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是什麼?

2021-02-07 葫蘆工坊



葫蘆是人類最早種植的植物之一,用作容器。估計它來源於非洲,在今天的墨西哥、秘魯和泰國均有數千年的被種植的葫蘆被發現。在埃及葫蘆被作為陪葬品。在中國河南考古遺址出土的葫蘆皮最早的是七至八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葫蘆子也有七千年的歷史了有些學者懷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指葫蘆的字了(卣)。中國最早將葫蘆稱為瓠、匏和壺。在《詩經》、《論語》中均有葫蘆被提到。一個例子是《詩經·豳風·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在中國古代葫蘆有眾多稱呼,最早是出現在甲骨文當中。在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中有這種類型的文字 ,古文字學者指出,這是「壺字」,有專家指出它也是「葫蘆」,除甲骨文這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名稱外,葫蘆在中國古籍中最早稱瓠、匏和壺,這三個字都可以在《詩經》中找到,《邶風》云:「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衛風》云:「齒如瓠犀」;《幽風》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瓠」、「壺」、「甘瓠」均指葫蘆。前二字在古代大約是相通的。

壺盧(《日華子本草》) ,匏(《詩經》),匏瓜(《論語》),壺(《鶡冠子》),瓠瓜(《說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鶡冠子》陸佃注),瓠匏(《滇南本草》),藈姑(《群芳譜》),葫蘆瓜(《本草求原》),葫蘆(《飲片新參》)。

鉤、藈姑(《爾稚,),土瓜(《本經》),雹瓜(《聖惠方》),老鴉瓜(《本草圖經》),野甜瓜、馬雹兒(《丹溪纂要》),馬剝兒(《醫學入門》),馬瓟瓜、公公須(《綱目》),杜瓜、鴿蛋瓜(《福建民間草藥》),吊瓜(《浙江中藥手冊》),山冬瓜、水瓜(《閩東本草》),苦瓜蓮、小苦兜(《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壺盧》:「長瓠、懸瓠、壺盧、匏包、蒲盧,名狀不一,其實一類各色也。」

《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後因以喻未得仕用或無所作為的人。 漢王粲《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宋王安石《韓持國見訪》詩:「餘生非匏瓜,於世不無求。」 明沈鯨《雙珠記·轅門遇友》:「 孫兄 乃間世之英,非匏瓜之類,自能見機而作,不必掛懷。」

比喻男子獨處無偶。

《文選·曹植<洛神賦>》:「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李善註:「 阮禹 《止欲賦》曰:『傷匏瓜之無偶,悲織女之獨勤。』俱有此言,然無匹之義,未詳其始。」張銑註:「匏瓜,星名,獨在河鼓東,故云無匹。」 明梅鼎祚《玉合記·懷春》:「詠《夭桃》雖則有時,嘆匏瓜終當無匹。」

古人以瓠繫於腰間,用以渡水,謂「腰舟」。

《晉書·蔡謨傳》:「﹝ 謨 ﹞性尤篤慎,每事必為過防,故時人云:『 蔡公 過浮航,脫帶腰舟。』」《鶡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宋 陸佃 解:「壺,瓠也,佩之可以濟涉,南人謂之腰舟。」葫蘆很類似,子,宮,這很可能與當時的生,殖,崇,拜有關。

《說文》云:瓠匏,匏瓠也。《廣雅》云:匏瓠也。《爾雅》云:瓠棲瓣。《毛詩》云:瓠有苦葉。《傳》云:匏謂之瓠,又九月斷壺。《傳》云:壺瓠也。古今注云:瓠,壺蘆也,壺蘆,瓠之無柄者,瓠,有柄者。又云:瓢瓠也,其曰匏,瓠則別名。

《國風·衛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朱熹集傳》「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潔白,而比次整齊也。」後因其潔白小巧,常用瓠犀微露形容女子的牙齒潔白美麗。

唐 權德輿《雜興五首》:「新裝對鏡知無比,微笑時時出瓠犀。」

(新妝照鏡自覺嬌豔無比,微微一笑,時時露出潔白的牙齒。)

唐 權德輿《雜詩》之三:「一顧授橫波,千金呈瓠犀。」

元 薩都剌《題楊妃病齒》詩:「一點春酸入瓠犀,雪色鮫綃溼香唾。」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櫻唇半啟,瓠犀微露。」

