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正如《賀郭落成新宅》中所言:「守成創業並二難,況以守成而建長。」要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是十分不易的事情,然而比創業更難的,是怎樣守住自己的事業,讓它能夠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始終能夠屹立不倒,延續百年。鼎鼎有名的喬家大院,就是在商業傳奇喬致庸的大力發展下,才有了一番欣欣向榮的局面。喬家才能擁有如今這座佔地足有8724.8平方米的清代山西民家居住院落——喬家大院。
01
喬致庸是當時社會上家喻戶曉的商業巨子,更是清朝末年著名晉商。當喬家家業傳到喬致庸的時候,已經歷經了兩代人。喬致庸還有一個長兄喬致廣,由於父母早亡,喬致庸和哥哥兩人從小就相依為命,兄弟倆人也按照祖訓,由長兄喬致廣繼承家業。此時的喬家,在當時也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哥哥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弟弟便想要從政,這樣一來兩人便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可就在喬致庸一心想發展仕途的時候,厄運卻突然降臨,一向身體強健的哥哥突然去世,而他膝下也並沒有一子半女,喬家偌大的家業也無人繼承。
就在這時,身為喬家二兒子的喬致庸只好棄文從商,挑起了經營喬家商號的擔子。在經商的路上,喬致庸的聰明才智被完全開發了出來,在生意場上他不僅講究誠信,也從不亂開價或是以次充好,一直恪守誠信守信的祖訓,因此在當地有著很好的口碑,還被人們稱為「亮財主」。除此之外,他還很好地整合了自己身邊的資源,不斷地運用自己的關係網絡,和各位西北官員、封疆大吏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喬致庸非常積極地支持官員們在當地的工作,還響應政府號召,在國家最為危難的時刻,慷慨解囊,出資建立北洋水師,贏得了不少的讚譽。
在用人方面,喬致庸也很有自己的原則和規矩。和其他老闆不同,他從不任人唯親,用人只看才能,只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夠到他的商號任職。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尊重人才,不但給出了非常優厚的酬勞,還給予了下屬相當大的自主權。
02
喬致庸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優秀的表現,同喬家傳下來的嚴格家訓是分不開的。其中有一條家訓就是:子孫不允許腐朽懶惰,具體表現是不許吸毒、納妾、虐僕、賭博、冶遊以及酗酒。而喬致庸一直恪守家訓,從未有過違背祖訓的行為。他的一生先後娶過六個妻子,而這六個妻子一共為喬家生下了六個男丁。遺憾的是,喬致庸對於這六個孩子都不是很滿意,正因如此他才沒有在自己的六個兒子中選擇喬家的下一代當家人。
大兒子生性桀驁難馴,完全沒有生意人的圓滑和通達,自然無法繼承喬家的家業。喬致庸對自己二兒子的評價是「性格暴烈」,沒有商人的眼界和能力,在商場上也很難遊刃有餘,運籌帷幄。三兒子為人和善,還喜歡廣施恩德,在民間有著很高的聲望,性情似乎也最為喬致庸中意,在晚年時喬致庸還曾把喬家的商號交到他的手中打理。喬致庸一度非常屬意他,可惜天妒英才,三兒子還來不及扛起喬家家業便英年早逝了。
四兒子笨嘴拙舌,不善交際,在風雲際會的生意場上也混不開,所以也擔不起經營商號的重任;而五兒子則最像年輕時候的喬致庸,只想要全心全意地讀書,對於家中的經營沒有半點興趣。喬致庸最小的兒子也最受他的寵愛,可惜這個孩子天生體弱多病,後來又先於喬致庸離世。
就這樣,備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痛苦的喬致庸,因此深受打擊一病不起,在兩年後也孑然長辭了,終年八十九歲。雖然喬致庸在自己的孩子中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繼承人,但幸而喬家人才輩出,孫輩更是不乏出類拔萃者。最後他在自己的十個子孫中挑中了二房的長子喬映霞來作為家族的當家人,因為他覺得這個孩子身上有從前自己的影子,是個能擔大任的人。
《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喬映霞也始終恪守祖訓,堅持誠信經營,即使是在貨幣貶值的危機下,他也堅持一力承擔所有的貶值。而那次的打擊,也讓原本銀兩豐厚的喬家商號陷入到了經營危機當中。加上後來中國社會的各方動亂,商人的境遇也都非常難堪,各方勢力想盡辦法都要從喬家商號裡撈點油水,疲於應付各種危機的喬英霞不堪重負,不久就也離開了人世,喬家也隨之淡出了商界。
結語
回顧喬家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雖然最後喬家後人們都沒有再從商,但是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績,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喬家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祖訓,也得益於喬家後人時刻恪守祖訓,這才得以讓喬家一直聞名於世人的心中。
參考資料:
《賀郭落成新宅》《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