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電影《灰犀牛》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金逸影城舉辦了首映禮。推薦大家看的理由,不是因為它「影視行業鮮有涉獵的金融題材劇情片」這樣的類型片定位,也不是「灰犀牛」「黑天鵝」一類金融名詞的噱頭,而是希望在滿屏都是古裝仙俠、滿銀幕都是宏大敘事的時代,來點平實且靠近我們生活的敘事。
還記得《隱秘的角落》如何火速「出圈」的麼?因為它的懸念、驚悚?不是,是因為它點出了相當有代表性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就像手術刀,把很多人捂著藏著不敢說的心理剖開了。販賣焦慮是可恥的,但切開時代的焦慮是必須的。生活是心懷四海昇平海宴河清的理想就行的麼,它或許能安撫一下靈魂;但小個體的掙扎和不安這種「現實的病「,光有理想是不能解決的。
話不多說,《灰犀牛》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稍具股市和金融知識的觀眾,或多或少能看出它以2015年中國股市一路狂歡之後又經歷長達數年的熊市為背景,2015年股民所經歷的借錢炒股、利用槓桿,違規操作的銀行間的夾層貸款、影子銀行等 「不可說的秘密」,創業公司融資後資金不用於主業用於投資的經典「套路」,這個金融故事都有講到,它們共同助長了2015年股市的瘋狂和高槓桿,也造就了一系列或隱或彰的悲劇。
「灰犀牛」是危機的代名詞,通常指那種正在潛藏卻被人忽視的、具有「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的危機。影片中除了銀行違規發行理財、高槓桿、民間借貸等2015年特屬的金融危機外,也對應了因為貪慾而背離了愛情和家庭所帶來的生活危機。
該片年輕導演程胤銘說:「影片中的金融風險是無情而冷酷的,但影片也含蓄地表達了愛情的美好與深厚的兄弟情誼。希望年青人在現實世界中拋棄浮躁,保持初心,回歸自我。」藝術總是要給人一個有希望的結局,所以與生活不同的是,主人公最後獲得了在創業上東山再起的機會,婚姻上也獲得了諒解,而生活中沒有浮出水面的悲劇可能更多。
看看這類題材,無論您是不是股民、有沒有創業、有沒有家庭危機,無論您是社會中的哪一類角色,保持一點警惕總是好的。
責編:楊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