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賣光了一切 你的肝和你的肺
他們扔了你的世界 去成為更好的人類
那廉價的眼淚就別掛在嘴邊
什麼也沒改變 什麼也不改變
請別舉起手鎗 這裡沒有反抗的人
不用再圍牆 這裡沒有反抗的人
反抗的人
月初的時候,朋友推薦我聽了這首《勇敢的人》,也因此知道了這個臺灣的樂隊——草東沒有派對。這個朋友和我一樣聽歌比較隨性,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從來不會強行安利給我哪個樂隊或者音樂人。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句話,記不清原話了,大致意思是:關係再好,也不要隨便推薦音樂給對方。尤其是那種特別容易爛大街的歌,分明一個樂隊有無數更好的作品,對方卻只聽了那首最流行最火的,並且強烈安利給你。
我們都不喜歡那種感覺。
但這個朋友推薦的歌總能讓我在耳朵的驚喜中展開一段陌生的與眾不同的音樂體驗。從《勇敢的人》開始,之後聽了這個獨立樂團所有的作品。臺灣的音樂聽的還蠻多的,但是這種風格的確是第一次接觸。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首作品有《Intro》、《我們》、《山海》。很難界定他們作品的風格,是後搖的感覺,但又不完全是,沒有萬青那麼好聽,但又比其他的後搖多了點不同的味道。
草東沒有派對的歌普遍都是快節奏的,節奏遊走不定,絕對不是那種簡單的「好聽」,相反所有作品無論哪首第一次聽你都不會覺得非常舒服或者驚豔,但是越聽越有味道,尤其是旋律和編曲,還有部分作品和聲部分的加入也特別出彩,如《我們》、《情歌》,越聽越能聽出更多的東西來。和好聽沒有關係,但卻讓人完全無法拒絕。草東還有一些作品,歌詞非常之簡單,全都勝在巧妙的令人澎湃的旋律,如《等》,寥寥幾句歌詞,所有妙處都在曲子裡。
一些作品的歌詞也相當可圈可點,金句時時乍現,譬如:我把故鄉給賣了,愛人給騙了。譬如「我看著/天真的我自己/出現在/沒有我的故事裡/等待著/我的回應/一個為何至此/的原因。」
草東沒有派對的作品,很少有那種「好聽的」,什麼是好聽的,就是像《鏡子中》、《Man On the Moon》(後悔大鯊魚作品)、《十萬嬉皮》等這樣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有點古怪,只聽一次絕對聽不出精髓來,必須要多聽幾遍,沉澱下,去想一下,才能理解和消化歌裡的內核,才慢慢回過味來。
像這樣的歌詞:我們萬分惋惜的浪費著,用盡一切換來的紙張。又或者是「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快,快拿到學校炫耀吧,孩子,交點朋友吧。」這樣非常具有反諷和現實意義的歌詞內容,都能讓人思考很多東西。沒有悅耳可言,卻每一首都唱出了我們心裡藏著的一些東西,愛情或者孤獨,成長或者現實。一半民謠一半Grunge,古怪的咕噥著,有時候甚至聽不清淺唱低吟的歌詞到底是什麼。可是用心聽完,再去體會歌詞深意,就覺得很有意思。
提到草東沒有派對,大家可能都會對樂隊的名字非常好奇。草東算是地名吧!在陽明山上的一條路名叫草東街。最開始時的團名叫做草東街派對,是幾個都喜歡玩團又喜歡去山上晃悠其常去那裡的年輕人組成的,後來在經歷一些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難題和無奈的人事更動後留下的團員決定以草東沒有派對這個名字繼續下去。
在「草東街派對」時期,樂團創作的風格比較偏向TDCC、the Wombats、Beat!Beat!Beat!等一些帶有Disco Beat、風格比較輕鬆的樂團,最早組成的成員大都是玩Punk rock、Grunge、Metal等比較強硬直白的曲風,而在後來改為草東沒有派對後的這三年間,樂團也歷了創作方式的摸索、改變並自然而然地又逐漸開始走回最初的表達方式,也持續在尋找著想要訴說的種種以及屬於草東沒有派對自己的聲音。
時而溫柔低吟、時而快速嘶吼,歌詞中時時傳達著對現實的思考、懷疑和反省。跳動的旋律、創新的編曲,使得他們的作品總是閃現著小小火花。聽著他們用諧謔的口吻唱著: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
你能感覺到這是一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樂團,他們的作品絕不淺薄,也不僅靠編曲取勝。不久可能就會有更跳躍更讓人驚奇的作品問世。
文 | 夢醒 | 讚賞歸作者
草東沒有派對,你聽過麼?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