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芙蕾是一道通過名字就能夠調動起浪漫情懷的法式甜品。從音譯來看,又叫做梳乎釐,也有的地方以它的原料命名為蛋奶酥,經烤箱烘焙之後質地輕盈而蓬鬆。據說是法語的動詞souffler的過去分詞,意思是指「蓬鬆地脹起來」。
看到這裡我居然覺得和北京的炸咯吱有點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後者似乎是難登大雅之堂。
舒芙蕾是要客人點單後現制食用,記得有人說過,它的驕傲是「客人在等舒芙蕾,不是舒芙蕾來等客人」。
依託著蛋白泡的變化多端,烤好的舒芙蕾美好又虛無,輕薄的像是一團可以品嘗的雲彩,又如同稍縱即逝的一朵花蕊那樣綿軟,柔嫩的讓人不舍吃下。
從取出烤箱之後,要分秒必爭的品嘗。它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會塌陷,醜陋得像是殘破於碗中的羅馬鬥獸場。難怪有人這樣形容:比別人多十倍心思的出身,卻非得十分鐘裡吃完。
入口遊走於舌尖的飄渺和不真實的美妙,大家願意把那種感覺具象為愛情的形容。
早些年在讀亦舒的《喜寶》時,故事中苦苦糾纏的三角戀情,那道香橙味的舒芙蕾幾乎是愛情的表達。
喜寶給勖存姿烤舒芙蕾時,從選材用料到整個的烘焙過程,都充滿了濃濃愛意,讓這個歷經了無數風雨事故的老男人所驚訝。是啊,那是他最愛的香橙舒芙蕾。
我一直都覺得,愛吃甜點的硬漢,一定都有顆柔軟的心。即使最後,勖存姿設計殺害了劍橋物理教授,因為他居然執拗的認為,喜寶為他做了這道甜點,定是愛上了他。
因其成品難以保存,在普通的西餅店無法購買,大多出現在專業的法國料理店的菜單上,平時難以被大眾所了解。近一次受熱捧,是因《十二道鋒味》裡,謝霆鋒說,舒芙蕾就像女人一樣,超難搞,我搜尋秘方,向高手討教,卻始終欠缺了一些火候。
在節目的熱潮之後,得知舒芙蕾的配料並不複雜,只需要雞蛋、麵粉、黃油和糖即可製成。假期裡約了好友到家中吃飯,飯後在廚房裡也嘗試著和大家一起分享舒芙蕾的幸福之感。
舒芙蕾的捉摸不定,是從混合材料放入烤箱之後開始的。若是火候太輕,便過於溼軟,若是過火,則可能出現頂上焦糊底下卻還未曾凝固的尷尬。在烤制的過程中,我時刻盯在烤箱外,看著它緩慢的膨脹成熟,變出誘人的顏色。
而朋友們早早已準備好勺子,坐在餐桌前等待著它的現身。
舒芙蕾在出爐後,鼓脹的頂端就開始發出「噗噗」的聲響,這預告著它即將塌陷的動作。在塌陷前用勺子挖出的第一口是最為誘人的——經過嘴唇柔軟的滑入口中,猶豫的消泡融化,像是個緊張的初吻。頂部尚有一層烤的酥脆的薄如蟬翼的外皮,遲於內裡的消融,留下滿口回味。
最後我們終於體會,等待一份美味,比等待一個乏味的人有意思的多。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甜蜜也是好的。
文/殘小雪
《深夜談吃》實體書已在噹噹、亞馬遜及各大線下書店上架。有它,深夜更飢餓。
訂閱:微信搜 深夜談吃
Q群:344547537(暗號「深夜君開門」)
投稿:tougao@tonightfood.com,你與吃的故事,講給世界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