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無僅有的《鴻雁》!世界馬頭琴大師、俄羅斯首席呼麥大師、蒙古族長調傳承者聯袂演繹

2021-02-23 民歌中國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

每當提起草原歌曲,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總是這首經典的《鴻雁》。不僅限於草原歌手,它幾乎是所有歌者的「心頭好」,不同的版本數不勝數,演繹也是各有千秋。

而今天這一版《鴻雁》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在不久前播出的央視《環球綜藝秀》節目中,世界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俄羅斯首席呼麥大師查幹扎姆(Okna Tsahan Zam)與蒙古族青年歌手、蒙古族長調傳承者烏英嘎共同帶來了一版別具一格的《鴻雁》。

不得不感嘆,馬頭琴果然是最能體現草原氣韻的樂器。琴聲響起,草原蒼茫、荒涼、憂鬱之感緩緩而生;低沉的呼麥更是加深了這份蒼茫寂寥之感,還為《鴻雁》披上一層「原始、古早」的衣衫,頗具民族風味;烏英嘎高亢婉轉的長調中和了這份深沉,為經典賦予一絲柔美與綿長,充滿意境感,引人遐想。

這版《鴻雁》保留了原曲的柔情,在悽婉的馬頭琴似牛馬嗥鳴的呼麥悠遠的蒙古族長調的重疊加持下,歌曲情感更加豐富,韻味別具,刻畫出一幅漫無邊際、天高地闊、牛羊低頭食草、大雁排排齊飛的絕美景象……

果然是「大師級」的合作!他們通過音符營造意境旋律渲染情緒聲色烘託美感,打造出視覺想像與聽覺雙重享受的音樂盛宴,令人嘆為觀止!不知大家是否也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傳歌人!

