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那時,慧能大師到了韶州深山的寶林寺。韶州韋刺史和當地官僚,親自進入深山,恭請慧能大師出山講法。
慧能大師,來到韶州城中大梵寺講堂,為僧眾廣開佛緣,講解佛法。眾人為慧能大師安排好法座,恭迎大師升座講法。
韋刺史和各級官僚三十多人,儒家學士三十多人,僧人、尼姑、道士、俗人一千多人,一起向慧能大師作禮,祈願能聽到佛法的要旨。
這是壇經開篇。直說慧能大師,得到五祖秘密傳授的禪宗頓悟法門,和禪宗傳宗衣缽後,一路南行,隱姓埋名,潛藏至韶州寶林寺。這些在接下來的經文中,都有交待。
當地官員,僧俗聞聽慧能大師的威名以後,紛紛前去拜訪致禮,祈願能聽到佛法的真諦。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慧能大師告訴眾人道: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只要用這樣的心,直接就可以成佛。善知識,且聽慧能我講述這一佛法的來由和修行事宜。
這是壇經中,慧能大師的首次開示:要直心見性,直接成佛。由此引出接下來,這一法門來由的回憶的經文。
惠能嚴父,本貫範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慧能師父,祖籍籍貫在範陽。左降落根於嶺南,做了新州的百姓。慧能大師此身,很不幸運。從小喪父,由母親獨自辛苦養大,漂泊移民至南海。慧能大師成年後,生活艱辛貧苦,以賣柴為生。
此段介紹慧能大師生平和艱辛生活,造成他不識文字。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
有一天,有一個客人買柴,讓慧能大師送到客店。客人收到柴火,慧能大師得到錢以後,剛走出客店門外,就聽見有一個客人,在讀誦佛經。
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慧能一聽經文,內心頓時有所開悟。就問客人讀的是什麼經文?客人答到:是金剛經。
慧能大師又問道:從哪裡來,為何執持讀誦這部經典?
客人答到:我從薪州黃梅縣東禪寺來的。東禪寺,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主持弘化佛法的道場,目前有弟子一千多人。我曾經到東禪寺禮拜過五祖,聽受過金剛經。
五祖弘忍大師,經常規勸出家僧人和在家俗人,只要修持金剛經,即刻就能明心見性,可以直接成佛。
以上介紹慧能大師的佛緣和根慧。慧能大師的佛緣是金剛經。慧能大師一聽經文,心即開悟,是極其難得的利根性的佛法人才。這是他繼承禪宗法脈,得到禪宗衣缽的主要原因。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慧能大師聽說後,深感久遠往昔就有佛緣。幸蒙有一客人,願意資助十兩銀子給慧能大師,讓他安頓好自己母親生活的衣服糧食後,就去黃梅東禪寺參禮五祖,學習佛法。
慧能大師非常珍惜自己的佛緣。雖然生活艱難,還有老母要贍養,但都沒能阻礙他求取佛法的決心。這是慧能大師,成為禪宗六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慧能大師渴求佛法的決心,在整部壇經中閃耀,多有描述。
點讚分享 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