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一鏡到底的《1917》,感覺像看了一場馬拉松!

2021-01-08 一品星者

文|米兔君

《1917》是最近最熱門的一部一戰題材電影,在豆瓣超15萬的網友評價中拿下了8.5的高分。而在獎項的競逐上《1917》也拿下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以及最佳混音等大獎,可見口碑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儘管如此,《1917》的片名卻讓我一直提不起興趣,因為「1917」僅僅只是體現了時間,毫無其他信息,顯得非常枯燥無味。而起這種片名的電影往往在劇情上平淡無奇,所以導致無法起一個更好的片名。而結果果然如此,米兔君看完後發現了很多劇情敘事上的硬傷。

相信很多人和米兔君一樣,選擇看這部電影都是因為想要探究一鏡到底的奧妙:導演薩姆門德斯和攝影師羅傑狄金斯到底是怎樣做到在長達119分鐘的影片中保持鏡頭的平穩和連貫性的?

顯然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除了攝影師要跟隨片中兩名英國士兵穿越各種泥濘的戰壕、溝渠、鐵絲網、建築以及面臨各種射擊、爆破等挑戰,還要始終保持鏡頭的平穩外,《1917》大概6個小時的故事時長也無法和時長119分鐘的影片相匹配。

所以導演和攝影師其實是運用了很多技巧和技術來遮掩剪輯的痕跡的,技巧方面稍微對剪輯有了解的都不會陌生,無非是利用了視線匹配剪輯、顏色匹配剪輯、動作匹配剪輯等經典剪輯手法,技術則是利用了CGI技術。

不過雖然這些技巧和技術如今並不新穎,但能做到成功騙過觀眾的眼睛卻是很難的,這需要導演超強的場面調度能力以及攝影師拍攝能力。也是因為這樣,薩姆門德斯得以在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導演,羅傑狄金斯得以在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攝影。

但是細心的網友會發現薩姆門德斯並沒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其實和《1917》一鏡到底的缺點以及糟糕的劇情敘事離不開關係。

《1917》一鏡到底的風格成功地讓觀眾浸身影片,感覺自己就是一名一路跟隨士兵執行任務的戰地記者,但可惜的是《1917》並沒有給觀眾帶來足夠的刺激和緊張體驗!

比如像片中有一場英國飛機和德國飛機空中競逐交戰的場面,為了追求一鏡到底,鏡頭不離開兩位主角士兵,攝影師選擇了用全景拍攝而沒有用特寫,導致空戰角逐時的鬥智鬥勇以及空戰的激烈、緊張、殘酷等場面觀眾完全都看不到。

而更令人遺憾的是這還是片中唯一一次兩軍同時出現在畫面中的大規模交戰,就連兩位英國士兵主角和一兩位德國士兵的短距離地面交戰次數也是寥寥無幾,難怪很多網友都說《1917》根本算不上一部戰爭大片。

除此之外,《1917》的整個故事線也非常單一,完全就是圍繞著兩名英國士兵穿越前線以及無人區去給友軍傳遞停止進攻信息的過程。而且在敘事上也是平鋪直敘,缺少戲劇衝突和高潮,顯得單調以及平淡無奇,看完這部片後米兔君倒覺得自己像是全程看著選手跑完了一段漫長無聊的馬拉松!

其實片中有好幾段劇情是能夠製造戲劇衝突以及高潮的,可惜都沒有處理好。

比如主角斯科菲爾德(喬治麥肯飾),在目睹和他一起執行任務的戰友布萊克因心善拯救德國兵而被德國兵殺死後,遭遇了兩名德國兵,其中一名喝醉了酒,一名毫無防備。

這對於斯科菲爾德來說是一個為隊友報仇的絕佳機會,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捂住了沒喝醉酒的德國士兵的嘴還放手了,結果他和被殺死的戰友布萊克一樣遭到了德國士兵的反抗倉促逃走。

無疑斯科菲爾德作為一名面臨生死一線的士兵,這樣的表現讓人看得莫名其妙,甚至覺得很蠢。而這就和他原本的性格起了矛盾,因為他曾喊話戰友布萊克殺死那位他想拯救的德國兵,而布萊克沒有這麼做反而導致被反殺。

所以斯科菲爾德對德國士兵的態度應該表現得更加防備以及憤恨,而不是在有機會殺死德國士兵的情況下做出捂住德國士兵的嘴還放手了的這種愚蠢選擇。

當然斯科菲爾德的做法也可以有另一種理解,或許導演想傳達向善的觀念,讓斯科菲爾德帶著戰友布萊克的善心來一起完成任務。而這也是我作為觀眾願意看到的,但可惜的是導演並沒有展現出斯科菲爾德面臨德國士兵時的心理變化和情緒變化,這導致沒有絲毫戲劇張力。所以無論哪種理解,導演薩姆門德斯在這段劇情的處理上都是失敗的。

