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著力打造「一網通辦 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

2021-01-09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穗好辦、最好辦」!作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成果之一,廣州市於今年3月上線了「穗好辦」移動政務服務總門戶APP,目前「一網通辦 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知曉度、影響力快速提升。近年來,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論述,持續推進政務資源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聯動,以「穗好辦」為重要抓手,大力提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在最近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考核中,廣州排名第二。

  構建「一網通辦」公共支撐  提升集約化服務能級

  廣州集約建設「一網通辦」公共支撐平臺,推進網通、雲通、數據通,助力審批提速增效、服務簡易便捷。

  建成集預約、網申、受理、審批等環節於一體的統一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跨部門、跨層級協同服務。目前支撐38個部門共1199個事項的網上申請,36個部門共829個事項的受理,40個部門共796個事項的審批。

  建成政務大數據核心樞紐。廣州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是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共享交換樞紐,開展政府共享信息資源管理,向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和政府專項應用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技術支持。目前已橫向聯通市級部門,縱向連通省政務數據服務管理局和11個區,滿足省、市、區三級各部門的信息共享交換需求。搭建政務服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平臺,支撐72家單位共涉及620個系統接口服務,為207個系統或終端應用提供辦理、查詢、核驗等互聯互通服務,政務服務信息交換量累計達5.45億條。

  此外,廣州依託廣東省統一建設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實現各級各部門事項管理協同聯動,群眾和企業身份認證簡化。目前,全市對企業服務的網上辦事系統全部接入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簡化了企業網上身份認證。

  事項標準「四級四同」  辦事指南準確率超98%

  事項標準化、規範化是實現「一網通辦」的前提。廣州以全市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數據同源、標準統一為原則,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2019年以來,廣州市以廣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公布的「應納入實施事項數」為底數,組織各區、市各部門進行認領,市級事項認領率達到99%,區級認領率超過97%,基本實現事項名稱、基本編碼、設定依據、類型在國家、省、市、區「四級四同」。

  廣州市堅持每年編制印發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如今年印發的《廣州市公共服務事項目錄(2019版)》,納入事項610項,其中保留371項、取消315項、新增239項。繼2018年年初下放121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到區以來,今年再將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群眾需求強烈的17項社會民生事項「全鏈條、全流程、帶標準」下放到區實施,包括「發放廣州市人才綠卡」「青年見習就業補貼」「社區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領」「積分制入戶審核」等,實現更多社會民生業務在「家門口」辦理。「全鏈條、全流程」意味著下放事項的申請、受理、審核、辦結等環節全部下放到區實施,各區無需再報市級部門審批即可完成全部環節;「帶標準」則意味著,所有下放事項均由市級部門制定統一標準,各區按照統一標準實施即可,從而實現全市各區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受理和審批。

  在此基礎上,廣州大力強化事項規範化建設,以「最小顆粒度」深入梳理政務服務事項,逐事項檢查辦事指南,提供線上線下統一明晰的辦事指引,確保辦事指南準確率達98%以上,做到市民企業辦事看得清、能辦事、指引精準。

  著力「四減」 全力推進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網通辦」推進的目標與核心。廣州以「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為目標,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材料多、耗時長、來回跑等問題。通過優化流程,壓減辦事時間,實現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超78%;通過精簡身份證複印件、加快營業執照電子證照應用等實現減材料;向部門提供一系列符合實際的優化操作方案,提升部門「即辦率」,目前超過44%的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中可在一天內辦結。

  推進審批流程革命性再造,通過部門協同聯動,優化辦事流程,上線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聯辦服務主題,讓群眾跑一個部門辦成事。如,將開辦企業涉及的企業登記、刻制印章等事項納入「廣州市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實現開辦企業最快0.5天辦結,目前已推廣至全市各區。推行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改革,將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業務納入市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將涉及5個審批部門的16個審批事項實行並聯審批,實現「一套辦事指南」和「一張表單」,將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4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改革全線「一體辦」,實現不動產登記改革全程「一日結」,設置專區專窗專人專線,大多數業務種類均實現1小時辦結,通過企業專窗辦理近6萬宗。

  目前,廣州在梳理公布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基礎上,以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正深入推進「一件事」主題服務,梳理出臺首批「一件事」目錄,包含市級主題50項、區級238個,讓群眾跑一個部門辦多件事。

