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的嚴重程度,其實取決於你的態度

2021-02-13 丁香寶寶

前段時間,黃磊在微博分享了他跟二女兒關於「尿床事件」的聊天:

「你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要尿尿,然後就找衛生間,找啊找,找啊找,終於找到了,然後你就尿尿,然後你就覺得涼涼的,然後你就醒了,就發現自己尿床了。」

「哇塞,爸爸你怎麼知道的?」

兩人的對話萌趣可愛。相比於女兒驚嘆於爸爸的「神機妙算」,網友們則是「很懂」的開著玩笑:「因為,爸爸就是這樣尿過來的」...

 

誰的童年沒有這樣的經歷,憋著尿找廁所,找呀找,找了好久終於看到了廁所,準備方便的時候突然驚醒,趕緊跑廁所解決,或者,真的在夢裡的廁所尿尿,驚醒之後就是父母的一頓竹筍炒肉...

即使是過來人,有過同樣的經歷,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尿床這件事仍舊不能淡定。

尤其是對於已經學會自主排便的大寶寶,很多家長都免不了一頓吼或者擔心:

孩子都那麼大了還尿床,會不會是生病了?

還是發育有問題?

尿床,也叫遺尿,是孩子在睡眠中無意識的尿尿行為。大部分是正常現象,只要正確理解、引導,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寶寶尿床,主要是兩大原因導致:生理因素疾病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理髮育特性,這些年齡段寶寶由於生理因素導致的尿床行為,其實都是正常的。

0—3歲寶寶;

尿尿其實跟大腦皮層、腦幹、排尿中樞、膀胱等很多器官與神經都有關係。

當膀胱充盈後膀胱會給大腦發出「尿尿」的信號,當我們意識清醒時,接收到「去尿尿」的指令,自然就會生廁所解決。

3歲以前的小寶寶中樞泌尿機能、膀胱收縮功能等都尚未發育完全,在睡覺的時候對於尿意的接收較遲鈍,往往都是尿了之後才會驚醒。

 

這個時期寶寶尿床其實屬於正常的反射性排尿,不必擔心。

3—12歲孩子;

 

不同於3歲以前的寶寶,3歲以後的孩子其實隨著神經系統發育的不斷完善,膀胱對排尿的控制已經自然形成,大多已經學會自主排便,基本不會尿床了。

所以,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尿床,家長往往會更生氣、憂慮。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偶爾尿床也是屬於正常現象,往往都是由於白天的某些行為導致了晚上的尿床。例如:

其實很多因素都會導致較大的孩子出現遺尿的問題,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不必反應過激哦。

3歲以後孩子基本已經有自主控尿能力,這時候孩子如果出現頻繁尿床,如:每周遺尿次數超過3次遺尿行為持續好幾個月,我們就該注意,孩子很可能出現了疾病性遺尿症。其實,遺尿症患者中約有30-40%有家族史,即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幼年時也患有遺尿症。如果大腦皮層發育遲緩,就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樞,從而在睡眠中排尿。人體的脊椎發育是一種逐漸骨化的過程,一般要到17-23歲方可完成。如果孕期的營養缺乏等原因導致胎兒時期或出生後發生脊柱裂或脊柱隱裂外,就會出現夜間遺尿症。

當孩子出現長時間的頻繁性夜間遺尿,家長最好是帶孩子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檢查治療。

其實,除了先天性的生理髮育缺陷以及疾病導致的遺尿外,遺尿症,更多的是家長們錯誤的日常護理所導致的。

每個家長的育兒方法都不同,有的家長認為紙尿褲穿多了寶寶容易紅屁屁,於是早早給寶寶把尿,有的甚至晚上還把寶寶抱起來把尿避免尿床。

其實,無論是過早的強制把尿還是過度推崇「自然發育」,長期給寶寶使用紙尿褲都是不正確的!

在非膀胱充盈期的過度叫尿或把尿以及長期使用紙尿褲會導致寶寶對尿意的感知以及控制排便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長時間這樣會導致寶寶對便意的感知模糊以及控制排便能力發育緩慢,出現頻繁尿床的情況。

正確的把尿方式:

1、正確的把尿時間:

寶寶的排洩神經肌肉一般在18~24個月齡後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在1歲半(18個月)左右,家長就可以進行一些排便訓練了。

2、觀察寶寶尿意:

我們感知不到寶寶的便意,但可以從行為、狀態觀察得知。

家長們可以觀察寶寶平時排便前會有什麼表現,如臉憋得通紅、哭鬧、突然禁止不動等,這時候家長就可以教孩子怎樣自己排便了。

科學的排尿訓練仍是治療兒童遺尿不可忽視的重要措施。

上文說過,精神上的過度刺激、驚嚇,心理壓力都是導致孩子遺尿的原因。

當孩子尿床時,家長過度的訓斥或懲罰反而會家中孩子的心理負擔,很可能適得其反。

尿床,並不是孩子主觀上能夠控制的行為,所以相比訓斥教育,家長的態度更重要!