《源氏物語 第四章 夕顏》正如這板 垣旁邊長著的基草,株株翠綠可愛;綠草中白花朵朵,白得其樂迎風招展。源氏公子不禁吟道:「花不知名分外嬌!」但聽得隨從稟告:「這白花,名叫夕顏。這種頗似人名的花,慣常在這般骯髒的牆根盛開。」

《鶡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物使然。

因為葫蘆有很多品種,這是古人的一種分類方法。如陸佃《碑雅》認為:「長而唐上日瓠,短頸大腹曰匏」、「似匏而圓曰壺」。他的意思是瓠、匏、壺是三種葫蘆的名稱,其區別主要表現在外形上。瓠即現在用來當菜吃的瓠子,細而長,猶如絲瓜;匏即農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蘆;壺即扁圓葫蘆。但古人的分類並不統一,李時珍解釋匏、壺的含義,正好與陸佃相反,即匏是扁圓葫蘆,壺才是瓢葫蘆。崔豹在《古今注》中則認為瓠、匏、壺盧、瓢等都不是種與種的區別,而是種屬之別。他認為「瓠」是一切葫蘆的總稱,而匏、壺盧、瓢、懸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別罷了。

古人認為葫蘆的性質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名稱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就其質來說,葫蘆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詩陸疏廣要》。至於「茶酒瓠」、「藥壺盧」,皆因用途而名之《本草綱目》。

由於古人用字同音假造成的。葫蘆不但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而且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從《詩經》記載的時代來計算,中國栽培葫蘆也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詩經》之後,記載葫蘆的文獻就更多了。據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統計,提到葫蘆的古書有近百部(篇)。在這些書裡,有的寫葫蘆的種植方法,有的寫葫蘆的食用、藥用及日常器用的價值,有的是歌詠葫蘆的詩文,還有大批有關葫蘆的神話傳說故事。

《堯典》中有匏為八音之一的說法。葫蘆笙最早載於漢代的《禮樂志》:「有葫蘆笙。」後來晉崔豹《古今注》又一次提到:「瓠有柄者懸瓠,可以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和則漆其裡。」這句話是說長柄葫蘆可以加工成笙,其中以曲沃的葫蘆最佳。除了笙、竽等簧管樂器外,葫蘆還可以做弦樂器或彈撥樂器的共鳴箱。

葫蘆還可以做鴿哨,分很多種,製法各異。

在所有出產葫蘆的地區葫蘆均被當作容器使用。木質化的葫蘆可以用來承水、承酒、當作水杯、水壺使用。其果實剖開後稱為「巹」,傳統習俗新婚夫婦成禮時須用一對巹獻酒,故而結婚又名「合巹」。

葫蘆作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葫蘆開口做成各種形狀的器具使用,最常見的是用來裝水或裝酒的水壺或酒壺,也可用來舀水、淘米、舀面、盛東西東西等。在古代葫蘆還被用來盛藥,它保存藥物確實比其他的容器如鐵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為它有很強的密封性能,潮氣不易進入,容易保持藥物的乾燥,不致損壞變質。另外,葫蘆還能製成舟和農具,甚至被製成火器,在戰爭中使用。

道教認為葫蘆可以凝聚氣,因此使用葫蘆裝丹。在道教中葫蘆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容器,而有法器的作用。

中醫認為葫蘆有利尿消腫的作用(《神農本草經》),《傷寒類要》認為葫蘆可以醫治黃疸。

按照《白虎通》的記載,笙本來是葫蘆做的(瓠曰笙)。唐朝劉恂也寫過:「交趾人多取無柄老瓠,割而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韻清響,雅合律呂。」《堯典》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直至今天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中依然有實用葫蘆製作的樂器使用,如葫蘆絲。
風水認為葫蘆可以避邪,因此在房屋前後種植葫蘆。

聞一多認為在古代中國南部有人是從葫蘆中產生的傳說。他引用《詩經·大雅·綿》中「綿綿瓜瓞,民之初生」的歌詞。此外他認為伏羲和女媧實際上是葫蘆的代身。伏羲又作包羲,與古代葫蘆的名稱匏同音,而媧在古代與瓜同音。

