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致庸定下這三條家規,隱藏了家族六代人富裕的原因

2020-12-25 醉影在心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021字,閱讀約5分鐘

明清時期,晉商憑藉靈活的經營方式和誠信的經營理念,將業務拓展到茶葉,鹽業,錢莊,土地等諸多與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一個姓喬的家族。一部熱播全國的電視劇《喬家大院》,也讓全國人民熟悉了曾經名揚四海的晉商。

時光荏苒,隨著時代變遷,晉商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昔日晉商的代表喬家打破了三代不富的魔咒,依然活躍著。作為曾經的豪門,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玄機?

棄文從商,接手家業。

電視劇《喬家大業》講述了喬家第三代掌門人喬志勇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也是喬家家族歷史上最著名的實業家。喬致庸,1818年生於山西。自幼父母雙亡,由哥哥喬志光撫養長大。他也是當時喬家的掌門人。

喬致庸一心寫作,打算考取科舉,走仕途之路,既能與哥哥的事業相得益彰,又能將喬家的事業發揚光大。然而,好景不長。他哥哥早逝,沒有留下後代。喬志勇臨危受命,成為喬家第三代的第四任掌門人,也開啟了喬家此後幾十年的輝煌。

喬致庸謙虛大方,與人交往輕鬆,看事高瞻遠矚,與當時西北所有的政府官員都保持著良好的交往。

據史料記載,左宗棠在西北任職期間,因與喬家交情甚好,曾數次造訪喬家大院以表謝意。左宗棠曾在喬家揮毫潑墨,留下對聯:損人慾復天理,積德能作文章。

在國家危難之際,喬志勇也能挺身而出。聽說北洋大臣李鴻章籌備北洋水師時,想向舉世聞名的晉商募捐。聽到這個消息,所有的家庭都猶豫不決。只有喬志勇身先士卒,捐了10.2萬銀子。從此,喬家大院的名字就掛在了李鴻章那裡。後來,他還為喬家寫了一首詩:子孫有德,宗族必大;兄弟其樂融融,家徒四壁

由此不難看出,喬志勇非常善於利用資源,結交權貴,拓展家族企業,將喬家的生意從山西擴展到全國。在鼎盛時期,喬家擁有數百家店鋪和錢莊,成為當時晉商的翹楚。

家規嚴,人知善用。

喬志勇雖然是個商人,但絲毫沒有狡猾和邪惡的作風。相反,他為大家族的生存和興旺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家規家訓。

首先要遵守的家訓是「不吸毒,不納妾,不虐僕,不賭博,不旅遊,不酗酒」;本課對日常行為規範做了嚴格的規定,要求所有家庭成員嚴格遵守,不能搞特殊化。

為了以身作則,以身作則,從不違背家訓。喬志勇娶了6個老婆,都沒有續約,也沒有妃子。在這樣嚴格的家訓監督下,喬家沒有了其他大家族的後院勾心鬥角,這也為擴大家族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守信」;「人棄我取,薄利廣銷,守信譽,不作虛偽」是其以儒家思想指導商業運作的主導思想。

他一直以這條家訓為人生準則,教育子子孫孫。成為大亨後,他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他經常關心貧困人民的生活。每逢大災大旱,他都會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盡顯仁義。

最後一條家訓是「勤儉節約」;喬家雖然已經富裕,但喬志勇依然十分注重勤儉節約,要求孩子們吃得乾淨,不浪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恪守底線,不能越雷池半步。

除了三大家訓,喬志勇還懂得善用人,這也是喬家事業能夠做大,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喬家的掌柜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家庭。他聘請了德才兼備的外人。喬志勇信奉用人不疑,不用人。僱傭關係達成後,會給店主很大的自主權,讓他們更好地完成銷售目標。

喬家門店的掌柜,店員每年享受一定的帶薪休假,年底還會發放一定的獎金,每年都有嶄新的員工制服……這些在現代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幫助喬志勇培養了包括中國首任銀行行長賈繼英在內的一批管理人才。

魯迅在《穗幹錄三十三》中寫道,生了孩子以後,如何教育它,要使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喬志勇遵守這些家規,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將良好家風代代相傳。他才有了這個流傳數百年的晉商。

年輕一代現狀,誠實守信

晚年的喬志勇一直由三兒子管理。但在三兒子去世後,他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接班人,決定將一家之主的位置傳給孫子喬映霞。

