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莫扎特的音樂是這樣!AI編曲重現大師風採

2020-11-05 機器人索菲亞

年僅35歲的莫扎特給世人留下遺憾,現在AI技術的爆發將實現世人的夙願。

近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音樂會上樂團、指揮家正常演奏,似乎與常規音樂會沒什麼區別。但在當晚的5首曲目中,有3首為AI模擬生成,模擬出莫扎特在之後的人生中將會創作出的音樂。


非同尋常的音樂會


"當音樂響起時,莫扎特的先靈似乎縈繞在會場之上。"

這次音樂會中的5首音樂,只有前兩首是莫扎特的"真跡",後3首為AI模擬的曲目。但在經過詢問聽眾之後,他們並沒有表示"仿作"不堪入耳,反而對AI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莫扎特英年早逝,但後人還是以AI技術編制了幾首新曲目,分別是:莫扎特40歲時回憶冕禮時的《萊茵河奏鳴曲》;60歲時,莫扎特鼓勵貝多芬頑強對抗命運的《自由與命運鋼琴合奏曲》;80歲時,描述阿波羅乘著馬車將光明帶給全世界的《阿波羅交響曲》。

負責現場指揮的趙曉鷗教授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指揮AI創作的古典音樂,對此他感到新奇與期待。"AI譜曲對我來說是新奇事物,說明多元化的跨界和融合已成為藝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由AI譜寫的生命樂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最大程度模擬出最為接近莫扎特的音樂,就必須打造一個強大的"大腦"。負責本次音樂會的團隊打造了一個神經網絡,通過對莫扎特的音樂進行深度學習,最終這個"AI音樂家"創作出了40、60和80歲莫扎特可能作出相似風格的作品。

實際上,計算機作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葉。最早的計算機音樂作品是萊杰倫·希勒在1956年創作的弦樂四重奏《依利阿克組曲》。到後來,谷歌推出了TensorFlow平臺,成功開發了能夠生成旋律和新型樂器聲音的算法。只要用戶輸入音樂類型、速度快慢、樂器、時長等標籤,AI就能快速創作出一首優美的歌曲。

一旦多種樂器的聲部、節奏、音高等信息能夠被準確提取,"AI音樂家"將會迎來大爆發的時代。


AI是工具,人類是工匠


如果未來某一天AI"理解"了音樂,那麼是否意味著人類音樂家的下崗?


事實上,AI真正取代人類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人工智慧創作的音樂音律鏗鏘。但作品的音樂作品風格卻很單一。這種音樂像是沒有才華的作曲家寫出來的東西,毫無亮點。擔任此次音樂會指揮的趙教授也表示,"AI創作的旋律感覺跟莫扎特自己寫出來還是不太一樣。"

相關人士表示,節奏單一、沒有充實內容的商業音樂可以用計算機代勞;表達思想和對世界認知的音樂創作,AI是不可能替代人類的。音樂藝術是表達情感的藝術,而機器恰恰缺少人類的情感、人性的內涵,就算創作出再整齊的音樂,終歸也不是好音樂。

