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逃時他主張借十萬給慈禧,喬致庸大讚,他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25 方程讀史

1900年8月15日凌晨,八國聯軍兵臨紫禁城,大清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忙逃跑。就算是逃跑,作為天朝上國的大清太后,慈禧也要掩耳盜鈴地給此行取個好名,叫「西狩」,因為這一年是庚子年,此行又被稱為「庚子西狩」。

做戲就要做全套,既然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行,皇帝的排場和面子是必須要有的。慈禧太后的吃穿用度仍然是高標準,再加上光緒皇帝和隨行的皇親國戚,每日都要花費不少錢。

由於慈禧當時沒料到八國聯軍這麼快就來到家門口,倉促出逃,導致並沒有帶多少錢財供路上使用。其實在出逃過程中,除慈禧之外,皇親國戚甚至包括光緒皇帝的待遇都很差,僅僅是優先保障慈禧的花費。

慈禧太后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安,但是途中要經過榆林堡、大同府、沂州等地,慈禧為什麼會選擇西安呢?首先是西部地區大清版圖遼闊,其次是列強對西部地區的控制力要小很多,最重要的是山西巡撫毓賢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

慈禧太后的隊伍沒有足夠錢財,所以只能開始沿途募捐,但是當時稱之為「向太后獻禮」。慈禧所到之處,百姓們都要出來捐款捐物,很多當地官員和士紳也都獻上金銀,但是這些加起來也不能滿足慈禧的花費用度。

辦法總比困難多,慈禧開始向山西的晉商借錢,雖然名義上是借,但精明的商人害怕將來收不回來。其實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朝的國庫空虛,已經沒有多少家底。晉商們都能看到清朝已經岌岌可危,誰都不願意借錢給慈禧太后。

山西晉商可以追溯到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他做木材生意發家致富,李淵在其財力支持下晉陽起兵,進而統一全國。晉商到了清朝時期,已經是中國實力最強的商幫,憑藉著駝幫、船幫和票號在歐洲和亞洲地區都赫赫有名。

所以說,晉商是完全有實力資助慈禧太后的,但是沒人願意資助。而此時,千年難遇的人出現了,他的名字叫賈繼英,當時在山西喬家大德豐票號工作。而這裡的喬家就是晉商輝煌人物喬致庸家,也是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主角。

在其他晉商躲都躲不及時,賈繼英一口答應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白銀,這在當時高興壞了朝廷眾人,當然也包括慈禧本人。慈禧看到山西喬家對自己如此歡迎,決定下榻喬家的大德通票號,從此之後,喬家正式搭上了大清掌權人慈禧。

喬致庸受到賈繼英的捐款消息後,並沒有斥責他,而盛讚他「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一千年沒有賈繼英」。喬家為慈禧太后如數送上真金白銀,喬家為慈禧花費的不僅僅是十萬兩,加上前後給慈禧行宮置辦的東西等,足足花費有四十萬兩。

其實喬家的選擇是正確的,雖然慈禧慌忙從北京逃出,但是大清的勢力還很強大,如果得罪了慈禧太后,晉商們只能吃不了兜著走。從這個角度來看,喬家不僅為自己帶來好處,同時還解救了整個晉商。

在喬家的資助下,慈禧順利度過那段艱難時期,後來,大清朝與八國聯軍進行和談,慈禧告別紫禁城一年多後再次回到北京。

就在人們都以為喬致庸會開口向慈禧索要當年借的十萬兩銀子時,喬家向慈禧明確表示這筆錢不用歸還。慈禧心中非常感動,因為清廷國庫空虛,同時面臨著巨額的庚子賠款,做大清的家長,這次真的是要砸鍋賣鐵了。

慈禧問喬家想要什麼賞賜,竟然是簡單的一個牌匾,慈禧提筆就為喬家親筆寫下「福種琅環」四個字,旁邊寫上慈禧太后懿書。慈禧太后為表達對喬家的感謝,同時也是讓天下人都知道晉商喬家,傳旨要求山西巡巡撫親自將牌匾送到喬家。

此時的喬家,可謂是名聲滿天下。

慈禧太后從此之後非常信任喬家,慈禧將庚子賠款的十億兩白銀全部存在喬家票號,並且將各省上繳的稅款都通過喬家的票號來匯兌。

有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喬家在全國各地的生意都得到照顧,地方官員更是要巴結喬家票號,山西喬家很快就進入新的階段,成為晉商中的領頭羊,而喬致庸也成為晉商的輝煌代表人物。

