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oNo...
其實,接觸後你會發現
▼哲學原來就在孩子身邊▼
2021年7月2號下午,紅纓二幼特邀研究分析兒童哲學多年,對其旨趣領悟頗深的杭州師範大學高振宇教授就兒童哲學的理論、問題、方法及實踐形式進行對話。紅纓二幼園區教師及拱墅區李嵐運河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現場活動,同時1+N結對園教師線上直播學習。
▼高振宇教授▼
講座伊始,李嵐園長簡明介紹了園區「生活啟智」理念,並就幼兒園內涵發展與兒童哲學遊戲園本課程進行了重點的介紹,總結了當前園區的兒童哲學遊戲的實踐探索。希望藉此機會能夠幫助教師釐清誤解,展現兒童哲學的魅力,聚焦核心實踐並進。
高振宇教授給大家帶來題為《兒童、哲學與遊戲》學術講座。首先,高振宇教授指出兒童哲學蘊含在兒童的方方面面,指出與兒童交流溝通的主題可以是多方面的,繪本、日常生活、時事熱點、自我認知等等都會引發孩子們的哲學思考和對話,並通過對幾個兒童哲學遊戲案例來進行詳細講解。兒童哲學希望引導幼兒以哲學的方式進行討論和探究,幫助孩子學會提問、思考和表達,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
隨後,高振宇教授介紹了兒童哲學的發展歷程,總結出兒童哲學的基本理念和內涵,重點概述了李普曼、馬修斯等兒童哲學先驅的理念,並介紹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兒童哲學形式,如介紹了韋伯的「創造思想遊戲場」的內涵與意義,也強調兒童哲學不僅是「智」,情感感覺也要融進去。重點介紹了phicsophy by children(PBC)與PTC、PWC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指出PBC蘊含一種創造性精神,是一種先進的兒童哲學理念。豐富了大家對兒童哲學界的了解。
其中高振宇教授重點分析和介紹了四大類遊戲:戲劇遊戲、民間遊戲、競技遊戲、桌面卡牌遊戲。高教授通過系列的小案例幫助大家探討遊戲的實踐路徑,例如民間遊戲「老鷹捉小雞」,戲劇遊戲「情感雕塑師」等。並且推薦了相關的書籍供大家學習。
1.兒童哲學遊戲的實踐要與生活聯繫在一起。
2.沒有共識性的東西就是鬆散的,找不到教育的意義所在。
3.遊戲和遊戲之間可以形成結構化的,螺旋式上升推進。
4.兒童哲學的核心就是對話,對話是思維發展的關鍵。
5.我們理解很多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融在一起的時候思路就打開了。
6.給孩子的感覺是省略號,不是句號。
7.給孩子一種百玩不厭的感受。
接下來,我園夏慧敏老師、張妍雋老師、汪順平老師分別從「大班螺母遊戲」「繪本禮物盲盒遊戲」「白天黑夜Talking沙龍」幾個遊戲案例分享了我園在兒童哲學遊戲的初步實踐探索。
最後,在提問環節,教師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惑:喜歡不喜歡是不是要給一個標準?在遊戲中教師怎樣介入?藝術領域怎樣開展對話?兒童哲學遊戲怎樣評價?……高振宇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並對未解的問題進行探討。在熱烈的氛圍中,講座圓滿結束。
讓我們由心而動
用一種解釋學的眼光去看待兒童哲學、
看待兒童
去傾聽,去發現
去維護孩子的好奇心
給予他們探索和思考世界的勇氣!
撰寫:王真真
審核:李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