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個食物像九份芋圓一樣這麼強烈地與一個地方纏繞在一起。
九份,一個過去因為盛產金礦而繁榮的小鎮,產業沒落之後急速的蕭條,整個城市都帶著輝煌和落寞兩者並存的悲情感。
好在是離臺北近,這幾年趕上了觀光潮,再配合一部多年前的電影【悲情城市】,現在反倒是重拾了昔日的榮景,一到假日,這條曲折的小山路,就被各種上山的車輛給擠的水洩不通。
九份老街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美食,但有一樣小吃如果你沒吃到就相當於沒有到過這裡,那就是當地的美食地標:九份芋圓
芋圓 是一道著名的臺灣傳統甜點。以芋頭蒸熟後壓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勻成團,搓揉成長條形再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撈出即成芋圓。
煮熟的芋圓可和在冰糖水裡食用,也可熱食。在臺灣,許多甜點如豆花、刨冰,均可加點芋圓和地瓜圓覆蓋其上一起食用。
有一種說法芋圓是在1946年被研發出來的,創始者為蔡林保雲,居住在瑞芳(九份附近)。
蔡林保雲於1938年嫁到瑞芳,幫忙婆家經營雜貨店,一開始在門口賣梅子清冰供路人止渴,後來便在門口擺起刨冰攤,並研發出芋圓。現在第三代經營的芋圓店,為紀念奶奶創造芋圓,店名改為「保雲芋圓」。
自製手工芋圓
其實製作芋圓不算很困難,今天馬文吃撐了就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如何在家自製好吃的九份芋圓。
食材:
芋頭 300g
地瓜粉 100g
太白粉 50g
糖 20g
水約 30CC
步驟1:
將芋頭去皮切塊蒸熟,趁熱用叉子壓成泥狀後稍微風乾和地瓜粉、太白粉及糖混合再慢慢添加水揉成一個粉團 (這裡的水適量添加如果覺得溼度夠了,足以揉成團狀可以不用再添加水了)
步驟2:
取揉好的粉團1/2的量放進滾水中煮熟即成為"粿碎"(稍微成型的感覺),這個動作可以增加口感的Q度,也可以在塑型時增加粉團的黏度。
步驟3:
把步驟2的粿碎撈起瀝乾水分放回粉團中,揉均勻成完成的粉團,桌上撒上適量的太白粉,再把芋頭粉團分量揉成長條狀,切成小塊狀即可完成。
切好之後可以灑一些太白粉避免沾黏,做到這一步,已經基本完成了喔!!
再來就是把芋圓煮熟嘍!!
生一鍋水,水沸了之後生芋圓下鍋,煮到芋圓浮起,略等半分鐘後,馬上撈出至冷水(或是冰塊水)中,這個動作很重要!! 這個動作很重要!! 這個動作很重要!!可以讓芋圓的口感更Q彈!!
另外準備一鍋糖水,或是任何你想要配的甜湯,可以是冬瓜茶湯、紅豆湯、豆花湯等等等等,你愛吃什麼用什麼,或是最簡單的砂糖加水也可以。
不會做甜湯的推薦這種冬瓜茶磚,作法非常簡單,100g茶磚放進1000cc水裡煮到化就可以了,夏天喝冰的冬瓜茶最解暑!!
把剛剛煮好的芋圓撈出倒進你準備好的甜湯當中,可以泡至少20分鐘,讓芋圓吸收甜湯的味道,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上各種你愛的配料,又或者是直接放碎冰上淋各種甜醬吃,總之,芋圓相當多種吃法,你可以任意組合看看的!!!
學會了嗎?
試試看喔!!
感謝您閱讀本期文章,歡迎您長按並識別以上二微碼添加關注【馬文吃撐了】公眾號,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九份芋圓和手工冬瓜茶磚,請在後臺回復【芋圓】,我們會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