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April - 從四月小姐到爵士聖誕Queen

2021-02-07 某路爵記

爵士音樂主題專訪

vol. 5


本期人物:April Wu吳思瑤

唱作人、爵士歌手、PeaceMusic廠牌主理人

April Wu and Her Story with Chirstmas


April在上海爵士地標JZ Club演出中



聖誕爵士名曲《聖誕歌》



一、她與美國爵士


某路: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著名爵士歌手、唱作人 - April Wu吳思瑤,參加某路的爵士音樂主題專訪。Hi,Lady April你好!


April吳思瑤:Hi 某路~ 聞名還未見面,遙saying hi~ 謝謝你訪問我,哈哈。


為躲避疫情,從紐約出發橫穿東西海岸一路抵達洛杉磯,途徑Marfa, Texas沙漠時



聽說最近一直在曼哈頓和洛杉磯,一切都還好嗎,那裡的秋景如何?


準確來講,我是從三月紐約進入封鎖期後,熬了兩個月左右觀察形勢。五月底看這失控的局勢,感覺疫情一時半會兒好不了,就買了輛二手車,六月中旬約了一個要去加州看男朋友的女生朋友(也是當時我的一個做音樂教育培訓的合作夥伴),一腳油門橫跨東西海岸到了洛杉磯避疫。


十二月加州進入了晝夜溫差最大化的時節,家家戶戶從感恩節的裝飾改裝成聖誕的holidays feel。而我們的衣物鞋襪也幾乎是白天一套晚上一套的配置。我從亞馬遜訂了臺小小的暖風機,第一次在加州有了「過冬」的感覺。


在美國家中應景哼唱名曲《Autumn In New York》


而紐約已經下過了第一場雪,又是一年前我剛剛又回來時的樣子。這個時候,格外想念紐約的人事物,尤其是 - 紐約的秋天



國外一直還在受疫情的影響,這一陣,你都在忙什麼呢?



2020年春在紐約中央公園



還記得去年你還在JZ Club的電臺節目裡吐槽寒冷的、需要在路上倒著走的曼哈頓,現在又開始想念起紐約的秋天了。這一來,在美國已經呆了多久了,來這裡之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那是一個三九天的上西區曼哈頓大道,紐約人都是有winter depression的,所以我並沒有說「懷念紐約的冬天」,lol~ 但其實中間的夏天和秋天我都在上海,2019年的冬天我拿到了我的第一個O-1籤證(傑出人才籤證),以此正式敲開了我在美國持證上崗演出的大門。三月三日,我在中城舉行了一場又爽又比較成功的小型表演結束後,紐約就正式進入了"lock down"階段。直到今天,第一批疫苗開始投放給一線工作者,我想到明年中,美國的抗疫就會有一個比較令人欣慰的走勢。上周Jazz Standard宣布永久停業,這周原先恢復演出的一些場地又再度回到線上演出,以及進入donate階段。希望這個低氣壓的冬天可以過去得更快一些。

2020年春在曼哈頓中城的演出中,致敬傳奇爵士女伶Nancy Wilson(1937-2018),有很多樂迷覺得April的舞臺氣質與聲線神似Nancy現在是十二月中旬,隨著拜登先生把306張選舉人團票穩穩地拿到手裡,楊安澤也有望接任紐約市長,美國向左走還是向右拐,都考驗著在這世界三分的歷史洪流中,每一個人的判斷和選擇。如何拆掉圍牆,構建起一座新的橋梁,也顯得尤為關鍵。而我這裡,代表一個來自中國的音樂人,從事爵士樂,搭建一座東西方音樂文化的橋梁,可能就是一種很剛好的方式。我想作為少數族裔,尤其是在紐約的亞裔爵士歌手幾乎清一色地來自日韓的情況下,用聲音和作品去傳達來自中國的聲音,哪怕little by little,也可以改變很多在他們眼中對中國音樂人的認識。冥冥中像是一種使命,你看到光亮,你伸出手,你可以抓到它。Go get it!



