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與計量有關的成語,講給孩子聽聽!

2020-12-18 瀟湘晨報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豐富生動的語言文字既承載著這種文化,又不斷將其發揚光大。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側面反映中國計量史的燦爛文化。為此,精選了部分「成語」與「典故」說明中華民族的計量文化豐厚的底蘊。

1 一絲一毫

分釐毫絲。在長度單位或重量(質量)單位中均為十進位,即一釐為十毫,一毫為十絲。意指一點點兒,形容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2 一落千丈

丈為長度單位,即十尺。此語出自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躋:升,登。該成語原指琴聲陡然降落,猶如很深、很遠,後來用於形容聲譽、地位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丈:光芒萬丈、魔高一丈,也是說明長度。

3 近在咫尺

咫(zhǐ)尺是中國古代長度單位,相當於手伸展時從手的下端到中指尖端的長度。據《說文解字》記載,中等婦人之手8寸為咫,即周尺的8寸。此意形容距離較近。

3 布手知尺

尺為長度單位。尺字是用手測量物體的象形字,通常為當手伸展時,從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離約為20釐米。

5 不同尋常

「尋」和「常」是古代兩個長度單位。古書載有「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倍尋謂之常」。尋為兩臂伸展後雙手指間的長度,故「八尺為尋」。即一尋為八尺;一常為十六尺。由於此長度為普通長度,於是人們將「尋常」引申為普通、一般的意思;不同尋常即指不一般的意思。

6 山高萬仞

仞為古長度單位。據《孔從子》記載,「四尺為之仞」,即一仞等於四尺,起源於人體中心線到伸展手臂的手指尖端的距離,也即二仞為一尋,意指山很高,巍巍高山。

7 寸步難行

寸為長度單位,十分之一尺。形容很小一點的距離,指走路困難,比喻處境困難。

8 入木三分

分為長度單位,即十分之一寸。相傳晉朝王羲之寫的字非常有力,一次他在木板上寫字,刻字的人發現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之深,說明書法有力。現多指分析問題,看問題很深刻、很透徹的意思。

9 一瀉千裡

裡為長度單位,多表示路程的距離,約五百米。千裡即很長,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長。比喻文筆、樂曲,氣勢奔放,或形勢、狀況急轉直下。裡:一日千裡、千裡迢迢、鵬程萬裡,也是喻千裡萬裡之長。

入木三分

10 寸有所長

寸為長度單位,即十分之一尺,說明寸雖小,但也有長度。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也會有它的長處。

11 尺短寸長

尺和寸都是長度單位。《楚辭·卜居》中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指由於應用於不同場合,尺有不夠長的時候,寸也有多餘的時候。比喻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

12 退避三舍

舍為古長度單位名稱,古春秋時行軍三十裡為舍。《左傳》中記載,晉公子重耳(晉公子)逃亡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避君三舍」。後楚晉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後撤九十裡。今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13 百步穿楊

步為古長度單位名稱。據《會典》「以營造尺起度,五尺為步。」《史記·周本紀》上說,楚國將領養由基善於射箭,射相距百步遠的楊柳葉子能百發百中。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14 一髮千鈞

鈞為古重量(質量下同)單位,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擔)。出自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危中一髮引千鈞」。意思是危險得好像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髮絲上。常比喻情況萬分危急。有時也稱「千鈞一髮」。

15 錙銖必較

錙(zī)和銖(zhū)均為重量單位名稱。「四錙一兩,六銖一錙」。即錙為四分之一兩,銖為二十分之一兩。形容人十分吝嗇,一絲一毫也不可放過。比喻氣量狹小,小氣。

16 積銖累寸

銖,古重量單位;寸,長度單位。意思是形容一點一滴的積累。有時也稱「銖積寸累。」

17 一諾千金

出自《史記·季布欒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講的是一個諾言值千金之價。比喻說話算數,極言有信。

