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攝影的一些心得

2021-02-19 Gwynnroom
這幾年膠片攝影慢慢回暖,作為一個新入坑膠片的新人,最早使用的膠片相機為全手動的理光XR8,目前在使用的膠片機有尼康的FM2和尼康35Ti兩款膠片相機。就這半年多來拍膠片的一些使用感受和心得分享一下,算是作業吧。最早入手的一臺膠片機是理光XR8,一部純手動的膠片機,採用裂像屏對焦,體積小巧方便攜帶,快門清脆有力,成像質量也是很不俗的。我覺得唯一的缺點就是取景框真的很小,對焦要看清比較吃力。光線充足的白天還好,要是晚上或者是傍晚要想對焦準確就只能看天意了。手動相機每次拍照手動過片的感受也是很贊,那種機械傳動的質感還是很好的。

直到後來又入手了尼康FM2,對其碩大明亮的取景器真是大愛。有了原來光學取景器可以這麼亮的感嘆。而且相比於理光XR8取景器中的裂像對焦圈更大,更容易看清所以對焦要容易很多。當然尼康FM2不管是體積還是重量都在理光XR8之上。有多重呢,反正拿在手裡很墜手。當初選擇購入尼康FM2除了傾慕其超高的顏值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剛開始拍照的第一臺相機就是尼康的相機,現在已經不用了,閒置一個50 f1.8的手動鏡頭。查了一下可以用在尼康FM2上面完全沒有問題就果斷入手了。這顆鏡頭的成像質量也是很不俗的。之後因為手頭一直沒有長焦鏡頭,後面就又入手了一隻Nikkor AI 105 2.5定焦鏡頭,相對於新鏡頭,這種老接口的鏡頭還算便宜了,成像效果很贊。

尼康FM2 正面

尼康FM2 背面

尼康FM2 頂部

尼康FM2 鏡頭AI 105 2.5

尼康FM2 鏡頭AI 105 2.5 鏡頭50 1.8

尼康FM2 鏡頭AI 105 2.5 鏡頭50 1.8

生命不息,剁手不斷。最近又入手了一臺尼康35Ti相機。小巧的機身更方便隨身攜帶,裝進口袋毫無壓力。尼康35Ti採用3D矩陣測光系統(MatrixMetring),支持六區矩陣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883級對焦系統,接近無極,數倍於前後幾年的其它品牌頂級袖珍機,總之用起來方便很多,會按快門就行。當然顏值還是很重要的,相機頂部獨特的指針設計可圈可點。

尼康35Ti 正面

尼康35Ti 開機狀態

尼康35Ti 頂部

理光XR8畢竟不是當年的旗艦機型,做工,手感,設計上都會比另外兩款相機差一些,好在成像不俗,下面會說到。尼康FM2不愧當年旗艦身份,設計合理,包括定時拍照,雙重曝光、景深預覽和可外接電動上卷手柄等。全金屬機身,堅固耐用。我這臺是早期鈦簾版本,後面還出了鋁簾版本沒仔細研究過有什麼大的區別。尼康35Ti主要是便攜,拍照更簡單,自動對焦雖然相比現在的數位相機真的是慢上很多,但是已經比手動對焦快很多了,還有就是對焦聲音比較大,因為是鏡間快門,快門聲音反而很小。頗高的顏值很容易沉迷其中愛不釋手。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c2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c200

這兩張照片是拍的第一卷膠片。膠片還是朋友送的,入坑就是這麼突然。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理光XR8 鏡頭:50mm f1.7 膠片:fuji XTRA 400

總體上理光XR8的成像還是可圈可點的,光圈全開的時候成像依然銳利,背景虛化規規矩矩,在逆光時對光炫的控制比較差。色彩上和尼康FM2差一些,色彩對比較為平庸(下面對比尼康FM2拍的照片,還是很明顯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鏡頭的區別,手上沒有別的鏡頭,所以暫且下這個結論吧。

相機:尼康FM2  鏡頭:50mm f1.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50mm f1.8 膠片:Kodak Portra 400(小寶友情出鏡)

