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網絡大電影
7月3日,愛奇藝發布了「網絡大電影營銷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的通知,宣布將原有的營銷分成模式,正式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
針對這個通知,網絡大電影 圍繞:新的營銷策略是什麼,重點做了哪些調整和改變,為什麼要這樣做、釋放了哪些行業信號,以及新的機會在哪裡等問題,進行詳細拆解。
相對於原來的營銷分成規則,此次升級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營銷合作門檻提高。內容評估達到A級的影片方有營銷分成機會(以前為A、B級均可)。
2、營銷合作流程簡化。取消營銷方案評審與結案評審環節,由合作方自主營銷。
3、營銷分成考核標準清晰。影片上線後,愛奇藝將通過站內多維度數據對營銷效果進行評估。滿足營銷分帳標準的影片,將獲得單價0.5元的營銷分成,營銷分成期為上線首月。
4、新增聯合營銷模塊。除營銷分帳外,愛奇藝還將從A級網絡大電影當中選取部分優質影片,主動發出邀約,直接介入到片子的營銷全程,為片方提供百萬級專項資金、專業團隊、頭部資源等立體化營銷。
此次營銷升級在整體投入上並未減少,甚至有所增加。重在簡化流程,更加結果導向,讓營銷成果評估更加明晰化。特別是對頭部內容的傾斜,實際有利於擴大頭部效應。
從戰略上,專項網絡電影聯合營銷服務其實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愛奇藝將網絡電影放到了與網綜、網劇同樣的重視程度,用更能促進內容本身商業化的手段助力優質內容生產方破圈。這對整個產業來說是利好的。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知道為什麼愛奇藝要做此番調整。
2016年愛奇藝最早提出「網絡大電影2.0時代」,將網絡大電影推入「製作+營銷」的軌道。除了強調精品化,還首次將營銷放到與製作同等重要的位置。2016年全年參與營銷合作的網絡大電影近80部,營銷分成總額超過3000萬元,參與營銷分成的影片單片有效播放增加1.3倍。
2017年愛奇藝營銷分帳總額同比增長159%,同時,據《2017年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市場報告》顯示,參與營銷的和未參與營銷的網絡電影平均單部分帳金額有明顯差異。A級參與營銷的單部網絡電影票房比未參與的高出119%,B級參與營銷的網絡電影票房比未參與的高出324%。
(2018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年度報告)
2018年, Top50影片96%均參與營銷,至此,營銷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狀態,而變成每一部網絡電影的剛需操作。
自2016年開始的營銷分成計劃的目的,即培養大部分片方的營銷意識。經過幾年的發展,該目的顯然已經完成。沒有營銷,就沒有機會——這是愛奇藝營銷策略實施三年,引導行業達成的共識。
(2019愛奇藝世界·大會)
然而,產業繼續飛速發展,新的需求和挑戰只會越來越多。片方有了營銷意識後,如何搭建專業的營銷團隊,做出「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決策,激發更大的商業回報,實現網絡大電影的內容破圈,成為從業者新的挑戰和難題。
新的營銷策略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前,網絡大電影整體票房有了質的飛躍,僅2018年愛奇藝單平臺,就產出25部分帳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作品,《靈魂擺渡黃泉》更是以4500萬的成績登頂榜首。但是商業的突破不代表行業真正的精進。「妖魔鬼怪」當道,題材跟風,精品作品和創意人才出現嚴重斷層等諸多問題,導致網絡電影遠遠滯後於網劇、網綜市場的發展。
(《靈魂擺渡黃泉》劇照)
