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少的時間能去隨心的旅行?一生中經歷的風景又有多少深藏在心裡?如果讓您選擇一個地方,開啟一段洗滌心靈的假期旅程,或者川藏北線是一條好的線路。
沿蜀中盆地西上,經過濃鬱康巴風土人情的甘孜州,和遍地莽原,黃土揚塵的那曲,最終到達拉薩。一路上,連綿起伏的群山,若隱若現的皚皚雪原,微風拂過的深綠草場……這片荒涼的土地中隱隱透著一種空靈的韻味。
近年來,騎行,徒步,自駕遊等新的旅遊方式流行起來。筆者感覺,比起跟團遊。騎行,摩旅,自駕,這種旅行方式更自由,奔放一些。
川藏南線、丙察察、新藏線等幾大線路被譽為騎行者的天堂。比起這些線路,筆者更鍾情於川藏北線,除了濃鬱的藏區宗教文化之外,在進去四川甘孜州之前,漢族羌族聚集的汶川臥龍一帶。野生動物也經常遇到。由於人煙稀少,騎行其中,能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合。鄧生溝至丹巴一帶,河流,山澗多見。潺潺的山水韻律,常伴隨耳邊。
川藏北線,是國道「317」的俗稱。從成都起,經過汶川,鄧生溝,小金,丹巴,爐霍,昌都,那曲等地方,最後到達拉薩。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條清新文藝路線。這條線路沒有翻越一座座埡口後的疲倦和挑戰感。更多的是一種品味自然,品味人文風俗的心靈之旅。一個多月的時間足可以騎完。最近幾年,沿途的飯店,旅館也也漸漸多了起來,筆者認為,這條線路適合慢騎,品味風景。
不同於川藏「318」國道的高山埡口,懸崖峽谷無數。川藏北線顯得溫柔了很多。沿途宗教和人文風土氣息濃鬱。現代的年輕人,騎友一般會選擇在成都出發。成都武侯祠附近的青年旅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年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騎友在這裡聚合,然後組隊,一起騎行。特別是一些放暑假的大學生,是騎行線上的主力。
川藏北線上的打卡聖地,色達佛學院,一個恍如前世的地方
對這地方的第一印象,好像是來到了錫金或是藏南地區。一座座依山而建的木頭小屋充滿了異域氣息。一座座正方形的房屋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實在聯想不到我國還有那個民族或者地區有這樣的建築風俗?有別於西藏的建築,又不同於嘉絨地區的碉樓建築。這些臨時搭建的紅色木屋佇立群山之中。如果你只看照片,會不相信這居然是在四川境內。
色達佛學院據說是世界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位於四川甘孜州的色達縣境內。因為佛學院並不在川藏小北線之上,故而很多的騎友騎到爐霍的時候,會租車來到這裡。參觀完佛學院住一晚再繼續返回317國道。近年來前來色達的驢友越來越多,這裡也有了些許商業化味道,小商店,計程車在這裡也常能看到。
這裡的夜晚不只是能望見炫麗的星空和銀河。也有一展展的燈火和嫋嫋炊煙。山谷裡的夜景,就好似黔南西江千戶苗寨的萬家燈火。每當夜幕來臨,一展展燈火燃起,伴隨著起伏連綿的誦經聲,要是閉上眼睛,仿佛來到了古代的天竺國。
像這樣荒涼,又富有宗教氣息的小鎮在川藏北線上還有好多。馬尼幹戈,翁達,新路海。這些進藏前的小鎮,充滿著濃濃的異域色彩。當你一個人坐在餐館裡,望著窗外的甘孜州小城,會想起初中時的作文書裡。在那靜靜地紙張裡,有著少年時美好的沉靜遐想。而當你騎行在317國道線上,路邊的紅黃藍三色瑪尼堆映入眼帘,經幡被風吹起,又會讓人覺得信仰在這裡是多麼地虔誠和質樸。
每年的陽曆五月和九月是最適合騎行的季節。因為六至八月是當地的雨季。想感受人文,異域氣息的朋友最好在這個季節過來。9月的川西北是最美的時節。如果您不想騎行,也可以駕車來到新都橋,丹巴,這裡到處都是攝影者的天堂。當然還有甘孜地區的一座座小鎮,瀰漫著荒涼和沉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