18 斤斤計較

斤為重量單位名稱。雖然歷代斤的重量從223克至596克有很大差異,但民國推行米制後以五百克為一斤。斤斤計較常指注意小的利害,對無關緊要的事過分計較。

19 千鈞重負

鈞為古重量單位名稱。千鈞即很大的重量,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20 半斤八兩

斤、兩為重量單位名稱,古以一斤等於十六兩,因此,半斤就等於八兩。比喻彼此一樣,差不多。

21 刻不容緩

刻是時間單位名稱,等於十五分鐘。中國古代以漏壺滴漏計時,壺內裝有漏箭。箭上有一百個刻度,用來計量一晝夜的十二時辰。因此,刻等於十四分鐘二十四秒(60×24÷100),略短於現在的一刻鐘。現在計時的刻由英語(guarter)音譯而來,由於音相近、時相近,沿用至今。意指時間緊迫,一刻也不容許拖延。

22 一刻千金

刻為時間單位名稱,表示短時間。比喻時間寶貴,要像珍惜黃金一樣珍惜時間。

23 分秒必爭

分和秒均為時間單位名稱。形容要抓緊時間,一分一秒也不放過。故有爭分奪秒之稱。

24 百年大計

年為時間單位名稱,即365天。常指關係重大或關係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措施或實施。