元 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幹……」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鹹宜,最為佳蔬。」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醃製,也能幹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後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葫蘆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葫蘆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瘻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葫蘆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葫蘆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高。

合巹即新夫婦在新房內共飲合歡酒。舉行於新郎親迎新婦進入家門以後。起於上古。本用匏(葫蘆)一剖為二,以七將兩器(瓢)之柄相連,以之盛酒,夫婦共飲,表示從此成為一體,名為「合巹」。後世改用杯盞,乃稱「交杯酒」。宋代並有行「合巹」禮畢,擲盞於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陰陽和諧的習俗,帶有明顯的性,象,徵的意味。還有通過看擲於地上兩個杯的俯仰來看日後夫婦是否和諧。有些佔卜的意意思,後亦以「合巹」借指成婚。

《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孔穎達疏:「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異牲也……合巹,則不異爵,合巹有合,體之義。共牢有同尊卑之義。體合則尊卑同,同尊卑,則相親而不相離矣。」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飲訖,擲盞並花冠子於床下,盞一仰一合,俗雲大吉,則眾喜賀,然後掩帳訖。」

宋吳自牧《夢粱錄·嫁娶》:「禮官……命,妓,女執雙杯,以紅綠同心結綰盞底,行交巹禮畢,以盞一仰一覆,安於床下,取大吉利意。」

聞―多在《神話與詩/伏羲考》中論證指出,說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就是「匏析成瓢」的意思。在陶器發明之前,尋找合適的專用取水用具是先民們急於解決的大問題。先民可能會嘗試著用各種瓜皮取水,在一代又一代的嘗試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葫蘆最適合用做取水用具,又逐漸形成制瓢技術。這一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先民喝水的大問題,是一次足以與石器和火的發明並列的技術進步。

神話中的伏羲氏其實是用葫蘆作飲水器具的時代象徵。合巹是婚禮上至為關鍵的環節,正是用瓢象徵夫婦之事的。可見,古人把制嫁娶之禮的偉大功跡記在「匏析成瓢」的伏羲氏名下,不無道理。也可以視為伏羲氏時代的遺風流俗。

葫蘆神話大多有這樣一些內容:葫蘆是誕生始祖的母,體;是先祖靈魂的歸宿地;葫蘆籽是萬物的種子;葫蘆笙聲是祖先的聲音。彝族民間長詩《梅葛》說,漢、傣、彝、僳僳、藏、白、回等民族,都是從一個葫蘆裡出來的親兄弟;拉祜族長詩《牡帕密帕》中說:第一代人扎笛和娜笛是天神厄莎用葫蘆孕育出來的,拉祜、佤、哈尼、彝、傣等九個民族是扎笛和娜笛所生的九對孩子。

佤族《司崗裡》也有類似的傳說。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們常掛在門口用來避邪、招寶。上至百歲老翁,下至孩童,見之無不喜愛。就連電視劇中也要賦於葫蘆以多能和神話的功效。緣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著古老的淵源。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裡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闢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

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如果夫妻緣薄,可以擺放一隻在床頭,加強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蘆還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掛在病者的床尾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氣,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則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葫蘆神話大多有這樣一些內容:葫蘆是誕生始祖的母,體;是先祖靈魂的歸宿地;葫蘆籽是萬物的種子;葫蘆笙聲是祖先的聲音。總之,葫蘆已成為觀賞、收藏、實用的上好佳品,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徵。

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於葫蘆的最早發現。葫蘆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記載,同時關於其名稱也有多種叫法,「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壺」、「盧」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皿,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壺」、「盧」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而「葫蘆」則是俗寫,並不符合原意。

從文獻上看,中國古代民間就有以葫蘆等為多子象徵的信仰。後來道教興起,葫蘆被納入其宗教體系,增加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佛教的傳入和流布,也給葫蘆增添了新的花葉。現在民間傳承的故事中,葫蘆成為一種「靈物」。例如廣泛流傳的「寶葫蘆」故事就說故事的主人翁擁有了寶葫蘆,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這表現了過去貧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使他們欲望得到滿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寶葫蘆。

古代夫妻結婚入洞房飲「合巹」酒,巹即葫蘆,其意為夫妻百年後靈魂可合體,因此古人視葫蘆為求吉護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葫蘆與仙道的關係非常密切。《列仙傳》上的鐵拐先生、尹喜、安期生、費長房這些傳說中的神話人物,總是與葫蘆為伍的,以致後來葫蘆成為成仙得道的標誌之一。