此外,影片倉促結尾沒有高潮也讓米兔君覺得遺憾。主角斯科菲爾德完成任務把「停止進攻的信」送到想要發起進攻的友軍長官手上時,米兔君一直等著該長官會無視這個命令選擇發起進攻,從而讓整部影片達到高潮。

為什麼米兔君會這樣想呢?因為斯科菲爾德在送信的過程中曾遇到一名軍官,他向斯科菲爾德暗示友軍長官很可能是一個好戰分子:有些人就是喜歡戰爭。所以米兔君一開始就以為這是導演刻意留下的鋪墊,在影片最後會給予回應並製造衝突從而使影片達到高潮,用兩軍交戰的慘烈來表達對好戰分子的譴責以及和平的珍貴。

可惜的是這些到最後都沒有出現,友軍長官宣布停止進攻後,斯科菲爾德疲憊地靠在草原的一棵樹後,影片就倉促結束了。有部分影迷為《1917》沒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為薩姆門德斯沒拿到最佳導演而鳴不平,但其實我覺得《1917》能拿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薩姆門德斯能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已經是走大運了。

豆瓣8.5,一鏡到底的《1917》,感覺像看了一場馬拉松!老實說這部影片真的挺沉悶的,或許這就是過分追求現實主義風格的代價吧!

