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電影 | 從營銷分成到「聯合營銷」,愛奇藝網絡電影新營銷策略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1-02-11 愛奇藝行業速遞

via 網絡大電影

7月3日,愛奇藝發布了「網絡大電影營銷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的通知,宣布將原有的營銷分成模式,正式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

針對這個通知,網絡大電影 圍繞:新的營銷策略是什麼,重點做了哪些調整和改變,為什麼要這樣做、釋放了哪些行業信號,以及新的機會在哪裡等問題,進行詳細拆解。

相對於原來的營銷分成規則,此次升級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營銷合作門檻提高。內容評估達到A級的影片方有營銷分成機會(以前為A、B級均可)。

2、營銷合作流程簡化。取消營銷方案評審與結案評審環節,由合作方自主營銷。

3、營銷分成考核標準清晰。影片上線後,愛奇藝將通過站內多維度數據對營銷效果進行評估。滿足營銷分帳標準的影片,將獲得單價0.5元的營銷分成,營銷分成期為上線首月。

4、新增聯合營銷模塊。除營銷分帳外,愛奇藝還將從A級網絡大電影當中選取部分優質影片,主動發出邀約,直接介入到片子的營銷全程,為片方提供百萬級專項資金、專業團隊、頭部資源等立體化營銷。

此次營銷升級在整體投入上並未減少,甚至有所增加。重在簡化流程,更加結果導向,讓營銷成果評估更加明晰化。特別是對頭部內容的傾斜,實際有利於擴大頭部效應。

從戰略上,專項網絡電影聯合營銷服務其實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愛奇藝將網絡電影放到了與網綜、網劇同樣的重視程度,用更能促進內容本身商業化的手段助力優質內容生產方破圈。這對整個產業來說是利好的。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知道為什麼愛奇藝要做此番調整。

2016年愛奇藝最早提出「網絡大電影2.0時代」,將網絡大電影推入「製作+營銷」的軌道。除了強調精品化,還首次將營銷放到與製作同等重要的位置。2016年全年參與營銷合作的網絡大電影近80部,營銷分成總額超過3000萬元,參與營銷分成的影片單片有效播放增加1.3倍。

2017年愛奇藝營銷分帳總額同比增長159%,同時,據《2017年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市場報告》顯示,參與營銷的和未參與營銷的網絡電影平均單部分帳金額有明顯差異。A級參與營銷的單部網絡電影票房比未參與的高出119%,B級參與營銷的網絡電影票房比未參與的高出324%。

(2018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年度報告)

2018年, Top50影片96%均參與營銷,至此,營銷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狀態,而變成每一部網絡電影的剛需操作。

自2016年開始的營銷分成計劃的目的,即培養大部分片方的營銷意識。經過幾年的發展,該目的顯然已經完成。沒有營銷,就沒有機會——這是愛奇藝營銷策略實施三年,引導行業達成的共識。

(2019愛奇藝世界·大會)

然而,產業繼續飛速發展,新的需求和挑戰只會越來越多。片方有了營銷意識後,如何搭建專業的營銷團隊,做出「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決策,激發更大的商業回報,實現網絡大電影的內容破圈,成為從業者新的挑戰和難題。

新的營銷策略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前,網絡大電影整體票房有了質的飛躍,僅2018年愛奇藝單平臺,就產出25部分帳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作品,《靈魂擺渡黃泉》更是以4500萬的成績登頂榜首。但是商業的突破不代表行業真正的精進。「妖魔鬼怪」當道,題材跟風,精品作品和創意人才出現嚴重斷層等諸多問題,導致網絡電影遠遠滯後於網劇、網綜市場的發展。

(《靈魂擺渡黃泉》劇照)

相對於傳統院線的激烈競爭態勢,網絡大電影仍然處在舒適圈裡。大量貼底線創作的網絡電影屢禁不止,而對於主流價值觀和平臺鼓勵的現實題材佳作卻寥寥無幾,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困局依然存在。

以往的營銷分成更像是一種平臺補貼,平臺本意是通過評估片子的商業潛力,給予一部分資金支持,促使片方自主營銷。但據網絡大電影調查,不少片方為了拿到營銷補貼,製作精美的營銷策劃和結案報告應付平臺,但實際上並沒有將錢花在營銷上,這和欺騙並沒什麼區別。

愛奇藝雖然未減少營銷投入,但是已經拿回了對內容的主導權。「主動邀約」取代「被動接收」就是一個信號。這意味著什麼樣的作品將得到最大的曝光機會,要完全依賴內容品質,徹底對「投機取巧」Say No。