我們可以從日常護理上幫助孩子調整,避免尿床的發生。

例如:孩子白天玩得太累,晚上入睡前就少喝水或先尿了再睡覺;鼓勵孩子晚上不要再尿床,給他們心理安慰以及鼓勵等。

頻繁遺尿發生後,家長如果能找到原因及時給孩子有效的調理,孩子就能自行恢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過度的驚嚇、訓斥給孩子造成強大的心理壓抑,反而會使遺尿不斷發生而最終成為遺尿症,更難調整治療。尿床(遺尿)並不是大問題,學學黃磊的方式跟孩子聊聊,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鼓勵孩子,做一個「有方法」的家長吧!

你 可 能 還 想 看

【關於養護】

這些吃雞蛋的雷區,會讓寶寶越吃越傷!

孕期吃海鮮?寶寶會變「過敏體質」?

痛癢潰爛的皰疹,殘害了多少寶寶的皮膚!

【成長健康】

給娃餵藥,這樣做真的很!簡!單!

寶寶睡覺大量出汗,生病?還是身體虛?

令家長恐懼的「高溫驚厥」,緊急處理關乎孩子性命

產檢時還好好的,3天後寶寶突然沒了!胎盤早剝,到底多可怕

【親子教育】

孩子學得好不好,取決於你和Ta的關係好不好!

親手殺害5個孩子!產後抑鬱的媽媽,到底在抑鬱什麼

16歲女孩被囚禁性侵24天!惡魔在人家,我們究竟能做什麼...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相關焦點