由於「葫蘆」與「福祿」音同,它又是富貴的象徵,代表長壽吉祥,民間以彩葫蘆作佩飾,就是基於這種觀念。

另外因葫蘆藤蔓綿延,結子繁盛,它又被視為祈求子孫萬代的吉祥物,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 、「萬代盤長」 等。

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臺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

由濟水,共濟,代表保平安、濟世救人;以利水與易燃成灰等可入藥,還可用以裝藥及作火器、兵器,進而代表醫藥,健康,長壽,甚至包括驅災難、避兇險。僅此,已足夠「五福」,不論是《尚書·洪範》所列「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命終」抑或通常所指福、祿、壽、喜、財。不僅如此,經《葫蘆棗》、《壺公》傳說,善待道人可由葫蘆帶給致富財源或得登入「壺中仙境」,「壺中仙境」在道家臆想中即至高無上的福地:無憂無慮、長生不老。

因《八仙過海》傳說,葫蘆躋於「暗八仙」亦即「八寶」,獲「寶葫蘆」之譽,並「葫蘆中豈只存五福」之謂,包羅了「應有盡有」、「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由於葫蘆所具封閉、包藏等原生形狀與性能,誘發了人類的想像力及神秘感。

福、祿、萬、生、升的諧音。福、祿與福祿因諧音用葫蘆表示,子孫萬代用枝葉繁茂、多果的葫蘆藤蔓表示,笙表示生與升,葫蘆的稱謂與書寫僅漢字楷體不下50種,也是葫蘆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以最基本的瓠、壺、葫,鍾盧、蘆,匏,瓢而言,可直析為大瓜,大圓球,大包或大泡,和瓢瓜對照方言並慮及早期居民發音或較單一,或不盡相同,瓠一浮一蒲一匏一漂一瓢有所近似結合聲韻,恰似仿效葫蘆受物體、流體作用的擬音,即嚕,呼嚕,浮嚕,噗嚕……葫代福,蘆代祿,蔓代萬,笙代生、升均為約定俗成,笙又因聲音如春天生機勃發而代表生機。葫蘆笙成了許多民族的吉祥樂器。

合巹是結婚的同義詞,吉祥詞,專用的慶賀詞。首先,它源於前文所述《昏義》等記載。其次,合婚飲酒用葫蘆作瓢特定字——巹從楷體解:上部丞即承,為繼、延續,和佐,相輔、相助之義;下部巳,為篆體卩,即竹,現作節,指貞節、節操、操守。如《昏義》所講「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一對新人各以一系紅繩之半瓢交杯對飲,後合二半瓢為一體用紅繩系牢成為婚禮上最重要的儀式,寓意不言而明。

吉祥圖譜或圖案是中華吉祥文化歷史的積累和重要部分,葫蘆或花、果、葉、蔓連綿,或突出果實,在有關圖譜中或為主,或為輔。猴子上葫蘆意為從此見者一家代代封侯,葫蘆金剛、葫蘆兄妹是正義與神通的化身。諸多的葫蘆圖譜,表明了葫蘆在中華吉祥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為吉祥物過去與現在的穩固地位。道觀及佛廟也多以葫蘆寶頂作為鎮寺廟之靈寶。

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裡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闢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

在臺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聚財、富有。葫蘆是風水學中常用之物,效果好,威力大,作用奇特,它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醫病,二是化煞收邪。

《飛星賦》曰:『七有葫蘆之異,醫卜興家。』七為兌卦,如果這個方位有山如葫蘆狀,為葫蘆砂,主人在醫卜星相方面有很高的學術和發展。在洛書裡兌卦在西方。葫蘆主醫卜星相,如果有人是從事這個方面職業的,在家中掛葫蘆,則對事業和學術有利。

在《魯班寸白薄》中有此詩:牆頭梁上畫葫蘆,九流三教用功夫,凡往人家皆異術,醫卜星相往來多。除此之外,葫蘆還是一件神秘之物,可以降妖除怪,阻擋任何煞氣,特別是銅葫蘆化煞效果最好。

