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搞對立,男女都不容易

2020-11-12 數字排排排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中國必然也有巨大的共鳴,尤其是今天的網際網路。據說因為這部電影,輿論上男女對立得極其嚴重。女人們都打高分,男人們都很生氣:我們韓國男人不累嗎?你們女人服兵役嗎?諸如此類等等吧。

近年來,隨著「女權」兩個字的頻繁出現,這類題材你可以想像會有多少人依附在上面開始替女同胞們控訴亞洲傳統文化裡女性地位。

82年生的金智英結了婚成了家庭主婦,遛孩子喝個咖啡也有一些年輕的女人閒言碎語,照顧孩子得了腱鞘炎,手腕痛,醫生還會問,洗衣做飯掃地都有機器,怎麼你的手還會痛。這些是生活細節,也不是說生活中不會出現,但這說明不了什麼,有些刻意。你幹嘛都有人閒言碎語。

比較殘酷的是職場,這也是很多「女權」寸土必爭之地。比如說女性不太敢要孩子,要了孩子也會想辦法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工作崗位,因為離開太久位置可能就沒了,比較大的概率會被邊緣化。因此,有很多媽媽,在生孩子之前學習好學歷好工作好,但最終都全職照顧家庭。所以很讓人鳴不平。

無論有沒有這部電影,女性在職場上的遭遇到的問題早已演變成了男女對立的局面。因為看起來非常不公平。比如很多崗位在招聘的是會擔心女性很快就去結婚生子了而只招男性。其實因為什麼只有招聘的人知道,但我們心知肚明,並且如果換位思考也能理解,因為公司要慎重考慮這些人力成本。

一邊是公司需要考慮的成本和更長遠的規劃,一邊是女性生育無法被否認的付出。這其中的矛盾有得解嗎?男女之間的差異並非社會化的結果,也就是說這裡跟各國的文化無關,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亞洲國家,在商業的職場上,所有的女性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這背後不存在刻意的歧視,僅僅是出於公司人力成本的考量。

所以,我們僅憑生活經驗就能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她們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加上能力卓越,在職場上是不輸給男性的,儘管比例小。為什麼比例小,因為多數時候很多女性自己選擇了自己照顧孩子。在時間和精力上已經很難兩邊兼顧了。

如果我們從家庭是一座私有制的堡壘來看,那麼這種情況,也就是女性沒了收入全職照顧家庭孩子的情況,同樣也會把收入的壓力轉移到家庭的經濟支柱男性身上去。在這部電影裡也透露了這樣一個事實,男人有產假也不敢休,因為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回來後位置不保。

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全職主婦的不容易,也有必要知道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問題並非文化上的歧視造成的,而是如果你當老闆你也會考慮用工成本。

但比較遺憾的是,如今很多文章總是在描述這些事實時用的字眼差不多不是「淪為生殖機器」就是「統統變成育兒工具」。這其實是歪曲事實,也忽視了女性的自主選擇的存在。

我相信今天,很多優秀的女人選擇在家帶孩子並不是被迫而是自己在人生的一個全新階段選擇了親自帶孩子。一個女人選擇育兒和一個女人選擇在職場上殺出一片天地,為什麼如今後者是一種獨立的象徵,而前者像是被壓迫的呢?我認為這種偏向性極強的理念恰恰才是某種社會化的結果。

就《82年生的金智英》這篇文章的劇透分析文,某個八卦大號的文章下面,被頂到最高的是這樣一條評論:


這句評論問題太大了。計劃生育政策在一些女性眼裡成了保護她們的工具了。上千萬的女性被強制墮胎,這其中可能有她們的媽媽,但她們就能說出這種話。知道在重男輕女的文化裡,嚴格的一胎化下人們的生育邏輯會是什麼樣的嗎?是女孩子不是被提前打掉就是被拋棄。所以今天中國有很多光棍村,很多小地方男人都找不到媳婦。因為同期的男女比例失衡,還有出去的女性很少願意再回去的。

的確要倡導關愛女性,對女性的處境給予更多關注。但不能胡說八道就為計劃生育政策點讚了。至於「不愛紅裝愛武裝」是什麼背景,造成了多少慘絕人寰的事件,好像都不重要了?就這句話本身而言真的有讓女性某種獨立自主意識覺醒嗎?

