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搭橋手術後,感覺越來越沒有力氣了,怎麼回事?醫生解讀!

2020-12-22 騰訊網

心臟搭橋雖然不是我們心血管內科醫生的工作,但大部分做完搭橋的患者,隨後複診以及住院,都會再次找到心血管內科醫生。

我們能遇到很多心臟搭橋的患者,那麼如果一個做完心臟搭橋的患者,感覺越來越沒力氣,一般情況下會是什麼原因呢?

一、先要看看有沒有心衰

我們要弄清楚心臟搭橋的人有哪些不舒服,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人需要心臟搭橋,一般情況下,心絞痛很嚴重,做完心臟造影心血管狹窄比較嚴重,或狹窄的血管比較多,不適合心臟支架的情況下,就會建議患者選擇心臟搭橋。

也就是原來血管狹窄了,但支架又不合適,那麼就從身體別的部位取下合適的血管,縫合在心臟上,這就是心臟搭橋。

說明這部分人,都是比較嚴重的心肌缺血患者,而對於比較嚴重的心肌缺血或長期心肌缺血的患者,就可能會因為心肌缺血導致心臟擴大,我們稱之為缺血性心肌病,也就是冠心病導致的心衰。

搭橋本身只能解決心肌缺血的問題,對於已經擴大的心臟,對於心臟功能的幫助有限,所以搭橋後,只能控制心絞痛不再發作,但如果已經有心衰,那是通過搭橋不能解決的。

所以搭橋術後,出現越來越沒力氣,首先查查心功能,看看是不是心衰引起的。

心衰典型的症狀就是,胸悶憋氣、乏力、食慾不佳、下肢浮腫、腹部脹滿等等表現。常規的心功能分為四級,最嚴的就是在休息中就會出現上述表現,比較輕度的心衰就是上述症狀在活動後出現。

二、再要看看有沒有貧血

如果沒有心衰,那麼還得看看是不是貧血導致的,為什麼會想到貧血呢?因為搭橋的患者就是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就可能導致出血,尤其是慢性消化道出血,長期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就會導致貧血。貧血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越來越沒力氣,心慌氣短等等表現。

所以對於所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我都會交代,一定要養成觀察大便顏色的習慣,如果大便變黑,那麼就要高度懷疑消化道出血,需要去醫院複診。

三、需要儘快去醫院複查

1、查看有沒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衰,需要做一個心臟彩超,看看左心室大不大,看看左室射血分數,也就是EF值是多少,正常值是55-65%,如果明顯低於55%,那麼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心功能不全,心衰。除了心臟彩超,必要時可以查查BNP,也就是抽血化驗,看看這個數值是否正常,也利於心衰的判斷。