相機:尼康FM2  鏡頭:50mm f1.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AI 105mm f2.5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AI 105mm f2.5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AI 105mm f2.5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AI 105mm f2.5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FM2  鏡頭:50mm f1.8 膠片:ILFORD PAN 400
尼康FM2成像色彩更為豐富,對比強烈,顏色濃鬱,成像也更加銳利。不管是50mm f1.8還是AI 105 2.5鏡頭,成像都沒有大的區別,是三款相機裡成像總體上最好的。接下裡就說咱們最獨特的相機尼康35Ti了。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Fuji XTRA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Fuji XTRA 400(小寶友情出鏡)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相機:尼康35Ti  鏡頭:35mm f2.8 膠片:ILFORD PAN 400

尼康35Ti作為搭載一顆尼康自己的35mm f2.8的人文鏡頭,用來掃街和隨時記錄生活再合適不過了,自動測光正常情況下非常準確,基本不用設置曝光補償。在大逆光和非常暗的環境裡。測光就不是很準了,理論上需要根據經驗自己設置曝光補償,要有這個經驗應該會特別燒錢,所以我還是建議直接避免在這兩種情況下拍攝。還需要注意的是,相機自帶的閃光燈是默認自動開啟的,所以給小孩子拍照的時候一定注意關閉!成像可以看出不比尼康FM2差,當然得排除尼康FM2的焦段優勢(我用的都是定焦鏡頭,成像一般來講都是該焦段最好的效果了)。這就很誇張了,畢竟是它只是一臺巴掌大的袖珍機啊,叫人怎麼不著迷。

從開始偶爾入手一臺膠片相機,就本著試試看的態度,第一卷膠捲還是朋友送的富士c200。又到後來自己買膠捲、相機、鏡頭,在膠片攝影這條路上算是開始往遠走了。從開始的好奇新鮮,慢慢開始了解,到現在對膠片的熱愛。其實從成像上面,不論是畫質,解析度,細膩程度,噪點控制,寬容度,甚至是色彩方面當今的數位相機比膠片相機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膠片攝影讓我著迷的反而是拍照這個過程,每一次按下快門之前會思考更多(隨著膠捲和衝掃的價格飆升也容不得不多想些):還有每一次按下快門之後那種長久的期待:再者就是更重一些儀式感吧。我手頭的這些膠片相機拍照還真快不了,從上卷到測光調參數到對焦再到按下快門要時間,再拍一張還要從頭再來一遍。即使是尼康35Ti,你還是要等等,等它自動上卷,自動對焦,然後你才能按快門。仿佛手上是一個傻裡傻氣的孩子,你要耐著性子,也要忍著她的性子,急不得。在這個事事追求效率的今天,能有一件事讓自己慢下來,心隨之靜下來,從細微處感受世界,體味生活,其中滋味,百苦回甘。