值得注意的是,從愛奇藝發布的聯合營銷的內容標準可以看到,這些項目的選擇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口碑和藝術性抬到了和商業同樣重要的位置。通俗來講,想要拿到聯合營銷的資格,作品有兩種選擇。

一是在不違背主流價值觀基礎上,有商業潛力。打個比方,原本1千萬的票房體量,通過聯合營銷可以拔高到一千五百萬甚至更多,原本四千萬票房體量,增加平臺助力,有望突破圈層,與爆款劇、綜、院線電影一起搶奪用戶注意力。

二是,如果不是典型的商業類型,而是有著創新的藝術表達,也有機會收到愛奇藝的邀約。從這個角度來說,平臺聯合營銷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即幫助優質故事片提供最大可能被看到的機會。根據院線市場經驗,拍攝藝術片的團隊大多數沒有資金和資源投入宣發,但好的電影和純粹的電影人也應該在網絡得到更大的機會,這對於提升網絡大電影品牌、培育中國電影青年人才以及整個電影事業都是有著長遠意義的。

理想與現實:

作為愛奇藝的合作方,必須理解愛奇藝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節點來做這件事。

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在公告中明確指出:「在未來,網絡電影應該像頭部網劇、網綜和院線電影一樣,通過精良、專業的製作,精準的口碑營銷和運營,獲得增量用戶,取得巨大的商業回報。合作方只有主動贏得用戶,突破過去,才能贏得更大的成果;平臺只有不斷變革服務,才能創造更大的市場。」

2019年6月22日上午5點13分14秒,愛奇藝訂閱會員正式突破1億,但從零到億的過程中,網絡電影始終是付費會員業務的受益者,而非價值創造者。

依託於視頻平臺付費會員的網絡大電影,並沒有為平臺帶來付費會員的明顯增量,而是靠平臺貼補和扶持成長,這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創作者都要反思的問題。但反過來看,在單家會員破億的當下,付費分帳模式的商業前景依然巨大。繼網絡電影後,網劇、網綜、短視頻等內容形態都加入了付費分帳的大家庭,而對於有著最成熟和最大先發優勢的網絡大電影來說,只開挖了付費這座冰山的一角,未來機會和挑戰都在變大。

愛奇藝不僅僅給錢,還將最專業的團隊和營銷能力開放給合作方,期望從本質上解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營銷不作為或是營銷資源浪費等問題,對這塊市場的投入決心可見一斑。

而此次操刀聯合營銷的愛奇藝營銷團隊,經歷過市場上各種爆款網劇、網綜洗禮,了解愛奇藝上萬部電影的播出數據,是目前國內在線電影宣發最專業的團隊。從《波西米亞》互動預告片和「東方奇案記」的成功營銷案例可知一二。

前幾日,陳嘉上接受網絡大電影專訪時表示,「商業的成功不代表行業的成功」。他告誡年輕創作者們,「在觀眾們的這份熱情還未完全消失殆盡時,和從業者一起,努力做出優質的作品,留住老觀眾,吸引新用戶,填滿網絡電影的觀眾池子」。