25 千載難逢

載即年,指千年才有這麼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26 日理萬機

日即天。萬機是事務繁多,比喻一天要處理許多事務。

27 寅吃卯糧

寅、卯是我國農曆紀年紀時,用的「地支」次序。寅年在卯年之前。寅時為三至五時,卯時為五至七時。說的是當年吃了下一年的糧。比喻預先透支了下一年的進項。

來源:韶關市場監管

【來源:黃山市場監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當天,深受家長孩子們喜愛的兒童詩教開創者、中國首個入選「全球創新教育100強」項目創始人、《婷婷講成語故事》作者婷婷姐姐身著一身精美漢服登場,和小讀者們一起唱古詩,並圍繞新作《婷婷講成語故事》,分享了有趣的成語故事和學習成語的方法。
  • 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原標題: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20個成語背後的勵志小故事,講給孩子聽聽
    磨杵成針、水滴石穿、聞雞起舞、鑿壁借光這些勵志成語背後不僅有一個值得品讀的故事,而且蘊含了我們傳統文化裡的優秀品質
  • 100個成語大全及解釋,了解成語釋義,提高孩子運用成語的能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成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豐富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成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一些成語故事比較生動形象,蘊含著寶貴的知識和道理。這些成語故事多來自於一些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歷史事跡,不僅故事情節生動,而且包含寓意很深刻。
  • 小學600個成語大全,成語分類歸納精華,給孩子收集成語請看這裡
    其中,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持續的可讀性,念起來朗朗上口,而成語大多是出自古代名著,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它們蘊含有深奧的道理,能從中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得到更深的感悟,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小學600個成語大全,成語分類歸納精華,幫助孩子收集更多的成語,豐富孩子的詞彙。大家記得關注我,先點讚,再收藏哦!
  • 我這樣給孩子講成語和古詩詞,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最佳讀物!
    在周一的文章《作為中國人,不給孩子講這些真是白瞎了!|旅日有感》中,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在日本的所見、所感,不少媽媽都想給孩子從小普及古典文化。所以這周給大家開團兩套好看又不貴的書——《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藏在地圖裡的成語》。
  • 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
    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時間:2018-02-16 12:2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 農曆狗年馬上就要到了,相比其他生肖,大家提到狗都感覺是罵人的話,但狗年避不了還是要走家串戶去拜年的,都會說上幾句與狗相關的成語來互相拜年
  • 讓孩子了解7個成語典故,聽聽成語背後的故事,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咱們說到第一個成語,兩個均為錯別字。好像是飢餓,又好像是渴了。對水和食物的渴求,是與生俱來的。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類,到現在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玩電腦的現代人,本質上並無不同。前些天作者發了很多的數學視頻,有的朋友在底下留言,說一些奇怪的話,學數學有什麼用?這對買菜有幫助嗎?
  • 考考你的計量知識:這些題,你能答對幾個?
    很多流傳千古的成語、典故、俗語,都跟我們身邊的計量有關。雖然我們能熟練的使用它們,但未必知道其背後計量的淵源。那就叫上孩子一起答題,看看究竟能做對幾道?0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的「規」是什麼?「矩」又是什麼?
  • 有成語故事出自你的家鄉嗎? 和濰坊人有關的至少39個
    中國成語總量數不勝數,生活中被人們常用的成語大概也有一兩千條。一個人一生中可能經歷的各種境遇、事件,可能體會的各種心境、情感,可能面對的各種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都能在成語中找到細緻的對應,並完成微妙而生動的表達。不僅如此,中國成語還有著明確的褒貶臧否,代表著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基因中的核心價值觀。  成語通常來講有五大來源:古代神話、歷史故事、文學經典、民間口語和外來語。
  • 事業單位:科舉有關成語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科舉有關常識是考試的重要內容。科舉制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考試制度,同時產生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成語。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總結與科舉有關的較為常見的成語。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1904年7月4日,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進行,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劉春霖成為末代狀元。1905年,科舉製取消。(二)常見相關成語1.金榜題名:殿試錄取結果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 丹·晶老師講成語(11)——「如」
    今天丹丹和晶晶兩位老師講的是含有「如」字的兩個成語故事。如火如荼在春秋時期,吳越爭霸,吳王夫差在連續徵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之後,野心膨脹,準備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拿下晉國。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重整旗鼓,進攻吳國,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 「令人噴飯」也是成語?這160個成語+640幅漫畫,讓孩子笑聲中記住它
    每個成語包括:一篇有趣的成語故事+4幅解說的漫畫+成語接龍+追本溯源+知識大爆炸,五個部分,讓孩子全方面掌握成語!書中的每個成語都是這樣的4個漫畫,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中,深入到每個成語的背後的典故。而且,在漫畫中,咱們家長也可以考驗下孩子對成語的理解掌握程度,將成語蓋住,讓孩子來猜猜。☉其中還有,成語接龍一欄,每一個成語後面都會有成語接龍,咱們家長,也可以考考孩子的成語,跟孩子一起玩玩成語接龍遊戲。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賴媽講故事 | 成語—草船借箭
    賴賴媽媽要給大家講故事了,趕緊都乖乖地躺好了吧。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三國演義》這本書嗎?它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其中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令好多人佩服。今天賴賴媽媽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諸葛亮,讓我們來聽聽在這個故事中,諸葛亮是如何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的吧。今天的故事來自成語——草船借箭,這則成語出自《三國演義》。
  • 童聲分享 * 六字成語 | No.27
    朗讀者:韓思遠 《遊子吟》9歲  梅滿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9歲朱希 《守株待兔》 8歲  寧夏 《老鼠嫁女兒》4歲 點評與示範:老虎姐姐周末故事&六字成語 有的朗誦詩詞、有的講成語故事、有小朋友唱歌、還有小朋友用方言講電視劇臺詞。每個小朋友都發揮自己的最長處進行了展示。老虎姐姐覺得你們特別棒,給你們點讚哦。在上一次我們分享成語故事時,老虎姐姐說,除了四字成語還有多字成語,於是和你們分享了五字成語「欲速則不達」,今天呢,老虎姐姐和你們分享六字成語,「五十步笑百步」。
  • 北大博士媽媽:成語接龍3000個,孩子愛不釋手,語文成績回回第一
    成語是語言的精粹,是表達的精華,在學習成語的時候,要注重更為精準掌握成語的內涵,便於特定具體場合恰當運用。小學階段學習成語對於我們孩子的語文成績提高很有好處,特別是在作文和口頭表達上,如果孩子能夠很好地使用某些成語,必然會增添不少文採。
  • 20組成語接龍,讓孩子輕鬆記住1000個成語
    20組成語接龍,讓孩子輕鬆記住1000個成語,僅此一份,快收藏! 成語,是語文學習必須掌握的一類知識點。但有些同學不愛積累成語,認為成語學起來枯燥。有句話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想要讓孩子多多積累成語知識點,就可以採用成語接龍的遊戲,讓孩子們學得輕鬆,在遊戲中就可以積累不少的成語。
  • 六個有關「雞」的成語故事一定要告訴孩子~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和孩子跟隨嬌嬌媽,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1、山雞舞鏡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 小學生作文成語連篇,老師笑噴自嘆不如:會用成語的孩子,惹不起
    當一個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才能文筆流暢,出口成章。而這些知識的學習,沒有捷徑,只能通過長期積累,只有從小就帶著孩子多讀、多看,多學習,孩子才能迎來厚積薄發的時刻。但是很多孩子都說記不住這麼多成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