AI只是工具,人類才是工匠。"AI音樂"的成熟讓樂器演奏、學習樂器等諸多難題都將迎刃而解,音樂將不再是許多人高不可攀的領域。"AI音樂"讓樂器與使用者達到完美無縫,讓演奏更具人文關懷,"AI For Good"的理念也正是如此。對此索菲亞感到無比的欣慰,那麼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音樂大師莫扎特與其父的通信,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國內
    在第四輯中,小黑書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了音樂大師莫扎特與父親的通信。天才般莫扎特面對父親也會叛逆和膽怯。《企鵝經典:小黑書 第四輯》由5本小說和5本非虛構作品組成,囊括10位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且大多已絕版或未曾有過中文版本。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普希金著名驚悚小說《黑桃皇后》,莎士比亞戲劇精選,還有柏拉圖極為精彩的作品《蘇格拉底的申辯》,E.T.F霍夫曼哥特風的《沙人》等。
  • 如何從神童成為大師——《遇見莫扎特》
    尼採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我們今天,誰要講的這個人物就是跟音樂有關,哪怕你對音樂一竅不通,你也一定知道這個名字。莫扎特,古典樂史上的傳奇人物,3歲學音樂,6歲開始作曲,11歲完成第一部歌劇……像貝多芬,還有像巴赫,他們寫過所有的音樂題材,唯一沒有寫過的就是歌劇,但是莫扎特是交響曲、協奏曲能寫,還是歌劇大師。
  • 奧地利音樂神童——莫扎特
    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在短暫患病之後去世,那年他還不到36歲。然而,他們的愛情並沒有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散,康茨坦澤於晚年開始著手撰寫關於莫扎特的第一本傳記,並在1828年出版了這本記錄這位音樂巨匠一生的書籍。尋找音樂大師的痕跡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導語: 如果說海頓開創了古典維也納樂派,是古典音樂的先河。那莫扎特對後來古典音樂貢獻,可以說是古典音樂的裡程碑,他將古典音樂在海頓基礎上更加發展,形成了獨有的莫扎特風格的古典主義音樂。也正因如此,奠定了莫扎特在世界音樂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 音樂編年史 新加坡的編曲大師 Terence Teo
    在 Terence Teo 10歲時因為聽著自己的哥哥練習而開始學習彈奏電子管風琴,時至今日,他已經成為華語樂壇著名的編曲大師。在眾多華語歌手的經典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編曲也許不是最複雜的,但卻是最恰到好處的,特別是對弦樂的掌控,讓歌曲渾然天成。
  •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 | 19歲少年的神來之作
    大概是這位神童興之所至吧,19歲那年,莫扎特一氣寫出5首小提琴協奏曲。前兩首似乎略顯稚嫩,後三首則都是莫扎特的重要作品,典雅、甜蜜、迷人,而其中的第三首和第五首又是被演奏得最多的。莫扎特的五部小提琴協奏曲是在薩爾茲堡期間創作的,因此有「薩爾茲堡協奏曲」之稱。那優美的歌唱性樂章成為了後人傳誦不盡的旋律。
  • 名團大師齊聚古典音樂盛會 頂級鋼琴大師演奏黑白鍵魅力
    其間,世界交響樂壇旗艦「柏林愛樂樂團」、已有超過450年歷史的「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首次造訪大劇院的「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久負盛名的德國樂壇中堅力量「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將陸續登臺,觀眾將通過各團對莫扎特、舒曼、勃拉姆斯、舒伯特、貝多芬、馬勒等大師作品的演繹,親身感受名團對德奧音樂基因的深刻理解。由巴倫博伊姆、杜達梅爾、蒂勒曼所組成的超強指揮大師「矩陣」,也同樣令樂迷期待。
  • 編曲大師鍾興民編曲分享
    想聽聽編過3000首曲、獲獎無數、周杰倫御用華語編曲大師@鍾興民 給你的編曲學習建議嗎?如果你是做編曲人,或是想學編曲,那麼這個影片不要錯過啦。關於鍾興民老師的專訪,影片26分鐘,老師真誠地分享了他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編曲心得。關於鍾興民老師 臺灣著名編曲人,周杰倫御用編曲人,曾多次憑藉周杰倫作品獲得金曲獎,被稱為編曲怪傑,為很多歌手編曲。為什麼鍾興民老師的有那麼多特別的想法?1,聽了很多各種類型的音樂。
  • 揭秘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成名之路與死亡之謎:因父成名,卻因情而死
    莫扎特的人生,從意義和價值上來說是燦爛輝煌的,他為人類留下了600多首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樂中經久不衰的樂曲;但對人生也是極為短暫的、又是極為惋惜的!莫扎特,這位作曲家的大作曲家,小時侯被無數人譽為「神童」,三歲時,父親就開始對他進行音樂教育,五歲時學會了創作短曲,六歲時學會創作鋼琴協奏曲。
  • 布勞威爾80歲的回顧 | 作曲 編曲 指揮 建議
