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位心臟移植患者 健康生存20年·杭州日報

2021-01-15 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柯靜 通訊員 宋黎勝)日前,58歲的錢長法回到他的新生之地——浙江省人民醫院,這位浙江省首例接受心臟移植患者,術後生存20年,醫患共慶。

1997年6月,家住杭州百丈井社區的錢長法,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面臨著抉擇:擴張型心肌病已到了終末期,心臟比正常人擴大近3倍。要活下去,惟一的途徑就是換心。

錢長法最終選擇了手術,一顆健康的心臟成功移植到了他的胸腔,開始嶄新的生活。平靜生活12年後,厄運又降。2009年3月,錢長法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當年11月初,經6次聯合化療後,錢長法各種指標檢測均已正常。

兩次闖過生死關,錢長法靠的是什麼?「除了現代醫術,錢長法能『長壽』,和他樂觀的心態有很大關係。一些患者移植後因為情緒起伏太大,沒能夠挺過來,錢長法的鬥志和心態,很值得『後輩』們學習與借鑑。」 徐鶴雲教授笑著介紹說。

錢長法說:「換心手術前就想好了。如果手術成功了,就能活下去;不成功等於做了一個實驗,為科學做點貢獻。」現如今,他和多個「後輩」建立朋友圈,還邀請醫生參加,每年碰頭見個面,交流手術後服藥生活心得,相互鼓勵,這個朋友圈內的心臟移植者大都生存了15年以上。