  • 正確對待處理孩子尿床,否則後果很嚴重!
    衣服溼的,被子也是溼的,崩潰之心熊熊燃起:「我的天,孩子尿床了!」對於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的父母而言內心崩潰指數爆棚!可是請注意!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咆哮!諸如「尿床了,你羞不羞」、「你多大了?還尿床?」這類話,也不能因為孩子尿床就懲罰他,更不能把孩子尿床這事當成笑話一樣跟周圍的人講。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五歲以後孩子還總尿床,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了。
  • 李玫瑾:孩子的態度,取決於你說話的語氣
    很多家長作為成年人,都明白出口傷人的危害性,但是當他們對齊自家孩子來,很多人際交往中的行為準則統統失效,對這孩子冷嘲熱諷。卻忘記了,小孩子也會為大人的一句話而受傷。01 李玫瑾: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李玫瑾曾經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
  • 10歲小女孩突然尿床,孩子驚慌又內疚,媽媽教科書式做法引人深思
    經常有家長為孩子尿床的事感到焦慮,而且通常知道孩子尿褲子後,都會用訓斥的語言,來給孩子施加壓力。但這種行為並不是孩子故意的,他們也控制不住自己。而對於5歲的孩子來說,多數都會有尿床的習慣,到了6歲尿床頻率會更高。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孩子長期尿床不及時幹預耽危害孩子一生
    遺尿症俗稱尿床,通常指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溼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溼褲子的現象。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尿床小事一樁,並不重視,其實遺尿症的巨大的危害超出想像,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6、發育狀況較差、走路晚、說話晚、身高體重差,嚴重危及生長發育,若錯過治療時機,將遺恨終身,還將累及後代。孩子長期尿床,家長應該怎麼辦?
  • 娃6歲還尿床?寶媽的錯誤做法會讓孩子自卑,好媽媽們會這麼做!
    媽媽以為林林是因為之前做錯事被她吵,才故意尿床的。她就把林林吵了一頓,說孩子有沒有羞恥心,知不知道尿床不好?讓同學知道了之後,他們要笑話你了!林林媽媽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說自己孩子總尿床,結果打了兩巴掌就好了。她以為這樣做會有效。可沒想到,林林尿床更頻繁了!林林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就派了孩子的姥姥出馬。
  • 有些人,成年後還在尿床......
    是的,你沒看錯。我24了,還在尿床。大家都記得小時候尿床後的羞愧吧,而我,將這種體驗延續到了今天.儘管痛苦難耐,我還是恥於開口,不敢就醫,甚至不敢向家裡人透露這件糗事。下個月,我的異地女友就要來找我了(別問我為什麼會有女朋友
  • 腦震蕩的嚴重程度可能取決於DNA | Acta Neuropathologica...
  • 孩子成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眼界
    孩子成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眼界01引言其實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經常帶著孩子讀書、看書,為了給孩子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定期帶著孩子去讀書館看書,空閒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新鮮的事物,培養孩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求知的能力。
  • 9歲男孩還在尿床?專家:5歲以上孩子頻繁「畫地圖」,是病,得治!
    媽媽說,因為尿床的問題,小樂經常半夜睡不好,造成白天精神萎靡、脾氣急躁,學習成績也是「一言難盡」。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控制排尿,如果5~6歲以後還經常性尿床,每周兩次以上並持續達6個月,醫學上就稱為「遺尿症」。這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
  • 孩子穿錯「紙尿褲」,長大後可能會頻繁「尿床」,新手爸媽需警惕
    不過,雖然給寶寶穿紙尿褲很方便,但在使用方法上,很多新手爸媽還是掌握不好,導致孩子長大後出現了尿床現象。小琳的兒子今年已經6歲了,早就到了戒紙尿褲的年紀,但因為家庭條件不錯,小琳老公就沒當回事,想著孩子穿紙尿褲能浪費幾個錢,所以就比較寵孩子。
  • 寒冷的冬天,7歲孩子讓媽媽頭疼的是每周2次以上的頻率在尿床
    原來李媽媽的孩子7歲了,之前也尿床,自己並沒在意,因為小孩子們都會尿床,等到長到一點自然也就不尿床了。可李媽媽的孩子吧,並沒有好轉,以前只是偶爾尿床,近期好長一段時間是越來越頻繁了,經常一周2-3次尿溼床,真是越冷次數越多。有人告訴她說,天氣太冷,孩子懶不願意起床。
  • 「尿床」用英語怎麼說?
    wet the bed 尿床 She still sometimes wets the bed at night. 她夜裡有時還尿床。A quarter of 4-year-olds frequently wet the bed.
  • 原來做夢夢到尿床是這個意思啊!
    尿床在我們小時候都會有的經歷,其實不管是小孩還是長大後,這都是很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但如果做夢夢見自己尿床了,這樣的預兆是好的還是好的呢?做生意的人如果做夢夢見尿床,預兆錢財方面會有不錯的收益單身人士做夢夢見尿床暗示感情方面不順利,可能會拒絕,得不到好的結果。
  • 我對你的方式,取決於你對我的態度
    文|知我所見這個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就是:你對別人越好,別人就越不會在乎你;而你越不在乎人,別人卻反而巴巴的湊上來對你好。不論什麼事情,別人一找你就答應;什麼東西,別人一給你就要。這樣你就變得沒那麼珍貴了。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是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是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來的。拒絕,可以讓你變得更珍貴。挺喜歡的一句話:「你對我的態度,決定了我對你的溫度」。朋友之間如此,婚姻中的男女亦如此。
  • 新婚女子每天尿床,愈發嚴重後就醫,年輕醫生一句話道出病因
    婚後不久,黃女士就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倒不是說影響生命的疾病,而是沒辦法向別人述說的毛病,自己的丈夫更加不能說,簡直不能讓他知道。是這樣的,那天黃女士起床後,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底褲全溼透了,連周圍的床墊都溼了,一股尿騷味撲鼻而來。黃女士一下子被整懵了,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自己還尿床了?
  • 鍾嘉欣:成功與否,有時取決於你的態度,關關難過關關過!
    在鍾嘉欣看來,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考驗,成功與否有時取決於你的態度,她認為與其自憐自艾,不如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好的心態能帶領你跨過荊棘、邁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很難想像,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嘉欣,骨子裡卻有著這麼一股不服輸的拼勁。這其實要從她小時候的生活說起。
  • 萌娃尿床被媽媽訓斥,說出來的一句話讓媽媽笑噴:我孩子太有才了
    但是軒軒卻常常偷尿床,媽媽想了很多辦法,沒有改善,還去醫院進行了檢查,醫生說這個問題大部分還是離不開心理上的原因,孩子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心理調節。於是,媽媽就決定和3歲的軒軒進行一次尿床懲罰談判。媽媽:軒軒,你現在已經是大寶寶了,不能在尿床了。如果你繼續再這樣尿床的話,尿一次,我就要從你的零錢裡拿一次錢,尿一次,拿一次,一直拿到你的沒零錢了,你覺得怎樣?
  • 一個女人可不可靠,取決於「態度」
    具體來講,一個女人可不可靠,取決於「態度」,別不了解。1.會不會忠誠於你,為你收斂自己的行為。一個女人在和你交往過程中,以一種「遊戲愛情」的態度和你談情說愛,她會輕易和你說「我愛你」,也會輕易對你說「我不愛你了,分手吧」。
  • 女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往往取決於男人對女人的態度
    其實這個婚姻中的問題是大有存在的。筆者今天所說的問題就是,一個女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往往卻決於男人對女人的態度。這句話聽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其實就是如此,當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成婚後,女人在家裡照看家務,男人則負責打拼事業,剛開始的美好,隨著時間的穿梭,變成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女人因為照看家務勞累不已,而男人因為打拼事業需壓支持和理解,而女人往往因為一些事情,想聽從男人的態度,可是男人卻因為事業,對女人的態度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女人就是降低了對婚姻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