  日均交換數據超3900萬  可調用電子證照超4700萬張

  數據「通」才能把事辦「成」。廣州大力建設政務數據樞紐,全力支撐「一網通辦」數據匯集互聯和共享應用。

  截至2020年6月15日,廣州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已接入單位154家,信息資源主題3599個,匯集數據145億多條,日均交換數據3900多萬條,為綜合治稅、四標四實、網際網路+監管、智慧人大等40多個全市重點專項工作提供信息共享支撐,實現了政務數據全面歸集、按需共享,有效促進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

  與此同時,「一網通辦」藉助電子證照的應用,不斷推動部門間信息互通互認,實現共享的數據資料無需重複提交,極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進政府效能再造。據統計,廣州市電子證照系統已籤發超1700萬張電子證照,並可調用省籤發的戶口本、身份證、社保卡等約3000萬張。開通了戶口本、身份證、社保卡等395種高頻電子證照;22個部門43個業務系統與市電子證照系統完成發、用證對接聯調,月均調用約10萬次。

  在社保領域,廣州將個人參保證明、個人社會保險繳費歷史、個人醫療保險繳費歷史等企業和群眾辦事時最常用到的5類證書(明)所涉及的信息數據納入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臺和全市統一的電子證照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在廣州市政府部門辦事時需要的以上5類本市證書(明)相關材料,由原來企業或群眾自行提供,改由政府業務部門通過信息共享手段主動查詢獲取。

  在不動產登記領域,廣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推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不動產電子證照包括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證明,是證明權利人享有不動產權利的有效電子憑證。經核驗有效的不動產電子證照可以在房屋交易登記、戶籍管理、入學、企業開辦等領域使用。

  在房產查冊業務中,廣州市從2016年開始,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小學報名流程,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房產查冊服務」接口提供市教育局,市教育局通過該接口查驗家長的房產信息,確定小孩是否符合入讀該學校資質,免除提供房產查冊證明,從而解決家長們集中開具房產證明的問題。減少小學報名所需關鍵材料「房產查冊證明」後,大幅減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窗口出具證明的辦事壓力,全市因入學前往全市房地產檔案查詢點出具個人名下房產情況紙質證明從2015年超過30萬人次減少至2018年的8萬人次,實現全市小學報名全流程網上辦理。

  在積分入戶業務中,廣州市積極推動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聯動,實現積分制入戶申請人可在系統終端自助列印入戶卡,真正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大節省了辦理的時間。申請人獲得入戶卡的時間由10天壓減為1天。

  統一辦事入口  推動政務服務進駐一網一窗一端

  廣州著力破解事項多、辦事分散等難題,整合了原先碎片化、條線化、分散化的政務服務事項前端受理功能,建立全流程的線上線下服務平臺,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線上進一網。依託廣東政務服務網「一張網」,廣州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前端受理功能,推動市、區、街鎮、村居四級進駐,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目前市級部門共發布依申請事項1965個,100%可網上辦理,99.95%實現「最多跑一次」,90.9%實現「零跑動」;全市11個區共發布依申請事項10743個,95.80%可網上辦理,99.97%實現「最多跑一次」,90.67%實現「零跑動」。

  線下進一窗。作為全國「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一窗式集成服務改革經驗的貢獻者,近幾年,廣州持續鞏固集成服務改革成效,深化「一窗」改革,實現「一門」進駐率接近100%,「一窗」進駐率80%以上,以一站式服務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電子證照、數據共享、非稅網上支付、網絡實名核驗、雙向物流快遞、不見面審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應用盡用」。截至目前,市政務服務大廳37個進駐審批部門共1480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窗」綜合受理,基本實現企業、群眾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只進一扇門」「只到一扇窗」。

  移動政務服務進一端。今年3月,廣州發布「穗好辦」移動政務服務總門戶,首批推出超500項服務事項,涉及社保、公積金、交通等領域,加快推動政務服務從「現場辦」向「掌上辦、刷臉辦」拓展。如在辦理社保服務方面,「穗好辦」APP把社保卡相關業務進行聚合優化,市民打開「穗好辦」進行簡單的刷臉實名認證後,在首頁點擊「社保」,或在「辦事」欄下的「個人辦」頁面找到「社保」即可按照相應提示流程隨時隨地查詢社保卡繳費明細,辦理社保卡申領、補換卡、掛失相關業務。自上線以來,市民通過「穗好辦」APP辦理各類社保業務達500972宗。在辦理企業開辦登記方面,申請人打開「穗好辦」,在「辦事」欄裡的「企業辦」頁面,點擊「企業開辦服務」即可按照操作流程辦理企業開辦相關的6個事項。

