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而立·高端訪談」安青松寄語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

2020-12-27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徐昭 林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卅載光陰彈指過。中國證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始於資本市場中的「一葉扁舟」,伴隨著改革的風雨歷程,經歷了業務更新迭代的波浪翻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初心不變,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揚帆起航。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詳解中國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精的歷程,明確了未來證券行業為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應有貢獻的路線圖。

(圖片說明)(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本報記者 車亮攝)

安青松認為,投資銀行是否強大決定一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功能發揮和服務半徑。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銀行,就沒有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在新發展階段,我國證券行業應當持續做到四個「必須」——必須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定位,必須提升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提升全業務鏈投資銀行服務能力,必須守正篤實推進證券業文化建設。

「下一步,協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充分發揮自律組織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作用。」安青松透露,更加突出前瞻性引導、預防性規範作用,「抓兩頭帶中間」,建立自律導向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為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應有貢獻。

(小標題)從無到有 規模實力大幅提升

中國證券報:資本市場30年,證券業取得了哪些發展成就?

安青松:三十而立,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堅持規範穩健發展,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實現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行業共有137家證券公司,總資產、淨資產、資產管理規模分別達到8.99萬億元、2.28萬億元和10.97萬億元,分別是2008年底綜合治理結束之後的4.2倍、5.6倍和132.7倍;2019年度證券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3604.83億元、1230.95億元,分別是2008年度的2.9倍、2.6倍。與此同時,證券公司產業形態逐漸豐富,由傳統的經紀、投行、自營業務,向資管、融資融券、衍生品、場外業務、境外業務等多元化發展,能夠有效滿足市場參與者的直接投融資需求、交易需求。

二是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取得紮實成效。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直接融資佔比達12.6%,以股票、債券為主的直接融資方式成為實體經濟補充資本金和流動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有益渠道,間接融資主導的金融體系與資本市場協同發展態勢初見成效。2008年以來,證券公司為近12萬億元股票及25萬億元交易所債券提供承銷保薦服務,為逾13萬億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提供財務顧問服務。

三是完善規則體系,合規管理風控水平獲得全面提升。30年來,在監管部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行業制度體系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證券法》等法律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基石,以部門規章為主體,以協會、交易所、中國結算等自律規則為補充的制度框架體系。證券公司也基本構建起有效的合規管理體系。截至2019年底,證券公司專職合規管理人員平均約111人,佔公司全體員工數的平均比例為4.92%;而全體合規管理人員(含兼職)佔公司全體員工數的平均比例達6.83%。截至2020年11月,證券行業淨資本1.80萬億元,是2008年的7.7倍。行業整體風險覆蓋率為251.51%,資本槓桿率為23.82%,流動性風險覆蓋率為230.11%,淨穩定資金率為153.38%,135家機構的全部指標優於監管標準,行業流動性指標整體穩定。

四是持續強化聲譽管理,社會責任履行成效獲得廣泛認可。證券行業廣泛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證券公司建設的國家級投資者教育基地34家,成為證券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教育與服務的重要平臺。此外,證券行業積極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5年來,101家證券公司結對294個國家級貧困縣,幫助貧困地區企業融資2596億元,公益性支出保持持續增長。目前,證券行業結對幫扶的274個貧困縣已實現脫貧摘帽。疫情期間,證券行業第一時間捐贈物資超過5.3億元,累計承銷疫情防控公司債券104隻,融資1057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54家證券公司成立了120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資管計劃和81隻子計劃,出資規模707.72億元,切實紓解民營企業及其股東流動性困難。