2020年夏在洛杉磯

一次特殊的經歷,具體在做什麼「樂」呢,有樂迷在網上看到你依然每天在孜孜不倦的練vocal。大家看到的所謂「練習」,其實也是我們在疫情下對於網際網路應用和社交媒體推廣的測試,也正是我在為新專輯曲目的一些暖身和「民意測驗」。以此聽到更多四面八方而來的客觀的聲音,從而避免陷入歸於偏重於主觀喜好的盲區。這在我之前做專輯的經驗裡,都是很好的借鑑方法。但畢竟這樣的小打小鬧有別於過去十三四年我在北京和上海的高強度演出,中間有五六年,為了唱現場賺錢做專輯,我幾乎是365天,全年無休的。

將爵士名曲《Blue Bossa》巧妙改編歌詞

愛心鼓勵樂人勇敢面對疫情

包括有幾年北京霧霾每天八百多爆表的天氣裡,特別容易反覆患上流感,我記得有一次,我已經失聲到連氣聲都沒有了,站上舞臺還是開出口來能唱幾句像樣的旋律。只是苦了合作的樂手,得不停的Solo加上無限加長的前奏、間奏和尾奏哈哈哈。所以經過將近九個月的居家避疫,這種孤單的生活形態和幾乎沒有社交活動的不尋常狀態,導致嗓子的技能是有明顯退化的,甚至思想也很容易停滯在一個尷尬的不上不下的維度裡。

看著國內大家的生活幾乎回到以往,甚至更加熱火朝天,心裡既為大家感到高興,也有點小小地嫉妒大家。但我有在社交網絡上觀察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動態,也在和國內外的合作夥伴保持中等效率的工作溝通。同時為了新專輯《April In New York》進行籌備工作。這也將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正式的錄音室爵士專輯,將和我的聯合製作人 - 爵士鋼琴家Takeshi Obayashi一起進行接下來的編曲、錄音和製作工作,我對此相當期待。而我感覺這個時期的聽覺的積累,也使我在演唱時,重組需要使用的音符時,我的審美選擇又有了一些明顯的進步,這也讓我有點興奮。

在紐約中央公園


遺憾的是朋友們因為疫情和籤證問題紛紛離開了美國,合作夥伴們遠隔重洋,分散各地,不同時區,且離別的畫面看多了,其實真的能有多「樂」,說說就好。只希望美國早日重回正軌。Let there be light! (「讓那裡有光!」,我當初在UC伯克利的sather gate看到的校訓)


期待新作品,希望國外疫情也能早日消散讓一切回歸正常。中國爵士歌手在美國能立足的確實不多,你從上海爵士舞臺來到美國,紐約、洛杉磯的爵士氛圍,和上海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密集且多元,辛苦又幸福。大家都背著使命感,傳承與發展著。大家仿佛可以閃躲著現實世界的殘酷,卻又演繹著真實人生的劇情。從2019年開始,我總有一種莫名的不真實感,像在一個醒不來的夢裡。而在這個夢裡,紐約的可能性也是無窮的。它向你昭告著歷史,呈現著現在,指給你到未來的諸多方向。



上海的爵士樂演出氛圍,某種程度上非常特別地裹挾著大量的教育內容。一方面因為上海音樂學院和JZ School,甚至是南藝、浙音這樣的大後方供給,一方面大批量的海歸留學生們,尤其是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也想到滬上闖蕩一番。加上2018年開始,上海林肯爵士樂中心在外灘的落戶,這個機構帶著寓教於樂的使命,把前線的信息和藝人都通過與當地的無縫連接,產生著快速且積極的影響。所以在這裡,很多時候,藝人也是老師,學生也是觀眾,學生也是藝人,甚至從紐約來的音樂家一夜之間變成了你的朋友,然後你們便毫無嫌隙地聊了起來,說著各種未來在表演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可能,真的很神奇。

那夜,滬上爵士女伶April Wu的演出


同時,也因為觀眾裡面一部分要求相當高的娛樂性,而另一部分是帶著傢伙事兒來jam或者暗中觀察的(我也幹過同樣的事lol),面對這樣的觀眾與同行,演出壓力是巨大的。你往往需要好好想想,這場演出,你需要做一個如何精彩又特別的主題,你需要準備什麼樣的歌單,在這些曲目裡你要做什麼樣的即興,而這場演出後觀眾的反應也往往決定著你下個月甚至季度,被book的演出量。

2013年April在「有親戚的流行歌手」巡演最終場北京江湖酒吧演唱《黃粱一夢二十年》,其中穿插了黃梅調《對花》,並「神預言」了自己未來會到紐約發展

紐約則是把一切拋到腦後的,你可以隨意組合,它給你創造空間,也給你最嚴酷的考驗。自負盈虧在紐約的表演場合裡,則成了你是否可以留在這座城市最關鍵的決定因素,而曼哈頓的吃穿住行也讓你沒有任何藉口可以偷一點點懶。