平臺既是戰場也是舞臺。從商業模式明晰、項目前期評估、上線檔期指導、數據能力開放、聯合營銷服務、快速回款等各個方面,平臺都在一如既往為創作者清掃戰場。

網絡大電影已經到了新的發展階段,能否促進網絡大電影市場的更進一步,只待好內容這個「東風」。 

這裡是愛奇藝行業交流公眾帳號,我們關注中國視頻行業的鮮度和深度,歡迎你的加入一起做點有營養的事。關注方法:搜索公眾帳號「愛奇藝行業速遞」,或者掃一掃。

相關焦點

  • 愛奇藝網絡電影「營銷補貼」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透出什麼市場信號?
    繼今年5月份愛奇藝在世界大會上透出關於2019下半年網絡電影「邀約制營銷」的風向後,今天(7月3日),這一信號正式落地實錘:愛奇藝宣布將網絡大電影原有的營銷分成模式,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
  • 愛奇藝「東方奇幻季」釋放了哪些網大營銷信號?|專訪愛奇藝葛旭峰
    最近,愛奇藝電影聯動7部網絡電影片方,推出的「天機不可洩露」東方奇案季主題活動,試圖打破僵局,而這也是行業中首次推出「精品網大矩陣」主題概念。 究竟嘗試效果如何,能給網大營銷帶來哪些啟示,又釋放出怎樣的行業信號?
  • 網絡電影已正名,營銷也要注意配合主流氣質!
    映美傳媒聯合創始人、COO高銳曾表示:「網絡電影預算普遍不高,營銷成本最高量級差不多是200萬。」200萬能做什麼?在一些院線電影營銷方看來,大概還不夠塞牙縫。用200萬甚至更少去做營銷,十分考驗想像力。這就不得不說到渠道問題。網絡電影受眾以18-35歲男性為主,圈層較為局限,比起一般大眾化產品,更需要精準的營銷策略。但做到精準並不容易。
  • 網絡電影的新營銷時代
    作者 | 周亞波「超級網絡電影時代」真正來臨了嗎?2020年,網絡電影行業走到了聚光燈下,用戶需求與平臺供給雙向飆升。不僅視頻平臺的網絡電影品類增多、播放量進入到飛速增長期,用戶黏性也在可見增強,一些如《倩女幽魂:人間情》、《奇門遁甲》這樣的網絡電影也以大投入、大回報的全新面貌成為新樣本。
  • 特別策劃|網絡電影營銷進化
    在網絡電影告別野蠻生長、內容進階的同時,營銷層面的挑戰也隨之增加。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海量內容的今天,如何精準鎖定並觸達內容用戶?營銷如何與內容一同進化?網絡電影片方和平臺需要制定更為清晰的營銷策略。營銷預算升級已經成為網絡電影行業可以預見的趨勢之一。
  • 尋找網絡電影增長的新引擎|專訪愛奇藝楊向華
    據楊向華透露,目前來看,今年愛奇藝網絡電影的分帳金額,同比去年有所增長。與此同時,據盤點,上半年共有69部網絡電影在豆瓣開分,均分為4.5。對此,愛奇藝內部也有專門研究過,「它不是分越低,票房越好,太低不行,太高了容易孤芳自賞。」言外之意,需要摸到網絡電影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度。
  • 尋找網絡電影增長的新引擎 | 專訪愛奇藝楊向華
    據楊向華透露,目前來看,今年愛奇藝網絡電影的分帳金額,同比去年有所增長。與此同時,據盤點,上半年共有69部網絡電影在豆瓣開分,均分為4.5。對此,愛奇藝內部也有專門研究過,「它不是分越低,票房越好,太低不行,太高了容易孤芳自賞。」言外之意,需要摸到網絡電影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度。
  • 《齊天大聖之大鬧龍宮》:從內容到營銷,何以成為網絡電影的樣本?
    臨近春節檔,院線電影市場硝煙漸濃,而網絡電影這邊已經開始了熱映。2月1日,愛奇藝獨家上線了《齊天大聖之大鬧龍宮》。
  • 內容井噴,營銷加碼,2020網絡電影的熱趨勢與冷觀察
    01六年野蠻生長後網絡電影加速「洗牌」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和標準,網絡電影開啟了六年的草莽生長期。從2014年的野蠻生長到如今的精品不斷湧現,網絡電影從創作氛圍到市場環境發生了風雲變化。今年以來,網絡電影越發開始重故事和營銷,常有的影片類型推陳出新,精細化生產逐步代替之前的運作模式。
  • 尋找網絡電影增長的新引擎 | 專訪愛奇藝楊向華
    過去兩年,在選題、評級、營銷方面,明顯能感受到愛奇藝作為平臺方對現實主義題材、喜劇題材、科幻題材等非典型網絡電影的傾斜和引領。楊向華沒有否認這一點。「不能沉迷於、滿足於怪獸題材電影,這樣其實沒有進步。」隨著「非典型」網絡電影一併進入市場的,還有背後新一批的電影創作人。