2、對於懷疑貧血,做一個大便常規,看看有沒有潛血+,同時做一個血常規,看看血紅蛋白是否正常,就能判斷有沒有貧血,有沒有消化道出血。

3、如果沒有貧血,也沒有心衰,那麼看看是不是藥物副作用,查查肝功能、腎功、肌酸激酶、電解質等等看看有沒有異常。

4、如果上述情況都沒有,那就需要綜合判斷,看看是不是別的原因導致的,比如有些人手術後恢復較慢,或心理原因導致等等都要可能。

總之,搭橋術後,如果感覺情況越來越不好,一定回到醫院複查一次,找醫生看看才放心。

相關焦點

  • 心臟支架或搭橋手術後還會堵塞嗎?如果會堵,為啥還要手術?
    心臟支架或搭橋手術後還會堵塞嗎?如果會堵,為啥還要手術?很多家屬和患者在手術前都會這樣質疑或質問醫生。王醫生帶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支架,為什麼搭橋。
  • 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搭橋和心臟支架大概多少錢?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病因是心臟的供血血管堵塞,多數可以藥物治療,但在嚴重情況下需要打通。打通的方法有兩種,放支架和搭橋,那麼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是什麼?搭橋和心臟支架大概多少錢?這是很多患者和家屬關心的問題。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打通血管的方案,所以二者的區別首先就是方法不同。
  • 6年3次手術,心臟搭橋並非一勞永逸,出現這種情況還需再次手術,要當心
    血管造影后,醫生確定他有幾條動脈的堵塞程度超過了 90%[5]。 數天後,柯林頓做了心臟搭橋手術。 搭橋手術,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CABG),實際上就是選取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在發生病變的血管旁另行搭一座「橋」,新建一條為缺血心肌供血的「通路」。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在大量的手術實踐後,醫生提出了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心臟與生俱來的跳動,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然而這在當時的外科醫生眼裡,卻是無法逾越的障礙。心外科手術的發展停滯不前,人們對心臟的了解也所知甚少。而無法觸及的「禁區」,自然會讓人們心生敬畏。
  • 一場手術幾萬塊,心臟支架的壽命能有多少年?醫生不再隱瞞
    心臟支架植入手術一直都被看作是治療心臟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最近有言論稱,進行心臟支架植入其實對患者沒啥作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這些言論來自最近的兩項研究,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是怎麼回事。其實,植入血管後的支架在經過3到6個月就會「內皮化」和血管融為一體,如果又再手術將心臟支架取出,這樣可能破壞血管,得不償失。因此,支架的植入也是永久性的,沒有「壽命」一說。
  • 心臟搭橋老人身患兩處癌 哈醫大四院專家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次切除
    一次手術能否同時切除兩個部位的腫瘤?患者既往做過心臟支架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合併的基礎疾病較多,能否承受高風險的大型手術?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解除老人煩惱。76歲的王老伯,10年前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近期,家人發現老人出現消瘦、嘔血和黑便等症狀,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又發現了升結腸腺癌。
  • 外籍教師患心梗心室瘤陷入絕望 浙江醫生聯合手術挽救生命
    「剛查出惡疾時,感覺一切都要結束了,打算把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沒想到……我太幸運了!」近日,一位50多歲南非籍女患者順利完成心臟手術後,離開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時,對醫務人員的高超技術與優良服務由衷讚嘆。
  • 心臟瓣膜手術的管理與治療
    吳永健:對,比你想的範圍還小,國家的十二五、十三五都在解決這個問題,十二五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東西,十三五繼續探索,一般需要兩個甚至三個五年工作計劃能把一個手術變成常規。比如當年的搭橋手術,搭橋手術從七五、八五一直到十五全都是來聯合攻關,基本上到十五的時候,搭橋手術已經在中國變成常規了,所以這是國家整體的一個發展的戰略。
  • 心臟放了支架,就一輩子都要吃藥嗎?醫生終於說出真相!
    關於給心臟上支架,還有多少誤區是大家沒有搞清楚的?妙姐一一給大家說清楚。 而搭橋是將人體自身部位取血管自主動脈,將心臟附近的血管接連,達到給心臟供血目的,它的安全性也很高。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在這兩種手術之間徘徊或抉擇呢? 支架手術和搭橋手術相比,創傷面小,死亡率較低,算是常選的心臟手術之一。
  • 術中心臟停跳79分鐘,醫生為82歲老人完成高難度心臟手術