在紐約爵士地標 - Jazz at Lincoln Center


充滿未知的世界,能給我們介紹三個,你所經歷的最喜歡的美國爵士音樂場所嗎?Dizzy's Club,Jazz Gallery,The Django。



Dizzy's Club是林肯爵士樂中心多個演出場地中的唯一一個俱樂部形式的場地。2014年我第一次造訪紐約時,經常到北京看我演出的一位波士頓聽眾,和幾位北美崔健樂迷會的名校校友,帶我在這裡小聚。而我沒有想到的是,幾年以後,因為我從北京轉戰上海演出,繼而邂逅了很多由林肯中心派到上海演出的爵士音樂家們。也正是因此,他們帶領我叩開了通往紐約爵士樂演出宇宙中心的大門。

右一,2018年紐約時裝周期間,與紐約著名踢踏舞音樂家(Dancing Musician)Michela Marino Lerman和臺灣街舞藝人陳妍臻Nikki在林肯中心Jazz Gallery - WHERE THE FUTURE IS PRESENT爵士樂畫廊成立於1995年,地址在百老匯大街與二十七街交口,而它的股東之一也是2018年去世的傳奇小號手Roy Hargrove(1969-2018)。對於我來說,Roy像一個我在紐約最初對於爵士樂的全部記憶,因為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他,在青年音樂家的隊伍裡參與、指導、用心良苦、循循善誘。而這種精神也激勵著音樂家們在本就很辛苦的演出生活之餘,對於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和指引。

2018年春在紐約林肯爵士中心的Dizzy's Club我第一次看到Roy是2018年4月在Dizzy's,跟當時我的好朋友Evan Sherman的大樂隊一起在演出。他邊吹小號,邊唱September In The Rain的樣子,讓我在那一夜對唱歌有了一種來自樂手視角的全新認識。而爵士畫廊,在鼓勵年輕音樂家儘可能發揮想像力去嘗試和表演呈現自己創作的音樂及表演形式,而非僅僅是標準曲的演奏之外,會員制的收費優惠以及對外出售的爵士肖像,也是這裡之所以稱之為「爵士畫廊」的立意所在。疫情期間難能可貴的是,Jazz Gallery的演出幾乎沒有中斷過,而且發到我們郵箱的演出連結都是可以點擊觀看的。這讓求gig(註:現場演出)若渴的音樂家和觀眾們,都感到深深慰藉。Roy在2018年11月去世後,這裡的運營在現在的負責人Sakairi女士和眾多贊助人的努力下,還是保持著數量與質量。可2020的疫情,紐約幾乎所有的演出場地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援和支持這份來之不易的堅持。(註:Roy Hargrove,紐約已故著名爵士小號手,以硬波普風流派為主,兩屆葛萊美獎得主)



The Django,他們說爵士樂在紐約市地下一層聽起來最好。這個酒窖俱樂部,靈感來自古典爵士樂時代的巴黎博物館,以磚牆、拱形天花板和最先進的邁耶音響系統為特色。The Django位於下城的Roxy Hotel地下一層,這裡的復古味、大樂隊、搖擺舞會、形色人等、紙醉金迷...無一完美詮釋著講述著呈現著你認為的「紐約」該有的樣子,像是回到了蓋茨比電影裡的場景。爵士大師們經常會非正式地show up。

你可以好好打扮和朋友相約來這裡party小聚,也不用擔心需要時刻正襟危坐看演出,不能發出任何聲音的拘謹。上面我提到的Roy參與的Evan的大樂隊,也經常在這裡演出,我2018年9月回上海演出前,在這裡最後一次見到了身體並不舒服,並且歪斜在一邊皺著眉頭讓人不忍打擾的Roy。後來Evan告訴我,那也是Roy最後一次強撐著身子來支持Evan Sherman Big Band。另外,我要補充一個我個人去得最多的一個俱樂部,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它在我上西區住所的樓下。晚飯後別人家上床的時間,我就會穿上我的短靴,去正點演出結束後的俱樂部暗中觀察各路高手的jam時間(註:爵士即興車輪戰)。一周的大部分時間在演出後,都會開放session給在下城演出結束後坐一線地鐵回到上城的音樂家們。經理名叫Terek,是個禮貌客氣會跟街坊們尤其是我這樣的女士打招呼的大哥哥。Smoke位於百老匯大街和Duke Ellington Bl這條以爵士大師名字命名的街道(106街),這也是我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

