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

2020-12-21 大洋網

2019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區、市)為:廣東、湖北、山東、天津和湖南,青海實現了人體器官捐獻量零的突破,而廣東又一次蟬聯首位。

12月19日,正在花城廣州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正式發布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會議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新修訂的器官移植條例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臺。

國際重點關注:我國邊抗疫邊有序開展器官捐獻與移植

12月18-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在美麗的花城廣州舉行。

大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紅十字總會指導,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辦,西班牙DTI基金會、中東器官移植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紅十字會支持,廣東省人民醫院承辦,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並在多平臺同步直播。

此時仍處新冠疫情期間,突入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災難,在全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都因疫情停止的情況下,我國仍有序開展,成為國際嘉賓關注交流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如何在這個特殊時期持續開展好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國內外專家展開熱烈討論,其中線上參加會議演講的國際專家就近100人。

重磅發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

我國的器官移植事業發展情況備受關注,大會上,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趙洪濤主持發布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下簡稱「報告」)。

器官捐獻率翻了一倍。

報告顯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4112例。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5818例,器官移植手術19454例。每百萬人口中器官捐獻率從2015年的2.01上升至2019年的4.16。

全國共有125個器官獲取組織。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港澳臺外,全中國共有125個由醫務人員、器官捐獻協調員、行政管理人員組成的器官獲取組織(OPO),其中北京的OPO最多,共17個;廣西9個,廣東6個,寧夏、西藏暫無。

全國共有173個移植中心。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港澳臺外,全中國173所醫療機構具有器官移植資質,數量排名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廣東(19)、北京(17)、山東(13)、上海(11)、湖南(9)和浙江(9)。廣東雖然OPO數量不算最多,但移植水平不錯,能實施手術的醫院數量居全國首位。

廣東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居全國首位。

2015年至2019年,我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分別為2766例、4080例、5146例、6302例和5818例。2015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還與親屬間活體捐獻量相當,如今前者已經遠超後者,甚至是兩倍左右。

2015年至2019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廣東(3290)、湖北(2472)、山東(2428)、湖南(2126)和北京(1898)。2019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區、市)為:廣東(890)、湖北(590)、山東(495)、天津(457)和湖南(429),青海實現了人體器官捐獻量零的突破,而廣東又一次蟬聯首位。

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者年齡中位數47歲。

報告發布了器官捐獻者特徵。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者年齡中位數47歲;捐獻者以男性為主,佔比為81.57%;血型以O型為主,佔38.12%;32.76%為腦死亡器官捐獻,44.35%為心臟死亡器官捐獻,22.89%為心-腦雙死亡器官捐獻。

2015年至2019年,創傷與腦血管意外,是逝世後器官捐獻者兩大主要死亡原因。2019年,腦血管意外超過創傷,成為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報告同時公布了移植等待者情況。

截至2019年底,全國仍有47382人等待堅髒移植,4763人等待肝臟移植,心、肺分配系統於2018年10月22日啟用,至2019年底,仍有338人等待心臟移植,89人等待肺臟移植。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上線

記者還從大會了解到,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已於近日升級,該平臺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運維管理,在原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中國首個網上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基礎上升級改版完成,面向所有器官捐獻志願者提供服務,包括志願登記、志願服務、志願權益等內容,進一步推動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弘揚大愛奉獻精神,體現器官捐獻志願者價值,營造捐獻文化社會氛圍。

權威答問

兩個落實,杜絕非法獲取器官與移植

問:不久前披露了一起非法獲取器官移植的案件,接下來該如何避免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武漢中南大學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長,OPO質控中心負責人葉啟發回應稱,首先是每一個移植醫院機構都有器官獲取劃分區域,比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劃定20家醫院為OPO區域,如果跨區獲取,一旦舉報即要懲處措施;其次是器官捐獻,一旦有信息,該處紅十字會登記系統、OPO獲取登記系統就會鎖定,一旦把器官捐獻的信息輸送到不該輸送的地方,那麼都是按照器官買賣論處。

西安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首席專家薛武軍教授則認為,今後一要落實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管責任制度,二要落實醫療機構的行為主體責任。

心肺移植的醫生與醫院多了

問:捐獻器官被浪費的情況是否存在?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器官移植是高精尖技術,尤其是心、肺移植,在公民自願捐獻與ECMO使用下,有經驗的外科醫生要經過三至五年的訓練培養,才能進行心肺移植。我國自2015年開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成為唯一渠道,到今年才5年。現在心肺移植的醫生多了,心肺移植的醫院多了,2019年心、肺移植的數據差約各500例,2020年又增加了。不能說是器官浪費了,因為如何沒有會做移植的醫生,就不存在器官浪費的問題。

此外,我們正在進行組織移植的相關工作,把角膜、骨頭、皮膚、肌腱等組織的移植加入體系,相信兩年之內人們可以看到與器官移植不一樣的變化。

器官移植修訂條例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臺

問:社會各界一直關注器官移植條例的修訂情況,進展如何?

黃潔夫:2007年我國器官移植條例頒布,標誌著我們國家的器官移植走上了法制化軌道,隨著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開始出現,2015年取消司法渠道後器官捐獻、器官移植出現飛躍式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器官捐獻大國。2007年的條例肯定是不適合器官捐獻、器官移植的現實情況了。

目前,條例新修訂的版本已經在國家衛健委通過,上報國務院法制辦,我們希望媒體、社會公眾都參與呼籲,希望明年上半年能正式出臺。

在新修訂版本中,明確闡明了把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作為我國唯一的器官合法來源。此外,在法例層面上進一步明確OPO、器官分配體系、器官移植醫院、器官捐獻醫院還有紅十字會等各部門的職責,工作更加法制化,在新條例實施後,爭取在202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器官捐獻與移植大國。

移植後治療有關藥物可報銷

問:如何解決器官移植費用高昂問題?