中國農村女性的自殺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迅速降下來的呢?就是從人們可以自由流動離開閉塞的鄉村出去打工開始。

今天看到的又是什麼呢?是一種男女之間的對立,都在說職場上對婦女的不公平。其實如果硬要讓職場上規定出絕對公平的規則,從招聘到晉升,強制公平比例,並非做不到,呼籲有關部門管一管,大概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結果呢,其實更不利於女性,多數女人的就業門檻是被拉高了。這個道理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還包含了女性產假應該多少天合適。給一輩子長假是不是最關愛女性呢?當然是了,最好不過了。但恐怕連騰訊和阿里巴巴都不敢招聘女性了吧。

男女之間並非競爭關係,男女存在天生的差異也不是社會化或者某種文化的結果。在結合組成家庭這件事上,男人和女人是合作共贏關係,隨之而來的就是夫妻之間的分工關係。至於問,憑什么女人就得帶孩子,不能是男人帶孩子然後女人去上班賺錢呢?這其實從來就沒人攔著,有些家庭就是這樣的分工啊。並且,這從來都是人家自己商量的結果,我們外人湊什麼熱鬧呢?

其實女性地位的問題暴露形成的尖銳討論,一個是有了網際網路社交媒體了,另一個一個巨大的背景是經濟蕭條,日韓經濟都不太好,當年日韓經濟騰飛的時候,女性地位的問題也有,但它被高速發展掩蓋甚至忽略了。

要說生育率跟經濟問題有巨大問題,很多人可能要說那日本是發達國家為何生育率低迷了這麼久,韓國的生育率更是跌破了1,成為全球首個零生育率國家。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就是負擔,外界在解讀一國經濟時呈現的宏觀數據跟生活在本國大城市的年輕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生活負擔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日本人韓國人甚至今天的中國人都不愛生了,不要看經濟增長數據,看看東京、首爾、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裡年輕人的生活負擔就全明白了。至少,今天在大城市裡打拼的年輕男女們是深有體會。

城市化極大地提高了家庭的育兒成本。無論走在前面的日韓還是正在趕上來的中國。要麼老人帶孩子,要麼自己請保姆。這裡還涉及有些夫妻不願意跟父母同住的問題。總之,成本上來,很多女性選擇了在家帶孩子。這是一個必經的歷史階段。那麼,在更大層面上是否有可能減輕城市裡眾多家庭的負擔呢?

減稅就不說了,但至少有孩子的,正打算要孩子的,恐懼要孩子的,所有這些絕大多數都是經濟上的恐懼。在所有商品都極大豐富的今天,養活一個孩子成本是很低的,無論奶粉還是尿不溼農村家庭都能承受,大城市養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教育和醫療,尤其教育問題是大頭中的大頭。那在我們國家,這背後又複雜了,尤其北京這種地方戶籍是最大的攔路虎。

有時候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麼曲折,影響女性地位的不是職場,是經濟發展城市化之後,土地、教育、醫療領域沒能及時跟上。至於傳統文化上的重男輕女,實際上早就被城市化打得搖搖欲墜。

我們這些年經濟發展了,女性的聲音明顯多了起來,很多問題該值得重視的當然應該重視,正由於男女天生的差異,我認為一個家庭裡,男性哪怕在道義上也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據說韓國男人咣咣咣給《82年生的金智英》打低分。我倒覺得沒必要,不是在和稀泥,女性不容易,男性也真的不容易。負責任的生活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而關愛女性的出發點是毫無問題的,我們應該關愛女性,理解全職媽媽。但為了真正達到目的,還是得更理性一點。