Steve Turre的Jam Session中獲得靈感
這些場所確實都應該去看一看,你覺得作為一位來自中國的爵士歌手,要能在美國爵士舞臺立足,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過硬的業務能力,堅強的精神和體力,縱觀全局的種族文化視野,掌握並且傳承根源與傳統,並放眼未來做自己這個世代使命欲達該做的事。

在紐約爵士地標Jazz at Lincoln Center回答很精彩!一轉眼,馬上就要聖誕節了,作為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你感覺疫情年美國的聖誕節,和以往有什麼不一樣嗎?各州政府已經明令不建議像往年那樣過聖誕節,所以本想在每一年都推出聖誕歌曲的我,在製作上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加上今年的政治氣氛格外濃烈,做與不做,以及做哪個,就變得尤為艱難。原先選擇的一首反戰主題的聖誕歌,想邀請我的老師Jane Monheit一起演繹,不過目前還在籌備中,也不確定今年是否是最佳的時機,所以一切還要再觀望幾天。


2020年平安夜前夕在洛杉磯時尚街區Fairfax




這讓我想起你2016年的那次聖誕節,你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歷歷在目嗎?現在的感受是唏噓時光荏苒,在那場演出後,我就從北京搬到了上海,並且以上海為基地暫別獨立流行唱作人的工作,作為全職的爵士歌手演出。而今,我已經從上海搬來紐約演出「工作」一年了。在2016年,我和前後三任助手光是做方案就做了整整八個月,而今年我被困在美國無法進行現場演出,也已經八個月了。而今想起來,特別感恩北京給我的歷練,能挑能扛能拼能忍,全副武裝不怒自威地身兼數職,咬著牙完成了自己夢想做的事情,是無比滿足的。

2016年12月25日音樂會當晚,演出結束後的April接受樂視《爵士越界》欄目組專訪中,談自己如何從一個獨立音樂人轉變為爵士歌手當年靠著歌迷和粉絲的喜愛和自己的橫衝直撞,一舉在京東眾籌平臺成功進入演出類項目的前三甲,而這些資金的籌措,和項目的圓滿完成,也給自己日後的可能性做了穩妥的準備。

《吳思瑤April Wu - 十二月的羅曼斯 (The Romance of December)》那是華人爵士歌手的第一張聖誕專輯,你當時決定來做一張聖誕主題爵士專輯的原因是什麼?我一直對聖誕歌曲情有獨鍾,2012年盛傳的世界末日,我曾經小試身手地跟當時的搭檔吉他手大項合作了《Magic Santa 2012》,獲得了樂迷的喜愛。

後來我有一位可愛的小助理在2015年前後跟我一起工作,她的偶像是張藝興,而EXO有一首單曲還是專輯叫《十二月的奇蹟》,也是跟這個主題有關,而當時2016年左右,我覺得在雪藏了自己的爵士歌手身份多年後(從2008年開始),終於是時候向大家展示一個爵士歌手初長成的模樣了。

