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為自由綻放的生命之花背後,是對自我價值的追尋

2020-08-26 電影溫度計

《末路狂花》是一部上映於1991年,由美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冒險公路類影片。

影片榮獲次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其他五項奧斯卡獎提名,並獲得美國第49屆電影金球獎電影類的最佳編劇獎。

與其他許多公路冒險類影片不同,《末路狂花》的主題並沒有以男女之間的愛情冒險為主,也沒有一貫地追尋個人英雄主義的老套故事,而是以兩個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之路為主題,探討女權主義的困境。

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儘管在道德層面,人們都知道男女平權是文明的表現、社會的進步,但實際卻是,在社會的整體結構中,男人的體力佔據天然的優勢,雄性意識的強勢常常使得女性在權力和社會資源上的分配並不公平。

而影片《末路狂花》以兩個女人的一路遭遇為主要故事線,表達出反抗男性意識的控訴,以及對自自我價值的思考。

甚至最後,兩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禁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和其他許多家庭主婦一樣,塞爾瑪一邊做著家庭瑣事,一邊忍受著沉悶的生活。塞爾瑪每天重複同樣的生活,她早已厭倦了無聊的瑣事,生活沒有絲毫希望,如同一潭死水。

在路易斯的鼓動下,塞爾瑪答應和她一起去旅行,但塞爾瑪也很清楚,自己的丈夫一定不會答應自己離開家,如果告訴丈夫自己去旅行,他一定會大發雷霆,於是塞爾瑪選擇了丈夫出差的時機,偷偷地和路易斯開車去旅行。

由於很少外出,塞爾瑪對這一次的旅行感到新鮮卻又忐忑,新鮮是因為她過慣了無聊的家庭主婦生活,渴望找到新的人生價值方向,忐忑是因為這是塞爾瑪的自我防衛意識強大,擔心在外受到傷害。

事實上,塞爾瑪過度的防衛意識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丈夫,常年生活在一起的丈夫並沒有給塞爾瑪帶來絲毫的安全感,反而經常受到丈夫的責罵和制約。在塞爾瑪的內心深處,男人已經被固定為不安分、不被信任的位置。

塞爾瑪和路易斯在行程的一處酒吧做短暫停留,塞爾瑪被一個陌生男子搭訕,並被邀請去跳舞,這讓塞爾瑪充分體驗到了生活的美好,欲拒還迎的態度讓這個男人更加對塞爾瑪感興趣,最終塞爾瑪還是答應了這個男子的邀請。

和陌生男人在舞池裡盡情歡快後,塞爾瑪感到頭暈目眩,離開酒吧後,男人卻緊追不捨,原來這個男人見色起意,欲圖謀不軌,塞爾瑪自然強烈反抗,但哪裡抵得過強壯的男人的力氣?塞爾瑪的激烈反抗引來男人的不滿,只好採取更加暴力的手段來侵犯塞爾瑪。

好在路易斯及時趕到,救下了塞爾瑪,但男人接下來的一句侮辱的話徹底激了路易斯,男人自始至終都覺得路易斯一定不敢開槍,或許在他的眼睛裡,女人在遭受侵害時只能忍氣吞聲,不能反抗。

路易斯從男人的話裡感受到了難以忍受的輕視之意,憤怒到了極點,隨後開槍殺掉了男人。

冷靜下來的路易斯和塞爾瑪感到大事不妙,於是,旅行之路變成了逃亡之路。

兩人漫無目的地開著車子一路奔馳,路易斯和塞爾瑪都不敢報警,因為並沒有證據能證明是被殺的男人侵犯了塞爾瑪,她們反而會因此被判為一級謀殺。

路易斯取走了自己儲存在行裡的錢,打算和塞爾瑪亡命天涯,走一步算一步。

但事情的發展漸漸超出了她們的預料,

路易斯委託塞爾瑪保管好錢財,誰知在路易斯走開的時間裡,一個偽裝成牛仔的小偷偷偷接近塞爾瑪,並騙取了塞爾瑪的信任,和塞爾瑪激情一夜。

醒來的塞爾瑪還不知道錢財被盡數偷去,路易斯發現後錢財沒了後,變得更加絕望。

索性二人拋開一切煩惱,在公路上飛馳,由於沒錢,二人搶劫了一處超市,以至於事情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警察甚至出動了軍隊來圍剿二人。

二人拋開了一切曾經束縛在身上的枷鎖,開始反抗曾經壓迫在思想上的自我意識,將法律拋諸腦後。

影片中的男人們大都內心醜陋,骯髒的猥褻男、卑劣的牛仔青年、愚蠢的貨車司機,反而是一直追逐她們的那個警察有那麼一些正義感,但也沒能改變悲劇的結局。

塞爾瑪和路易斯的絕望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曾經犯下罪行的恐懼,殺掉猥褻男是冰冷是現實,而且根本沒有證據能證明自身的清白;而是在逃亡的過程中,二人對男人早已失去了信任,她們明白反抗的代價有多大,也明白在這樣強大的男性意識環境下生存或許會成為一種折磨。

