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電影,被記住的音樂——不朽的《華沙協奏曲》

2021-02-08 Real Music 本臻音樂

英國作曲家理察‧阿丁塞爾1904年生於牛津,早年曾在維也納學習音樂,後去美國從事電影音樂創作。影片《危險的月光》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為背景,以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一段二戰時期悽美的愛情故事。影片男主人公是一位有才華的鋼琴手,也是一位參加抵抗活動的波蘭飛行員,執行任務時負傷,在倫敦一家戰時醫院,偶遇一名來自美國的女記者,兩人相識相戀,濃情蜜意。但面對戰爭,男主人公最終作出艱難的決定,離開戀人,重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波蘭,抗擊納粹,影片以男主人公在醫院彈奏著這首《華沙協奏曲》為開始....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國1980年的二戰題材影片《海狼》中,《華沙協奏曲》被詞作家Leslie Bricusse巧妙地填上歌詞,改名為《珍貴的時刻》(The Precious Moments),作為影片結尾的一首插曲。英國傳奇歌手MattMonro獨具一格的完美演繹,使得為這部影片增色不少的這首《珍貴的時刻》,入耳盪氣迴腸,令人惆悵萬千!

 《華沙協奏曲》是一部直抒胸臆的宏大音樂詩篇,反覆出現的主旋律,有一種悲壯而無畏的情懷。鋪張的弦樂深情烘託鋼琴,鋼琴則以清脆、明亮的琴音回應,互為表達內心難以抑制、激蕩不平的情感——仿佛那看似平靜的海面,暗湧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又如平靜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圈漣漪,波瀾不斷……音樂最後結尾,猶如蓄集了巨大能量的洶湧波濤,撞擊嶙峋礁石,掀起淘天巨浪,振聾發聵,最後戛然而止,乾淨利落,卻令人心意難平、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洪聲音樂 情感與命運的協奏曲
    本文作者 張慶傑 《華沙協奏曲》,是電影《危險的月光》配樂的主題曲。
  • 【音樂】不朽的經典:世界十大鋼琴協奏曲
    協奏曲發源於巴洛克時代,也在巴洛克時代由巴赫基本定型為一件或者幾件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協奏這種沿用至今的樣式。而從莫扎特的第二十鋼琴協奏曲開始,鋼琴協奏曲這種音樂體裁才第一次具有深度,並更加複雜和統一。下面,「影音新生活」小編和大家一共欣賞最為著名的「世界十大鋼琴協奏曲」。
  • 【吉他協奏曲系列】不朽的《阿蘭胡埃斯》
    不朽的吉他協奏曲 —— 《阿蘭胡埃斯》
  • 波蘭華沙交響樂團傳奇來襲 遇見「活著的貝多芬」 福利
    這幾場由梅紐因執棒的音樂會贏得了廣泛讚譽,梅紐因本人也欣然受邀,成為剛成立的樂團——華沙交響樂團——的首位客座指揮。● 作為指揮家,潘德列斯基指揮過全世界幾乎所有著名樂團,長期擔任北德愛樂、華沙愛樂指揮,及多個音樂節藝術總監。
  • 【音樂百科】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經典版本介紹
    ,旋律動聽及濃烈的情感波動,頗受愛樂者及電影配樂歡迎,如經典名片【齊瓦哥醫生】即運用了「G小調前奏曲」op.23-5。至於頗受歡迎且著名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18,既是作曲家本人從沮喪中重建自信之轉捩點,更證明他是在柴可夫斯基之後最能寫出優美旋律線的俄羅斯作曲家,便不只一次為電影所選用,如在2007年「蜘蛛人Ⅲ」也使用了該曲第二樂章.1975年Eric Carmen的暢銷流行曲「All by Myself」(不知各位是否記得「史瑞克Ⅱ」的橋段?)
  • 經典誕生記|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由一文不值到不朽之路
    再來看看它這部不朽之作的誕生記,也許更加能體味到一種音樂史的趣味。
  • 氣勢磅礴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黑膠集市》嘉賓主持:陳小斌(FM97.4資深錄音工程師)以下文中介紹的版本均為黑膠唱片的版本,非QQ音樂版本本期為大家帶來上個世紀著名的蘇聯小提琴大師奧伊斯特拉赫的一張珍貴唱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 波蘭電影繼續-圖解《浴血華沙》
    《浴血華沙》藍光版長度是124'46",剛好符合好電影很多是超過2個小時的K定律!
  • 阿格裡奇演奏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丨她的技藝已經步入了「自由王國」的境界!
    蕭邦竭力為鋼琴獨奏曲的技巧和形式開闢新天地,但在寫作鋼琴以外的音樂時,他依然遵循傳統形式。他在創作這兩首鋼琴協奏曲時,就是遵循傳統,參照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 的協奏曲為圭臬(當時他還未接觸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
  • 入圍華沙電影節
