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三哲之蘇格拉底

2020-12-23 中公教師網

蘇格拉底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教育學常考的一個考點,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他是西方第一位有長遠影響的教育家,也是柏拉圖的老師。他以畢生精力奉獻於希臘的教育事業,為西方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動

蘇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在哲學史和教育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是長期為人們所尊敬的教師。

蘇格拉底出生於平民家庭,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士。他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的時代,對民主政體的一些極端做法不滿,政治觀點傾向於奴隸主貴族專制。蘇格拉底在青少年時代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道德,等等。40歲左右,他成為雅典遠近聞名的人物。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公元前399年,70歲的蘇格拉底被雅典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處死刑,飲毒酒而死。在蘇格拉底死後不久,雅典人就認識到他的思想的意義,把誣告他的一部分人處以死刑。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他的教育思想散見在他的學生柏拉圖的著作《理想國》和色諾芬的著作《回憶蘇格拉底》中。蘇格拉底並未形成系統的教育理論,但他的教育主張直接影響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並對西方近現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美德即知識」的思想,是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種關於善的知識。善是出於知識,而惡是出於無知。道德的行為之所以發生,首先是因為行為的發生者具有關於道德的知識。因此,美德的獲得與教育有重要的聯繫。他說:「美德由教育而來。」教育必須使人獲得關於善的知識,從而去做美好的、光榮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發展人的美德和善。美德和善可通過教育、通過學習各種知識而獲得。蘇格拉底強調知識對道德行為的指導意義,要求把道德行為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尤其是要求把知識和德行統一起來,這種思想不僅對當時的古希臘人來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而且對後世也有意義。在世界教育史上,蘇格拉底的這一思想對後來西方教育家研究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的關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然,這種理論將道德與知識完全等同起來也存在不足之處。

三、蘇格拉底法

蘇格拉底教學生時,不是強制別人接受他的觀點,而是從學生所熟知的事物開始,通過和學生談話、討論和辯論,引導對方糾正、放棄原來的錯誤觀念,自己得出答案,形成正確的思想。這種問答式教學法即人們所稱謂的「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本人把他這種逐層詰問,使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逐步引申,最終得到得到正確結論的方法,稱為「知識的助產術」,他稱自己為知識的「助產士」。他認為人的頭腦中已存有各種知識,猶如母體中的胎兒一樣,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啟發學生把這些知識發掘出來。蘇格拉底說,這種方法是從他做助產婆的母親那兒得到啟示的,他從他母親那裡繼承了接生的技術。不過他和他母親不同,他是一個智慧的產婆。蘇格拉底法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所謂「譏諷」,就是在談話中讓對方談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後揭露出對方談話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使對方承認自己對這一問題實際上一無所知。蘇格拉底認為這是使人變得更有智慧的必然步驟,因為只有一個人很謙虛並「自知其無知」,他才能學到知識。所謂「助產術」,就是用談話法幫助對方把知識回憶起來,就像助產婆幫助產婦產出嬰兒一樣。所謂「歸納」,是通過問答使對方的認識能逐步排除事物的個別的、特殊的東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的、普遍的東西,從而得出事物的定義。這是一個從現象、個別到普遍、一般的過程。所謂「下定義」,就是對發現的真理加以表述。

蘇格拉底法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法。它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互為激發,共同尋求正確答案。它有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和尋找正確答案。所以,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蘇格拉底用辯證的方法證明真理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轉化。蘇格拉底法無論在西方哲學史上,還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被看做是啟發式教學的淵源。直到今天,蘇格拉底的方法仍然是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它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願望和熱情,同時對所要討論的問題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此外,它的教育對象更適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好了,以上是今天老師跟大家分享的關於蘇格拉底的一部分內容,大家有沒有被這位教育家所感動呢?接下來做一些練習小試牛刀。

練習題:

1.蘇格拉底法又稱為( )。

A.問答法 B.發現法 C.講授法 D.雄辯法

1.【答案】A。解析:蘇格拉底在教學生 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蘇格拉底法自始至終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因此本題答案為A。

2.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原則與下列( )教學原則相一致?

