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的繼業者之爭

2020-12-24 覽記

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大帝本打算徵服更廣大的疆域。然而,天不假年,這位歷史上罕見的戰爭奇才在33歲便撒手人寰。

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之後,他留下的最重要遺產——橫跨亞非歐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的繼承者人選問題引發了手握兵權的部將們的爭執。

騎兵將領帕狄卡斯提出,等待亞歷山大大帝的遺腹子出生,如果是男孩,就立其為王。但是,以美利格為首的步兵派卻主張由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哥哥阿里德歐斯來繼承大統。阿里德歐斯是個有明顯智力障礙的人。

可以看出,無論是讓嗷嗷待哺的嬰兒即位,還是由智力存在缺陷的人當王,最終得利的其實都只是扶持他們上臺的派系和強權。各派經過一番爭執後終於達成妥協:暫立亞歷山大大帝的哥哥阿里德歐斯為王,是為腓力三世,同時,若亞歷山大大帝的遺腹子誕生後為男嬰,則一併立其為王。

不久,亞歷山大大帝的兒子降生。這個孩子剛一出生便被尊為亞歷山大四世,與其叔叔腓力三世共享王位。

但是,由於一個太過年幼,一個智商有缺陷,帝國的實際最高權力掌握在攝政王帕狄卡斯的手中,美利格則被任命為其副手。帕狄卡斯策劃殺死了美利格,大權獨攬。

穩定了局勢後,帕狄卡斯和支持自己的將領們籤署了一份《巴比倫分封協議》。這實際上是一份確定馬其頓利益分配的分贓協議。

除了確定帕狄卡斯為帝國攝政外,安提帕特和克拉特魯斯被任命為馬其頓和希臘的統帥,塞琉古被任命為騎兵統領,安提柯得到了小亞大部分,呂辛馬庫斯為色雷斯將軍,培松被委任為米底總督,託勒密掌管埃及……

不久之後,帕狄卡斯因為放棄與安提帕特女兒的婚約,轉而打算與亞歷山大大帝的妹妹可列奧帕特拉結婚,遭到了以安提帕特為首的其他將領的聯合反對。他們懷疑帕狄卡斯企圖使自己的攝政統治合法化,便密謀反對。

公元前320年,佔據埃及的託勒密強行將原本計劃運回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的遺體劫往埃及。帕狄卡斯聞訊大怒,於是率大軍徵討託勒密。不料,託勒密早有防備,幾次挫敗帕狄卡斯的進攻。這導致帕狄卡斯部下的不滿,並最終發動了譁變。培松、塞琉古等人叛變,入營帳中殺死帕狄卡斯。

帕狄卡斯死後,帝國其餘的將領們又籤訂了一份《特裡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重新劃分了勢力範圍。安提帕特成為馬其頓帝國新的攝政,塞琉古獲得了巴比倫尼亞的統治權。第一次繼業者戰爭宣告結束。

