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大體老師家屬活動 | 總結

2021-02-23 中山醫團學在線

她,一個笑起來親切靜好的女子,溫婉心善卻不幸患上肺癌;她,從不用化妝品也沒有首飾盒,勤儉持家卻不曾想過犒勞自己;她,一個普通的客運站工作人員,平平凡凡卻又偉大到令人動容。她的一生,始終盡力為善,即使病逝,也繼續為世界發光發熱。就這樣,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探訪一隊帶著尊重與敬仰,走進了吳碧芬阿姨平凡卻又偉大的一生……

每一個時代都有她的建設者,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探訪二隊隨著楊伯伯的追憶,從時空的隧道裡初窺陳棣華奶奶作為一名老中山醫人的生前身後事,收穫了對親情、對生命的獨特感悟。

平淡,是普通人的生活真諦,亦是平常人的人生幸福,呂保祥老師和奶奶的一生是平淡的,來時悄然無聲,去時不帶走一片雲彩,卻有著沁人心脾的芬芳,這一抹清香,便是他們贈與我們與世界的禮物。

解剖堂那天,年少的他初次探尋人體奧秘之瀚漫。感念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他暗暗許下捐贈遺體的心願。六十年世事紛繁,這一抉擇他卻從未改變,託女兒將捐贈途徑尋遍,終於如願。四隊與家屬促膝長談,方知李爺爺的善心如磐,引導兒女破除陳念,共同書寫生命的禮讚。

經受十載風雨,淡泊世上春秋。平生盡處是溫柔,執念人間愁苦。

誰道青山難在,但見江水悠悠。元知離去萬般休,只為眾生前渡。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為除疾患獻瑾瑜,甘落無聲處。

她用醫者的溫柔,為無數病患帶來曙光,用一生的時光,去實踐最初的熱愛與理想。人生短暫,她用特殊的方式將靈魂延長。如今,陸教授雖乘黃鶴歸去,但悠悠白雲,是我們後輩們無盡的懷念!

讓我們一起來聽探訪五隊講講陸教授的故事,共同感知陸教授偉大的一生! 

經歷了與大體老師擦肩而過的遺憾

經歷了二十天不知所措地翹首以盼

電話連線 幾句寒暄 擔憂便煙消雲散

您沉默無言 音容笑貌在我腦海浮現

我看見 您每天都要跟小販打個照面

看見您捧讀馬列侃侃而談  

我看見 您晚年把奉獻當作一種休閒

看見您面對生經歷了與大體老師擦肩而過的遺憾

民族憂患之時,他以青春熱血加入祖國抵抗外來侵略、團結統一的隊列;百廢待興之時,他以開荒者的勇敢投身於祖國遠洋事業;國家強盛之時,他帶著熱愛和好奇走遍曾浴血奮戰保衛的疆土。而如今,他在醫療教育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毅然捐贈遺體,為醫療教育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他就是探訪七隊此行緬懷的大體老師耿爺爺。我們帶著敬佩和尊重,走進耿爺爺生前的故事。

最初的誕生和最後的死亡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與最後的晚霞一樣,都會光照人間」,生命是一場偉大的旅行。在一個愜意的午後,探訪八隊走近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鄧添祿爺爺的一生。爺爺的時代雖已落下帷幕,他最後的選擇卻點燃了新的生命與希望。讓我們跟隨探訪八隊的腳步,懷著敬意與尊重,穿越歲月的長河,去看看爺爺他用力擁抱過的煙火人間。

至美的靈魂總是在平凡中不知偉大,在偉大中自認平凡。

盧教授將自己89年的生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的事業、他的黨和他的國家。徐奶奶現在住進了養老院,她也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科學,奉獻給了黨。夫妻二人從未考慮過生命的歸屬,生命的軌跡始終跟隨黨的前行。他們認識死亡的本質,遺體捐獻於他們而言不是選擇,不需猶豫,只是歸宿。他們是一代優秀黨員,也是時代的楷模。他們身處農田,教書育人,為黨奉獻。

初入醫學殿堂,追尋人間至美。這次探訪是與歷史的隔空交流。讓我們靜靜聆聽徐奶奶講述他們的共同回憶、篤實信仰和美好希冀。

生於香港,長於嶺南,

琴瑟相諧,譜一曲少年遊;

星河浩瀚,滿一床清朗夢。

先生早失雙親,飄零他鄉。自幼向學,攜三五同儕,立志獻力。西北強軍夢的擦肩而過,最後投身教育事業,釀一段桃李滿園的佳話。

醫學生是從外部走向深處,而心理學則從內心反觀淺表。十人小隊在成長的路上邂逅那段歲月靜好,輕觸那份平凡中孕育的偉大,補齊了生命的一課,也在心底安駐最柔軟的感動。那麼這一刻,讓我們共同聆聽,用內心喚起甦醒。