    ,由西安五洲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劉放導演的電影作品《三線好青年》入圍了華沙電影節導演新作單元。  一直做幕後,這次走到臺前   華沙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聯盟認證的全球十五個A類競賽電影節之一,而此次入圍導演新作單元的電影《三線好青年》也將在華沙電影節上進行國際首映。目前正在籌備自己新片的馬飛表示,他將在10月9日啟程前往華沙參加電影節。   《三線好青年》主要講述了六個三線城市青年重聚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浴血華沙》是一部真實到殘忍的電影
    《浴血華沙》是一部真實到殘忍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特別是戰爭場面的真實,如果一枚炸彈在人群中爆炸,會有什麼效果?一般電影只會呈現出爆炸時的場景,而爆炸後的場景卻沒有。
  • 經典旋律:你不得不聽的十首鋼琴協奏曲
    原創 田藝苗 田藝苗的田鋼琴協奏曲是古典音樂中常見的一種體裁,鋼琴和樂隊之間的協作貫穿整個作品,有時候鋼琴單獨演奏,有時候鋼琴與樂隊同時演繹,產生豐富的聲音效果,耐人尋味。
  • 俄鋼琴名家列夫席茲攜琉森愛樂室內樂團 中秋佳節獻演蕭邦鋼琴協奏曲之夜
    在華沙音樂學院讀書的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同校的康斯坦蒂亞。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我離開華沙就永遠不會再回到故鄉了。我深信,我要和故鄉永別。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麼可悲的事!」在告別音樂會上,蕭邦在自己的親朋好友面前,彈奏了自己奮筆疾書創作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他的第一樂章流露了對佔領波蘭的侵略者的憤怒,以及敢於鬥爭的不屈心理。
  • 那些靈魂不朽的音樂題材電影
    有歡樂有琴聲有故事 | 分享我們的成長音符待你盛開主編:顧忱香 | ID:luzerui001編輯:(招募中) | ID:有幸遇到你推薦12部經典的音樂題裁電影,他們是最有可能完美體現音樂不朽靈魂與激情的電影作品。這12部電影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是在人類文明中共通的藝術,散發著永不消失的迷人魅力。
  • 華沙Maria爆紅,而我聽出的是華沙坦率的態度,「紅」不只是作品
    近幾天,華沙Maria在抖音微博突然爆火,洗腦的旋律和華沙完美的舞蹈幾乎是讓人聽過看過就難以在腦海中抹去。
  • 關於著名鋼琴協奏曲的6個例子
    1《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No.21 K.467)莫扎特就音樂性而言,這一首會排在第九位之後,但我們同樣在研究鋼琴協奏曲的各個方面,就鋼琴家的力量而言,這首協奏曲是個不錯的選擇。莫扎特並不以誇張的音樂著稱,儘管他確實寫過一些。
  • 電影《走出非洲》裡的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
    "這段音樂後來在一部電影《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中得到了運用,這部片子表現了非洲迤邐的風光,同時整部電影用莫扎特的音樂,但是在哪裡用這段音樂呢?      歷來的作曲家們為單簧管而寫的協奏曲數量很少,莫扎特也不例外,他只寫了一首,也僅僅是這一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極品。而正是這位天才少年率先發現了單簧管樂器的魅力,並寫出了能充分發揮其性能的不朽之作。     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則當屬管樂協奏曲中的一部典範之作。不僅從作曲意義上說,這是歷史上第一部有高度藝術水準的單簧管協奏曲。
  • 【音樂】躍動的音樂精靈:欣賞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影音新生活」這裡將與大家共同賞析十首經典的音樂作品,領略音樂的迷人魅力。此部分結束,音樂以迴旋主題為基礎,達到光華燦爛的高潮巔峰,最後結束全曲。欣賞:《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該曲作於1838-1844年間,這是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中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
  • 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少年奏響貝多芬不朽經典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 正在進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下簡稱BMF),創新模式,突出公益性,線上超過240小時精彩內容全部免費的同時,BMF少兒節日樂團的青少年們奏響了貝多芬不朽經典。2020年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貝多芬的主題在全球古典樂團掀起熱潮。
  • 13部經典鋼琴電影,沒看過別說你學過鋼琴!
    他在華沙的猶太區裡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3.《鋼琴》(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