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 | 封神的《哪吒》,能否為中國動漫逆天改命?

2021-02-08 央視網


帶著風和火光,一路踏向遠方。

 

最近,暑期院線颳起一股「哪吒」熱。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僅僅上映5天,票房就破10億,超越《大聖歸來》;9天,票房破20億,超越《瘋狂動物城》保持了3年的紀錄,問鼎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史上最佳。這一紀錄仍在刷新。

 

2019年剛剛過半,電影市場已送來兩大驚喜,如果說年初的《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片裡程碑的話,剛剛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可被稱之為「國漫之光」。

 

電影夠「燃」,也燃起了大家對國漫「比肩漫威」的信心,那麼,國漫「封神宇宙」的徵途是否算得上起航了?


從精美的技術畫面、創新的故事情節,到主題思想,《哪吒》都稱得上一部國漫的「匠心」之作,沒有明顯的槽點。加上導演餃子(楊宇)「不瘋魔不成活」的人生經歷,他五年創作的激情似乎化作影片中燃燒的怒火,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引得了廣泛共鳴,很勵志。

 

5年打磨、66次劇本修改、70餘家製作公司、1600位動畫製作人員、1400多個特效鏡頭……

 

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國內動漫中罕有前例,體現了國產動漫總體製作能力在不斷進步,與《流浪地球》一道,給人帶來中國電影在工業化道路上快速前行的巨大驚喜。

 

《哪吒》還是一部打破「成見」之作,如電影所述:「成見是座翻不過的大山」,但終將被打破。

 

縱覽國內動漫市場,廣為詬病的一個事實是充斥著低幼或粗製濫造的作品,單單以「孫悟空」為題材的改編動漫和電影就有幾十部,讓人審美疲勞,缺少誠意。《哪吒》的成功之處在於其源於古典題材,卻不落入俗套,賦予角色新的時代精神,也不乏家的溫情,加之以幽默的對話、反差的角色,著實令人印象深刻,叫好也叫座。

 

打破的另一個「成見」是,近年來大熱的《喜洋洋》《熊出沒》《小豬佩奇》系列動漫大多面向孩童,而這部作品中,「哪吒」某種程度上是導演本人精神世界的映射,不僅能夠讓兒童接受,還是一部極具寓意的成人動畫電影。在美國、日本這樣的動漫大國,動漫本身就是面向各個年齡群體的。

 

導演「餃子」信奉「作品決定論」,他的「工匠精神」和「打破成見」打破了稍顯沉悶的動漫市場。


然而,光有作品是不夠的。


「有產品、沒有產業」——《哪吒》出品方彩條屋影業總經理易巧一語道出動漫行業的癥結。

 

從2015年的爆款《大聖歸來》,到2019年《哪吒》的出現,不時引發影迷對「國漫崛起」的話題討論。事實上,個別作品的成功難言整體的崛起,整個產業鏈體系尚未形成。體系和產能上不去,就沒法讓觀眾去養成固定的觀影習慣。

 

近些年,國外動漫憑藉強大的生產輸出能力,如美國的《尋夢環遊記》《瘋狂動物城》以及「漫威」系列,日本的《千與千尋》等高質量動漫就在國內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佔據著很大市場。

 

國內產業鏈的成熟離不開一大批《哪吒》似的產品, 但《哪吒》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其成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餃子」的個人才華和默默堅守。《哪吒》的製作過程中就有高級人才缺失、製作公司臨時上馬的問題。

 

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從數據對比來看,國內外差距明顯。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佔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佔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國產動漫熱、科幻熱正在升溫,《哪吒》已經證明國產片有一定的實力,但這將是曇花一現,還是會迎來規模化和產業化?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曾指出:「每年需要5部到10部『大聖』或『大魚』,佔全年票房15%左右,才能形成所謂的產業鏈。」這就離不開技術、人才和資本的持續投入。

 

除了產業「硬核」層面的差距,在「軟實力」上,國漫還很欠缺。

 

美日成熟的動漫產業和充足的人才儲備為動畫電影源源不斷地輸送原創IP。一個現象是,目前國內動漫電影仍是以改編知名IP為主流,反覆「收割」經典作品積累的粉絲。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1—5月,中國IP改編動畫電影佔所有上線動畫電影的比重高達73%。

 

這說明,行業的原創能力和供給水平還有待提高,需要克服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


《哪吒》的高票房,既從供給面證明了這是一部好作品,也從需求層面上反映出國內市場很大,只是太缺乏優秀動畫電影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風語咒》《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的成功為中國動漫電影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

 

我們驚嘆於漫威動漫電影中的超高技術水平和「美式英雄」精神內核,現在,對崛起中的中國動畫電影的「封神宇宙」之路,我們充滿了期待。

 

漫威影業製作人凱文·費奇說過:「別為宇宙操心,為你的電影操心。我們當初不是為了宇宙而開始的,我們只想從一部偉大的鋼鐵俠電影開始。」

 