相對於傳統院線的激烈競爭態勢,網絡大電影仍然處在舒適圈裡。大量貼底線創作的網絡電影屢禁不止,而對於主流價值觀和平臺鼓勵的現實題材佳作卻寥寥無幾,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困局依然存在。
以往的營銷分成更像是一種平臺補貼,平臺本意是通過評估片子的商業潛力,給予一部分資金支持,促使片方自主營銷。但據網絡大電影調查,不少片方為了拿到營銷補貼,製作精美的營銷策劃和結案報告應付平臺,但實際上並沒有將錢花在營銷上,這和欺騙並沒什麼區別。
愛奇藝雖然未減少營銷投入,但是已經拿回了對內容的主導權。「主動邀約」取代「被動接收」就是一個信號。這意味著什麼樣的作品將得到最大的曝光機會,要完全依賴內容品質,徹底對「投機取巧」Say No。
值得注意的是,從愛奇藝發布的聯合營銷的內容標準可以看到,這些項目的選擇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口碑和藝術性抬到了和商業同樣重要的位置。通俗來講,想要拿到聯合營銷的資格,作品有兩種選擇。
一是在不違背主流價值觀基礎上,有商業潛力。打個比方,原本1千萬的票房體量,通過聯合營銷可以拔高到一千五百萬甚至更多,原本四千萬票房體量,增加平臺助力,有望突破圈層,與爆款劇、綜、院線電影一起搶奪用戶注意力。
二是,如果不是典型的商業類型,而是有著創新的藝術表達,也有機會收到愛奇藝的邀約。從這個角度來說,平臺聯合營銷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即幫助優質故事片提供最大可能被看到的機會。根據院線市場經驗,拍攝藝術片的團隊大多數沒有資金和資源投入宣發,但好的電影和純粹的電影人也應該在網絡得到更大的機會,這對於提升網絡大電影品牌、培育中國電影青年人才以及整個電影事業都是有著長遠意義的。
理想與現實:
作為愛奇藝的合作方,必須理解愛奇藝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節點來做這件事。
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在公告中明確指出:「在未來,網絡電影應該像頭部網劇、網綜和院線電影一樣,通過精良、專業的製作,精準的口碑營銷和運營,獲得增量用戶,取得巨大的商業回報。合作方只有主動贏得用戶,突破過去,才能贏得更大的成果;平臺只有不斷變革服務,才能創造更大的市場。」
2019年6月22日上午5點13分14秒,愛奇藝訂閱會員正式突破1億,但從零到億的過程中,網絡電影始終是付費會員業務的受益者,而非價值創造者。
依託於視頻平臺付費會員的網絡大電影,並沒有為平臺帶來付費會員的明顯增量,而是靠平臺貼補和扶持成長,這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創作者都要反思的問題。但反過來看,在單家會員破億的當下,付費分帳模式的商業前景依然巨大。繼網絡電影後,網劇、網綜、短視頻等內容形態都加入了付費分帳的大家庭,而對於有著最成熟和最大先發優勢的網絡大電影來說,只開挖了付費這座冰山的一角,未來機會和挑戰都在變大。
愛奇藝不僅僅給錢,還將最專業的團隊和營銷能力開放給合作方,期望從本質上解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營銷不作為或是營銷資源浪費等問題,對這塊市場的投入決心可見一斑。
而此次操刀聯合營銷的愛奇藝營銷團隊,經歷過市場上各種爆款網劇、網綜洗禮,了解愛奇藝上萬部電影的播出數據,是目前國內在線電影宣發最專業的團隊。從《波西米亞》互動預告片和「東方奇案記」的成功營銷案例可知一二。
前幾日,陳嘉上接受網絡大電影專訪時表示,「商業的成功不代表行業的成功」。他告誡年輕創作者們,「在觀眾們的這份熱情還未完全消失殆盡時,和從業者一起,努力做出優質的作品,留住老觀眾,吸引新用戶,填滿網絡電影的觀眾池子」。
平臺既是戰場也是舞臺。從商業模式明晰、項目前期評估、上線檔期指導、數據能力開放、聯合營銷服務、快速回款等各個方面,平臺都在一如既往為創作者清掃戰場。
網絡大電影已經到了新的發展階段,能否促進網絡大電影市場的更進一步,只待好內容這個「東風」。
這裡是愛奇藝行業交流公眾帳號,我們關注中國視頻行業的鮮度和深度,歡迎你的加入一起做點有營養的事。關注方法:搜索公眾帳號「愛奇藝行業速遞」,或者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