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琴協奏曲中,鋼琴和樂隊之間的協作貫穿於整個作品,鋼琴與樂隊的關係在旋律的發展過程中互相作用產生了豐富的表現力,十分耐人尋味。因此,鋼琴協奏曲作為古典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般來說,鋼琴協奏曲中,鋼琴與樂隊往往有一種對抗,同時也講究和諧、矛盾必須統一的關係。尤其是莫扎特之後的鋼琴協奏曲,更講究鋼琴與樂隊之間的複雜關係、矛盾關係。常見的協奏曲中的矛盾關係,常常體現於音色的對比、旋律的對比、聲音強弱的對比、演奏結構的對比等。
協奏曲發源於巴洛克時代,也在巴洛克時代由巴赫基本定型為一件或者幾件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協奏這種沿用至今的樣式。
而從莫扎特的第二十鋼琴協奏曲開始,鋼琴協奏曲這種音樂體裁才第一次具有深度,並更加複雜和統一。
下面,「影音新生活」小編和大家一共欣賞最為著名的「世界十大鋼琴協奏曲」。所謂「十大」,要為所有人都認同很難做到,但我們卻參考了大多數評論,精心選出的被多數人都認可的經典名曲。
一、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本曲是貝多芬所有的鋼琴協奏曲作品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部,「皇帝」這一標題並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其來歷公認的說法是由於本曲在當時被譽為無可爭議的「協奏曲之王」,故常被人稱為「皇帝」協奏曲。
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爐火純青的貝多芬,又設計出眾多嶄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穩的結構中蘊含著壯闊的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鋼琴的花奏開始的第一樂章,一開始便給聽眾以極端宏偉、華麗的印象。
指揮:雷納德·伯恩斯坦
鋼琴演奏:克裡斯提安·齊瑪曼
二、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此曲為柴可夫斯基創作於1874至1875年,題獻給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彪羅。
「柴一」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第一樂章主題極為寬廣、壯麗、雄渾。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葉甫根尼·基辛
三、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此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於1901年。這部作品明朗、真摯、完整而深刻,音樂中洋溢的熱情和力量,反映了當時新興的俄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也顯示了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創作中的浪漫主義風格,確立了他當時的影響和地位。
四、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
此曲氣勢恢宏、情感細膩。全曲共4個樂章:第一樂章為莊嚴的快板,降E大調,自由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稍似慢板,B大調,低音弦樂裝上弱音器,充滿表情地表現這個樂章的主要旋律片斷,裝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予以反覆;第三樂章為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相當於諧謔樂章;第四樂章為生氣勃勃、雄壯的快板,降E大調,以木管樂器為主體,雄壯地奏出這個樂章的主題,銅管有力地奏第二樂章的大提琴動機,鋼琴給予華麗的應對。
演奏:魏寧
五、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
這是舒曼唯一的鋼琴協奏曲,傾注了他火熱的心和高度的熱情,樂曲主題鮮明,表現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為之而奮鬥的信念。
他在1841年夏天寫出《a小調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當時取名為《a小調鋼琴幻想曲》, 1845年,他才續寫第二和第三樂章,最後完成了這部作品的創作。《a小調鋼琴協奏曲》雖然分兩個階段完成,但它給人的印象卻是完整的統一體:各樂章不同主題的音調有著驚人的相似,形象的發展也是統一的,是音樂會常演曲目之一。
六、蕭邦《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蕭邦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對這首作品有以下說明:「新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是E大調,我並不特別要求此部分強勁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靜、略含憂鬱的心情作了這首作品,沒有必要非要藉此讓人產生像是在眼望著一個能引起無數快樂的回憶那樣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麗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樣的印象。」
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的特點是以鋼琴為主,管弦樂只是背景。《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鋼琴部分美妙動人。
指揮:克裡斯蒂安·齊默爾曼
七、格裡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具備格裡格音樂的一切魅力,諸如飽含挪威民謠風格的清純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輕妙的節奏等。
樂曲素材新穎,生氣蓬勃而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作曲者本身就是鋼琴高手,因此充分發揮了這一樂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風格,在鋼琴技巧上則接近李斯特。
全曲的基調屬於典型的浪漫性質,充滿了北歐大自然中蒼鬱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來的清麗脫俗、色澤深濃的「斯堪地那維亞情調」。
八、普羅科菲耶夫《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此曲為普羅科菲耶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協奏曲音樂語言的特點,是民俗性與復調手法的結合,顯示出作曲家創作個性的高度成熟。
鋼琴演奏:阿格裡奇
九、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為蕭邦早期作品,雖有某些纖弱矯飾之處,但清新明快的意境,熱情蓬勃的活力,使作品奏響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純真的心聲。其中不僅有對初戀少女的痴情,也蘊有蕭邦成為波蘭民族驕傲的最初的萌芽。
十、勃拉姆斯《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的《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無疑是浪漫主義時期一部重要的協奏曲作品,然而這部作品當時並沒有得到人們的承認,反而遭到很多批評。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來,它才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協奏曲之一,不斷出現在公眾面前。
此曲對鋼琴彈奏技巧要求很高,它以宏偉的構思和史詩般的概括性,反映著波濤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指揮:倫納德·伯恩斯坦
鋼琴演奏:克裡斯蒂安·齊默爾曼
聆聽不朽的音樂、垂史的經典,對陶冶情操、提升音樂修養很有幫助。在欣賞了本次為大家推薦的「世界十大鋼琴協奏曲」之後,「影音新生活」在隨後的專題中,還將與大家一同感受更多西方古典音樂的魅力,敬請期待!
「影音新生活」全媒體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影音文化傳播平臺,將以前瞻的眼光、專業的視角、新穎的設計風格,先進的傳播方式,充分展現影音世界的精彩,讓影音娛樂與現代生活更加緊密的結合。
查看之前發布的內容可在主頁點擊「查看歷史消息」,也可以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我們:
微信號:Cloud9AV
也可以保存以下二維碼圖片到手機,微信掃一掃,相冊即可
新浪微博:@影音新生活
也可以保存以下二維碼圖片到手機,微博掃一掃,相冊選擇即可
超級QQ群:257910988,歡迎更多影音、家庭影院、智能家居行業的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