中國版的「超級英雄」,剛剛從一個孫大聖、一個魔丸哪吒開始。未來,願中國影人繼續深耕中國文化,放眼世界,「匠心」打磨,突破「成見」,走好國漫的「封神」路。

相關焦點

  • 中國動漫之光《哪吒》票房破28億!日本網友跪求海外上映...
    日本媒體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稱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希望,並說中國動畫電影取得了空前成功的票房記錄,輕鬆超越《千與千尋》,是真正的「中國產」動漫。除了日媒以外,很多日本網友在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之後,也都開始吹彩虹屁,甚至有人表示:日本動漫5年之內怕是要被超越了。真的想看這部電影。恐怕在技術層面已經和日本持平甚至以上了吧。
  • 生而為魔的哪吒與逆天封神的姜子牙
    隨後遭遇怨靈之獸,枯骨冤魂,困獸猶鬥,與之糾纏,更像鬥戰心魔,身處幻境,為萬般業障所困。風起鈴響,諸業消散,一切都在一念之間,一切都在轉念之間。姜子牙的一念之善,成了故事的起點,為狐妖所困的弱小生靈,難道不該拯救?說是拯救蒼生,可蒼生是誰,又是誰在拯救誰?
  • 哪吒以愛逆天改命,值得我們學習!
    餃子做好哪吒,靠的就是死磕。他要做一部打破成見的中國動畫,哪吒就是他的心路歷程。那種偏執和熱愛,那種把自己投身進去一起融化的投入。「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哪吒說的,也是餃子做的。哪吒,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申公豹說。
  • 《哪吒》姐妹篇定檔國慶,能否一戰封神?
    據悉,作為「彩條屋中國神話系列」之一的《姜子牙》宣布定檔國慶假期,成為首部春節撤檔國慶回歸的電影。即將受封成為眾神之長的他,卻因一時過失引得崑崙大亂,從此被貶北海,為世人所唾棄。
  • 影評《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也有好動漫,質量內涵兼顧
    雖然現在疫情原因造成影視行業寒冬,但是不得不說近幾年是中國影視的突破點,中國電影不會輕易的被疫情打倒。從《流浪地球》作為中國最佳科幻片開啟中國科幻元年開始,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打開了中國動漫電影的枷鎖。目之所及的是中國電影質量與日俱增的變化。
  • 《哪吒》姊妹篇定檔國慶,國產動畫電影的...
    此前,導演程騰曾就職於美國夢工廠,憑藉短片動畫《天外有天》斬獲第41屆美國學生奧斯卡獎銀獎;導演李煒曾參與《寶蓮燈》《大魚海棠》等諸多經典國產動漫電影的製作。官方稱這部電影為「史詩級動畫」。對於許多觀眾來說,《哪吒》電影中許多精美的特效還歷歷在目。
  • 新版哪吒故事,用家庭教育來完成「逆天改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第9天破18億,經過口碑積累,豆瓣評分為
  • 逆天改命!哪吒之養育星兒
    這個暑期,《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了,帶著孩子三心二意地看完了影片,還是被屢屢戳中淚點,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像極了裡面被誤解為魔童的哪吒,讓人心疼又佩服,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僅喊出了他們的心聲,也是許多自閉症家庭的座右銘。
  • "哪吒"創最快破億新記錄——推陳出新,國產動漫踏上"風火輪"
    大部分觀眾對《封神演義》中「哪吒鬧海」「水淹陳塘關」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但這部動畫電影對文化經典的創新、對當下觀眾口味偏好的把握,以及中國動畫技術水平提升所帶來的海外輸出機遇,使它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有著與《西遊記》比肩的中國傳統神話體系,《封神演義》曾多次成功實現影視化和動漫化,尤其是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哪吒鬧海》,打造了一個經典的哪吒形象。
  • 關於動漫電影《新封神:哪吒重生》
    大家都發現「封神演義」這個IP被炒的火熱。而早在三個月前,由《白蛇:緣起》導演趙霽及原班製作團隊。就公布了由追光動畫打造的動畫電影《新封神:哪吒重生》。宣布定檔2020年的暑期,並曝光首款海報。雖然說《新封神:哪吒重生》創作歷時四年,製作團隊歷盡千辛萬苦。但不論是改編哪吒,或者打造封神宇宙。這顯然被光線傳媒《哪吒之魔童降世》製作團隊吃了這第一個螃蟹。而且吃的很成功。
  • 橫跨《哪吒》《姜子牙》兩部動漫的哪吒在崑崙三代中只能排第二