五是推進行業文化建設,「合規、誠信、專業、穩健」文化持續積澱。2019年11月,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召開,為證券行業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證券公司圍繞「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理念,進一步提鍊形成自身核心價值觀,將行業文化建設內嵌於公司治理、人員管理、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截至目前,共有106家證券公司在協會網站公布了《文化建設工作推進與落實情況》,各證券公司在形成文化理念、完善工作機制、提升員工素質、優化考核激勵、加大培訓宣導、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六是強化金融科技應用,證券金融服務效率得到明顯提升。資本市場誕生之初,證券行業就與科技應用有效聚合,通過電子化實現交易無紙化。證券行業業務發展與科技應用協同推動。近年來,證券行業持續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加大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科技方面的投入,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目前,證券行業積極利用金融科技提供並優化遠程開戶、在線交易、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服務,有效擴大了證券服務的覆蓋面,增強精準服務能力,尤其是在本輪疫情防控中,金融科技應用程度進一步加深,有效抵禦住疫情對資本市場和證券業務的衝擊,保障了市場的平穩運行。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證券行業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累計達550億元。截至2019年底,金融科技人才達13241人,為行業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支持。

七是不斷深化對外開放,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獲得顯著增強。以高水平對外開放重塑證券行業競爭優勢,積極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證券行業主動對標國際資本市場先進實踐,完善證券業務國際化布局,在與國際一流機構的競爭與合作中,提升跨境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截至目前,已有34家證券公司獲準在境外設立子公司,15家證券公司實現H股上市,其中,A+H股上市證券公司14家,華泰證券成為首家同時在內地、香港、倫敦上市的境內證券公司。近年來,證券公司境外業務收入穩步提升。據統計,2019年度,以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為代表的證券公司境外業務收入佔比業已超過20%。我國證券行業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小標題)堅持「四個必須」 建設高質量投資銀行

中國證券報:證券業在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方面,需要加強哪些方面工作?

安青松: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必須建設高質量的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是促進資本形成和交易的組織者和執行者,是連接投資端與融資端的核心中介,是資本市場發揮樞紐功能的制度基礎和邏輯主體,投資銀行是否強大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功能發揮和服務半徑。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銀行,就沒有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投資銀行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做大規模,更重要的是做專做強、做優做精,在支持創新驅動發展上具有更高的適應性,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具有更好的普惠性。在新發展階段應當持續加強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必須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定位。以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守正創新,推動證券業優化業務結構、提升服務質量,為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金融工具,著力暢通資本、科技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著力為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增長提供更高質量、更加精準的金融服務。

二是必須提升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水平。這不僅需要證券公司健全與其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架構,實施事前、事中與事後的風險防範、監控與評價工作,而且要不斷完善與註冊制相適應的責任體系,重塑和強化證券公司在培育發行主體、詢價定價、保障交易、風險管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環節的責任,形成發行人質量、發行價格等方面的市場化約束機制,全面加強自身的聲譽風險管理和聲譽資本建設。

三是必須提升全業務鏈投資銀行服務能力。證券公司需要切實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更加注重各業務條線在客戶、業務、牌照、資金、風控等多方面的整合與協同,圍繞保薦、定價、承銷三大能力,重塑投行盡職調查、增值服務、研究分析、質量控制的業務邏輯,更加注重打造境內外資源良性循環機制,增強國際化經營管理能力,從而建立起一體化、全能型、全業務鏈的現代投資銀行,滿足客戶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需求。

四是必須守正篤實推進證券業文化建設。結合我國國情及證券公司實際,借鑑國際最佳實踐,推動出臺《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十要素》,從觀念、組織、行為三個層次,提煉推廣證券公司文化建設的關鍵要素,積極推動證券公司文化建設與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發展方式和行為規範深度融合,引導文化建設與專業能力建設、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文化傳承和黨建活動要求有機結合,促進提升證券公司「軟實力」。

(小標題)助力註冊制 把好入門關第一道防線

中國證券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您認為註冊制改革將給證券業帶來哪些變化?