其實喬家選擇主動幫助慈禧也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喬家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與清廷搞好關係,尤其是權力地位高的達官貴人,而索要筆墨也是喬家的傳統。

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李鴻章和曾國藩,兩人都為喬家進行題字,李鴻章為喬家寫下對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

這樣來看,對於喬家的選擇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但對於喬家的超遠眼光是由衷的敬佩,並且喬家不僅僅是一個輝煌的喬致庸,還有很多聰明有遠見的票號掌柜。

那位答應借給慈禧十萬兩白銀的賈繼輝後來怎麼樣了呢?在慈禧西逃時,賈繼英只是山西祁縣喬家大德恆票號的主事,後來外國銀行想要操控中國金融,掠奪中國財富,以此來殖民中國。

在1904年,大清決定嘗試開辦銀行,穩住經濟,慈禧太后專門傳下懿旨,要求賈繼英進京籌辦大清戶部銀行。賈繼英經過一系列的運作,成立了大清首個銀行,名叫「戶部銀行」。

戶部銀行成立後不斷發展,在1908年資本大增至千萬兩,改名為「大清銀行」。從大清到民國時期,賈繼英一直在銀行業中貢獻自己的才智,也曾創建諸多礦業、冶煉等工廠,喬致庸對賈繼英的評價,他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慈禧逃亡路過喬家大院,借十萬兩當盤纏,後來她回宮如何報答的?
    慈禧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奢靡,到了晚清的時候,那會兒的清朝已經非常落魄了,很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但是慈禧的飯桌上任然是每頓都有100多道菜。在後來的列強國家不斷向我國發起進攻,慈禧帶著親信落荒而逃,當時顧得上的只有自己的性命了,根本沒有想著備好充足的的盤纏,即使在這種逃亡的路上,慈禧的生活可是一點都沒有收斂,很快帶的盤纏就所剩不多了,隨後的一路上靠著別人的接濟,一路逃到山西,這個過程很是艱辛。
  • 喬家大院:喬致庸不讓慈禧還錢,非要「福種琅嬛」四字,究竟為何
    話說慈禧太后出逃之後,花銷依然巨大,奢華程度並不比宮裡差,又加上一大幫人吃飯,沒多時,出宮帶的銀子就花完了。進入山西中部,更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這時候,隨駕侍郎桂月亭向慈禧太后提了一個奏請,說山西晉商各個都富可敵國,可以向商號借款,慈禧這時候是飢不擇食,沒多想就準奏了。
  • 慈禧西逃借喬家大院十萬兩,問喬家要賞賜嗎?喬家:您賜四字即可
    慈禧很清楚清兵的實力,所以一聽到對方要打上門來,第一個反應就是,逃。不過,皇帝怎能輕易出皇宮呢?總得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吧,這個好解決,前任不是有「南巡」麼?那就「西巡」。所以一次倉皇出逃,被粉飾成太后和皇帝的巡視,自以為能騙得了他人,但是那時還有幾人會相信他們的話?
  • 慈禧狼狽西逃時,陝西女首富周瑩慷慨解囊,她後來得到了什麼回報
    到了山西後,慈禧得到了山西首富喬致庸的資助,喬家大院任由慈禧住,將慈禧伺候得高高興興,終於不需要再忍飢挨餓,風吹雨打,慈禧心中高興,讓人收下喬家遞過來的40萬兩白銀後,就問喬致庸想要什麼
  • 慈禧西安避難時,陝西女首富周瑩資助了她,慈禧是如何報答的
    後來家庭衰敗,周瑩進入涇陽安吳堡大戶吳家,並嫁給吳家少爺吳聘。誰知沒有多久,她的丈夫吳聘和公公都去世了,吳家因此家道中落。在關鍵時刻,周瑩選擇站出來,憑藉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她竟在商場上面如魚得水。而在這些傳奇的故事中,有一個就與著名的慈禧太后有關。話說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再度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在慌忙之下,帶著光緒皇帝等人就往西安跑。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剛剛得到修繕的圓明園,也再次遭到洗劫。由於出逃時很匆忙,不僅隊伍十分混亂,就連錢財也沒帶出多少。