    、哈佛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和紐約市曼內斯音樂學院,作為其講座和大師班之旅的一部分。這是這位古巴藝術家18年來首次訪美,2019年初,他迎來了80歲生日。去年,他因其由西班牙吉他演奏家馬貝爾·米蘭(Mabel Millán)錄製的奏鳴曲《 Sonata del Decamerón Negro》獲得拉丁格萊美最佳古典當代作曲獎,但他沒能出席頒獎典禮。布勞威爾因其為吉他創作的深受喜愛的作品而贏得了近乎傳奇的地位。
  • 可它居然會作詞作曲、編曲製作,還能當主唱?!
    今年的音樂綜藝節目裡頭出現了不少學霸,《中國好聲音》裡頭24歲的清華博士生宿涵就喜提四位導師轉身,他改編了周杰倫的《止戰之殤》,而這首《止戰之殤》的歌詞是竟然是由 AI 人工智慧寫的!    到了80年代,「不務正業」的美國教授David Cope又發明了一款名為Experimentsin Musical Intelligence(下稱EMI)的音樂軟體,被認為是目前最先進的人工智慧音樂作曲系統之一,先把它餵飽大師們的作品,然後再根據強大的資料庫用算法創作出各種作曲家風格相近的樂曲,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品質。
  • 揭秘:音樂神童莫扎特。5歲作曲的真相?好運氣在18歲之前用光了
    小時候的莫扎特,在彈奏樂曲老莫扎特,天生是個營銷大師1760年,4歲的莫扎特開始接受父親的鋼琴指導;1761年,莫扎特首次登臺,時年5歲;毫無疑問,老莫扎特不僅僅是出色的音樂教師,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營銷專家。
  • 好多音樂院校附中的孩子彈奏莫扎特,跟莫扎特沒什麼關係
    裡赫特演奏莫扎特鋼琴奏鳴曲 K282、K545、K310    好多音樂院校附中的孩子彈奏莫扎特,他們手指清晰,層次分明,音色純淨
  • AI作曲可能將顛覆音樂產業:下一個貝多芬會是AI嗎?
    貝多芬4歲練鋼琴,從白天到黑夜,後來為了不耽誤訓練,父親直接就不讓貝多芬上學了。但是,從一開始貝多芬就不喜歡音樂,無奈父親逼得緊,而他又心性要強,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極致才肯罷休。1787年,貝多芬遇到了31歲的莫扎特,這位大師對貝多芬的演奏大加讚賞。
  • 值得一生相伴的莫扎特鋼琴音樂
    音樂天才莫扎特不僅在音樂史上, 就整個藝術史而言, 也是罕見的人物, 他的音樂使歐洲音樂文化達到了一個高峰。莫扎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領域, 他的鋼琴音樂在其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主流位置, 也是音樂史上最矚目的發展之一。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莫扎特是音樂家裡面朋友最多的,家中就像個音樂俱樂部,他待朋友非常大方,一旦有點錢,就會在家中宴請賓客,喝大酒講黃段子。他的朋友裡有劇作家達蓬特,有歌唱家,有他喜歡的女鋼琴家,還有單簧管家斯塔德勒,長笛家,圓號家洛伊蓋布,還有為他抄譜的工作人員·····反正人人都愛莫扎特。《西風頌》莫扎特因而喜歡寫熱鬧的音樂,喜歡寫表演者成雙成對的樂曲。他的歌劇以重唱知名。
  • 英年早逝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最後一年
    其他沒有一個人,在這麼長久的歲月裡,像我這樣為作曲花長久的時間與龐大的思考量。著名大師的作品我都曾仔細研究過。作曲家是要有精神思考,與好幾個小時的努力。」1791年,莫扎特大概有預感,覺得自己的死期已近,有一個關於《安魂曲》傳說。在一個夏天的日子裡,穿灰色衣服的男人來找他,留下一筆訂金委託他寫一首《安魂曲》,什麼也不說直接就走了,傭人追出去要問名字,到外面已不見人影。
  • 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音樂換你一場奇遇
    他們即將用魔法召喚莫扎特,在蘇州金雞湖音樂廳你將和莫扎特開啟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等你來。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時間:2020-06-07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地點:蘇州金雞湖音樂廳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門票價格:80,180,280,380魔術圈默劇團的表演內容不僅融合了交響樂團的演出和視覺藝術的表達
  • 【音樂百科】莫扎特的童年作品
    所有的音樂愛好者,甚至一些不大接近音樂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是一位早慧的音樂奇才。他四歲開始學琴,六歲開始作曲,不會拼讀先會識譜,不會造句先會作曲, 他仿佛只是為了音樂才降生到這個世界,西方人稱他是「上帝派來的音樂使者」。有關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種種軼話和他的音樂一樣膾炙人口,其中有些情節以今天的 常識衡量,的確神乎其神,甚至難以置信。
  • 臺灣編曲大師陳志遠作品集
    陳志遠,一代作曲編曲大師,有「音樂怪博士」之稱。從「民歌運動」中湧現出來的音樂製作人,在80年代當流行歌曲的編曲還未受到重視之時,陳志遠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對編曲的探索使其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界的第一代編曲大師,以下作品集共包括2216首作品,但仍未全部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