相關焦點

  • 「一鏡到底」有何玄機?專家解讀電影《1917》
    它,就是戰爭題材影片《1917》。8月7日,電影《1917》登陸國內院線,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首周末票房3686萬元,豆瓣評分8.5分,淘票票評分8.8分。和其他同類型影片不同的是,「一鏡到底」成為了《1917》最大的賣點,也成為了最大的爭議。
  • 「一鏡到底」有何玄機?專家解讀電影《1917》
    3686萬元,豆瓣評分8.5分,淘票票評分8.8分。有網友評論,「這才是讓人真正感受到『一鏡到底』魅力的電影」,但也有網友評價:這部電影 「除了假的『一鏡到底』還有什麼?」那麼,長鏡頭為何如此受爭議?「一鏡到底」的運用,又是否真的讓觀眾「身臨其戰」呢?
  • 「一鏡到底」的《1917》
    截至8月9日,英國著名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在豆瓣,已經有超過24萬觀眾,為該片打出了8.5的高分。無論你對電影的長鏡頭是否滿意,金球獎最佳劇情長片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這兩項極具分量的大獎認證,也說明《1917》的精彩遠不止於此。
  • 豆瓣8.5,這部「一鏡到底」的大片終於來了
    《1917》。金球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奧斯卡10個提名3個獲獎。豆瓣8.5分,近21萬打分。爛番茄新鮮度89%,爆米花度88%。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全片一鏡到底。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指鏡頭從頭到尾一直在拍攝未出現cut的情況。
  • 《1917》曝最新特輯 一鏡到底點亮人性之美
    來源:電影網日前,奧斯卡獲獎佳作《1917》正在全國院線熱映,自上映以來,該片收穫觀眾不俗評價,目前該片豆瓣評分8.5,票務平臺評分8.8,口碑堅挺。有影迷調侃「恭喜本片喜提『在非藝術院線收到全場掌聲』的成就」,也有人感慨「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飄滿河面的花瓣,這些畫面在必須在大銀幕上看,真的太震撼了」。尤其是影片中「一鏡到底」的手法,不僅給人身臨其戰之感,更烘託了絕境中人性之美,令不少觀眾動容,為此,片方曝光全新製作特輯,帶觀眾一起體會生死間的人性與希望。
  • 《1917》最新特輯走進幕後 一鏡到底點亮人性之美
    1905電影網訊 日前,奧斯卡獲獎佳作《1917》正在全國院線熱映,自上映以來,該片收穫觀眾不俗評價,目前該片豆瓣評分8.5,票務平臺評分8.8,口碑堅挺。有影迷調侃「恭喜本片喜提『在非藝術院線收到全場掌聲』的成就」,也有人感慨「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飄滿河面的花瓣,這些畫面在必須在大銀幕上看,真的太震撼了」。
  • 《1917》的「一鏡到底」,更像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
    在近期上映的一系列電影裡,《1917》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1917》以其精湛的攝影和剪輯製造了「一鏡到底」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事實上是經過非常精密的計算,由無數個鏡頭構成的效果),為銀幕前的觀眾展現了一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覺奇觀。它再次證明了電影和影院的共生關係——觀眾只有在電影院IMAX銀幕前才能真正領略「一鏡到底」的美感;這也表明,電影院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間之一。
  • 《1917》的「一鏡到底」,更像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
    在近期上映的一系列電影裡,《1917》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1917》以其精湛的攝影和剪輯製造了「一鏡到底」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事實上是經過非常精密的計算,由無數個鏡頭構成的效果),為銀幕前的觀眾展現了一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覺奇觀。
  • 豆瓣8.5《1917》「一鏡到底」背後的故事
    由薩姆·門德斯指導,羅傑·狄金斯掌鏡的《1917》,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效效果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金球獎的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還有很多提名獎。對《1917》的大部分讚譽,都集中在其大膽的電影風格上:整部電影感覺像是一次連續的拍攝,將觀眾帶入了法國北部戰場的激烈而且是幽閉恐怖的旅程。當然,這部電影實際上不是一次拍攝,而是一系列連續的,未切割的鏡頭,它們可以無縫地連接起來,看起來感覺就像是連續拍攝一樣。導演門德斯承認這種方法是壓力非常大的,而且「我幾乎每天都在想,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呢?」
  • 《1917》曝新特輯「一鏡到底」聚焦人性與希望
    》正在全國院線熱映,自上映以來,該片收穫內地觀眾不俗評價,目前該片豆瓣評分8.5,票務平臺評分8.8,口碑堅挺。有影迷調侃「恭喜本片喜提『在非藝術院線收到全場掌聲』的成就」,也有人感慨「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飄滿河面的花瓣,這些畫面在必須在大銀幕上看,真的太震撼了」。尤其是影片中「一鏡到底」的手法,不僅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更烘託了絕境中人性之美,令不少觀眾動容,為此,今日該片曝光全新製作特輯,帶觀眾一起體會生死間的人性與希望。
  • 一鏡到底的戰爭片《1917》,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本片爛番茄新鮮度89%,imdb8.3分,豆瓣8.5分,這是影院從影片開始拍攝到正式上映,最吸引觀眾的無疑就是影片長達119分鐘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什麼是一鏡到底?一鏡到底是指拍攝中的鏡頭連續無間斷,運用一定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
  • 從《1917》的「偽一鏡到底」看《俄羅斯方舟》的「真一鏡到底」
    但儘管如此,《1917》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比如,在劇情上,它以兩個普通士兵的視角來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等等。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這些,而是他在拍攝手法上最讓人稱道的「一鏡到底」。那什麼是「一鏡到底呢」?雖然很多觀眾也都有所了解,但也有部分觀眾並不清楚。在這裡雲哥就來稍微通俗的解釋一下,所謂的「一鏡到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個鏡頭拍到底。
  • 彩蛋挖掘 | 「一鏡到底」的《1917》
    截至8月9日,英國著名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在豆瓣,已經有超過24萬觀眾,為該片打出了8.5的高分。
  • 《1917》曝新特輯 「一鏡到底」聚焦人性與希望
    劇照-樹下遠望 網易娛樂8月13日報導 日前,奧斯卡獲獎佳作《1917》正在全國院線熱映,自上映以來,該片收穫內地觀眾不俗評價,目前該片豆瓣評分8.5有影迷調侃「恭喜本片喜提『在非藝術院線收到全場掌聲』的成就」,也有人感慨「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飄滿河面的花瓣,這些畫面在必須在大銀幕上看,真的太震撼了」。尤其是影片中「一鏡到底」的手法,不僅給人身臨其戰之感,更烘託了絕境中人性之美,令不少觀眾動容,為此,今日該片曝光全新製作特輯,帶觀眾一起體會生死間的人性與希望。
  • 彩蛋挖掘 |「一鏡到底」的《1917》
    截至8月9日,英國著名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在豆瓣,已經有超過24萬觀眾,為該片打出了8.5的高分。
  • 奧斯卡最佳電影《1917》「一鏡到底」直播戰爭!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熱門佳作《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正式宣布定檔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又一部電影院大片。
  • 《1917》:「一鏡到底」的野心和魄力
    作者:劉雨涵作為全國影院復工之後第一部上映的重量級新片,《1917》自8月7日開畫以來,前3日票房已經突破3300萬,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一鏡到底」是《1917》全片的最大亮點,在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中,讓人獲得了奢侈Vlog跟拍或是大成本VR遊戲的既視感。但同時,《1917》也陷入了「技術大於內容」的質疑。
  • 《1917》的「一鏡到底」是實力還是炫技?
    真正讓《1917》得以成功的,莫過於這部電影使用了「一鏡到底」的展現方式,顧名思義,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指電影拍攝過程中鏡頭沒有中斷,並且不通過剪輯等手段來切換場景。用薩姆·門德斯導演的話說,「從一開始我就想以實時方式拍這部電影,讓觀眾們共同踏上旅程,與角色同步呼吸,而'一鏡到底』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方法。」。
  • 高分電影《1917》8月7日登陸院線 一鏡到底沉浸式觀影
    原標題:《1917》將成大銀幕沉浸觀影首選 復工後的首部電影院大片來了。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戰爭片《1917》將於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採用一鏡到底手法表現殘酷的一戰戰場,曾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
  • 豆瓣8.5,獲獎無數的「一鏡到底」魅力何在?
    《1917》沒有槍林彈雨的宏大場面,但卻展示了無比真實的戰場。說到這裡,肯定就得提《1917》的「一鏡到底」。豆瓣上,光是槓技術的都能找出一大波。真實可感,《1917》做到了。但《1917》真正震撼人的,根本不是一鏡到底,而是它的故事。很多人都喜歡槍戰片,我們喜歡看機槍玩命地突突突。別叨叨,先幹他一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