相關焦點

  • 同是出軌,董潔姚晨依舊有作品,李小璐不爭氣利用男女對立洗白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之夜自從官宣陳赫是嘉賓後,大家都開始抵制了。有不少網友表示既然陳赫都能上了,那怎麼不乾脆請李小璐呢?很多人都打著男女不平等的旗號為李小璐喊冤。現在給她打抱不平的也不是什麼粉絲,搞性別對立搞到瘋魔不能就事論事的一群人,出軌女星正常工作多的是,黃海波是男的至今沒復出,反而閉口不提。
  • 楊笠在搞性別對立?聽聽愛因斯坦怎麼說
    雖然瑪麗二奪諾貝爾獎,但法國人並不承認她是個獨立女性,更不承認她是「自由」的。法國人堅信,瑪麗不過是居裡大哥的「私有財產」。可是瑪麗不這麼認為。她認為自己是個自由的女人,所以在丈夫死後,勇敢的戀愛了——她愛上了丈夫的學生朗之萬。可是這個朗之萬,家裡是有老婆的,而且很暴力。
  • 5本男女主對立的古言,朝天闕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男女主對立的古言,過程相愛相殺,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男主與女主接觸越發懷疑自己不正常,經常喜怒無常吃醋,等到女主避過自己娶了定國公之女,男主的醋意上升到極點,也因此識破了女主的女兒身……後來,身份的對立,殺父之仇,讓兩人不得不相愛相殺。男主是一心隱忍多年也只為復仇,女主則不甘屈於人下以及放棄報仇…一場權力的爭奪,究竟鹿死誰手…過程相愛相殺超過癮,結局圓滿,強烈推薦!
  • 細胞裡:搞男女對立,大可不必
    說到底,導致觀眾憤怒的,並非整體的劇情和構架,而是一些令人覺得「很不舒服」的細節,一些「陰陽怪氣」的鏡頭語言,甚至還有許多常識性的錯誤。 第一個單元《逆行》中,由於疫情,武漢市要組織抗疫運輸隊,自願報名,黨員優先。其中男性司機都非常積極,但沒有一個女性司機主動。被領導點名的徐大姐,更是推脫說自己要回家陪兒女過年,「真不行」。
  • 拜託,好好做個人吧,男女對立?楊笠一語成讖遭「舉報」
    脫口秀演員池子在某社交媒體稱「總有人問我脫口秀該什麼模樣,我覺得很可能是羅翔老師那樣,但肯定不是楊笠那樣」隨後,池子又更新狀態稱「其實,我自我認知是一個女性」恰男女對立?什麼是男女對立?簡言之,就是男女態度對立。
  • 馬伊琍:不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男女合作比形成對立更好
    最近,馬伊琍在節目中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不太贊同強調女性的題材,並表示男女應該合作,應該要彼此協助,不要過分孤立男性,也不要過於抬高女性,只有內心真正認同男女平等,就不會過分強調所謂的女性題材。此番言論一出便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民進黨當局搞對立已「走火入魔」
    吃飯、睡覺、看景、拍照、買土特產,折騰一圈下來,他們哪還有精力去搞什麼間諜活動?更何況,近兩年來民進黨當局對大陸人民赴臺交流的要求愈發嚴格,例如嚴審大陸公職人員赴臺參訪交流、讓到臺灣訪友的陸客申請證件時提供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在如此嚴苛、高壓的條件下,別說陸客去臺灣當間諜,就是連去旅遊都興趣索然了。世界這麼大,哪裡不能去看看?
  • 這才是真的性別對立
    因為女性節目請來了男嘉賓,觀眾就不買帳了,到底是誰在搞「男女對立」呢?回顧過往的女團節目,幾乎都有學長助陣的part,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到了《浪姐》這,明顯意義就不一樣了。女性的價值一再被提起,「獨立女性」也逐漸成為許多人效仿的對象,但這並不代表,女性的世界容不下男性,二者不能共存。明明是讓大家平等看待不同性別的人,怎麼現在成了男女間的對立呢?
  • 女大學生失聯引男女對立罵戰:受害者無罪,就不用保護自己了麼?
    網上一波又一波的輿論攻勢投向「女性覺醒」,從「受害者無罪」到「穿衣自由」到「婚驢」,男性和女性這兩個原本相互依存的陣營,不知從什麼時候就對立了起來,變成你死我活。有人提醒女性深夜不要獨自出門,下面有人噴:「出門是女性的自由,又不違法,憑什麼不讓女生出門,就應該規定不讓男人出門,天下太平。」
  • 女大學生青海失聯再引男女對立罵戰:受害者無罪,就不用保護自己了麼?
    網上一波又一波的輿論攻勢投向「女性覺醒」,從「受害者無罪」到「穿衣自由」到「婚驢」,男性和女性這兩個原本相互依存的陣營,不知從什麼時候就對立了起來,變成你死我活。有人提醒女性深夜不要獨自出門,下面有人噴:「出門是女性的自由,又不違法,憑什麼不讓女生出門,就應該規定不讓男人出門,天下太平。」
  • 瘋狂煽動男女對立的「極端女拳「,背後黑手竟是境外勢力
    比如中國警察網與中國消防官微發布了警察學院和消防學院招生的簡章,很快就被女拳抓住,攻擊招生簡章中的「女性錄取比例不超過15%」說事,指責搞歧視。拜託,拋開男女生理上的天然差異不談,警察、消防本就是最殘酷最高危職業,每年都有大量的警察和消防員犧牲,女性錄取少正是出於保護女性的目的啊!
  • 不放大情緒,不搞男女對立,這部30+女性題材作品豆瓣9.2