相關焦點

  • 技巧 | 用膠片相機拍攝街頭攝影的十個建議
    這是一篇源自美國街頭攝影師Eric Kim部落格的文章,內容是他分享用膠片街頭攝影的技巧及建議。下面除了原文翻譯之外在每一段後面我也加了一點自己用膠片拍攝的心得。 1. 用膠片拍攝寧願過曝也不要曝光不足。因為在膠片比較容易顯示一些明亮處的細節(但在暗處的細節比較難以修復)。
  • 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來分享一些我的攝影心得
    突然想寫個攝影教程。雖然我不是攝影師只是個攝影愛好者,自己學攝影這些年來,還是有些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朋友們優化自己的朋友圈質量、提高攝影水平的。現在手機的畫質也在慢慢提高,雖說底大一級壓死人,手機的sensor永遠達不到相機的水平但是方便攜帶也和價格低廉成為了學攝影的最佳入門選擇。鑑於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機在攝影,這篇札記就主要寫手機攝影的心得吧。
  • 細說膠片攝影的魅力
    這些年,和攝影結緣頗深。除了學習數碼攝影,膠片拍的也不少。說真的這年頭拍點膠片不容易,除了膠片價格日漸上漲,衝洗點越來越少外,出去拍攝也令人躊躇,常常會被圍觀,有好奇者,有批評者,有不屑者,說有錢燒的大有人在,說為出風頭的也不在少數。編輯向我約稿,我斟酌了半天,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申明一下我拍膠片的原因。
  • 為何現代人開始喜歡膠片攝影了?膠片到底有什麼魅力?
    上個月豆瓣舉辦了膠片攝影大賽獲得了1300萬的瀏覽量膠片攝影大賽圖片同樣的在數位相機一統天下的現代,也有像諾蘭、昆汀這樣的大導演堅持使用膠片來拍攝電影這樣的顆粒感讓整個畫面充滿呼吸感和動感而且經過柯達、富士這些膠片大廠多年的調試,其呈現出的圖像色彩早已是最符合大眾審美的,無論是柯達呈現的黃昏色還是富士的日式小清新綠,總有一款適合你高寬容度寬容度指的是膠片正確容納景物亮度反差的範圍,也正是如此膠片攝影可呈現出更好的層次感光影的運用正因為滷化銀對光的敏感性,也讓膠片攝影適合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拍攝
  • 膠片的味道|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知識
    雖然我的攝影之路是從數位相機走起的,而在拿起膠片機的那一刻,我才開始理解ISO、曝光、光圈,開始用心去拍正確的照片。膠片攝影目的不同,使用的膠捲各異。最主要的幾個分類是黑白卷、彩色正片和彩色反轉片(負片)。最常見的膠片尺寸是35mm。許多單眼相機(SLR)和旁軸相機都使用這種膠捲。這樣的底片成卷裝,每卷可成像24或36張。
  • 【來稿】折騰—我的攝影心得
    這點表現在根本沒有耐心研究相機的各種功能以及攝影的基本原理。以至於後來把相機連同鏡頭一起都賣掉了,幾乎就是在賣掉的同時開始關注膠片相機。第一個購買的膠片相機是鳳凰205,花了180塊錢,成色出奇的好,沒有測光,沒有一點電子成分,完全是機械,下面有相機和該相機拍的照片:
  • 帶你感受膠片攝影的魅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人用膠片來拍攝呢?只因為膠片的色彩更加濃鬱,色彩更飽和對比度更高,寬容度更高,成片有顆粒,照片呈現獨有復古感。這份獨有的質感深深地吸引著無數的攝影師,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膠片攝影已經是一種非常熱門的攝影方式了。
  • 周潤發偷拍鞏俐,這張照片賣了318萬(附發哥攝影心得)
    先來一張發哥的攝影照鎮鎮樓。發哥為什麼愛上攝影呢?按發哥的說法,是「水銀燈下五光十色的生活,我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人一定要有個平衡,我覺得攝影和喜歡大自然是我的根。」顯然,自然是發哥跟攝影之間的橋。而且發哥喜歡傳統的膠片攝影,他認為數碼的雖然可以多拍,但未必能夠抓拍到最關鍵的東西。他說:「最關鍵的瞬間往往在兩張高速連拍的照片之間。我們拍電影是每秒24張的「連拍」,這麼高的速度其實也未必一定能拍到最好的瞬間。
  • 膠片入坑看這裡~關於「膠片攝影」都幫你整理好啦!
    雖與數位相機相比,購買膠捲、衝洗、掃描等這一系列的過程會讓大家覺得拍攝膠片很麻煩,並且無法即拍即看,但這或許也是膠片攝影魅力的地方。「經歷半年多才拍完的一卷膠片,當衝掃出來的時候,像是打開了一個回憶的盒子。」