2016年冬天「十二月的羅曼斯」演出海報


於是聖誕主題在我看來便成為了一個最不讓大家抗拒的接受爵士的通道,一來年節慶典大家都趨之若鶩,二來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多多少少大家都在成長環境中耳熟能詳,再加上如果得到「紅節奏」這樣厲害的老師樂團助陣,那麼一定是多邊多贏的局面。普及然後推廣,你擁有平臺,才能做更多的事。這也是讓自己和歌迷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去慢慢學習真正的爵士樂到底是什麼。另一方面如你所說,華人爵士圈還沒有一張真正意義的聖誕專輯,補充這個空缺也是很有意義。就是如何把這十五首歌都在短時間內完整地呈現,並且又有新意。顧忠山老師和肖恩•希金斯的編曲是在演出前兩周完成的,其實在當晚演出前,我仍然有兩首歌還是在艱難地記旋律的狀態中,但幸虧爵士的部分,是可以在和弦框架內進行一定的即興演唱,大大彌補了我出錯的可能性。Lawrence Gu顧忠山領銜的紅節奏樂團(RGP)並且在後期第二年發行的原音唱片中,我在上海廣播大廈錄音棚進行了部分歌曲的補錄,前後的Fix都是作為華人歌手保證一張聖誕專輯完整度的重要環節。小到Alec Haavik幫我糾正的mistletoe的t不發音,到我的好朋友蘇航大哥幫助我的粉紅色聖誕的封面設計,尤其是在眾籌方案上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朋友和樂迷們無私的幫助,並且遭遇到臨時更換場地等等的戲劇性故事,都是我人生中很寶貴的財富。也很感恩當時的自己真的做到了。華美壯麗的華彬歌劇院,嫣紅色與墨綠色的晚禮服,這一切都符合你的預期嗎?就如那句話,一切結果我都相信是最好的安排。我們也絕對有這個能力去讓事情合乎情理甚至超出預期,這就是你現在所看到的《十二月的羅曼斯》。因為一開始當這個念頭萌芽時,它往往只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然後辛勤澆灌、添枝加葉,茁壯成長為它該有的樣子。這兩套衣服當時在我眾籌的粉絲群裡,是由粉絲票選決定的。最後全場大合唱《Auld Lang Syne》(註:友誼地久天長,常用於平安夜零點鐘聲敲響時)的時候,以及當時坐在座位上的大家都躍躍欲試想起身跳舞的樣子,還有嗓子因為整個月沒有休息好,過度疲勞又打著雞血般唱完整場然而結束後感覺還能唱的續航能力!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聖誕老人來了)》我挑了二十多首歌,包括也參考了粉絲貢獻的意見,每首歌分別選擇了幾個經典或非經典的版本給顧老師參考,最後一起商量決定的。很多私人喜歡可是風格已經存在不便多放的歌,只能忍痛割愛,留待將來再演繹了。好在來日方長,聖誕專輯的傳統也在於每年都可以發布新的作品,這是件可以幹一輩子的事。只要你願意,這個羅曼斯可以一直上演。



專輯裡哪幾首是你最喜歡的聖誕標準曲,哪幾首是你最滿意的作品?可能比較特別的就是改成五拍子的還是悠然自得的《Winter Wonderland》,以及最經典的百唱不厭聖誕開場曲《The Christmas Song》。另外就是致敬我自己2012年的《Magic Santa, 2012》的《Jingle Bells+Santa Baby》組曲。

現場演唱《Jingle Bells+Santa Baby》組曲
而《Auld Lang Syne》,也就是《友誼地久天長》(我自己在2015發表的版本翻譯成《情誼長存》),則是當晚現場和唱片中觸動人心引起高度共鳴的一首曲目。如果有機會,我會在電視節目或其他的音樂作品中,做出更像唱片作品的詮釋版本,我想會在我自己的《The New Standard Project》中有更豐富的呈現。一些單曲的處理很別致,例如你剛提到的 《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的處理,是專輯中非常感人的一首,當時的思路是怎樣的?果然立刻就被你要求展開說了。這首歌除了小時候朗朗上口的《友誼地久天長》外,成年後它再次進入我的生活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的《長城腳下的公社》。當時我在電臺工作之餘,晚上也在香港馬會俱樂部演出爵士樂。聽眾裡面經常有霍英東、許鞍華導演等香港名流。在那裡我認識了我的忘年交 - Patrick Yang,他和他的一幫老同學在公社的聚會上,我們作為被邀請的樂隊,為他們演出了這首指定的曲目。後來發現這首經典的蘇格蘭民謠,原來在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港澳地區,與西方的習慣雷同,會經常出現在跨年過去、元旦來臨時,或是畢業典禮或其他儀式中使用。在「羅曼斯」這個版本裡,我用了這首低地蘇格蘭語歌謠的兩個旋律版本,把它們拼接在一起。我時常比喻成比如我把河北版的《茉莉花》和江蘇版的《茉莉花》做了一個無縫拼接。用更蜿蜒的旋律和晦暗的和弦版本,作為這首歌的引子,而用明亮的整塊的大線條旋律版本,作為這首歌的主歌部分來形成對比。
所以可能使這首歌在膾炙人口的旋律被勾起之餘,有了更多耐人尋味的細節與構造。


《十二月的羅曼斯》的演出場地 - 華彬歌劇院

五拍的《Winter Wonderland(冬日仙境)》確實是專輯中聽覺上很特別的一首,也是我本人在這張專輯裡最喜歡的一首。你個人感覺改成五拍後,這首作品呈現風格上和原版四拍的區別是什麼?其實我唱起來覺得是毫無差別的LOL。會完全忘記拍子這件事。我希望聽眾也是,just enjoy the music~