    前有《誰說我結不了婚》,後有《三十而已》,話題度一直不缺,但立意總感覺漸漸偏離,兩者的豆瓣評分都在6.8。兩者都選取了三個典型的都市女性的工作、感情、生活進行故事講述。老實說,都有點高開低走,有點可惜,希望以後能出來後期不崩的劇集。30+的女性主義話題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挖的。
  • 公司裡那些已婚男女搞曖昧,最後都是怎麼收場的?答案很真實
    公司已婚男女搞曖昧關係,其實這是人品有問題,家裡有愛人,還在外和別的異性搞曖昧,傷害的是兩個家庭。以前我們公司的部門有一對男女同事,都是已婚人士,她們經常在一起工作,在工作中也是互相幫助,部門偶爾聚餐,喝喝酒,唱唱歌,在加上同事喜歡開玩笑,說他們很般配,一來二去的她們關係也好像發生了變化,搞得像是知己一樣,無話不談,包括家裡面的事情,有時在家裡受了愛人的氣,到公司後也會傾訴給對方聽,漸漸的她們會單獨出去吃飯也不會覺得彆扭了,很自然的那種感覺
  • 誰都不容易,請不要搬弄是非
    其實人生這一世,誰都不容易,請不要再去搬弄是非。要知道,這一輩子,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辛辛苦苦的活著。每個人在這時間的旅途上行走著,其實也都是十分勞累的。。誰活在這個世界上,其實都不容易。2 此生一世,彼此辛苦你我之間,每個人不過是一點一滴地去度過自己最難熬過去的歲月罷了。
  • 池子回應評論楊笠,表演煽動性大於消解性,自稱不喜歡製造對立
    他從調侃地域歧視開始,到稱發微博就是作死,然後談及女權,其中包含了楊笠,接著談到舉報和對立,最後給大家的勸告。要點一:回應楊笠。池子之所以認為脫口秀不應該是楊笠那樣,是因為「我覺得她煽動性大於消解性,有點偏離脫口秀的感覺,更像是奇葩說」。平心而論,《脫口秀反跨年》中,大家的稿子都顯得比較倉促。
  • 獨立事件與互斥事件 、對立事件到底都是什麼鬼?
    如A∩B為不可能事件(A∩B=Φ),那麼稱事件A與事件B互斥,其概率論中的含義是:事件A與事件B在任何一次試驗中不會同時發生。若事件A,B互斥,則  P(A+B)=P(A)+P(B),P(A)+P(B)不一定等於12, 對立事件亦指不可能同時發生。
  • 臺當局聲稱為防豬瘟禁止陸客進臺灣畜牧場 網友:什麼都能拿來搞對立
    此事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有網友質疑什麼都能被臺當局用來「搞對立」。還有網友說:「誰會去養豬場觀光」。據臺灣《聯合報》8月9日報導,「行政院」9日召開記者會,「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日前瀋陽發現一例非洲豬瘟病例,甚至有往南移的跡象,農委會將加強防疫措施。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病毒進到動物體中,約一至兩個星期就會發病,而觀察期約十天左右。
  • 職場之上不怕男女授受不親,只怕男女不搭配,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職場之上不怕把男女搭配在一起,只怕男女不搭配,男女組合不好,就像跳雙人舞一樣,雙人舞就要男女搭配,搭配得完全好,就跟天下舞蹈一般好,就像楊過小龍女舞劍,雙劍合璧,天下無敵。只怕男女不搭配,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就像男同學女同學一樣,要搞男女同桌,因為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女之間要搞男女平等,這不是男尊女卑的時代,而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時代。在是生男生女的問題上,大家也有自己考慮問題的方式方法,有些人認為生男孩則是可能比生女孩更好,但有些人認為生女孩則是可能比生男孩更好。
  • 半夜時分,異性男女最好不要輕易聊這些話題,關係容易逾越界線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也很有可能會被生活打擊的抬不起頭。所以這個時候朋友就在其中體現了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與我們一同承擔生活當中的重責。我們每個人面對朋友的時候,肯定都是無話不說的。可是有的一些話,我們是可以說出口的,但有的一些話,卻只能夠被埋藏在我們的內心最深處。能夠遇到一個願意真心和自己做朋友的人,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段感情。
  • 女人不只是母親,平權不是男女對立 數娛x尹麗川×沈奇嵐專訪
    從小媽媽教她,要溫順懂事,女孩子不能那麼野,不要去幹女孩子不該幹的事。她的媽媽就是個如此懂事的女人,面對丈夫的拳頭和一切錯待,她依然懂事,且把這種懂事教給了自己的女兒。而這段時間對每個女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因為你同齡的(未生育)女性朋友和男性朋友都在往前走。」 如今是一對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的母親的尹麗川說道。「現在養育孩子需要花費巨大精力的。因為大家都很焦慮,對孩子的教育不像我們父母那一輩那麼的教育資源平等。現在對一個媽媽的要求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