  與此同時,廣州大力推廣基層減負便民工作,整合基層民生高頻事項,通過利舊改造,全面推廣綜合性政務服務一體機,目前完成超600多臺一體機布設工作。深化基層服務事項「全網辦」,前期全市11個區的《出生醫學證明》籤發、技能提升補貼申領、一孩及二孩生育登記等31類高頻服務事項已實現指尖辦理,第二階段24個事項目前已完成方案確認工作,市人社局已上線社保卡查詢、申領、掛失、補(換)卡等4個事項,市醫保局已上線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停保減員、資料變更、生育保險確認憑證等4個事項,更多高頻基層事項全市範圍內可通過手機、自助終端機辦理,讓老百姓切實從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  大廳評價覆蓋度、評價數、主動評價數、好評數均為全省第一

  通過上下聯動、多方協同推進,廣州政務服務「好差評」實現四個全覆蓋:一是「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全覆蓋。涉及市級1269個事項、區級10180個事項。二是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3247個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站點)政務服務評價全覆蓋,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大廳覆蓋率達100%的地市。三是對窗口人員服務態度、審批部門辦事效率評價全覆蓋,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社會各界「綜合點評」,所有的評價均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實時公開。四是線上線下評價和自助終端評價渠道全覆蓋。線下3247個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站點)、線上「一張網」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穗好辦」「廣東政務服務」等移動端以及12345政府服務熱線、自助終端等各種辦事渠道均可進行評價。

  自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廣州市政務服務「好差評」辦件量 2384 萬條,佔全省辦件總數29.4%,評價總數、主動評價數、好評數均為全省第一。本地100個業務系統已完成與省「好差評」對接,系統對接數為全省最多。


