主角,唯美清新的攝影,如畫的英倫風景……導演詹姆斯·馬什用過於不緊不慢的節奏和大量細節,裹挾著大光圈柔鏡攝影美學,講述了霍金與第一任妻子Jane之間的愛情和生活,從二人夢幻般地在劍橋相遇相識相愛說起,到霍金被檢查出ALS,身體經歷一次次手術、學術攀登座座高峰而「成為霍金」;情感,一直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柔和劑
  • 讓人驚悚的韓國高分懸疑電影——《燃燒》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部經典的韓國電影《燃燒》豆瓣評分8.0,本片全長148分鐘,是由韓國著名導演李滄東執導的劇情懸疑片。該片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提名,主演們和導演被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提名等等,電影主要講述了三個經歷各不相同的年輕人:鍾秀、本、惠美相遇後,他們之間展開了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非常好看。
  • 這部充滿爭議的高分電影,從一段可怕的三角戀開始……
    今年的坎城創造了歷史,一部電影打破了場刊20年來的評分紀錄:滿分4分,評委們給出歷史最高分,3.8分。這部電影就是根據村上春樹小說改編,李滄東指導的《燃燒》。然而還是和去年坎城一樣,評分最高的電影沒有拿獎。而且,影片公映後口碑兩極分化,有的網友吐槽「無法理解」甚至「看不懂」。而有的則讚譽「這就是現代都市青年人的真實心靈寫照」,甚至感嘆「跪著看完」。
  • 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競逐金棕櫚獎
    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將與其他20部電影一起競逐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新華社照片,坎城,2019年5月20日 (國際)(3)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競逐金棕櫚獎 5月20日,在法國坎城,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導演瑟琳·席安瑪亮相拍照式。
  • 電影《燃燒》:一把火,點燃年輕人的迷茫和憤怒
    《燃燒》,燃遍了5月的坎城電影節。電影名字很直接,故事裡,的確有很多燃燒的情節和畫面。劇本取材於村上春樹的短篇《燒穀倉》和福克納的《燒馬棚》,用了小說裡的人物和片斷,但故事幾乎是全新。燃燒第一次作為直接話題,是電影1/2處。
  • 《寄生蟲》奪金棕櫚,韓國電影為何總能點燃坎城?
    通常來說,坎城電影節爽片不多,像今年阿布戴·柯西胥《宿命,吾愛:幕間曲》那種四小時催睡片倒是每屆都有那麼兩部。很慶幸,今年的坎城有爽片,而且組團出現。法國時間5月21日,昆汀·塔倫蒂諾的新片《好萊塢往事》在坎城全球首映,這部萬眾矚目的新片被昆汀和製片方反覆絮叨,要求媒體和觀眾保密劇情。
  • 這篇完整版解讀,讓大家看懂這部電影——燃燒
    為什麼單單要拿這個表作為戰利品呢?大家可以注意到,海美其實也有其他的手環的,按照Ben收集戰利品的風格,可能更偏向於手環繩。但是Ben說,很嫉妒鍾秀,因為鍾秀是海美唯一信任的人 。而自從Ben和鍾秀說了燒大棚的事以後,鍾秀心裡的火就開始燃燒了憤怒,就開始顯現了。他甚至自己嘗試著去燒大棚,來宣洩這種憤怒。就好像他的父親有情緒控制障礙一樣。一句話,接受不了失敗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