相關焦點

  • 「聽見呼麥」——扎木契組合專場音樂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7月28日晚,神奇美妙的呼麥、委婉渾厚的長調、情韻悠長的馬頭琴聲迴蕩在北京音樂廳,特色鮮明的蒙古族音樂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
  • 抑揚的蒙古長調——馬頭琴
    據《馬可波羅遊記》載,12世紀韃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種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時期用於宮廷樂隊。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佔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
  • 杭蓋樂隊要進入中國主流音樂市場 成軍11年走過世界五大洲
    2004年,長在北京的蒙古族漢子伊立奇在北京創立杭蓋樂隊。在蒙語裡,杭蓋的意思是一個有著藍天、白雲、草原、河流、山和樹林的世界。樂隊成立之初,就確立了蒙古族民族音樂與搖滾樂結合的音樂風格。伊立奇先找了幾位好友一起唱呼麥,演奏純粹的蒙古族音樂,然後試著加入西洋樂器貝斯、吉他、架子鼓。
  • 電視劇《成吉思汗》的馬頭琴音樂
    不用說,你是不是開始哼起來了,或者悄悄拿出馬頭琴想要自己試奏一段?這首馬頭琴背景音樂多次出現在主人公回憶的時候。電視劇上映多年來,這首馬頭琴音樂經久不衰,很多觀眾都在尋找它,但是因為沒有固定的名稱,所以實際上難以找到。在電視劇裡的馬頭琴配樂,是由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先生演奏的。它為什麼這麼好聽呢?
  • 蒙古呼麥是人和上天的對話...
    「呼麥」,是蒙古族特有的單人發出多聲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呼麥是一種古老的歌唱方式,聲音從喉底裡發出來,悠悠遠遠地往一個很深很深的隧道裡面鑽,那個隧道是時間的記憶。據說,呼麥已經有千年歷史,而今已是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國寶級的藝術,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我們國家也開始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蒙古族呼麥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歌曲欣賞:《鴻雁》令人嘆為觀止的蒙古族民歌,唱的讓人滴血心痛
    「鴻雁傳書":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說,因為鴻雁屬定期遷徙的候鳥,信守時間,成群聚集,組織性強。古人當時的通信手段較落後,渴望能夠通過這種「仁義禮智信」俱備的候鳥傳遞書信,溝通信息。蒙古族民歌的音樂風格: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
  • 專訪杭蓋樂隊:呼麥,讓搖滾硬到骨裡
    2003年的一天,人在北京的伊立奇接到了老家朋友的電話,蒙古國呼麥大師奧都蘇榮在呼市開班授課。冥冥之中,伊立奇明白,他找的東西,到了。作為具有典型的蒙族特性的樂隊,呼麥和馬頭琴的運用必不可少。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蒙族歌唱演員,更多將注意力放在長調的學習上。
  • 蒙古呼麥引抖音網友膜拜,這項中國非遺就連美國歌后JessieJ都震驚了
    「咋都學不會啊,太神奇了」,甚至還有網友問:「是不是必須得是蒙古族才能學得會?」  其實不僅是抖音網友覺得呼麥神奇,2018年,著名蒙古族歌唱家騰格爾在參加「歌手」比賽的時候,就請了兩位蒙古族的藝術家到現場表演呼麥,令現場觀眾為之傾倒,就連英國國寶級歌手「結實姐」Jessie J都被這項技藝給震驚了。
  • 震撼世界的旋律——記世界馬頭琴宗師齊·寶力高
    文/王力強「我的民族自尊心讓馬頭琴走向全國,我的國家自尊心讓馬頭琴走向世界。」——齊·寶力高齊·寶力高,蒙古族,1944年2月2日出生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國際馬頭琴大師,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用呼麥唱流行和搖滾,都楞扎那說其實呼麥並不「土」
    呼麥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喉音一響,就能把人的思緒帶到遼闊的草原。12月10日,「2020非音未來年度音樂盛典」上演,作為十強選手的呼麥演唱家都楞扎那吟唱一曲《遊牧》,把一度失傳的呼麥藝術帶上舞臺。把呼麥與民謠、搖滾等風格結合,都楞扎那希望更多人走近這門古老的藝術。
  • 11.08/11.11 佛山廣州音樂會|蒙古族殿堂級演唱——歌從草原來《內蒙古名家名曲專場音樂會》
    八位來自內蒙古草原的國家一級歌唱家以及兩位長調呼麥的歌王歌后相聚在一起,用耳熟能詳的內蒙經典歌曲為現場觀眾打造一臺原汁原味的草原音樂盛宴。《草原夜色美》《敖包相會》《牧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一首首令人耳熟能詳的草原名歌,將由額日德木圖、巴德瑪、呼格吉勒圖、朝魯、那順、阿拉騰其其格等藝術家在舞臺上為你真情演繹!
  • 【蒙古音樂】《打開音樂之門·2018聽見呼麥》扎木契組合專場音樂會 媒體見面會拉開序幕!
    《扎木契》組合用蒙古族傳統音樂為基礎,演奏的樂器包括馬頭琴,呼麥,陶布秀爾,蒙古鼓,蒙古箏等。他們用最古老的樂器和最淳樸的聲音讓更多的人進一步了解蒙古族音樂,引領他們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文化理解,研究從古到今的蒙古族音樂文化,與此同時共同思索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讓蒙古族音樂走向未來。
  • 今晚節目單|《歸來的馬》賀西格原創馬頭琴作品音樂會
    用「深情悲憫之聲,空靈奇絕之境」來形容他的馬頭琴音樂太合適不過,賀西格--著名蒙古族馬頭琴演奏家/音樂人,從草原走到城市,沉澱數年,積累創作大量作品並出版過五張個人音樂專輯。 也許是久居城市,有些抹不去的烙印被喧囂慢慢的遮住。
  • 今晚節目單 | 《歸來的馬》賀西格原創馬頭琴作品音樂會
    用「深情悲憫之聲,空靈奇絕之境」來形容他的馬頭琴音樂太合適不過,賀西格--著名蒙古族馬頭琴演奏家/音樂人,從草原走到城市,沉澱數年,積累創作大量作品並出版過五張個人音樂專輯。 也許是久居城市,有些抹不去的烙印被喧囂慢慢的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