  • 愛奇藝、騰訊、優酷網絡電影合作模式及注意事項(2020最新版)
    愛奇藝將營銷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優酷升級了分帳規則,並推出了「優合計劃」「錦繡合制」「有酷」等諸多計劃和產品,騰訊也對網絡電影對分帳模式進行了升級,並將推出「騰訊視頻VIP開放平臺」。而且,三大平臺均實現了帳單的「月度結算」。近期,經常有人在後臺詢問視頻平臺的聯繫方式及最新網絡電影分帳模式。
  • 網絡電影爆發之年,背後是短視頻營銷的擴張
    (圖片來源:愛奇藝網絡電影)製作成本的提高就是一個很明顯的體現。網絡電影早已經不是那個一兩百萬成本, 就可以拍一部的時代了。也就是說,在抖音宣推的那段時間,用戶在愛奇藝收看該影片的流量,有40%都來自站外。而當時這部影片的主要營銷陣地,就是抖音。
  • 網際網路+電影風潮之下,網絡大電影的轉機到了
    5月10日,愛奇藝推出「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被看作是中國電影又一次革新。同樣是電影,同樣是愛奇藝,不禁讓人聯想到網絡大電影(以下簡稱網大)。網大與該計劃是什麼關係,處於愛奇藝「蘋果園」生態中什麼位置,是否還值得all in,最大的挑戰和機會是什麼,以及2019年有哪些不得不抓住的政策利好.我們一一進行拆解:愛奇藝電影業務主要分三塊:版權片庫電影、純付費分帳的網絡大電影
  • 除了短視頻,網絡電影的營銷利器還有哪些?
    網絡電影的網際網路屬性讓一切都數位化,《大魚》的轉化率高達40%;去翻翻《奇門相術》的彈幕,10條裡有6條是「想看抖音上刷到的能見鬼的紅衣女孩」。宣傳從業者從網絡電影中意識到,營銷的轉化率不再虛無縹緲。理論上來說,快手的受眾和網絡電影重合度應該更高:30-39歲、男性偏高、三四線城市偏多。
  • 愛優騰,誰「奶」大了出身卑微的網絡電影?
    優酷看似低調卻背靠阿里,不疾不徐;騰訊穩紮穩打,大攬重磅獨播;「白手起家,不搞副業」的愛奇藝剛剛扛過「被做空」風波。面對來勢洶洶的「第四者」,納新各出奇招,版權怒砸真金,自製加速超車,蛋糕還能不能做得更大?哪家能吃到最多?2020「宅經濟」催生出的網絡內容會更新鮮,還是為了投餵的反芻?
  • 發揮四端雙場景優勢 愛奇藝全面釋放區域品牌營銷勢能
    12月23日,「大屏時代 矚目煥新」愛奇藝區域品牌客戶會落地瀋陽,圍繞區域品牌的營銷價值,愛奇藝不僅闡釋了如何以「四端雙場景」布局全面釋放愛奇藝營銷勢能,助力區域品牌營銷效能提升,還詳細分享了愛奇藝如何以優質內容和營銷產品為區域品牌建設賦能。
  • 營銷丨好萊塢電影營銷大揭秘
    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上的廣告轟炸是人們認識一部電影的最佳手段。其中,《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主要轟炸的是普通觀眾,而《好萊塢報導》和《綜藝》則是針對電影業內人士。除版面廣告外,一些影評文章也會起到軟廣告的作用。當然,針對不同的媒介,其宣傳策略也不相同。而對宣傳資金不多的小製作電影而言,網絡則是最好的廣告場所。
  • 「營銷」該被重視了,它已成為網絡電影的下一個票房「增長點」
    「某一天看騰訊視頻搜索,《鎮魔司:蒼龍覺醒》在前面,而且上了電影模塊,上了總網的搜索,當時很驚訝。」而今年的《倩女幽魂:人間情》以佔據總成本近二分之一的營銷費用,最終收穫了2020至今網絡電影單平臺票房第一的成績,也再一次證明:網絡電影營銷聲量越高,票房越好,而且以大博大的效果非常顯著。根據以往的經驗,常斌表示,「如果做得好,像一個C級的片,播到A+級的片也是有的。」
  • 愛奇藝《奔跑吧》第二季持續熱播,多層次感染營銷助力品牌營銷
    從用戶和傳播的角度而言,網絡視聽新媒體已經成為當前人們進行日常文化消費的主流媒介之一,由此價值觀對於內容塑造至關重要。 愛奇藝作為頭部網絡視聽新媒體平臺,在提供多元內容的同時必須實現正向的社會文化引導。
  • 《臥魚》出圈記|真實打磨的青春記憶,真情實感的電影營銷
    《臥魚》是愛奇藝採用「聯合營銷」方式參與的第四部網絡電影,前三部分別是《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大地震》《機械畫皮》。愛奇藝將從A級網絡電影中擇優發出合作邀約,選片標準兼顧商業和口碑潛力,與合作方達成聯合營銷合作後愛奇藝將介入合作項目電影的營銷全過程,提供資金、專業團隊、頭部資源等立體化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