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上來的新鮮蔬菜準備送往市場
一大早,彭州市麗春鎮一片綠油油的生菜地裡陸續來了十幾位戴著口罩的村民。他們都是當地人,可許多也是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這些人中,有本來應該在重慶開餐館的老闆,有即將回廣東企業上班的工人,由於這場疫情,他們暫時留在了家中,聽到村上號召健康無疫區接觸史的村民幫忙幹點農活,大家呼啦啦都站出來了。
「必須馬上種下去,這樣才能保證大春前多收一季菜!」這邊將地裡的新鮮蔬菜收起來,打捆、裝車,那邊則忙著開始下種。種植大戶李文一邊招呼著前來幫忙的人,一邊向記者解釋。「春天是最忙的時候,季節不等人啊!」
搶種一季蔬菜 可保障成都半個月菜量
安排農戶進行搶收補種,是彭州農業系統近期的大事之一。「5月下旬就要開始種水稻,如果我們加快節奏,2月中旬前播種的蔬菜,可以在大春播種前完成收割。」據彭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廖德才介紹,為了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成都乃至全省和鄰近地區的蔬菜供應,目前彭州市正在加緊安排各鄉鎮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進行搶收補種,截至目前,已完成補種的菜地面積在4萬畝以上,新增部分可保障成都半個月的蔬菜消費量。
但是,人手從何而來?尤其是在當前嚴密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有序開展生產?
「剛開始我們也犯愁。」李文告訴記者,他的蔬菜基地有60畝,為儘快收菜搶種,我們發了個通知,希望大家來幫忙,沒想到一下就招來了這麼多人!
不過,並不是想來就能來的,所有務工人員還得所在的鎮、村、組「放行」。「反正在家也沒事幹,就想著來幫下忙,自己增加了收入,也可以為社會作貢獻。」農戶楊生光告訴記者,村上還專門對他做了核查,確認他1月18日從甘肅回來後就沒怎麼出門,沒參與過聚會,全家也沒跟疫區人員有接觸,才同意他去上工,還特別叮囑李文給大家做好登記、發了口罩。
同時,春耕的物資也在積極準備中。據成都村投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去年底,彭州全市的經銷商、合作社、相關企業和農業部門就已完成種子、肥料、薄膜等物資採購,「從我們現有的物資來看,能保證一直到秋播都不斷供。」
錯峰採收 60萬噸新鮮蔬菜陸續上市
彭州市是成都最重要的蔬菜基地,直接關乎成都市民的「菜籃子」。疫情發生後,彭州市農業農村局、彭州市蔬菜產銷協會、成都村投農業發展股份公司等單位立即組織對當地「家底」進行摸排,幾乎涉及每個種植戶,一一登記種植面積、品種、產量和預計採收時間。
「請大家放心,我們的量是充足的。」據廖德才介紹,截至2月初,彭州在地蔬菜共有15萬畝,多為白菜、菠菜、萵筍等應季青菜,可在這兩個月內採收。按照每畝產蔬菜4噸估算,彭州本地近兩個月的在地蔬菜產量60萬噸以上。而成都地區,每個月青菜消費量為30萬噸。此外,彭州還有15萬畝大蒜及數萬畝土豆等,也將在接下來兩個月左右陸續上市。
彭州市加強防控嚴格生產流通人員的登記、消毒、防控,同時組織涉農鏈條企業、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根據成都市場的需求有序供應。目前,彭州市農業農村局已向全市菜農倡議「錯峰採收」——分批上市,不要一哄而上。
根據預估,接下來兩個月時間內,彭州本地每天上市青菜產量可達到7000—8000噸。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