    「這3年來,老劉沒有一天是睡好的,經常在凌晨兩三點被憋醒,喘不過氣來,坐起身來才能稍稍好轉。」劉老稱,3年來,他前前後後住了四次醫院,有時候間隔還不到20天,還有一次進了ICU。近一個月來,劉老的症狀發作明顯增多,難受時一宿吞了半瓶速效救心丸。在河南當地醫院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劉老來到浙江醫院治療。
  • 速讀長三角 :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上海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瑞金醫院強強聯手完成一場「心尖之舞」,成功救治一名川崎病患兒,實施國內首例兒童「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 專訪丨夏利民:心臟外科醫生的自我修養
    初次看到這個場景,他的驚懼不言自明,可是,手術臺上的心臟外科醫生們,卻氣定神閒。「我忽然意識到,心外科就是一部人類追逐夢想,並寫滿堅韌與光榮的歷史。」他從來沒有放下過他的筆墨紙硯,還有滿身的書卷氣。夏利民記得,那是春節前的一天上午,有一臺心房間隔缺失的補片手術,帶了他半年多的王春生醫生對他說,看了我這麼多遍了,今天你來開,我給你壓陣。夏利民覺得,事發突然,又驚喜又有些忐忑,他沒有太多的顧慮,提刀上陣。這臺手術並不複雜,夏利民從容拿下,心臟阻斷用了四十分鐘。「不錯嘛!王老師說。看得出他很開心,像送了個新年禮物給我。」
  • 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不再是難題
    本網訊(記者 侯伶俐 通訊員 胡琦)心臟手術曾經是外科醫生最難以逾越的鴻溝,而體外循環技術的臨床應用已有半個多世紀,為心臟外科創造了一個無血的手術環境,打破了「心臟是外科醫生最後禁區」的魔咒。自2012年以來,孝感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開展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150餘例,截至目前所有手術病人已順利出院。 體外循環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裝置將回心靜脈血引流到體外,經人工方法進行氣體交換,調節溫度和過濾後,輸回體內動脈系統的生命支持技術。
  • 心臟最常見的這6種手術,有什麼不一樣?
    心血管王醫生網上有很多朋友諮詢王醫生,說自己心臟手術了,以後應該注意哪些事情?王醫生:心臟手術很多,請具體說明心臟哪種手術?心血管醫學發展迅速,尤其很多心臟病在多年前只能等待死亡,如今已經發展到可以換心的地步。不同的心臟疾病,會選擇不同的心臟手術,這些常見的心臟手術有什麼區別呢?
  • 65歲,心臟血管2根嚴重狹窄,還能不能支架搭橋?心血管專家解答
    冠心病目前不但高發,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低;最主要有一些冠心病,像心肌梗死,或者嚴重的狹窄血管,藥物解決了,不得不手術治療。第一、年齡並不是手術的禁忌症從來沒有說大於多少歲就不能做手術,我們做過90歲的支架,也見過80歲的搭橋;我們判斷手術風險,當然年齡肯定算一個標準,年齡越大相對風險也就越高,但並不是過了多少歲就不能手術,主要看必要性和風險評估。
  • 有的心臟病需要支架,有的心臟病需要搭橋,有什麼區別?
    心血管王醫生很多朋友搞不清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常常在諮詢的時候表達不清楚,王醫生今天簡單給朋友說說支架和搭橋的區別。這兩個手術是有區別的:1、科室不同:支架屬於內科;搭橋屬於外科;2、創傷不同:支架屬於微創;搭橋屬於開胸;3、心臟跳動:支架心臟是跳動的;
  • 心臟外科醫生張金洲:每次手術都是一場生與死的戰鬥
    總共經過10個小時的手術,術中測右心室和主動脈壓力比為0.5,右心室流入道和肺動脈壓差10mmHg。停機後經食道心臟超聲顯示:室間隔缺損完全修補,心臟射血分數51%。此次針對法洛四聯症的雜交手術,創造了一場生命奇蹟!標誌著心臟外科在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外科診治方面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要給心臟「修」個閥門 手術疤痕竟然是這樣的
    陶醫生繼續和周先生說:「但同時這樣的切口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會破壞胸廓的穩定性,影響術後的恢復,特別是年齡大的患者可能存在骨頭延遲癒合。另外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是影響美觀。除了穿高領的衣服,其他衣服可能無法完全遮蓋手術的疤痕,更不要說穿低領的衣服或者比基尼了,特別是年輕女性患者,在心理上是個非常大的打擊。
  • 世界上第一例心臟外科手術,你一定想不到它是這樣的
    在大量的手術實踐後,醫生提出了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心臟與生俱來的跳動,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然而這在當時的外科醫生眼裡,卻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 美國網紅疫情期間在中國做心臟手術 費用是美國1/10
    病情緊急,就地手術大約半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漢字叔叔的助理李子給記者發來微信,詢問疫情期間外地來北京就醫的情況。「漢字叔叔最近心臟絞痛,醫生說要儘快手術!」最近這次手術前,他的心臟做過四次搭橋,有三個支架。平時工作中的漢字叔叔。最近幾年,漢字叔叔大多數時間都住在南京。在南京一所醫院專家的建議和病情的要求下,漢字叔叔決定在南京接受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