自我毀滅,衝向懸崖,是她們義無反顧的選擇。

影片《末路狂花》以悲劇的結尾收場,塞爾瑪和路易斯二人的驚心歷程令人唏噓不已,從自我意識的覺醒到反抗意識的成熟,她們突破了層層阻礙,重新估起自我存在價值,向強大的男性意識所主導的世界奮力吶喊。

而那在懸崖綻放的生命之花,也永遠定格在了影片的最後一秒。

相關焦點

  • 重溫經典之《末路狂花》
    今兒是來重溫《末路狂花》的哦~《末路狂花》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女性題材的影片,曾經入選「百年經典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酒吧服務員路易斯和家庭主婦塞爾瑪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行且在暫短的旅行中發生了一系列顛覆傳統的事情。塞爾瑪是一名家庭主婦,她的丈夫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 觀影《末路狂花》,沒有返程的旅途,是最好的歸宿
    《末路狂花》以理想化的女權主義思潮,最偉大的女權主義電影,最美的公路片之一。兩位女性最後縱身一躍的豪氣,令所有男性汗顏。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活著的每一刻的質感,飛蛾撲火前內心或許也是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 《末路狂花》與沒有「花」掉的記憶
    當年這麼精彩的電影,有飆車,有搖滾,有放縱,有女權,有極端的自我毀滅,還有剛出道的小布在電影裡的半裸演出,這麼多可供中文系的文青們討論和分享的話題,在那樣的年齡,一定應該有各種精彩的火花和碰撞啊。大致這樣,其他的細節解釋還有什麼,差不多全忘了好在網絡時代可以百度,也可以谷歌,來彌補腦力的不濟。谷歌說了,所謂「公路電影」,一般意義上都充滿男性象徵,甚至是以男性為主要觀眾的電影。原來,大學老師說的指標意義在這裡。那就是,在《末路狂花》之前,公路電影的主角一般是男女情侶或者一起落難的兄弟,以絕對的男性為主導,表現了男人在旅途上歷經各種激烈殘酷的試煉後的成長和追尋。
  • 《末路狂花》之感,最好的旅途是不歸路
    《末路狂花》始終記得蘇珊薩蘭登扮演的路易絲說完這句對白現身鏡頭時的表情,她的雙眼飽含熱淚。所以,當我看到末路狂花時,恩,我更願意把它的片名譯作她倆的名字Thelma & Louise,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那種感受,就仿佛在茫茫人海中,你突然發現你心目中幻想了千萬遍的女神,竟然分毫不差的出現在你面前。所有人都在將我們逼往不歸之路,惟有暴力解決一切,惟有自己可以信任。擁抱自由的那一刻我們已淪為萬劫不復。
  • 《末路狂花》裡的主角最後為什麼選擇死亡?
    兩位女主角本性並不邪惡,相反她們在走上這條不歸路前都只是再為普通不過的美國婦女,然而是巧合,更是對命運不公的抗爭才衍生出了這部電影,《末路狂花》裡主角最後選擇死亡則正是它們對自由高於生命的篤信,對男權社會不公的最後反抗。
  • 《道子與哈金》末路狂花
      我也說不清楚為什麼會想到那部電影,只是看第一話時這個詞便脫線而出——末路狂花。  不管道子,或是目前出現的佩佩利瑪,都在看似很無所謂地活著,之前這一點我並未意識到,而佩佩的出現突然打破了我平庸的思想,她的無所謂的表情不再讓我能保持不痛不癢,第四話從前至後,看到的更多的是那張表情背後的無奈的掙扎,嚮往自由、不會再有痛苦和壓抑的生活,這份感情是如此地強烈,但荏苒為了生計在泥汙中徘徊。道子何嘗不是,對生命厭倦,過活得行屍走肉。
  • 永不凋零的女權之花!25年了,《末路狂花》結尾依然那麼讓人動容
    時年54歲的雷德利·斯科特在《末路狂花》中寫實描繪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男權社會,但同時也為影片賦予了《虎豹小霸王》般盪氣迴腸的浪漫情懷。可謂生活與藝術的完美結合。2010年的法國電影《尚塔爾和末路狂花》就是對它的效仿和致敬。
  • 《末路狂花》:男權女權不應對立
    《末路狂花》是以女性為主題的公路電影,原本果斷穩重,隨後變得膽怯畏縮不前的路易斯,和原本膽小懦弱且衝動,隨後變得奔放活潑頑強不羈的塞爾瑪,兩個鮮明而始終個性互補的形象組成絕佳冒險拍檔。與此同時,《末路狂花》的女性主題,也將「女權」這一多年來被社會頻繁提及的詞彙融合到電影之中,「女權被剝奪」似乎也成為很多觀眾的第一觀感。我想借這部電影,來談一談女權與男權。即便「男權至上」是多數人認為的社會現狀,但我認為,男權女權二者不應對立看待。
  • 電影點評:《末路狂花》假如生命只有三天