相關焦點

  • 心臟移植術後20年,他成為自己的「心臟英雄」
    圖說:患者支成滿 主辦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心臟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世界心臟聯盟(WHF)確定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作為WHF亞太區唯一常務理事,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院士帶領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開展「心臟英雄」主題活動,在全國醫護、患者隊列中推薦出百餘位「心臟英雄」。
  • 中山醫院六例「心臟移植」成功率100%
    東方網2月4日消息:從去年5月首次施行我國年齡最小患者的心臟移植手術,到今年1月13日完成這例手術,中山醫院心外科已連續實施六例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達100%。據解放日報報導,這六例手術患者為3男3女,術前均患有晚期擴張性心臟病,經藥物治療無效,其中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48歲,分別來自江蘇、浙江、雲南、安徽、上海等地。在手術中,中山醫院採用了在當地取供體當地行移植手術的方法,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六位心臟移植病人平均心臟對接吻合時間為45分鐘,最快的僅33分鐘,實現了中山醫院「零」的突破。
  • 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患者出院!
    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導致肺部不可逆纖維化、接受湖北首例肺移植手術92天後,65歲的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生出院。據悉,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杭州一男子換心後活了20年 長壽的秘訣就是樂觀
    20年前,杭州一名叫錢長法的男子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個決定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他當時瀕危的生命,也讓他成為了浙江省的第一人。這個決定就是換心。錢長法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完成了我省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並憑藉著自己樂觀開朗的性格,成為了浙江省接受心臟移植患者後,心臟生存時間最長的人。今天,6月19日,正好是他心臟移植手術後20周年的日子,錢長法特意趕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和當年為他手術的專家醫生,以及多位在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換心人」一起度過了這個特別的日子。
  • 突破禁忌 挑戰高難度 浙大邵逸夫醫院1個月順利實施5例心臟移植...
    很快,一顆無力碩大的心臟,被小心翼翼地取出,這邊,「供體」無縫送達,被移植入患者心腔。這顆健康、活力無限的心臟,在浙大邵逸夫醫院心外科主任錢希明團隊的主刀下,進入新的「工作崗位」。2個小時後,一顆「強壯的心」在患者胸腔內重新強勁地跳動起來,同時,危險的肺動脈壓力也下降了50%以上。
  • 這家醫院完成百例換心術,南京首位「換心人」已健康生活19年
    陳鑫透露,2歲嬰兒的換心術難度最大,孩子的心臟只有鴿子蛋大,血管縫合的挑戰很高,當時手術進行了5個小時。 「換心」後,患者們的生活如何?陳鑫現場發布了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臟移植術後生存率和國際心肺移植協會結果對比度,可以看到,100例「換心」人術後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的生存率均高出15%~20%。
  • 打破魔咒:心臟移植手術
    1958年初,伯納德回到南非,在開普敦的格魯特-斯庫爾醫院籌建了心臟外科實驗室,在此之後,他又多次出國學習,並專門到維吉尼亞大學學習心臟外科關鍵的抗排異技術,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伯納德首先完成了一例腎移植手術,這次手術非常成功,而且後來這位患者還繼續存活了23年,這次手術的成功,無疑使得伯納德向心臟移植邁進了一大步。
  • 「4.26愛心日」深切緬懷我國心臟移植開拓者夏求明教授
    「4.26愛心日」由如約而至,如今愛心日已經逐漸成為黑龍江人民愛護心臟、守衛健康的知名品牌,很多人卻不了解,「4.26愛心日」緣起於一位德藝雙馨的醫學大師。他這一生都在行醫治病,幫助一顆顆心臟重新跳動。他手術救治的很多病人還在健康地活著,由他開啟的心臟移植的歷史新篇章,還在一代代醫生的努力下,繼續書寫下去。
  • 心衰患者之困:移植無供體 進口產品昂貴 國產「人工心臟」還有多遠?
    「第一例接受移植的李先生患有擴張性心肌病,目前病情已經發展到了嚴重的心力衰竭,心臟彩超顯示他的左心室明顯增大,內徑達100毫米,左室射血分數僅為20%,伴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和嚴重的心律失常。在日常生活中,李先生稍微活動一下,便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近5個月來,李先生經嚴格的內科治療病情仍然進行性加重,焦急的等待心臟移植,但供體匱乏,急不可待。」
  • 1個月5臺心臟移植術!醫生:警惕肺動脈高壓
    杭州網訊 「鈴鈴鈴……」十一小長假,當大家還沉浸在國慶休假模式時,浙大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移植手術間內,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供心已經取下,供心情況良好……」隨著電話那頭傳來消息,手術室內立馬緊鑼密鼓忙碌起來。
  • 78歲老人成功「換心」 浙大一院完成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2020-09-24 15: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21深度丨心衰患者之困:移植無供體 進口產品昂貴 國產「人工心臟...
    「第一例接受移植的李先生患有擴張性心肌病,目前病情已經發展到了嚴重的心力衰竭,心臟彩超顯示他的左心室明顯增大,內徑達100毫米,左室射血分數僅為20%,伴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和嚴重的心律失常。在日常生活中,李先生稍微活動一下,便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近5個月來,李先生經嚴格的內科治療病情仍然進行性加重,焦急的等待心臟移植,但供體匱乏,急不可待。」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
    大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紅十字總會指導,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辦,西班牙DTI基金會、中東器官移植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紅十字會支持,廣東省人民醫院承辦,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並在多平臺同步直播。
  • 人工心臟移植成功 世界首例能「活」5年
    點擊查看 據法媒報導,巴黎的一家醫院20日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後,這給成千上萬名非常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帶去無限的希望。世界首例能「活」5年報導稱,20日,一位75歲的男子在巴黎蓬皮杜歐洲醫院被成功移植入一顆永久性的人工心臟。參與手術的是一個由1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醫療團隊的負責人是卡爾龐捷博士,具體手術則由拉特雷穆伊博士完成。拉特雷穆伊博士在21日稱,患者的身體狀況正在逐漸恢復。
  • 醫學史上的11月20日:世界首例人造心臟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95年11月20日,牛津大學團隊為一名64歲男子成功完成了人造心臟移植手術。這名男子是一名退休的電影製片人,由於年齡問題,這位患有心臟衰竭的患者已經無法接受器官移植手術。此前,主治醫師已經宣布他最多存活6個月。 心臟移植曾經且一直是醫學外科手術皇冠上的寶石。
  • 37年前,醫生將狒狒心臟移植給女嬰,最後她活了多長時間?
    一年後,他們完成了世界第一例人對人的兒童心臟移植。  現狀:器官移植供需比例為 1:30  器官移植不僅僅單純的醫學問題,還有法律和倫理上的問題。一個逝者的器官,從醫學角度看,只要他的器官是健康並且符合標準,就可以移植給需要的患者。但這裡面涉及到自願的原則,必須要同意才能進行移植。
  • 讓生命延續,鄭州七院心臟移植突破50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通訊員 榮文翰 楊柏青 郭昊今年37歲的李先生在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接受心臟移植後,康復順利。這是該院完成的第50例心臟移植。6月12日上午,據該院心臟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高潔介紹,李先生精神狀態良好,當天晚上將可下床活動。據了解,該院心臟移植數量全省第一,在全國居於前列。
  • 72小時換心 南京上演心臟移植「生死...
    5天後,張先生被轉運到南京市第一醫院,如果不儘快做心臟移植,隨時有生命危險。兩天後,傳來消息:北京有合適的心臟供體,醫生們立即行動,一場心臟「保衛戰」開始了。
  • 浙江首位「換心人」重生23年:從沒想過,能看到兒子結婚
    1997年,39歲的錢長法住進了浙江省人民醫院,那時的他,情況更加嚴重:心臟是正常人的3倍大,腎臟出問題,小便不出,肚子鼓囊囊,每天都要打利尿針。「生不如死,覺得自己被判了死刑。」有一天,胸外科教授嚴志焜和錢長法談話,說他的情況可以考慮心臟移植。「移植心臟?是換上豬心還是狗心?」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做完各項檢查後發現,欣欣的左心室直徑遠超正常數值達到71毫米,同時,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不足。董念國主任擔憂,女孩的擴心病進展很快,心臟負荷越來越大,很容易發生猝死。「儘快進行心臟移植是最後的希望。」董主任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