喬映霞堅持爺爺「說話算數」的原則。遇到貨幣貶值時,他堅持把貶值前的價值兌換給客戶。所有的損失都由喬家承擔。為此,富可敵國的喬家負債纍纍,後來還遭受了種種磨難。最後,幾十年後,他們逐漸退出了商業歷史的舞臺。

後來,喬家後人為了躲避災難,開始從山西逃往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目前喬家後人尚有數十人,約有20人定居北京。其中博士畢業2人,碩士研究生3人,在校大學生10餘人,多數為公職人員或普通從業者,無人涉足商業。

喬致庸晚年在家附近買地,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巨大的民居院落,史稱「喬家大院」。這座建築後來成為研究清代民居發展的有力證據。現在這個院子也被列為無保護建築,供遊客參觀。

即使不再經商,但賈伯斯們始終沒有忘記先人謙虛,誠實守信,艱苦樸素,一身正氣等家訓。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無數的人和事已經成為回憶,但那些精神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喬家繁衍了九代。只要他們的後代能夠繼續秉承祖先的教誨,遵守家規,那麼這只是一個開始。

這裡是《醉影在心》,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相關焦點

  •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的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千百年來,這句古諺如魔咒一般被一次次印證,然而,晉商喬致庸的家族卻打破這一古諺:富了整整六代。 今天,喬致庸家族進入第九代後,其家族的生意早已經終結,此時其家族雖不及喬家大院裡時顯赫,卻也依舊紅火。
  • 你看喬家的家規,就明白了
    還記得2006年在央視播出了一部名為《喬家大院》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很快就火遍大江南北,還奪得了當年中國內地電視劇的收視冠軍,故事講述了山西傳奇商人喬致庸為家族放棄科舉,棄文從商,最後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將喬家打造成富可敵國的家族的故事,非常勵志。
  • 喬家大院的傳奇: 24字"六不準"家規,成就200年晉商翹楚
    喬貴發發達以後,給三個兒子都蓋了房,並起了堂號。老大的宅院叫「德興堂」,老二的宅院叫「寧守堂」,老三的宅院叫「在中堂」。  更重要的是,給後人留下了24字的「六不準」家規: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  為什麼立這個家規?
  • 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喬致庸現實生活中有多少老婆
    相信很多人多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在劇中,喬致庸一輩子只有一個老婆,那就是陸玉菡。當時,喬家因為在包頭的高粱霸盤生意而使家族陷於困頓,為了使家族生意起死回生,喬致庸不得不娶了陸家大小姐。開始兩人感情不怎麼樣,不過陸大小姐聰慧過人,漸生感情,不過這個人物確實虛構的。
  • 喬家大院有後人嗎,喬致庸有幾個兒子,分別怎麼樣了?
    不過喬致庸並非「創一代」,而是典型的富二代,喬家自喬貴白手起家創立復盛公商號以來,傳至喬致庸已經是第四代了。不過,雖然出生富裕的晉商家庭,但喬致庸卻並非高枕無憂。他三歲喪母,七歲喪父,是哥哥喬致廣一手拉扯長大,喬家也一直有喬致廣當家。喬致庸則一心一意在家讀書,準備走科舉道路。
  • 喬氏家族200年的創富傳奇故事!
    ,2006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更是把這座宅院的文化底蘊和晉商喬氏家族展現在世人面前。喬貴發發達以後,給三個兒子都蓋了房,並起了堂號。老大的宅院叫「德興堂」,老二的宅院叫「寧守堂」,老三的宅院叫「在中堂」。更重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24字的「六不準」家規: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為什麼立這個家規?
  • 晉商翹楚:喬氏家族200年的創富傳奇故事
    ,2006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更是把這座宅院的文化底蘊和晉商喬氏家族展現在世人面前。喬貴發發達以後,給三個兒子都蓋了房,並起了堂號。老大的宅院叫「德興堂」,老二的宅院叫「寧守堂」,老三的宅院叫「在中堂」。更重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24字的「六不準」家規: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為什麼立這個家規?
  • 喬家大院主人喬致庸一生富庶,六個兒子過得怎麼樣?只有兩人善終
    在從商期間,有個名為喬致庸,他不僅僅使喬家大院達到輝煌的成就,在慈禧太后西逃的時候還給予錢財幫助,是個實打實的"愛國人士",而這個家庭正是清朝有名的喬家大院。富裕的喬家喬家是清朝鹹豐年間就存在的一個商人家族,而他是從一個叫喬貴發開始建立的。