7分吧。一是當時對爵士演唱的概念,還停留在流行成分更多的唱法上,但那時候其實思想是很自由的;二來當時因為身兼數職,歌曲的熟悉度上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提升,加上整個聲音狀態的疲勞,補錄時又因為身體狀況過於強壯,而造成了一些push over的感覺。這也是我後來沒有把這張作品發行成黑膠唱片的原因。2018年我在Heyday碰到顧老師,徵求他的意見,他的意思也是讓我把黑膠發行的計劃往後放一放。

我覺得從2015年開始,我自己的聲音每半年都會形成一個質的變化,掌握一種新的技能,或者是又有了新的故事和內容。所以我想未來的可能性,會更值得期待。剩下的三分,甚至我想說四分或五分,才是我對自己將來的歌唱事業真正感興趣的部分。Lawrence Gu顧忠山領銜的紅節奏樂團(RGP)

當時現場你還特別設計了感人的聽故事小環節,能和我們再介紹一下嗎?就是現場的觀眾會事先投稿自己的聖誕故事過來,我們選取了若干,貫穿在音樂會始終,請投稿人上臺來講述或者是播放錄音。這些故事讓這些感覺上事不關己的西洋歌曲瞬間有了溫度,有了共鳴,有了妥妥的畫面感和人情味。我這個人其實很健忘的!不過我還記得,演出那天因為有工作人員的航班Delay,所以彩排時間上有一定的延誤,由於要趕進度,我臉上妝都沒來得及化完,當時已經來不及了,最後我是帶著一半的妝,上臺完成的演出,哈哈哈就一直很忿忿於妝發的不完美。

《十二月的羅曼斯 (The Romance of December)》
這也是中國第一張眾籌的爵士專輯,你覺得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推廣嗎?當然,這是一種很好的提前獲得購買和投資的方式,我覺得所有有粉絲的音樂人都應該去嘗試這個形式。但前提是你有很完整且獨具匠心的策劃與設計,可以俘獲他人的眼球從而引起關注,設置有吸引力的投資回報給眾籌人們。這個過程考驗的是音樂人的綜合能力,包括音樂素養、文案能力、製作方法、社交人脈等,以及事無巨細的執行能力。所以大家在發起挑戰前,一定不要認為這是件無比簡單的事情,你也要首先考慮到,你是否真的有這些願意花錢買你音樂的樂迷與粉絲,你是否真的積累了接近和達成目標的聽眾基礎。


因為在我做完《羅曼斯》後,有聽圈裡的朋友提起第二年有幾位歌手發起了很小額的眾籌項目,最後失敗告終。我想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音樂上面業務能力有問題,而是他們也許並沒有去全盤思考和研究,一個眾籌方案,並不是一件「發起-執行-完成」這麼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做好的事。沒有遺憾,我很感恩,因為這只是個開始。以後「十二月的羅曼斯」這個項目都會在很多年間,持之以恆地擴容下去。
比如有些年份只是出一兩首單曲,像是我2012年做的那樣;有的年份就找一些合適的歌手和音樂人合作,一起來給「holidays season」增添喜慶氣氛;而也終究會再回到劇院和現場,我想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會每年都跟大家在聖誕節一起唱歌的!

你曾在JZ Club電臺裡說過你是個健忘的人,所以需要生活儀式感來幫助記憶,這場演出和這張專輯對你而言,帶來了怎樣的儀式感?

就像新一輪的賽跑,由眾籌音樂會和發行這個項目的專輯開始,緊接著我便因為和紅節奏產生的合作,次年從北京搬到了上海演出,一演就是三年。然後又因為在上海認識了眾多來自紐約的音樂家,我們之間產生了很多屬於爵士社群的良好交流,於是我又踏上了前往紐約的徵途。



曾在獨立音樂界叱詫風雲

如今已轉型為爵士女伶的April



它同時開啟的也是我從獨立流行音樂唱作人轉型到專職的爵士歌手的生涯,可以說,我的音樂人生,「十二月的羅曼斯」是除了當年因為在豆瓣上做獨立音樂而被邀請去臺灣參加「星光」從而走上職業歌手道路之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這是我準備好,向爵士專業領域邁進的正式的一步。





三、尾聲


你家的兩個活寶好可愛,聖誕節馬上要到了,請給國內外廣大爵士樂迷們,送上祝福吧!