A.學不躐等 B.長善救失

C.陶行知學而時習之 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答案】D。解析:「產婆術」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體現啟發式教學原則。因此,本題答案為D。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1福建教師資格筆試:著名的「古希臘三哲」
    2021福建教師資格筆試:著名的「古希臘三哲」 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提供提供教師資格考試中的綜合知識與能力備考資料,包括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相關備考資料,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考試資訊請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古希臘時期誕生了眾多輝煌的思想成就,其主要代表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在各地區的考試內容中均有涉及此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內容為人物與代表觀點中的對應以及人物的地位,考試形式主要為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因此,在各位考生備考時,可以按照人物的順序對相關考點進行整理,重點把握。
  • 古希臘三哲之柏拉圖
    一、生平及教育活動柏拉圖生活於古希臘雅典城邦迅速走向衰落的時期,親身經歷了社會的混亂、多變、無序、爭鬥、罪惡,使他萌生了探求一個穩定、和諧、正義、完善的理想社會的宏願。柏拉圖出身於名門望族,母親是梭倫的後裔。跟隨蘇格拉底學習8年,蘇格拉底死後,柏拉圖漫遊各國長達十二年,成為閱歷豐富、知識淵博、卓有聲譽的學者。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後來雅典人幡然悔悟,為之平反昭雪,並因其對哲學的重大貢獻,獲得了後世「聖人「的讚譽。1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1.1 哲學的對象從自然轉向人自身在上一篇《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中已經提到,智者學派的積極意義之一在於將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從宇宙自然逐漸轉向人和社會。
  • 古希臘「三賢」之一的蘇格拉底知多少?
    說起古希臘,我們仿佛都會產生一種朦朧而美妙的神話故事一樣的色彩感,亦或是文化璀璨絢爛的神秘感。今天我們從教育方面來談談古希臘,主要是針對幾位教育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昆體良,他們分別是對應的師生關係,合稱為古希臘三賢。蘇格拉底,一生從事教育事業,不收取任何學費,有教無類的教學方法,對於古希臘整個西歐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 蘇格拉底法為什麼叫產婆術?古希臘三賢由何而來?
    ,蘇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1、美德即知識在蘇格拉底看來,知識與道德是有內在聯繫的,他認為一切的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基礎。蘇格拉底認為,人的行為之善惡,主要取決於人們對善惡知識的掌握。
  • 蘇格拉底之死,純屬是自己作死?
    但,我對蘇格拉底這位偉大哲人,卻是很感興趣的。在我看來,蘇格拉底對於整個世界哲學史意義非凡,堪稱西方哲學奠基者。而蘇格拉底之死,在西方歷史文明中,更是一件大事。蘇格拉底之死甚至可以與耶穌之死相提並論。蘇格拉底之死體現了哲學與政治的巨大衝突,耶穌之死體現了宗教與政治的衝突。這兩個衝突都是亙古未變的兩大話題。這兩種衝突,直到現在依然存在。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發人深省的11個小故事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的時候,他的妻子氣衝衝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出外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溼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大雨的。」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蘇格拉底與妻子
    古希臘有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叫蘇格拉底。他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學家。他辯才無礙,每一次跟人辯論,沒有人能夠贏過他。
