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好辦、最好辦」!作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成果之一,廣州市於今年3月上線了「穗好辦」移動政務服務總門戶APP,目前「一網通辦 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知曉度、影響力快速提升。近年來,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論述,持續推進政務資源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聯動,以「穗好辦」為重要抓手,大力提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在最近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考核中,廣州排名第二。
構建「一網通辦」公共支撐 提升集約化服務能級
廣州集約建設「一網通辦」公共支撐平臺,推進網通、雲通、數據通,助力審批提速增效、服務簡易便捷。
建成集預約、網申、受理、審批等環節於一體的統一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跨部門、跨層級協同服務。目前支撐38個部門共1199個事項的網上申請,36個部門共829個事項的受理,40個部門共796個事項的審批。
建成政務大數據核心樞紐。廣州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是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共享交換樞紐,開展政府共享信息資源管理,向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和政府專項應用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技術支持。目前已橫向聯通市級部門,縱向連通省政務數據服務管理局和11個區,滿足省、市、區三級各部門的信息共享交換需求。搭建政務服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平臺,支撐72家單位共涉及620個系統接口服務,為207個系統或終端應用提供辦理、查詢、核驗等互聯互通服務,政務服務信息交換量累計達5.45億條。
此外,廣州依託廣東省統一建設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實現各級各部門事項管理協同聯動,群眾和企業身份認證簡化。目前,全市對企業服務的網上辦事系統全部接入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簡化了企業網上身份認證。
事項標準「四級四同」 辦事指南準確率超98%
事項標準化、規範化是實現「一網通辦」的前提。廣州以全市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數據同源、標準統一為原則,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2019年以來,廣州市以廣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公布的「應納入實施事項數」為底數,組織各區、市各部門進行認領,市級事項認領率達到99%,區級認領率超過97%,基本實現事項名稱、基本編碼、設定依據、類型在國家、省、市、區「四級四同」。
廣州市堅持每年編制印發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如今年印發的《廣州市公共服務事項目錄(2019版)》,納入事項610項,其中保留371項、取消315項、新增239項。繼2018年年初下放121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到區以來,今年再將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群眾需求強烈的17項社會民生事項「全鏈條、全流程、帶標準」下放到區實施,包括「發放廣州市人才綠卡」「青年見習就業補貼」「社區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領」「積分制入戶審核」等,實現更多社會民生業務在「家門口」辦理。「全鏈條、全流程」意味著下放事項的申請、受理、審核、辦結等環節全部下放到區實施,各區無需再報市級部門審批即可完成全部環節;「帶標準」則意味著,所有下放事項均由市級部門制定統一標準,各區按照統一標準實施即可,從而實現全市各區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受理和審批。
在此基礎上,廣州大力強化事項規範化建設,以「最小顆粒度」深入梳理政務服務事項,逐事項檢查辦事指南,提供線上線下統一明晰的辦事指引,確保辦事指南準確率達98%以上,做到市民企業辦事看得清、能辦事、指引精準。
著力「四減」 全力推進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網通辦」推進的目標與核心。廣州以「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為目標,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材料多、耗時長、來回跑等問題。通過優化流程,壓減辦事時間,實現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超78%;通過精簡身份證複印件、加快營業執照電子證照應用等實現減材料;向部門提供一系列符合實際的優化操作方案,提升部門「即辦率」,目前超過44%的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中可在一天內辦結。
推進審批流程革命性再造,通過部門協同聯動,優化辦事流程,上線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聯辦服務主題,讓群眾跑一個部門辦成事。如,將開辦企業涉及的企業登記、刻制印章等事項納入「廣州市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實現開辦企業最快0.5天辦結,目前已推廣至全市各區。推行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改革,將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業務納入市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將涉及5個審批部門的16個審批事項實行並聯審批,實現「一套辦事指南」和「一張表單」,將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4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改革全線「一體辦」,實現不動產登記改革全程「一日結」,設置專區專窗專人專線,大多數業務種類均實現1小時辦結,通過企業專窗辦理近6萬宗。
目前,廣州在梳理公布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基礎上,以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正深入推進「一件事」主題服務,梳理出臺首批「一件事」目錄,包含市級主題50項、區級238個,讓群眾跑一個部門辦多件事。
日均交換數據超3900萬 可調用電子證照超4700萬張
數據「通」才能把事辦「成」。廣州大力建設政務數據樞紐,全力支撐「一網通辦」數據匯集互聯和共享應用。
截至2020年6月15日,廣州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已接入單位154家,信息資源主題3599個,匯集數據145億多條,日均交換數據3900多萬條,為綜合治稅、四標四實、網際網路+監管、智慧人大等40多個全市重點專項工作提供信息共享支撐,實現了政務數據全面歸集、按需共享,有效促進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