  • 慈禧出逃時,陝西女首富周瑩贊助了她,慈禧後來又是如何報答的呢
    宮牆外已是血流成河,滿宮皇族人心惶惶,他們害怕聯軍鐵騎攻入皇城,更害怕驚世駭俗的火槍指著自己的心臟,慈禧太后決定放棄北京,帶著光緒帝和家人一路西行,逃往西安避難。即使在逃亡,但慈禧太后的貴族架子還在,當時的中國雖然受到了帝國主義的侵略,但盤踞在中國大地上兩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和尊卑觀念還沒有被連根拔起,地方士紳和地方豪強對慈禧太后還是十分敬畏並紛紛為她的逃亡提供經濟支持。其中,陝西女首富周瑩的貢獻最大。
  • 喬致庸曾幫過左宗棠和慈禧太后
    祁縣有個人叫喬全美,和他的兄長分家後,在十字口東北角買下幾處宅地,建造宅院,這是喬家大院的老宅。老宅分為主樓和偏院,主樓裡五外三院,為硬山頂磚瓦房,有窗欞卻沒有門戶,在屋裡邊修建樓梯。偏院是主樓東面原先的宅院翻修而成,並把偏院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就是喬家大院的雛形,據說當時主樓與側院間有一個土地祠,土地祠額上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個如意,意思為「四時如意」。土地祠壁上還有六對鹿,意思是六合通順。
  • 《喬家大院》:不讀喬致庸,就不知何為商人
    他不贊成喬致庸「匯通天下」的夢想,希望致庸明哲保身,專心賺錢。勸說失敗後,孫茂才幹脆不做幕僚,改做茶山大掌柜,放縱自己的貪婪本性。他私下剋扣工人的工錢,明目張胆地違反喬家禁令去眠花宿柳。更抓住時機蠱惑喬家大太太曹氏,試圖謀奪喬家的生意。被致庸識破真相後,孫茂才索性投奔貪官,在清末汙濁的官場中混得如魚得水,步步高升。
  • 慈禧出逃時,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資助了她,最終獲得怎樣的回報
    引言1900年8月,隨著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只能西逃,最終到了西安避難。剛開始逃亡的時候,日子過得很苦,慈禧都要吃粗糧,睡在破廟中。後來,日子過得好了點,一些官吏和富商都給予了幫助。後來,周家逐漸衰落,周瑩嫁入了吳家。實際上,吳家娶周瑩不是簡單過日子,而是想辦個婚事攢點喜氣,因為娶他的人患有肺癆。結婚沒過多久,丈夫就死了,周瑩成了寡婦。因為吳家沒有了男人,只能是女人站出來做主,於是周瑩開始打點照顧家中生意,畢竟是個大戶,家裡面的生意不能停。
  • 趣談晚清兩公主:被慈禧氣死的九公主,借慈禧之名賣官的大公主
    這是因為她從心眼裡不喜歡慈禧的所做所為,慈禧對這點也有所耳聞。光緒甲申年春,公主重病不起。慈禧得報後,礙於禮法不得不假惺惺地來到公主府探視公主病情。當她進入公主府後才知道醇親王奕譞也在這裡探視病人。慈禧喜出望外,便對奕譞說,可巧我正想找你。
  • 慈禧逃難時,一位官員用菜名羞辱慈禧,慈禧毫無察覺還大讚好吃!
    第一次看到汽車時還以為汽車也得吃草,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開車的時候還得讓司機跪著,真是貽笑大方。在北洋吃緊時,他一面主戰,一面挪用大量的軍費來修頤和園,過大壽。 古今中外之雄主,皆有變革圖強之志,臥薪嘗膽之心,但慈禧卻只有愚昧。本來一味忍讓的慈禧卻不顧大臣的反對主動向列強挑起了戰爭,結果自然是京城淪陷,慈禧帶著一夥皇室成員倉皇逃往西安,美其名曰「西狩」。
  • 曾國藩看人從未走過眼,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對慈禧的評價如何?
    ——胡哲敷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社會動蕩,正所謂亂世出豪傑,於是乎無數英雄兒女,才子佳人應運而生,其中便包括一個名叫曾國藩的人,此人乃宗聖曾子七十世孫,6歲入塾,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5歲中秀才,27歲入朝為官,並一步一步成為晚清時期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他還是湘軍的創立者,由他帶領的湘軍,不但攻滅了太平天國,甚至實力可與清廷抗衡,慈禧太后都要敬他三分
  • 慈禧一生有一個最喜歡的男人,若沒有他,就沒慈禧後來的權傾天下