相關焦點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託勒密一世出身馬其頓王國一個貴族家庭,馬其頓王國是號稱世界第五文明古國——古希臘的第一個君主制國家,君主稱號是國王,其最著名的國王就是亞歷山大大帝。託勒密一世跟亞歷山大大帝是從小就結識的好兄弟、好朋友,前者比後者小十多歲。
  • 第4次繼業者戰爭:攝政王謀害「小天子」,5大諸侯相繼稱王
    這一舉動立刻被其它繼業者爭相效仿,卡桑德宣布自己為馬其頓國王,定都培拉,國土包括馬其頓和希臘。萊西馬庫斯宣布自己是色雷斯國王,定都萊西利亞城,國土包括色雷斯全境。塞琉古則宣布成立塞琉古王國,定都新修塞琉西亞城,國土為整個遠東地區。
  • 死後為何把手放在棺材外?亞歷山大大帝的死前遺願
    亞歷山大一生徵戰,被人們稱為戰神亞歷山大大帝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神之一,他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32年,但是從他一出生就伴隨著偉大的故事。宙斯據說亞歷山大誕生的那一天,腓力在率軍圍攻哈爾基季基半島的城市波提狄亞,腓力收到兒子誕生消息的那日,同一日也收到他的將軍帕曼紐擊敗了伊利裡亞和培奧尼亞人的聯軍之捷報,以及腓力的賽馬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勝利
  • 託爾斯泰的俄國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徵之路
    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徵古代世界的偉大的徵服者曾沿著這條道路前進,許許多多美麗的城市等著你去發掘。2000多年以來,亞歷山大大帝的故事徵服了世界各地無數人的心。還未成年的他就已率領著4.5萬名士兵橫掃小亞細亞,戰勝了幅員遼闊的波斯帝國。接著他便開始了史詩般的長達22萬英裡(3.54萬公裡)的遠徵,從特洛伊到亞歷山大,再到撒馬爾罕和巴比倫。
  • 亞歷山大大帝的制度是獨特的,客觀上促進了文化交流
    亞歷山大大帝是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323年的馬其頓國王。在他統治期間,馬其頓王國也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的徵服使帝國空前擴張,亞歷山大帝國成為歷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的第二個帝國,其疆域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亞歷山大大帝在位13年,在這段時間裡他不僅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而且繼承和創新了許多制度,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的歷史呢?
  • 亞歷山大死後的世界,堪稱西方版「三國演義」!
    戳下方,聽亞歷山大死後的世界亞歷山大死後,東地中海世界瘋狂上演了一部西方版的「三國演義「。他22歲時,就曾率領不到四萬人的軍隊揮師東徵,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輕鬆攻滅了波斯帝國。只用了短短十年,就把國家的疆域向東擴展到印度河和阿富汗,向西擴展到了埃及。
  • 兩約之間:亞歷山大大帝是如何徵服巴勒斯坦與埃及的?
    說起希臘,人們所想到的除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著名的哲學家之外,一定也會想到其最偉大的一位帝王——亞歷山大大帝。作為帝王,他雖英年早逝,但卻戰功卓著,真正締造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豐功偉績又是世上多少帝王將相所嚮往的呢。
  • 君子之爭
    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如果有,一定是比箭吧!相互作揖而登堂,走下堂來喝酒,這樣爭也有君子風範。)《論語》要讀通,就不能尋章摘句,膠柱鼓瑟;而必須貫通孔子的思想邏輯,貫通時代的發展邏輯。與老莊的消極避世不同,孔子是積極入世的,積極入世的君子怎麼可能「不爭」呢?子貢認為孔子「溫良恭儉讓」,孔子卻夫子自道,「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三國|孫權晚年為什麼要搞「二宮之爭」?
    然而晚年的孫權卻倒行逆施,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大搞「二宮之爭」。立孫和為太子,非要同時寵信個魯王,給予魯王的待遇與太子不相上下。弄得這倆各自結黨,紛爭不休。一堆「耿直」的臣子受了無妄之災,可憐的連名將陸遜受牽連被氣死了。最後孫權把太子孫和、魯王孫霸都廢了,立了個未成年人孫亮,導致東吳內亂不斷,國力衰落。那麼孫權晚年為什麼要搞「二宮之爭」?
  • 淚痕南宋03-01-阿骨打死後的皇位之爭
    淚痕南宋03-01-阿骨打死後的皇位之爭      攻破幽州城後不久,金太祖阿骨打就死了
  • 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
    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技術之間的較量近兩年來,整個半導體行業掀起了大的風浪,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技術之間的較量。要知道科技強國,掌握核心的技術對於發展至關重要。說到半導體領域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晶片,有人形容晶片如同空氣般存在,在半導體行業中確實如此,很多智能設備都離不開晶片。
  • 《成化十四年》朱見深歷史原型:因儲位之爭被嚇成口吃
    《成化十四年》朱見深歷史原型:因儲位之爭被嚇成口吃,萬妃死後七個月他也駕崩了文/無計讀史最近熱播的《成化十四年》不知大家有沒有追起來,這部劇是講述明朝明憲宗執政時期的故事。當年,朱祁鎮在位期間,因聽信了太監王振的話,親徵瓦剌,最終爆發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帶領的將士們全軍覆沒,而他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虜。孫太后得到消息後震驚萬分。為了鞏固朝局,她命郕王朱祁鈺監國,且把只有三歲的朱見深立為皇太子。後來,瓦剌人得寸進尺,孫太后為了避免國無長君,於是與于謙擁立了郕王朱祁鈺為皇帝,並尊被俘虜中的朱祁鎮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