相關焦點

  • 網紅視頻出現「大體老師」惹眾怒,為什麼要崇敬「大體老師」?
    在對醫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人體解剖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大體老師」是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為了尊重大體老師,醫學院的解剖室是禁止拍照的,而且每一堂解剖課前,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向大體老師鞠躬行禮,表達敬意。這個網紅在解剖室、告別廳進行拍攝的行為,確實觸碰到了醫學倫理以及學科尊嚴的底線。
  • 「大體老師」也值得被尊重——觀《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再到後來實在不行了,老師給我們換了另一具大體老師。新的大體老師聽說是一名死刑犯。這位大約三十來歲的男性大體老師跟第一位七十歲老人不同,皮膚緊緻有彈性。當時不禁感嘆這個年輕人在自己的身體這麼健康的時候失去生命,真的是一件特別可惜的事情。學醫之前,我可能會一臉崇高地想著將來也要捐獻遺體。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引眾怒
    還表示自己並沒有拍攝「大體老師」和實驗動物,視頻中都是一些教學模具或者空白,只是都加上了很厚的馬賽克,被大眾誤解了。 還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的道歉聲明。  不過網友對此並不買帳,畢竟他對「大體老師」毫無敬意的行為,已經觸碰到了醫學倫理和學科尊嚴的底線。
  • 「虹色記憶」探訪之旅第五季「四史」教育專題 「追尋紅色足跡 探秘中共四大」------四大紀念館探訪活動
    彩虹小記者團部分成員探訪活動感悟:這是我第四次參加「虹色記憶,探訪活動」,每次參加我都有新的感觸。這次活動中彩虹小記者團拍攝的是中共四大紀念館,行程安排很緊湊,在充實而又愉快的幾天中我學會了許多平時沒有接觸到的知識。接受專業導師們的培訓後,我們總想大展身手一番,每個組員都思考準備了兩三個採訪問題,但我們的問題都太大、太空洞,我們這才發現採訪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 值得尊敬的「大體老師」:以另一種方式留在世界
    「徐玉娥」下面是四個小字——大體老師01你聽說過「大體老師」嗎?大體老師,是不說話的老師,是在去世後才能成為的老師。確切來說,指的是「遺體捐獻者們」。因此被尊稱為「大體老師」。圖為美國一女性大體老師,冷凍宏觀儀下的大腦切片林先生的太太,徐玉娥,便是一位大體老師。生前,徐玉娥籤署了遺體捐贈協議。去世後,便將遺體捐贈給輔仁大學醫學院,以供教學使用。遺體送到醫學院後,會先進行防腐處理,再儲存。儲存的這段時間,林先生經常開長途車北上探望。
  • 致敬「大體老師」 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遺體
    鍾麗娜生前在家屬的陪同下親自到深圳市紅十字會籤署文書,希望能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作為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的「無語體師」。當天凌晨,在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主持下,深圳大學總醫院醫護團隊、醫務部門、深圳大學代表、患者家屬及朋友為鍾麗娜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經過完善醫療文書,鍾麗娜的遺體由家屬轉交給市紅十字會,並與深圳大學協調作為無言的「大體老師」,協助深圳大學醫學部開展教學工作。
  • 【行願半世紀】從器官捐贈到大體捐贈
    29  一九九五·二 從器官捐贈到大體捐贈 一九八四年
  • 這19位「大體老師」 讓人肅然起敬!
    他說,所有的屍檢醫生都對遺體充滿了尊敬,他們尊稱這些遺體為「大體老師」。張衡說,「大體老師」是最後一個鮮活的教材。他感謝這19位武漢「大體老師」。因為是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的身體具體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 【醫源雜誌·杏林春】思念不息 感動常在——紀念所有為科學獻身的大體老師
    他生前就熱心公益,有一次,剛從醫院回家的楊老看到樓道口放著一箱牛奶,連問幾位過路人都說不明情況,便在女兒的攙扶下,拄著拐杖整棟樓挨家挨戶地詢問,一直問到三樓才找到粗心的失主,累得氣喘籲籲的楊老才放心地回家。楊老每年都堅持參加社區捐助活動,若是因住院沒能趕上,就專門把錢送到居委會。
  • 74歲教授也成"大體老師" 湖南今年遺體捐獻登記創歷史之最
    她以這樣的方式「重回」母校》後續也成「大體老師」湖南今年遺體捐獻登記人數創歷史之最「遺體捐獻」「大體老師」……這段時間,這幾個原本並不為大家所熟知的詞彙,因為25歲的吳思而被大家關注。近日,中南大學74歲的龍力強教授在去世後也追隨吳思的腳步,成了一名「大體老師」。7月22日,是中南大學龍力強教授離開的第5天,他的女兒龍吟說,或許因為幫爸爸實現了他反覆提起的「遺體捐獻」的遺願,自己似乎從未感覺到父親遠去。7月17日凌晨,龍力強因急性肝衰竭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不幸去世,隨即,家人便向醫生提出了遺體捐獻的事情。