在風水上,令人運程阻滯並帶來疾病的星耀,都是五行屬於土,而銅葫蘆即擁有化解土煞的功效,如果在銅葫蘆的底部及蓋加上八卦圖案,便成為效果更佳的『八卦化煞葫蘆』。
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民俗不僅認為葫蘆可促身體健康,更可添夫妻情分。若夫妻緣薄,可擺放一隻銅葫蘆在床頭,增加夫妻恩愛。另外,凡家中有體弱者,可擺放此法器,對健康有利,家有小孩及長者更應選用。此物在一定程度亦可納福吉祥。在神話和故事裡,葫蘆始終與神仙和英雄為伴,如八仙中的鐵拐李,壽星南極翁,濟公和尚等都身背葫蘆或腰懸葫蘆,被認為是給人類帶來福祿、吉祥的靈物。
所以葫蘆自古以來就是「福祿吉祥」、「健康長壽」的象徵,也是保宅護家的良品。葫蘆在民間傳統喻意中認為可保體泰健康,掛在睡床尾或擺放在睡側。就可以吸取不良的氣場,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可以吸走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

如果你想了解國內外更多的葫蘆信息,可以加小編微信。

葫蘆工坊致力於葫蘆文化的傳播與創新,及葫蘆種植、加工設計、葫蘆產品創新於一體。
歡迎新老朋友洽談合作、定做,共同推廣葫蘆文化。
也可以加小編微信:15801216766
每周末舉行葫蘆工坊開放日、體驗教學。請提前預約。