安青松:註冊制改革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系統性、基礎制度變革,不僅要進一步完善審核註冊機制,也需要配套建立發行質量、發行價格等方面的市場化約束機制,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是機制設計的關鍵節點。從核准制向註冊制轉變,證券業需要科學識變,準確應變,主動求變,圍繞保薦、定價、承銷三大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全新塑造投資銀行的盡職調查、增值服務、研究分析、質量控制的業務邏輯,自覺構建有效的發行人質量約束機制,真正做實把好入門關的第一道防線。

一是樹立市場理念。投資銀行核心功能是為成長性企業提供增值服務,通過股票市場為公司成長性發現價格。在核准制下,主要依據會計報表判斷企業價值,核心假設是公司過往的盈利能力能夠在未來持續,但是受制於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公司生命周期等多種因素影響,過往業績通常不能完全代表發展前景;在註冊制下,需要全新樹立資本市場理念,深度發掘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內涵,增強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的價值發現,提高上市公司總量、質量在國民經濟中的代表性。

二是健全責任體系。在註冊制下需要重新界定中介、監管、市場的權責關係,重新設計發行人、投資者和中介機構的利益機制,合理界定會計師的報表審計責任和投資銀行的發行保薦責任,把發行節奏的「閥門」交給中介機構的同時,把發行人質量的把關責任真正落實給中介機構,推動中介機構的工作重心從服務「可批性」向服務「可賣性」轉變,促進形成激勵「質量競爭」、約束「數量競爭」的行業生態,真正做實把好入門關的第一道防線。

三是夯實定價基礎。推動投行業務與「賣方研究」有機結合,提高投資價值分析報告的質量和效用,進一步提升在選擇優質企業、合理估值定價、路演推介說明的專業水準;借鑑國際最佳實踐,加大券商通過「自己」的渠道向「自己」的投資者配售的比重,在投資者、券商、發行人之間建立長期利益關聯機制;探索在網下配售機制中建立長期投資者制度,鼓勵基石投資者按照恆定市值法等長期投資策略進行投資;加大專業投資者在定價機制中的影響權重,探索適當放寬現有戰略投資者範圍,形成更為完善的市場化定價約束機制。

四是完善信披體系。信息披露是註冊制的核心,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落實「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理念的前提;在註冊制下,信息披露理念將由以審核為中心的「免責式」信息披露,轉向以投資者價值判斷為中心「精實化」信息披露,信息披露體系將更加突出發行人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更加突出投資者價值判斷的需求導向。

(小標題)自律先行 促進提升市場活力和韌性

中國證券報:在推進註冊制改革進程中,協會如何發揮好自律先行一步的積極作用?

安青松:實行註冊制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實踐,也是資本市場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之間,自律發揮著重要的中間組織作用。自律管理是證券行業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行業機構規範經營、從業人員合規展業等方面發揮特殊作用。在推進市場導向的註冊制改革進程中,自律先行一步是減少行政幹預的前提和基礎,自律管理所發揮的預防性監管作用,有利於促進提升市場的活力和韌性。

今年3月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協會職能定位,強化了協會的行業自律組織屬性,完善了協會的法定職責,為協會履職盡責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法治保障,提出了更高法律要求。為貫徹落實新《證券法》有關規定,今年8月中國證監會印發《意見》,明確進一步發揮協會「自律、服務、傳導」職責,增強協會自律管理功能,推動完善自律管理規則體系,不斷優化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協同配合機制,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建設和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要堅持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的差異化定位,更加突出自律管理的引導、傳導、督導的預防性作用;堅持自律規則、業務規範的正面清單屬性,指導行業機構合規展業,引導行業機構守正創新;堅持自律措施的市場約束功能,注重構建市場化的自律約束、道德約束、誠信約束、聲譽約束機制。《意見》的發布將進一步提升行業自律的主動性、特殊性和預防性作用,促進形成市場化的自律約束與聲譽激勵機制,構建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提升資本市場發展的活力和韌性。