    說到這裡,您或許已經明白兩姐妹是誰,其中葉赫那拉·杏貞為後來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婉貞則是光緒皇帝的生母。 在葉赫那拉家族中,慈禧是長女,但卻受不到嫡子該有的那種待遇,相反,慈禧在家中並不受寵愛,慈禧年少之時,行事向來依靠自己,這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慈禧的強勢性格。當然,自打入宮之後,慈禧已經將強勢的一面收起,這裡是皇宮,唯有皇帝與擁有權勢的人方可頤指氣使,其他人只能殘喘苟活。
  • 喬致庸在清廷中的後臺是誰?
    與大盛魁靠放貸繁榮昌盛不同,喬氏家族靠黃豆糧油生意起家,乾隆年間也是靠發國難財和戰爭財起來,喬致庸是喬氏家族的第三代,正值左宗棠西徵。    左宗棠心腹肱骨的商人被稱為「二庸」——南者胡光墉,北者喬致庸,喬致庸確實也跟其他晉商不一樣,所謂儒商,無非在貪慾上比較克制。
  • 陝西女首富周瑩兩次資助慈禧,後來慈禧是怎樣報答她的?
    但是在小編看來這恰恰相反,完全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父系社會雖然男性能夠承擔起主要的生產力,卻不能否定女性無法提供生產力,在中國古代優秀的女性不在少數,若要舉例證明,那更是比比皆是,婦好、武則天,李清照等等,甚至慈禧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得上顛覆觀念的人。雖然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說法,但也有紅顏禍水的觀點,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執政者的一種推脫藉口罷了。
  • 匯通天下:「亮財主」喬致庸到底有多少錢
    喬致庸,山西祁縣人,人稱「亮財主」,是喬家第四位當家人,雖然出身富賈世家,但是,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喬致廣撫養長大,按照喬致廣的願景,他希望弟弟喬致庸能考中舉人,甚至考中進士,未曾想,喬致廣英年早逝,導致家族生意瞬間進入了生死邊緣,無奈之下,喬致庸棄文從商接手家族生意,從此,在他的努力下,不僅挽狂瀾於既倒,更是將家族生意推上了頂峰。
  • 安德海被殺時,慈禧為何沒救他?不是不想救,而是不能救
    由於他聰明機靈,又有眼色,很快就得到了鹹豐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寵幸。鹹豐駕崩不久,在慈禧為奪得權勢而實行的辛酉政變中安德海更是立下大功,之後,被升為總管太監,成為了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至此,安德海整日裡趾高氣揚,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連小皇帝載淳,他也是不屑一顧,還經常挑撥小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關係。那一副囂張樣,讓小皇帝載淳恨得是牙直痒痒,連朝中大臣也都對他心生嫉恨,忍無可忍。
  • 他自稱是慈禧的外國情人
    在聊外國人筆下的近代中國這一話題時,一個聽眾竟然提到《太后與我》。小馬直言自己沒有讀過這本書,轉頭問我。這書倒撞到我的槍口——這個署名埃蒙德·特拉內·巴恪思爵士的作者,英文名Jonathan Edmund Backhouse,我在《尋找·蘇慧廉》裡就寫到他,並將他譯為巴克斯。巴克斯在《太后與我》中自稱是慈禧的外國情人,但後來被人揭開了面紗。
  • 慈禧身邊丫環珍藏慈禧枕頭多年,64年後打開,發現裡面的大秘密!
    慈禧太后是通過自己的姿色來到的宮中,說起他的姿色,那是非常不一般,一般女人美最多迷的男人神魂顛倒,而他居然美到讓女人嫉妒。自然有多美,就有多受寵,當時的皇帝對他也是寵愛有加,後來也是順利地為生下了一位小皇子。皇子的出生更加穩固了慈禧太朝廷之中的地位,但這只是他垂簾聽政的第一步。
  • 慈禧最愛聽這名梆子演員的戲,可他兒子用錢捐官,慈禧為何發怒
    在崔靈芝17歲時,師父正式將其送至上海大劇院演唱,也正是在這一場戲曲演出中,崔靈芝以一場《蘇三起解》而聞名,他嗓音渾闊、扮相美俊、唱腔高低自如,深得臺下觀眾喜愛,從此成為了當地的名角。上海各家報紙頭版頭條上,都對崔靈芝進行了相關報導,並以大幅照片的方式進行宣傳,甚至《上海時報》還將其比作是戲曲界的「一顆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