哈哈謝謝,其實我國內還有四隻小貓咪拜託老父親老母親在照料,也是覺得辛苦他們帶「娃」們了!


最美好的祝願希望大家保持健康,保持樂觀。Happy Holidays! 希望2021,世界可以恢復秩序,而我們又將擁有更多更新的好音樂!

下次我想再找你聊聊關於你對人聲爵士領域的見解,可以嗎?當然非常願意跟某路交流~雖然可能僅是一些淺見,但如果有機會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也是極好的。某路的效率之高令我豔羨,望多多督促工作。不過建議多多使用IG!是非常有用的與當今活躍的爵士音樂家和社群接觸的社交平臺。Better than亞馬遜榜單哈哈哈!


在美國家中的「現任小男友」 -  "Meow King"



April:感謝某路~ 非常開心和特別的一次工作體驗~ ;P


April給我的印象是睿智、敏銳且感性的,她執著於獻出終身的聲樂,從獨立流行到爵士越界,從北京到上海,再從臺北到紐約,她的人聲,即人生。雖然因為時空原因,還沒來得及親自看她的精彩現場,但訪談下來,April在我腦海中已留有很強的畫面感。她曾說,人生需要生活儀式感來幫助記憶,這場專訪讓我有幸帶她又回憶起那年的聖誕,那一場冬季的情懷、那日日夜夜的艱辛和無比充實的意義,和她作為爵士歌手的那個重要生涯裡程碑。作為有追求的爵士人聲藝人,在此真心祝福April在海外期間一切順利,讓我們共同見證她的成長,和她代表中國爵士力量在爵士音樂的發源地,唱出的最美聲音。遙祝April 2020年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April Wu吳思瑤(Lady April),PeaceMusic平和音樂廠牌主理人,唱作人,爵士歌手。作者:某路(Emerson),資深爵士樂評人,長期從事爵士新碟與黑膠點評。微博、網易雲「某路爵記」,網易電臺「某路聽爵士」