註冊制改革的關鍵,是建立有效的市場化約束機制,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勤勉盡責、專業負責、忠實履責是核心環節。《意見》在強化證券發行、承銷、保薦業務自律管理方面,明確提出了3項工作任務:一是健全完善網下投資者註冊登記制度,壓實證券公司對網下投資者適當性的核查責任,建立網下投資者報價、申購行為的跟蹤分析、負面清單懲戒機制,規範網下投資者報價、申購行為,促進形成規範、有序的一級市場價格發現機制。二是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規範,探索建立證券業務相關主體勤勉盡責示範標準,健全盡職調查工作底稿內容與目錄指引,制定完善主承銷商配售、跟投、直投行為規範,有效防範利益衝突和道德風險,促進形成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三是加強保薦承銷機構執業行為自律規範,開展保薦機構、承銷機構、評級機構、財務顧問執業能力評價,推廣示範實踐,引導形成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為監管部門實施扶優限劣的分類監管提供參考。下一步,協會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充分發揮自律組織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作用,更加突出前瞻性引導、預防性規範作用,「抓兩頭帶中間」,建立自律導向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為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應有貢獻。(完)

相關焦點

  • 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精 堅守服務實體定位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精 堅守服務實體定位□本報記者 徐昭 林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詳解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精歷程,明確未來證券行業為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應有貢獻的路線圖。安青松認為,投資銀行是否強大決定一國資本市場發展水平、功能發揮和服務半徑。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銀行,就沒有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
  • 安青松:30年證券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建設高質量投行做到4個必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安青松:30年證券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建設高質量投行要做到四個「必須」資本市場30年發展史,也是證券行業成長壯大、從規範到創新的改革發展史。三十而立,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證券業在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方面,需要加強哪些方面工作?註冊制改革將給證券業帶來哪些變化?在推進註冊制改革進程中,中證協將如何發揮好自律先行一步的積極作用?
  • ...執行副會長安青松:30年證券業蓬勃發展 新階段要做到四個「必須」
    安青松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  30年證券業蓬勃發展 新階段要做到四個「必須」  ⊙記者 馬婧妤 ○編輯 朱紹勇   資本市場30年發展史,三十而立,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就證券行業30年改革發展的話題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他表示,投資銀行是否強大決定一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功能發揮和服務半徑。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銀行,就沒有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
  • 安青松: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 建設高質量投行
    來源:新浪財經資本市場三十年之際,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表示,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 2020年進擊的證券業:「做大做強」萬億元規模券商誕生 「以攻為守...
    在今年,A股「集齊」總資產前十大券商,上市券商隊伍擴充至40家、國內第一家總資產破萬億元的券商誕生、券商大手筆融資意圖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行業整合分化進程提速,第五次券業合併潮漸進。  一個全新的券業格局正在顯現。
  •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有的放矢)
    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發揮好規範、服務、監管作用,更多從制度層面推動、規範改革。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發揮好規範、服務、監管作用,更多從制度層面推動、規範改革。
  • 資本市場風雲激蕩三十載 證券業中流擊水奮楫進
    從1990年呱呱墜地到2020年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幾經風雨滌蕩,如今已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多層次體系初步成型,對外開放也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篳路藍縷,春華秋實。新《證券法》落地實施、註冊制改革漸次鋪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一輪強過一輪,中國的證券公司正在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會。三十載沉澱,三十載綢繆,站在歷史的節點上,依託中國越來越強大的資本市場,中國證券業行業必將越做越強。
  • ...風險管理水平——專訪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
    三十而立,我國資本市場迎來了30歲的生日。如何看待資本市場30年發展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如何發揮好自律組織的作用?在註冊制的大背景下,證券業該如何參與市場建設?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專訪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 證券時報:資本市場30年,證券業取得了哪些發展成就?
  • 與資本市場共成長 「數說」證券業三十載跨越式發展
    本報記者 周尚伃三十載櫛風沐雨,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我國證券公司群體與資本市場一道破浪前行,共同成長。30年來,我國證券公司從無到有,不斷壯大。證券公司始終把握資本市場「看門人」、直接融資「服務商」、社會財富「管理者」、資本市場「穩定器」等定位,通過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 「九市州人大代表熱議貴州高質量發展」貴陽代表團:做強做大做優...