  • 喬致庸有6個妻子,留下6個兒子11個孫子,揭喬致庸到底有多少錢?
    喬致庸的老婆有幾個?聽到喬致庸這個名字,大家應該很熟悉,仔細一想,原來是央視大劇《喬家大院》中人物。在劇中,喬致庸非常的有錢,可以說是富可敵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除了錢以外,喬致庸的私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據說不止一個老婆。那麼喬致庸的老婆到底有幾個呢?
  • 原因在這
    當時,晉商是在全國最有名的地區商人,因為他們在最看重的是誠信,這也是他們能夠擁有大量財富的原因之一。當時,喬家大院的代表就是喬致庸,喬致庸的治家手段很嚴厲,他為喬氏定下了六條門規,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酗酒、不準冶遊,任何人都不能違反。只可惜他處在朝代更迭、社會動蕩的年代。
  • 子女年滿18歲就不讓再上學,臺灣首富蔡衍明為何定下如此家規
    自己不愛讀書,還不讓子女讀書,臺灣最富的人,為什麼要定下如此奇葩的家規?作者:華商名人堂 華商君最近幾年,臺灣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幾乎年年都被評為臺灣首富。相對知識,更重視膽識,而且對上學讀書不感冒,是這位還不到60歲的大富豪一個鮮明的特徵。
  • 喬致庸在清廷中的後臺是誰?
    二、宗教、政治、資本是控制國家的三個東西,宗教在中世紀的歐洲甚至超越一切,後兩者在現代世界是主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形態,優劣不表。    三、評價歷史事件或商人群體,不應該從道德入手,那是電視劇做的事情,利害攸關,從來都是格局變化與否的唯一考量因素。如果某種利益格局變化了,那一定是決定它的那些人發生了變化。
  • 魏嬰禁足,藍湛醉酒,四千條家規有隱藏糖
    一、魏嬰禁足這次的是以魏無羨剛復活不久為題材,被帶回去的魏嬰死活不肯留在姑蘇,四千條的家規對於他來說就是折磨,每天清湯寡水的飯菜,作息規律也不一樣。還有藍啟仁老頭的嘮叨,這些事情對於喜歡自由的魏嬰來說,就像是束縛。
  • 世傳張一貼家族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家訓家規比較
    關於家規家訓家風的認識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沒有家規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規矩;沒有家訓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標準;沒有家風的家庭,缺乏延續家興業旺的環境。只有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才能譜澤後世。中國人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家規家訓家風。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世家不同,家規家訓家風廻異。
  • 喬致庸曾幫過左宗棠和慈禧太后
    祁縣有個人叫喬全美,和他的兄長分家後,在十字口東北角買下幾處宅地,建造宅院,這是喬家大院的老宅。老宅分為主樓和偏院,主樓裡五外三院,為硬山頂磚瓦房,有窗欞卻沒有門戶,在屋裡邊修建樓梯。偏院是主樓東面原先的宅院翻修而成,並把偏院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就是喬家大院的雛形,據說當時主樓與側院間有一個土地祠,土地祠額上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個如意,意思為「四時如意」。土地祠壁上還有六對鹿,意思是六合通順。
  • 清末著名晉商喬致庸,生前曾育有6子,為何最後都沒成為當家人?
    鼎鼎有名的喬家大院,就是在商業傳奇喬致庸的大力發展下,才有了一番欣欣向榮的局面。喬家才能擁有如今這座佔地足有8724.8平方米的清代山西民家居住院落——喬家大院。01喬致庸是當時社會上家喻戶曉的商業巨子,更是清朝末年著名晉商。
  • 喬家大院主人喬致庸富可敵國,6個兒子過得如何?只有2人得了善終
    對於這群整日和金錢打交道以貿易來發家的商人來說,百姓對他們往往有著極高的要求。不貪圖小利缺斤少兩,再能夠為了天下挺身而出,情義具備方為真正的大商。但古往今來,在數千年的歷史裡這樣的人物實在出現得太少,可喬致庸絕對是其中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存在。
  • 匯通天下:「亮財主」喬致庸到底有多少錢
    喬致庸,山西祁縣人,人稱「亮財主」,是喬家第四位當家人,雖然出身富賈世家,但是,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喬致廣撫養長大,按照喬致廣的願景,他希望弟弟喬致庸能考中舉人,甚至考中進士,未曾想,喬致廣英年早逝,導致家族生意瞬間進入了生死邊緣,無奈之下,喬致庸棄文從商接手家族生意,從此,在他的努力下,不僅挽狂瀾於既倒,更是將家族生意推上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