  • 古希臘人的愛犬之心
    原創 Chrysopoulos 絲路遺產古希臘人非常喜愛且尊重他們的狗,珍視其作為自己的同伴、守護者和獵犬。近幾個世紀所發現的狗的墓碑就是絕佳佐證。最著名的古希臘人和愛犬的故事出自荷馬的《奧德賽》。
  • 形上學的終結與古希臘哲學
    認為蘇格拉底從「如何」向「是什麼」的問題轉變,導致了以假定為基礎的柏拉圖理念哲學,從而使形上學在形成之初就埋下了危機的種子。西方現代哲學家尼採、海德格爾、維根斯坦等所謂形上學的終結,批判和否定了柏拉圖的理念哲學,表現出與前蘇格拉底哲學的呼應。但形上學的終結並不是簡單地回到古希臘哲學的開端,而是企圖克服形上學的困境,並由此展示出一種新的哲學。
  • 論蘇格拉底之死
    阿基裡斯顯而易見,蘊含在阿基裡斯之死的故事結構中的悲劇性因素和命運的衝突,與蘇格拉底對作為「死亡面前嘲笑生命」之人的阿基裡斯的解讀並不相符。蘇格拉底的話馬上就轉變成了一個笑話。西米亞斯(Slimmias)笑著說:「宙斯爺在上,蘇格拉底啊,我此刻並不想笑,可是你教我發笑。我敢說,聽了你的話後,大多數家鄉人會認為,我們可以好好笑話一下哲學家,認為他們已經半截入土了。」第一句話中三處笑的重複,回應了古希臘人對悲喜劇劃分的一種傳統理解:喜劇是淺顯可笑的(geleoin),悲劇是高深嚴肅的(spoudaion)。
  • 教育學萌芽之柏拉圖
    教育學在萌芽時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中國和西方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中西方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古希臘三哲以及古羅馬的昆體良,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二個人——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理想國》、《法律篇》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人。1.
  • 蘇格拉底服從法律後最終之死
    這一年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被法庭處死了。蘇格拉底沒有留給我們著作,他的生平和思想都是靠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等人記載下的。蘇格拉底出身平民,他的父親是一個石匠。他從小跟父親學手藝,掌握了一手熟練的雕刻技術。本來,蘇格拉底有可能成為一個雕刻家的但他的興趣並不在雕刻石頭。工作之餘,他總是挑燈夜讀,朗誦膾炙人口的荷馬史詩和其他著名的詩篇。有些時候。
  •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由於需要與人打交道並傳授實踐性問題,他們比以往哲學家更多地關注「人」的問題,使得古希臘哲學出現了「倫理學轉向」。但他們所教的演講術、辯論術等是一種工具,可以為城邦造福,也可為罪犯辯護。智者們並不太關心它們的目的,只是教人「如何使弱的論證變強」,這引起一些人的非議。這與他們的哲學觀點是相關的。
  • 「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還是柏拉圖?
    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重新考察,並擬提供一種新的解釋思路,即「美德即知識」這一命題並不是蘇格拉底本人的。蘇格拉底雖然強調對人自身和「善」、「美德」等概念進行認識,但是他從來沒有將這種認識看作是知識論意義上的,也沒有試圖以知識來定義美德。柏拉圖和小蘇格拉底學派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問題,但是卻從不同的方面對之進行了探討。
  • 蘇格拉底之死:做一隻有人類良知的「牛虻」
    1787年,法國畫家雅克·大衛為鼓舞人民的革命精神,創作了《蘇格拉底之死》。蘇格拉底是一位與耶穌、孔子齊名的人物。我想,這句話作為對蘇格拉底的評價就差不多夠了。蘇格拉底被判死刑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一個民眾法院以361票對140票,判處蘇格拉底服毒自殺。罪名有兩個:不敬神靈和毒害青年。
  • 古希臘人物薈萃
    一、蘇格拉底1.蘇格拉底和孔子一樣實行有教無類,也和孔子一樣學無常師,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就是蘇格拉底。2.提出著名的產婆術(1)譏諷:就對方的發言不斷提出追問,迫使對方自我矛盾,無詞以對,終於承認自己無知。(2)助產術:幫助對方自己得到問題的答案。
  • 李建臣:古希臘文字與文明
    這兩位先生的祖籍都在古希臘。提到希臘,人們常會想到愛琴海。我們看希臘的版圖,希臘半島與愛琴海相偎相依,有點像我們的雙魚太極圖,充滿浪漫風情。談到古希臘,必須首先明確一個概念:這裡的「希臘」是個地域名稱,不是國名。古希臘城邦林立小國寡民。一般的城邦規模或有百餘平方公裡,人口數萬,依城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