相關焦點

  • 葫蘆代表什麼,為什麼好多神仙都帶著葫蘆?
    今天聊的是一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葫蘆。大家知道太上老君有葫蘆,八仙鐵拐李有葫蘆,福壽老人也有葫蘆,甚至中國八十年代創造的最著名的動畫片都叫《葫蘆娃》。葫蘆屬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乾,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那麼葫蘆究竟有什麼寓意,又有什麼本領讓它如此高頻率地出現在神話故事裡呢?
  • 什麼人適合翡翠葫蘆?翡翠葫蘆的寓意有哪些?
    在眾多的翡翠飾品中,翡翠葫蘆不同於其他題材,它不僅本身給大家帶來獨特的美感,更發展形成了一種文化類別。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澱,翡翠葫蘆有非常多美好的神話傳說,像遠古時代的女娃與伏羲就把葫蘆視作敬重的神明來供奉。
  • 為什麼國人喜歡葫蘆造型的吉祥物?葫蘆有什麼寓意呢?
    說起《葫蘆玩》這部動畫片,相比90後的寶寶都很熟悉。在動畫片《葫蘆娃》中,7個葫蘆兄弟都源自上古天神,個個法力無邊,而把天神的形象和葫蘆劃等號則由於中國人自古對葫蘆有著非常浪漫的傳統情結。今天晶石上的舞者來和大家聊聊葫蘆葫蘆是最古老的吉祥物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此後從自然原始的荒蠻到燦爛多樣的藝術頻繁出現了葫蘆的形象,個別民族還有關於它的節日。
  • 葫蘆裡賣的什麼「寶」
    如今,路莊村帶動全區銷售葫蘆佔到全國市場的80%以上。 小葫蘆裡有大學問 葫蘆,民間認為象徵著「福祿」,所以全國很多地方種葫蘆,人們喜歡在家裡擺葫蘆,或者在身上佩戴葫蘆、葫蘆工藝品。路莊村歷史上就有種植葫蘆的傳統,但至於何朝何代興起,似乎又沒人說得清,聽到最多的說法是:聽老人說,有些年代了。
  • 玉風情老楊告訴你,挑選翡翠葫蘆要注意什麼?葫蘆寓意大全
    「懸壺濟世」最開始是指醫者有救死扶傷,救濟百姓的良好品德,後來因為很多藥鋪,郎中(行醫者)的家們口都掛有葫蘆和裝藥材丸用的都是葫蘆,所以後來它就代指中醫了。它還有一段神話故事呢!相傳古代有一老翁,他是被貶下凡的神仙,他在凡間以買藥為生,他把一個葫蘆掛在藥攤旁,打烊時就跳進葫蘆裡,這事被管理市場的費長房看見了,就去問那老翁,老翁帶他進了葫蘆發現裡面金碧輝煌,竟是另有一方小天地!
  • 你猜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無法了解對方的情況時,常常愛說:「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們經常將懸壺當做是濟世救民的代名詞,「懸壺濟世」,那麼懸的是什麼壺呢?這就要從一個典故說起。   葫蘆的用途十分廣泛,早期人類生活離不開它。葫蘆幼嫩的果實和葉子是先民的食物和菜蔬。「七月食瓜,八月斷壺」,說的就是甜嫩的瓠瓜可作食用。葫蘆果實外殼色白,外層有蠟質,質堅硬而輕虛。
  • 文玩葫蘆的種植和採摘需要注意些什麼?
    作為文玩葫蘆的愛好者,不但要了解文玩葫蘆的收藏和盤玩方法,還要了解文玩葫蘆的種植和採摘情況。有朋友說,文玩葫蘆種不好,岀芽和結果率很低,採摘時間不易把握。那麼,文玩葫蘆的種植和採摘需要注意些什麼?我們來看看文玩藏家伊楊先生的介紹: :1、文玩葫蘆的種植首先是種子的選擇,最好選擇子大而飽滿,品相好且一年以上的葫蘆種子。
  • 文玩葫蘆分幾種?文玩葫蘆圖片欣賞
    這壺都是指葫蘆。」我國古書上「壺」、「匏」、「瓠」、「甘瓠」指的均為葫蘆。在七千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葫蘆和葫蘆種,並在其後漫長的發展演進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葫蘆文化。我國《詩經》、《論語》中均廣泛提到了葫蘆。《詩經》中與葫蘆有關的作品就有《邶風·匏有苦葉》、《小雅·匏葉》等11篇,在《詩經》時代,葫蘆就已廣泛地應用於社會生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 葫蘆世界 | 福爾摩斯葫蘆菸斗
    這是經典的福爾摩斯葫蘆菸斗,葫蘆和海泡石的混合拼接。葫蘆是一種天然植物,具有各種大小和頸部形態,有利於這種葫蘆菸斗的設計。
  • 葫蘆有什麼寓意?玉葫蘆的隱藏寓意你知道嗎?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對於葫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國人心中都有著極為吉祥的寓意。那葫蘆有什麼寓意呢?葫蘆的寓意最為直觀的便是「福祿」了,這種寓意來自諧音法,傳達的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除此以外,葫蘆有什麼寓意呢?當然還是和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有關。葫蘆的形狀與「吉」字相似,故而又被寓以「吉祥」之意,且葫蘆多籽,所以還承載著人們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
  • 霹靂葫蘆說——一隻葫蘆的前世今生
    ,因為各種不良善,世界遭到懲罰,引發了一場大洪水,二人因為躲在葫蘆裡得以倖存,為了全人類,便跑出來生孩子,所以又有人類是葫蘆所生的說法,聞一多先生甚至考據研究出二人根本是葫蘆的化身:「一對葫蘆精」;印度傳說裡薩竭羅國王的二老婆生了個葫蘆,剖開後跑出六萬子民;傣族傳說中,說洪水泛濫,河上漂來一隻大葫蘆,葫蘆裡出來八位男子,有位仙女一揮手,其中四個變成了女人,大家便去生小孩了……中國的彝族、傈僳族、拉祜族中也都有類似的傳說