    《末路狂花》向我們顯示著美國西部壯觀宏麗的風光,這與影片的劇情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反差,往後看,風景越是美好,車往前開,女主角越行越遠。然而,隨著劇情進一步發展,一張龐大的搜捕之網正在縮小,而她們在豪放的作為下,有抑藏不住的恐懼逃離和絕望。片中兩位女主人公的心境應該是無比歡樂的。
  • 末路狂花2016版
    引子:Thelma & Louise 《末路狂花》
  • 末路狂花|Take My Hand
    我很喜歡這個譯名,末路狂花,很酷很帶感。這種感覺的背後,是嚴復先生在天演論中提到的翻譯三難事:信 [忠於原文] / 達 [通順明白] / 雅 [語言得體]比起直譯原片名:塞爾瑪和路易絲(Thelma & Louise
  • 978電影美樂蒂今日推薦——《末路狂花》
    目前來看,依舊唯有1991年5月24日上映的美國電影《末路狂花》,才真正擔得起「最好的女性電影」這幾個字的分量。和譯名《末路狂花》相比,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更直接的片名《塞爾瑪與路易斯》。影片的兩朵驚世之花塞爾瑪和路易斯,千轉百回,風情萬種,整部片子都瀰漫著一種高度統一的、寫意的審美風格。
  • 末路狂花|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與「厭女症」的意識萌發
    在這部公路電影中,兩人在自我意識徹底覺醒以後,開始真正享受旅行。(小流氓牛仔由彼時還是小鮮肉的布拉德皮特扮演。嗑顏ing……)她們換下度假長裙,穿上了無袖緊身衣和牛仔褲。戴上雷鵬,跨進雷鳥敞篷車。在她們身後,天空遼闊,黃塵飛揚,她們一路向南,踏上末路之旅。
  • 《末路狂花》:當代娜拉出走後……
    1923年,魯迅在《易卜生》第《玩偶之家》章中對「夢」作了評論,他說:「當你醒來時,回到夢裡是不容易的,所以你必須去。但當我離開時,我有時會跌倒或回來。」1991年,雷德利希特導演了電影《末路狂花》,這部電影給了兩個離家出走的人額外的選擇:在美國西部的荒野中飆車,衝出懸崖,飛向天空。
  • 《末路狂花》:不自由 毋寧死 | 女性購車指南
    很多人都認為公路電影是專屬於男人的電影類型,我自己一開始也是,直到我看了《末路狂花》。
  • 公路電影中的「另類」《末路狂花》:玫瑰雖凋零,卻揮不散芳香
    女性主義是為了結束促進女性階層平等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而《末路狂花》正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用塞爾瑪和路易斯的一段旅程為女性平權振臂吶喊。《末路狂花》中的塞爾馬和路易絲用一沉痛的代價,才換來了瀟灑與自由,而可悲的是,這樣的事情現在還在發生。表面上看,《末路狂花》是塞爾馬和路易絲為了躲避追捕的身體逃亡,實則是塞爾馬和路易絲對女性精神的解放。
  • 公路電影中的「另類」《末路狂花》:玫瑰雖凋零,卻揮不散芳香
    女性主義是為了結束促進女性階層平等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而《末路狂花》正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用塞爾瑪和路易斯的一段旅程為女性平權振臂吶喊。《末路狂花》中的塞爾瑪和路易斯用以沉痛的代價,才換來了瀟灑與自由,而可悲的是,這樣的事情現在還在發生。表面上看,《末路狂花》是塞爾瑪和路易斯為了躲避追捕的身體逃亡,實則是塞爾瑪和路易斯對女性精神的解放。
  • 公路冒險電影《末路狂花》
    《末路狂花》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蘇珊·薩蘭登、吉娜·戴維斯主演的公路冒險電影。
  • Lady Gaga與Beyonce享樂版《末路狂花》
    《Telephone》本來是沒有任何亮點的舞曲,和Gaga過去大多數作品相似,曲式、特效處理方式、唱腔都差不多,而這次因為有Beyonce的加入,於是重現當年《末路狂花》的風採,兩位越獄女殺手炮製出最邪惡的快餐,Gaga甚至不惜半裸上陣,在獄中保持時尚女神風採。
  • 魏如萱新專《末路狂花》來襲 師姐王若琳祝狂賣
    ­  騰訊娛樂訊 近日,創作歌手魏如萱(waa)三喜臨門,在11月11日推出最新專輯《末路狂花》,發布會當天她神清氣爽出席專輯記者會,並宣布她加盟Sony唱片、好多音樂,以及首攻高雄巨蛋。索尼音樂派出大師姐王若琳(Joanna)送上狂花留聲機,祝魏如萱這張《末路狂花》大賣,事實上未發片已狂售,預購首日已空降博客來當日榜冠軍,成績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