黃潔夫:腎移植,手術與住院費用要30萬元,肝移植的是60萬元,心、肺差不多甚至還稍微多一點,確實高精尖的器官移植對於普通老百姓要承擔高昂的費用,這也導致很多農村的(患者)由於經濟問題得不到治療。

不過,從器官移植改革開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腎、肝、心肺做完移植後,免疫抑制藥物都納入了醫保;在腎移植,透析是為腎移植準備的,也是納入了醫保;肝移植,有些省份已經納入醫保了,比如浙江……我個人希望,隨著醫改醫保不斷深入,器官移植醫療服務儘快成為一個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給全體老百姓,由人民群眾共享。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雪華 通訊員 郝黎、張藍溪、靳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相關焦點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 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實現...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  黃潔夫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形容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改革的艱難歷程。
  • 為全球器官移植事業群策群力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為全球器官移植事業群策群力  12月18日至20日,以「探討在新冠疫情下全球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與發展,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而奮鬥」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舉辦。
  • 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
    原標題: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12月19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透露,我國已啟動器官捐獻移植的兩年專項整頓計劃,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出臺修訂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 ...持續大愛傳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得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
    12月18日晚,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2020年「生命接力 大愛傳遞」公益盛典在廣州舉行。來自國家衛健委、各大醫院、各大媒體的業界精英共享盛宴。本次大會對社會各界關注及支持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愛心機構、個人進行表彰。
  • 張藝謀特邀執導《「移」路同行》,真實記錄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是大愛的交響。」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19日發布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顯示,2015年到2019年,中國內地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已累計完成24112例。
  • 建立「統一標準統一體系」器官移植培訓體系
    日前,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發展大會上舉辦「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基地研討會」,會議討論如何加強我國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工作和能力建設,探討建立統一標準和規範的器官移植醫師的培訓體系。
  • 器官移植科護士身後捐雙腎,受捐者毅然加入「生命接力」
    於媛媛生前和媽媽合影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趙明介紹,在正式成為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一名護士後,於媛媛深刻明白等待移植患者的艱難與捐獻者的大愛,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就毅然在網上簽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在現場講授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器官移植事業》主題黨課中,黃潔夫表示,2015年起,公民自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標誌著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全面向法治化軌道邁進。據12月19日發布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顯示,2015年到2019年,中國內地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已累計完成24112例。
  • 推動器官捐獻移植工作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推動器官捐獻移植工作高質量發展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的器官捐獻與移植
  • 《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9)》發布_中國貿易報
    1月10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國內展覽向高質量軌道轉型。在此大背景下,廣西會展規模穩步提升,聚焦貿易投資促進,推動了「一帶一路」建設。
  •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12月19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透露,我國已啟動器官捐獻移植的兩年專項整頓計劃,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出臺修訂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進一步明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中的各部門職能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圖集 2020年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下稱電規總院)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從發展環境、需求分析、電源發展、電網發展、供需形勢、電力技術、電力經濟、電力改革、政策解讀、觀點彙編等多個方面,對2019年我國電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析預測了未來3年電力需求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各類電源、各級電網發展展望;深入解讀了過去一年重點行業政策及電價政策;在全面總結電力體制改革進展與成效基礎上,分析展望了近期改革重點
  • 《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8日訊 11月8日,2019第六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辦。會上,《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針對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現狀,匯集行業聲音與訴求;圍繞「音樂+」泛娛樂消費經濟的發展模式,聚焦音樂產業鏈發展變革的新動態與新格局,尋求解決音樂產業發展困境的路徑與方案。
  • ABC新聞 |《2019年度中國演藝明星公益觀察報告》正式發布
    繼《2018年度中國演藝明星公益觀察報告》在2019年發布後,2020年11月9日,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丁俊傑教授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新知|人體器官移植有望靠豬 異種器官移植 能否「救人一命」?
    四個方向目前,各國科學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將豬的心臟、腎臟、肝臟、胰島移植給人類,希望將來能滿足心臟疾病、尿毒症、急性肝炎和糖尿病患者的器官移植需求。目前在肝臟、肺方面,異種移植的研究步伐相對要慢很多,「因為肝臟、肺的結構非常複雜,這使得異種器官移植的技術門檻更高。」三個問題基因編輯的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 《中國體育彩票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這是一份中國體育彩票寫給全社會的溫馨答卷,也是公益體彩赤誠相見的年度檢閱。9月1日,《中國體育彩票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 武漢大學:器官移植創世界紀錄,華科大:不好意思,紀錄已被打破
    創世界紀錄的器官移植手術一場新冠疫情,讓武漢成為全球最熱的城市之一,同時也讓武漢市兩所985名校的醫學院大量被曝光,雖然武漢大學醫學院的實力不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但是武漢大學醫學院的發展速度卻非常的快,並且把曾經二線的湖北省醫科大學帶入首批的中國醫學
  • 中國記協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21日在官網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這是中國記協自2014年以來發布的第五份有關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新聞事業加快由傳統媒體向全媒體新型平臺深度融合轉變,呈現一些新情況新發展。
  • 「生命是一首歌」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在京啟動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康亮 王星星)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活動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對外發布官方徽標,徽標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設計。
  • 從《死之臟器》談器官移植
    而劇情中明白指出:腎透析帶來的獲利,高於移植所帶來的產值,因此衍生出醫藥產業專注於腎透析的業務推展,而藥廠業務私下兼差仲介活體腎臟的劇情發展。至於臺灣的腎透析人口比例遠高於日本,是不是因為來自於「比較好賺」?如果先把一個腎臟病患消極的治不好,弄去透析,等透析到快做不下去的時候,再來進行移植,會不會更好賺?會不會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