  • 網紅進高校解剖室偷拍大體老師?當事人回應:只是為了「玩梗」
    網紅"澤一鋒"為了博取流量,偷拍大體老師及動物標本,並冒充醫學院學生身份,將視頻剪輯後發布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澤一鋒被輿論追責後回應,只是為了"玩梗",輕描淡寫的態度徹底激怒了公眾。澤一鋒何許人也?據報導,他真名叫邵青鋒,男生,由於留著披肩長發,在某短視頻平臺擁有百萬粉絲,擅長以冷酷動漫人物形象出鏡。
  • 校長開會,教師家屬不樂意!讓老師安安靜靜教書才是正途!
    近期,某地教師家屬家屬投訴校長頻繁開會,不到下班時候,不開會,且要求教師早到校、晚離校,教師苦不堪言,家屬忍無可忍,舉報了校長……1、校長開會,教師家屬不樂意不止喜歡開會,還不不樂意讓老師離開學校!感覺學校裡有一大群老師,隨叫隨到,人氣旺,人多了才高興。要是人少,心裡就悶得慌!安排盯晚自習,校長一聲令下,也讓沒晚自習任務的老師陪著。在辦公室裡待著!結果出了問題:某位老師,上完晚自習陪著,無聊,溜走了,回家路上出了車禍不幸身亡!家屬大鬧學校!從此,該校長就再也不要求老師陪上晚自習了!但會照開。不久,該校長也就調走了……
  • 民俗探訪 小鬼當家……特色寒假作業老師微信點評
    作者:金成遠   「來個家常菜,炒土豆片」、「夢瑤人生第一次辣椒炒雞蛋」……雖然還沒開學,但在臨沂一小三河口校區三年級2班的微信群裡,家長們紛紛曬出孩子們在寒假裡學做菜的照片,老師也一一進行點評
  • 情商高的人,懂規矩識大體,從不在酒桌上做這四種事
    情商高的人,懂規矩識大體,從不在酒桌上做這四種事現在有不少員工,在職場中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說團建、聚餐時,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同事們的理解和領導的尊重。可是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總會有那麼幾個跟你過不去的人。
  • 大體(微小說)
    大體(微小說)作者:馬桂明原創作品莫搬運,看看即可。「狗啊豬啊貓呀的,野地溫室實驗數據……還是純白色的老鼠可靠……沒有植株,昆蟲……」「老師。也許我們先從植株,不是動物……」「你想說什麼?」「動物,四蹄四爪毛髮裹身。
  • 關於《「童享關愛」慈善捐贈探訪活動》時間變更的通告
    通    告各位愛心人士:原定由我店組織8月28日的「童享關愛」慈善探訪活動經過我們雙方協商,將探訪日期順延至下周日(9月4日)進行,其餘事項不變活動,詳情諮詢電話:13602832381 許生。現把活動流程及捐款情況進行公示。
  • 茶道人的京都:隨大塚早苗老師探訪日本文化的心靈
    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中,與中國讀者一同探訪京都,分享「利休七哲」的故事,對我而言是莫大的榮幸。四個月的主題分別如下:10月(神無月),在京都祗園的歷史深處,伴隨著藝伎與舞妓,我們將入座一場特別的雅集。大塚老師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傳授正宗日本文化,多次受邀參與日本國家旅遊局、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主辦的文化活動,成就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現依次接受活動邀約,但由於課堂深受學生歡迎,東京、上海、新加坡的名額已滿,入門需要排隊等候。近年更是收到來自歐洲、美國的多個活動邀請,2019年秋在法國巴黎、馬爾他共和國舉辦茶道活動,在世界舞臺上愈發活躍。
  • 老師,你知道如何做期末總結嗎?
    期末已經來臨,在準備複習備考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工作總結,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印記,幫助未來成長。該怎麼總結呢?可以從下面這些角度試試~總結自己教學上的好做法期末了,自己一學期在教學上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教學上有什麼成功的案例?
  • 公益活動神奇校車系列《水的故事》——探訪自來水博物館
    最有愛的親子出行故事最全的親子旅行攻略投稿&合作請聯繫dxloveplay@163.com入群請回復「我願意」我們的「神奇校車」系列活動已經發出兩站(《蜂巢的秘密》——蜜蜂園探「蜜」活動;《追尋恐龍》——夜宿恐龍博物館)了,校車既已出發,當然要一直向前。
  • 新冠患者探訪養老院傳染150人,一月內18名老人染病身亡
    近日,比利時一家養老院內再曝出悲劇:一名男子裝扮成聖誕老人到養老院內探訪,但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新冠,十幾天後這個養老院18名老人陸續染病身亡。 據每日郵報12月27日報導,這名男子是在12月初探訪這家位於莫爾地區的養老院,當時男子喬裝成聖誕老人模樣,在整個養老院內四處串門與老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