  • 【葫蘆文化】葫蘆概體一覽圖
    中國(天津)第一屆葫蘆文化藝術節於2014年12月15日起,在天津今晚報大廈二層組委會辦公室開通現場報名,廣大葫蘆愛好者均可根據報名表要求攜帶相關資料現場報名參展!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於葫蘆的最早發現。葫蘆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記載,同時關於其名稱也有多種叫法,「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壺」、「盧」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皿,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壺」、「盧」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
  • 河北邯鄲:「葫蘆爺爺」的「葫蘆娃娃」
    53歲的龍常青是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平固店鎮北吳村的一名農民,他基於興趣自學烙畫葫蘆技藝,二十多年間製作各式烙畫葫蘆作品三千餘件,作品內容包括歷史人物、花鳥魚蟲、神話故事等。烙畫葫蘆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製作者運用烙鐵在葫蘆上熨出烙痕作畫,根據火候和力度的不同,能夠繪製出豐富的層次和色調。↑2020年5月14日,來自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平固店鎮北吳村的龍常青在進行烙畫葫蘆創作。
  • 翡翠葫蘆耳環有什麼吉祥寓意你知道嗎?
    翡翠葫蘆是翡翠眾多雕刻類型中非常經典的一種,在中國人的眼中也一直是吉祥如意的代表,翡翠葫蘆耳環更是在翡翠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那麼翡翠葫蘆耳環有什麼吉祥寓意呢?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寓意一:葫蘆諧音福祿,在中國漢字文化中福祿的寓意是非常美好的,象徵著「福祿吉祥」、「健康長壽」寓意二:翡翠葫蘆耳環中的翡翠有著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的好兆頭,尤其是黃金鑲嵌的翡翠葫蘆耳環更是寓意豐富,既彰顯了玉之品質、金之高貴,又迎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金玉良緣」、「金玉滿堂」的美好寓意,象徵著幸福的姻緣和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 小小葫蘆大千世界 「葫蘆烙畫」傳承人鄭小良做客徽派
    入行:夫人引進門  一畫就上癮徽派:我們對「烙」這個字不陌生,但作為一項技藝就不了解了,可以簡單說說烙畫是什麼嗎?那時廣交會展覽規模很大,我去早了或者快結束時會去轉一圈,發現還有人在葫蘆上作畫,我看了感覺葫蘆是中國傳統的東西啊,我又是從小畫畫的,有美術功底,於是找到那人,讓他賣四五個白葫蘆給我,回來以後我就嘗試在葫蘆上烙畫。
  •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1921年作此幅《依樣》構圖呈半弧形,花葉藤蔓依勢而下,上密下疏,幾欲撐滿全紙,五隻葫蘆各擇其位,畫幅下端那隻垂枝往下,勃勃生機也。吳昌碩 葫蘆圖 1915年作題識:秋果黃且紅,如錦張碧空。安得製成衣,被之七十翁。乙卯秋,吳昌碩這幅《葫蘆圖》共有吳昌碩三方鈐印:吳俊之印(白)、吳昌石(朱)、虛素(朱)。
  • 看看你手裡的文玩葫蘆,是不是發黴了?文玩葫蘆發黴怎麼辦?
    說起文玩葫蘆,現在的文玩老玩家,可以說有九成以上都玩過文玩葫蘆,畢竟這麼經典,價格又如此便宜的手捻葫蘆,就算是平時練手,也得買幾個玩玩吧,所以,文玩葫蘆在文玩圈的普及率是很高的。但是,很多玩家因為盤玩不當,保養不當,導致文玩葫蘆發黴,還渾然不知,盤得起輕。看看你手裡的文玩葫蘆,是不是發黴了?文玩葫蘆發黴怎麼辦?一、文玩葫蘆什麼時候發黴?
  • 葫蘆爺爺的願望
    放下手中的葫蘆和針管筆,黃阿金笑言,「你看動畫片《葫蘆兄弟》裡,那個葫蘆爺爺也是白鬍子,這鬍子也是我的重要道具。」  黃阿金是名副其實的「葫蘆爺爺」,和葫蘆的緣分很深。一輩子從事美術工作的他,退休後迷上葫蘆彩繪和雕刻,如今有了自己的「葫蘆工坊」,每個雙休日都會去城隍廟附近擺攤,售賣葫蘆工藝品。
  • 翡翠葫蘆真的可以驅邪避害嗎?它的寓意是什麼?
    說到翡翠葫蘆就來講講它的文化溯源吧,古代神話中,葫蘆象徵著能驅邪避害,想必大家都記得《西遊記》中,葫蘆的出現次數都很頻繁吧,這其中都是為了驅除妖精,而出現的太上老君腰間攜帶的物件都是葫蘆形狀的,那到底翡翠葫蘆究竟有這樣的用途嗎?
  • 梅西最愛的葫蘆裡,究竟裝的是什麼茶?
    什麼是馬黛茶馬黛茶,確切來說是一種似茶非茶的天然飲品,與中國的茶並無淵源。我國的茶是山茶科山茶屬,而馬黛茶則是由生長在南美洲的馬黛樹葉製作成的,是冬青科大葉冬青近似的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每年 4 ~8 月份 ,是阿根廷馬黛茶豐收的季節。當地人綠葉和嫩芽採摘下來 ,經過晾曬 、分揀後衝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