相關焦點

  • 廣州設立首個對口扶貧地政務服務通辦專窗
    元旦假期前,黃普安在越秀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了特殊的一單服務。來自貴州黔南長順縣的他成功在「跨省通辦及遠程審批」專窗提交了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材料。10分鐘以內,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就完成了資料的審核、線上傳遞。不用長途跋涉回貴州,在廣州越秀完成醫療費用報銷,在此前,黃普安是不敢想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再創新舉。
  • 【2020指尖城市】大數據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證可辦」改革
    77項政務服務事項一證可辦  自2012年10月27日正式對外啟用,武漢市民之家集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文化建設、  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近年來,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著力深化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四辦」改革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
  • 桑植縣與鶴峯縣籤訂「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
    桑植融媒1月6日訊(記者 鍾燁)1月6日,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來桑植縣考察政務服務工作情況,並與桑植縣籤訂「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工作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政務服務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實現兩地群眾和企業辦事「就近辦理、一次辦成」的目標,著力營造便民利企的良好發展環境,切實促進雙方友好關係和兩地經濟社會發展。
  • 廣州越秀與對口幫扶的貴州長順實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正準備元旦前請假回長順縣報銷住院費用的小黃,聽說越秀區政務服務中心開設的「跨省通辦」專窗可以辦理長順縣住院費用報銷等事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根據指引準備好所有住院報銷資料,到越秀區政務服務中心提交。服務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經現場審核後,通過資料掃描、系統上傳,推送至長順縣醫保局窗口,紙質原件同步EMS郵寄,便完成了住院費用報銷手續,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 白雲礦區打造政務服務「一時代」
    今年以來,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目標,白雲礦區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針對地區實際,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傾全力打造白雲礦區政務服務「一時代」。一門辦理。整合集中事項,增強「一站式」服務能力。建成以政務大廳、人社分大廳和4個社區居民服務站為基礎的「1+N」政務服務體系。
  • 「小蘭之家」:打造「極簡」時代政務服務的「高地」
    從 " 群眾跑腿 " 到 " 數據跑路 ",從 " 面對面 " 辦事到全程網上辦、幫辦代辦,從 " 一個事項跑一次 " 到 " 一件事情一次辦 "…… 近年來,蘭州市持續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全面優化政務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供給能力,有效解決了百姓辦事的難處和痛點,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 " 一網通辦 ",線下 " 只進一扇門 ",現場辦理
  • 說辦就辦,能辦就辦|七裡河區政務服務中心「小蘭幫辦」在行動
    雒先生一籌莫展來到大廳,熱情的幫辦代辦工作人員主動上前,在引導抽號過程中了解到雒先生的難處,為其提供「保姆式」的幫辦服務,半小時之內就完成了網上資料的提交,隔天雒先生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和食品安全許可證,幫辦代辦員還帶領雒先生在大廳刻制好了印章和稅控設備,「一站式」的幫辦代辦服務讓雒先生感受到政務服務巨大變化。
  • 登錄「穗好辦」App 可申領長壽保健金
    新快報訊 記者麥婉詩 通訊員廖培金報導 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廣州市民政局與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積極溝通協調,已完成長壽保健金業務管理系統與
  • 政務辦:常州深化五個「統一支撐」,打造一流線上服務平臺
    常州緊扣「一網、三通、五辦」目標思路,加強政務服務網改造升級,全面構建基於「五個統一支撐」的一體化在線應用平臺,促進了常州版「一網通辦」的快速發展。一是統一服務門戶。以江蘇政務服務網為依託,推動各部門自建系統、門戶網站、受理埠同步對接,打造常州政務服務綜合旗艦店,實現了服務事項出入同口、數據同源、更新同步。
  • 廣東推出泛珠三角「跨省通辦」政務服務 線上全程網辦
    央廣網廣州10月21日消息 記者從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作為全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排頭兵,廣東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21日在廣東政務服務網正式上線泛珠三角區域「跨省通辦」專欄,異地辦事不再「兩頭跑、折返跑」。
  • 第一批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更加...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前實現第一批58個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 @全體太和人辦房產、結婚證...別走錯地方啦!新政務服務大廳長這樣...
    據太和在線小編了解到,  太和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大廳目前已經開始試運營了。    據悉,太和縣圍繞「一門、一窗、一網」的政務服務改革目標,新辦事大廳集中進駐通辦類綜合窗口26個,設立交通、殘聯、民政等專業類綜合窗口24個,同時在大廳設置「諮詢導辦區、自助辦理區、便民服務區、休閒閱讀區、群眾等候區
  • 濱海高新區打造「一窗通辦」升級版 人社服務「打包辦」「提速辦...
    實行『一窗通辦』後,從社保繳費減員申報到退休待遇申領,辦理7名員工的退休審批業務只用了20分鐘。我還為7名員工辦理了退休人員基本信息確認,從基本醫療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核定、連續工齡審定到個人基本信息變更,一共用了10分鐘,效率大大提高了。」日前,濱海高新區企業鼎盛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人事專員陳瑩告訴記者。
  •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推進了全市政務自助服務終端整合,將多個部門建設的自助服務終端進行整合,實現了182個事項的「一機通辦」、718個事項的「跨城通辦」。其實,無論是「一窗通辦」「一張複印件」還是「一機通辦」,反映的就是我們深入推進政府數位化改革,推動政務服務由「基於材料審批」向「基於數據審批」轉變、由「分散」向「集中」轉變、由「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轉變。  我們通過智慧城市建設讓服務提速。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秒批」改革,現在已成為了深圳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的金名片,目前在人才引進等278個事項上成功實現。
  • 打造政務服務標準化「濟南樣板」 第A09版:城事 20201223期 濟南時報
    通訊員供圖  近期,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高分圓滿完成「濟南市政務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項目」,成為審批服務局模式下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驗收的試點單位。今年以來,該局充分發揮審批資源集中的體制優勢,努力打造政務服務標準化「濟南樣板」,為全市營商環境優化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 鄭州市構建「四端協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政務服務體系
    去年以來,鄭州市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政務服務改革,市民賈先生是受益者之一:「給剛出生的二寶上戶口、辦社保和醫保,本以為又要帶著出生證明、戶口本跑上三四個地方才能辦齊,沒想到在手機上下載了『鄭好辦』APP,登錄註冊後『刷臉』就能辦,又快又方便。」
  • 白山市公安局有效打通公安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全省公安政務服務「一門通辦」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白山市公安局網際網路+公安工作處(行政審批辦)充分發揮試點單位的引領示範作用,總結提煉「1234」工作服務法,即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最安全省份」這一總目標,著力做優線上線下服務兩個陣地,瞄準公安政務服務「精心、精細、精準」3個關鍵,通過做實「增強業務本領、完善培訓機制、優化溝通渠道、創建優質團隊」4項重點,打造全科公安政務服務團隊,不斷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展現白山公安作為
  • 江西湖口:首批200個服務事項實現「刷臉即辦,無證通辦」
    近日,在江西湖口縣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民楊海樂辦好自己和老伴倆的《65周歲以上老年人乘車證》後,對這項刷臉業務表示滿意。他說,回去後要將「刷臉」服務告訴朋友們,如果忘記帶身份證,只要記住身份證號也很辦理相關業務。
  • 寧夏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12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門壁壘,打通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實現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馬上辦
  • 南寧:打造一流政務服務 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提供「一窗受理」新服務 實現審批提質增效提供「一窗受理」新服務。醫美、食品、勞務等辦事熱點,企業可按需求整合創業套餐辦事事項集中一窗辦理,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的新服務。目前,已實現126個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