相關焦點

  • ​ins模特:April Jayne
    ins模特:illmindofapril目前粉絲1.7萬
  • 【鄉愁·春】你是人間四月天
    四月,江南的煙雨下出了一種情調,耐人尋味。
  • Christmas 讓爵士音樂和美餐陪你度過一個聖誕夜!
    既要有浪漫的音樂氣氛,再來一杯暖人心扉的美酒,還要有美味的聖誕大餐讓身心愉悅,放鬆一下!不錯,我們總是懂得你們的心思,所以為此準備了聖誕節的禮物.December is here and that means we are full-on in surprise season!
  • April in Paris
    或許四月不是巴黎最美的季節,但卻因為這首歌而深入人心。關於「April in Paris」的起源,有個美好的故事。百老匯作曲家Vernon Duke與朋友們在一個明媚的春日聚餐,他的朋友感嘆了一句:「四月來了,要是此刻在巴黎就好了!」Duke當場受到感染,在飯桌旁寫下了這首歌曲。
  • 我說--你是人間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I say
  • 專訪|詹小櫟:相融共榮,爵士大同
    從初次接觸爵士的少女,到專業歌手,再到教師、傳播者,「爵士樂」是詹小櫟的註解。
  • 宮園薰頭像丨四月是你的謊言頭像丨動漫頭像
    頭像,四月是你的謊言,宮園薰情侶頭像 #四月是你的謊言# 宮園薰頭像,四月是你的謊言,宮園薰四月是你的謊言#宮園薰your lie in april 新川直司 動漫 有馬公生 宮園薰 澤部椿 渡亮太
  • 妍推薦丨最美人間四月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I say, you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you are, leisurely clouds in the sky, roming,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in murmurs
  • R現場 | 聖誕前夕的甜蜜約會,Jeff Bernat首次中國專訪
    Jeff Bernat  首次中國專訪 ▼dopeness >主辦@ARKHAM 2018.12.20(Click here and enjoy video ❤️)Jeff Bernat 的驚喜現身讓臨近聖誕的魔都在華光溢彩中愈發滲出曼妙氛圍,而年輕男女們從耳機轉戰現場尋覓浪漫的動力,無疑是 Jeff 這些年來不間斷遞送給他們的滿計量甜蜜。
  • 李娜恩april身高是多少 官方身高為165cm
    李娜恩april身高是多少 官方身高為165cm時間:2019-10-21 16:44   來源:愛秀額米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娜恩april身高是多少 官方身高為165cm 李娜恩april身高是多少 近日來,一直陸續有網友問,《偶然發現的一天》裡,呂珠多扮演者是誰?
  • 英文每個月份的來歷:四月為什麼叫做April?
    馬克·吐溫曾經寫道:「四月一日,是讓我們想起其餘的364天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日子。」這句話說的就是四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愚人節」。雖然四月的第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惡作劇(不知道你是整蠱者還是受害者?),但四月為什麼叫做April卻不是那麼明確。   How did April get its name?   四月為什麼叫做April?
  • 本期封面|專訪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
    所有問題最終的本質就是:你為什麼要學習爵士,而熱愛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年初在採訪著名鼓手安咚咚老師的時候就了解到,他今年會推出自己的全新EP。這張集合了搖滾、電子、爵士、流行和古典等多種風格的EP主要由鼓手安咚咚、吉他手張晶、貝斯手崔文正共同錄製完成。在曝光的MV中,除了安咚咚老師細膩精湛而又表現力豐富的鼓技讓人驚嘆之外,吉他和貝斯的演奏技藝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期《中國樂手》人物專訪欄目很榮幸邀請到了擔任安咚咚老師全新專輯吉他部分演奏的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一起聊了聊他在吉他音樂方面的心得和見解。
  • 爵士年代「膠場」vol. 6: Queen of Jazz爵士女王
    「 Every Great Album Has A Story 」爵士年代「膠場」欄目每周兩期我們用黑膠的完美音質·還原爵士時代的回聲特別的日子, 本期分享一位女性爵士藝術家的故事第六期. Cleo laineCleo Laine生於倫敦,被稱為Queen of Jazz爵士女王,她是唯一獲得爵士、流行和古典音樂類格萊美提名的女歌手。
  •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四月霸權預定,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四月續作大熱門,只有輝夜大小姐如期開播。還有魔王學院延期,只剩下八男,因為是男性龍傲天,已經不怎麼吃香了,肯定是比不了輝夜大小姐的。這個四月,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想要拿下B站霸權,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原創作品有不少精品,聽我的電波吧。格萊普尼爾。BAN都非常不錯。可是他們沒有大火的潛質。整個四月只剩下八男和轉身成為了只有乙女遊戲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
  • 龔大小姐(56):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過很多遍了,大學的我不理解龔大小姐的腦洞,我接不上她的話。 四月的天,最後龔大小姐選了長款黑西裝配暗紅色絲絨連衣裙,呼應紅色大耳環,底下是黑色牛津鞋。 她問我,好看麼? 我說,好看,雖然怪裡怪氣的,但是好看。
  • 【專訪】生於廣州的爵士人——李婕:我不是只鍾情經典
    —— 英國當代爵士女歌手Brigitte Beraha李婕有一副迷人的嗓子,我欣賞她對歌曲獨到的演繹。——英國爵士音樂家Lee Goodall充滿魅力的舞臺表演家獨特的爵士歌手李婕畢業於英國皇家威爾斯音樂與戲劇學院爵士聲樂碩士,她有著寬闊的音域,豐富而溫暖的聲線
  • 浪漫聖誕《1224戀上爵士夜》將開啟村上春樹的異想世界
    作為日本當代文學領域的代表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可謂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與心境,熟悉他的讀者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愛音樂,尤其爵士。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村上的文學世界裡,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已經71歲高齡的村上「同爵士樂一起度過了人生大部分時間。」
  • 【四月清和雨乍晴】最美人間四月天:說說才女林徽因
    在她去世之後,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嶽霖手書一幅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寫盡了林徽因的氣質和風採。後面一句嵌進了林徽因的詩歌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寶寶念詩」主要念古體詩詞。要不然今天應該念這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因為這四月,突然想起《客中初夏》,也是寫四月。有陰曆陽曆之分,當然不是同一個四月,可是這又何妨我們念詩呢?
  • 英語詞源故事——April(四月):愛神阿芙洛狄忒
    表示「四月」的單詞April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因為四月是結婚的好季節。April:['eɪprəl] n.四月Aphrodite:[,æfrə'daɪti] n.阿芙洛狄忒aphrodisia:[,æfrəu'diziə] n.性慾,(醫學)性慾熾盛aphrodisiac:[,æfrə'dɪzɪæk] n.春藥adj.激發性慾的想了解更多神話故事中的英語詞源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