    由於疫情的影響,原本定檔大年初一的動漫力作《 姜子牙》不得已延遲上映。在不舍的同時也希望祖國早日渡過難關,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不能上映,但是劇組的海報以及宣傳片還是透露了很多細節。最重要的是接過上一部國產動漫《哪吒傳奇之魔童降世》的接力棒,不知能否續寫《哪吒傳奇之魔童降世》的傳奇,依舊好評如潮。同時作為崑崙十二仙太乙真人的愛徒,哪吒在《 姜子牙》這部動漫中也是頻頻出鏡。而我們的姜子牙對於這位小師侄可謂是愛護有加(哪吒嘴巴上粘的米粒也惦記了半天)。
  •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命格如此,我便逆天改命
    在我們的印象中,哪吒是一個正義的小英雄的化身,從上個世紀開始哪吒就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版本,而在國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原本靈珠轉世的哪吒,變成了一個被魔珠詛咒的「小魔頭」。從出生之日起,就註定了這個小哪吒是不平凡的,與平常大眾見到的可愛帥氣的陽光少年形象相比,這個版本可謂是顛覆性最大的一個了,從誕生之日起,哪吒就意味著要逆天改命,扭轉乾坤,打破世俗的枷鎖。
  • 能否刷新國漫巔峰?
    《姜子牙》電影即將在國慶十月一號於電影院上映,是封神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的第二部封神動畫。繼哪吒成為國內動漫票房歷史最高后,《姜子牙》在票房預售與達到了驚人的六千多萬,目前位列國慶檔預售最高。可見國人對封神系列的動漫的喜愛程度和期待值有多高。
  • 繼《哪吒》《姜子牙》之後,封神宇宙正式開啟!!!
    去年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經登頂國產動漫票房榜首了。哪吒,當得起「國漫之光」的讚譽了。「惜中國尚無世界級IP,『封神宇宙』能否降臨?」好事的網友已經腦補出了封神宇宙。隨著《姜子牙》上映日期一步一步臨近,另一部封神宇宙影片也爆出首款海報為影片預熱,同時宣布有望於2021年全國上映。那就是由王君執導的奇幻動畫電影《二郎神之深海蛟龍》。
  • 哪吒是個印度人?「封神體系」中的哪吒究竟什麼樣
    繼《大聖歸來》之後,《哪吒之魔童降世》創造了國產動漫票房的新輝煌,可以想像,在未來的幾天裡,將問鼎中國動漫票房之最。  電影的熱播,也讓不少人開始對哪吒產生了興趣,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也有一萬個哪吒。作為一個並非中國本土的傳說人物轉化為幾乎與孫悟空一樣家喻戶曉的中國神靈,無縫連接到了中國的神話世界。
  • 《哪吒》逆天改命,《烈火英雄》逆命而行,黃曉明、楊紫演技獲贊
    序言:截止到2019年8月3日下午5:30,《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9億,《烈火英雄》的票房接近4億。《鼠膽英雄》的男主角嶽雲鵬曾說過:《哪吒》太火爆,新片難生存,可是《烈火英雄》卻生存得很好。
  • 光線傳媒押寶姜子牙,它能否再造出下一個《魔童降世》?
    說起光線傳媒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提起去年爆火的電影《魔童降世》,大部分人都會會心一笑,片中哪吒的那句逆天改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今年,這部電影的出品方光線傳媒目前急需再造一個《魔童降世》來「逆天改命」。
  • 最燃國漫《哪吒》刷屏:「逆天改命」背後的家庭式教育,戳痛千萬中國父母……
    在79版《哪吒》裡,叛逆的哪吒和父親李靖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恨不得以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甚至自殺的方式斷絕肉身與父親的關聯。從這一版本的哪吒家庭,讓現在很多家庭引發了共鳴,這不就是操心的「老父親老母親」本人,那不就是自己「熊孩子」的化身。李靖夫妻對哪吒的家庭教育方式,堪稱是「熊孩子治理教科書」。所以,我們就來一起從李靖夫婦身上學習最有愛的家庭教育。哪吒由一魔丸投胎轉世,世人見之都避恐不及,唯獨父母將其捧在手心,多加呵護。
  • 「封神」而來,「封神」而去——《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
    2019年暑期電影圈最大的黑馬,竟然是一部國產動漫,而且是一部看起來不過賣相平平的作品而已。然後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卻一鳴驚人,不僅收穫了大量的好評和追捧,還一舉創下了史上國漫電影的票房冠軍。本作來自《封神》,一戰「封神」!
  • 姜子牙沒成仙沒封神,老死齊國還是回玉虛宮,到底得了什麼待遇?
    經過多年徵伐,姜子牙功成名就,輔佐大周建立,並成功封神。按理說,姜子牙的功績比玉虛宮十二上仙都不低,也是人間氣運的牽引者。最後的成就應該不低,那麼他到底得到了什麼待遇?本文咱們就具體分析分析。根據封神演義原文概述,姜子牙最後被封為齊國之主,最後死在了齊國。按照歷史來說,這樣的結局算是非常圓滿了。這裡有必要提及一個歷史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