與此同時,「一網通辦」藉助電子證照的應用,不斷推動部門間信息互通互認,實現共享的數據資料無需重複提交,極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進政府效能再造。據統計,廣州市電子證照系統已籤發超1700萬張電子證照,並可調用省籤發的戶口本、身份證、社保卡等約3000萬張。開通了戶口本、身份證、社保卡等395種高頻電子證照;22個部門43個業務系統與市電子證照系統完成發、用證對接聯調,月均調用約10萬次。
在社保領域,廣州將個人參保證明、個人社會保險繳費歷史、個人醫療保險繳費歷史等企業和群眾辦事時最常用到的5類證書(明)所涉及的信息數據納入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臺和全市統一的電子證照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在廣州市政府部門辦事時需要的以上5類本市證書(明)相關材料,由原來企業或群眾自行提供,改由政府業務部門通過信息共享手段主動查詢獲取。
在不動產登記領域,廣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推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不動產電子證照包括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證明,是證明權利人享有不動產權利的有效電子憑證。經核驗有效的不動產電子證照可以在房屋交易登記、戶籍管理、入學、企業開辦等領域使用。
在房產查冊業務中,廣州市從2016年開始,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小學報名流程,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房產查冊服務」接口提供市教育局,市教育局通過該接口查驗家長的房產信息,確定小孩是否符合入讀該學校資質,免除提供房產查冊證明,從而解決家長們集中開具房產證明的問題。減少小學報名所需關鍵材料「房產查冊證明」後,大幅減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窗口出具證明的辦事壓力,全市因入學前往全市房地產檔案查詢點出具個人名下房產情況紙質證明從2015年超過30萬人次減少至2018年的8萬人次,實現全市小學報名全流程網上辦理。
在積分入戶業務中,廣州市積極推動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聯動,實現積分制入戶申請人可在系統終端自助列印入戶卡,真正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大節省了辦理的時間。申請人獲得入戶卡的時間由10天壓減為1天。
統一辦事入口 推動政務服務進駐一網一窗一端
廣州著力破解事項多、辦事分散等難題,整合了原先碎片化、條線化、分散化的政務服務事項前端受理功能,建立全流程的線上線下服務平臺,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線上進一網。依託廣東政務服務網「一張網」,廣州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前端受理功能,推動市、區、街鎮、村居四級進駐,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目前市級部門共發布依申請事項1965個,100%可網上辦理,99.95%實現「最多跑一次」,90.9%實現「零跑動」;全市11個區共發布依申請事項10743個,95.80%可網上辦理,99.97%實現「最多跑一次」,90.67%實現「零跑動」。
線下進一窗。作為全國「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一窗式集成服務改革經驗的貢獻者,近幾年,廣州持續鞏固集成服務改革成效,深化「一窗」改革,實現「一門」進駐率接近100%,「一窗」進駐率80%以上,以一站式服務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電子證照、數據共享、非稅網上支付、網絡實名核驗、雙向物流快遞、不見面審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應用盡用」。截至目前,市政務服務大廳37個進駐審批部門共1480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窗」綜合受理,基本實現企業、群眾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只進一扇門」「只到一扇窗」。
移動政務服務進一端。今年3月,廣州發布「穗好辦」移動政務服務總門戶,首批推出超500項服務事項,涉及社保、公積金、交通等領域,加快推動政務服務從「現場辦」向「掌上辦、刷臉辦」拓展。如在辦理社保服務方面,「穗好辦」APP把社保卡相關業務進行聚合優化,市民打開「穗好辦」進行簡單的刷臉實名認證後,在首頁點擊「社保」,或在「辦事」欄下的「個人辦」頁面找到「社保」即可按照相應提示流程隨時隨地查詢社保卡繳費明細,辦理社保卡申領、補換卡、掛失相關業務。自上線以來,市民通過「穗好辦」APP辦理各類社保業務達500972宗。在辦理企業開辦登記方面,申請人打開「穗好辦」,在「辦事」欄裡的「企業辦」頁面,點擊「企業開辦服務」即可按照操作流程辦理企業開辦相關的6個事項。
與此同時,廣州大力推廣基層減負便民工作,整合基層民生高頻事項,通過利舊改造,全面推廣綜合性政務服務一體機,目前完成超600多臺一體機布設工作。深化基層服務事項「全網辦」,前期全市11個區的《出生醫學證明》籤發、技能提升補貼申領、一孩及二孩生育登記等31類高頻服務事項已實現指尖辦理,第二階段24個事項目前已完成方案確認工作,市人社局已上線社保卡查詢、申領、掛失、補(換)卡等4個事項,市醫保局已上線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停保減員、資料變更、生育保險確認憑證等4個事項,更多高頻基層事項全市範圍內可通過手機、自助終端機辦理,讓老百姓切實從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 大廳評價覆蓋度、評價數、主動評價數、好評數均為全省第一
通過上下聯動、多方協同推進,廣州政務服務「好差評」實現四個全覆蓋:一是「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全覆蓋。涉及市級1269個事項、區級10180個事項。二是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3247個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站點)政務服務評價全覆蓋,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大廳覆蓋率達100%的地市。三是對窗口人員服務態度、審批部門辦事效率評價全覆蓋,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社會各界「綜合點評」,所有的評價均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實時公開。四是線上線下評價和自助終端評價渠道全覆蓋。線下3247個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站點)、線上「一張網」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穗好辦」「廣東政務服務」等移動端以及12345政府服務熱線、自助終端等各種辦事渠道均可進行評價。
自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廣州市政務服務「好差評」辦件量 2384 萬條,佔全省辦件總數29.4%,評價總數、主動評價數、好評數均為全省第一。本地100個業務系統已完成與省「好差評」對接,系統對接數為全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