    二是大力發展以中高端消費和中高端製造為重點的實體經濟,緊緊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做強做大做優實體經濟,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三是加快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三區一帶」開放格局,強化物流樞紐競爭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
  • 中國證券報頭版評論:風華正茂 磅礴進擊——寄語中國資本市場開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三十而立,不負盛年。資本市場從零起步、「摸著石頭過河」,行至股市、債市規模均居全球第二,走出了一條日益成熟的發展之路。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重要時點,資本市場正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30年來,在改革中前進,在開放中成長,從服務國企改革起步,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漸趨完備,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經濟、金融制度建設的促進作用,對於金融體系、經濟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推動作用,對於市場主體規範化的提升作用,對於市場觀念深入人心的普及作用,有目共睹,載入史冊。三十而立。為制度立本,為實體立根,為資本立規,為市場立戒,為社會立業,中國資本市場取得累累碩果,但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 中證協黨委書記安青松:註冊制下要從四方面把好入門關
    資本市場三十年之際,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表示,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安青松認為,投資銀行是否強大決定一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功能發揮和服務半徑。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銀行,就沒有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
  • 助力龍華每一家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他表示,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要推動龍華區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準確判斷時與勢、道與術的問題,堅定發展信心、推進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雷衛華表示,區委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全區廣大政協委員發揮作用,緊緊圍繞龍華發展大局,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 金融資管高端訪談|晨曦基金周昕宇:做「有距離」的產業資本
    為了客觀全面地呈現金融企業對於地產及金融行業的新思考,對於產品創新的新探索,對於合作企業的新訴求,克而瑞浙江區域聯合克而瑞CAIC特別策劃《易居克而瑞金融資管高端訪談》,深入對話活躍在上海、浙江的典型金融企業的掌門人。本期對話嘉賓是上海晨曦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曦基金」)總裁周昕宇。
  • 中鐵十二局:做強以提質 做優以致遠
    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十二局」)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旗下全資子公司,具有科研、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和投融資經營等完整產業鏈,年經營規模、營業收入均達1000億元。近年來,企業深度踐行交通強國、質量強國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標世界一流,持續做強做優,「品質十二局」的建設內涵日益深化、發展優勢不斷增強。
  • 中期協張曉軒:期貨行業要抓住對外開放機遇 做優做強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 40 周年, 同時是期貨市場發展 30 周年, 面對時代賦予的機遇和挑戰,期貨公司高管們究竟應當如何把握髮展脈搏,調整戰略方向,促進機構轉型,謀求行業發展,是目前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話題。本屆年會以「新時代對外開放背景下期貨公司發展之路」為主要議題邀請期貨交易所領導、國內著名經濟學家、業內資深專家共同研討。和訊期貨參與全程直播。
  • 要聞丨山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山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把國資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和重要任務,推動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國有經濟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持續深化國企改革,重點領域改革推向縱深——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物理』整合基本形成,怎樣推動實現『化學』融合?」
  • 全力抓好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 堅定不移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釘釘子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決策部署,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勇於改革、銳意創新,全力抓好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堅定不移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再立新功。  鄭柵潔充分肯定我省國企改革取得的積極成效。
  • 王東徵: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做強做優花生產業
    4月30日,正陽縣縣長王東徵在訪談期間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成功創建只是第一步。」王東徵說,「下一步,正陽縣將加大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力度,發展高油酸花生種植,依託正陽魯花濃香花生油、花生天地、正陽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積極開發花生蛋白、花生奶、花生飲料、花生醬等高端產品,提升花生高附加值,力爭花生加工轉化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