  • 膠片味道,Leanne Surfleet美麗溫柔的人像攝影
    美麗的光影,溫柔的質感,英國女攝影師Leanne Surfleet膠片人像攝影作品膠片的味道,Leanne Surfleet美麗溫柔的人像攝影作品膠片的味道,Leanne Surfleet美麗溫柔的人像攝影作品膠片的味道,Leanne Surfleet美麗溫柔的人像攝影作品膠片的味道,Leanne Surfleet美麗溫柔的人像攝影作品
  • 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冷知識
    說起膠片攝影,在舊時代它是唯一的攝影方式,在如今它已成為攝影的一種情懷。
  • 富士膠片的反轉片:RDP III
    富士PROVIA 100F(RDP III)是日本富士膠片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日光型專業彩色反轉片。它採用最新的膠片顯影技術:具有顆粒細、曝光寬容度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風光、體育、廣告等攝影領域,是膠片發燒友們最愛的正片之一。正片的存在,讓膠片攝影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透過觀片器細品正片的底片,是一件非常寫意的事情。
  • 非洲動物攝影 富士xpro2 使用心得
    接下來,我結合本次非洲攝影的一些經歷來分享富士xpro2的使用心得。富士xpro2具體操作視頻高清版請登錄迪映像那種膠片飽滿的色澤度,raw比較難修,而jpg,基本上原片微調,就搞定。第四天起,我乾脆取消raw,直接用jpg修圖。要知道,我對後期調整的寬容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驚奇的發現,jpg修的效果,一點也不差。即便是加了100-400的鏡頭,這個相機整體的重量還是比單反輕很多。
  • 膠片相機入門指南|攝影新手應該從哪裡開始?!
    A:您對膠片攝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但從未接觸過不知從何開始;B:您已經拍攝了一些膠片照片,但並沒有找到預想中的樂趣,甚至開始想要放棄;C:您拍過很多年的膠片照片,但是想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怎麼拍攝膠片照片的;D:您特別喜歡看何腦斯的節目。
  • 24句攝影哲學:來自攝影大師的學習心得
    ——布列松心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肖像攝影你必須要試著看透一個人……4.——安塞爾·亞當斯心得:時機和地點在街頭攝影裡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布烈松說街頭攝影不只是「尋找」畫面的藝術,也是「等待」的藝術,在對的位置等待對的時間對的畫面出現,並按下快門。
  • 清新通透/膚色質感/膠片色調後期心得技巧分享!
    其實自己並不是什麼大師,和網上各位網紅大師的作品相比起來還是有不少差距的,不過欣慰的是還有不少人喜歡我的片子(感謝你們),希望我可以出一些關於後期方面的技巧和心得的分享文章
  • 膠片攝影百科目錄:想入坑膠片攝影 這一篇就是值得買社區歷史精華...
    相比之下,膠片攝影則是一種慢節奏的體驗過程:手動為跟我們父輩差不多同歲的膠片相機裝上膠捲、手動過片,設定好光圈值和快門速度後,慢慢轉動對焦環讓取景器裡面的畫面從虛化慢慢變得清晰,最後按下快門後心裡懷揣著一絲忐忑和期待;膠片衝洗、掃描後拿到手之前又是一種期待感,膠片攝影的魅力正式源自於這種慢節奏和不確定感帶來的期待吧。
  • 口袋裡的攝影利器 — 手機攝影心得分享
    )加時註明:手機攝影愛好者寫在最前:樓主要特意說明一下,這是樓主在尾巴註冊以來發的第一個帖子,樓主厚臉皮的希望大家看完如果覺得喜歡能夠不吝表揚(>_<)咳咳,言歸正傳……我是一個業餘的不能再業餘的攝影愛好者,以購入尼康D7000作為標誌,正式接觸攝影也只不過不到一年半的時間。
  • 攝影膠片尺寸和幾種不同的規格
    如下是三種主要類型的膠片1.邊緣打孔膠片2.卷片3.散頁膠片邊緣打孔膠片邊緣打孔膠片這是與35mm相機——不管是單鏡頭反光型相機還是「瞄準就拍」式的相機相匹配使用的膠片。這兩種小規格膠片都不可能記錄下與35mm膠片一樣豐富的細部層次。而豐富的細節正是一幅攝影作品優秀的關鍵所在。現在市場上35mm膠片品種繁多。你可以選擇黑白片或彩色片,在彩色片中你可以選擇負片或反轉片,在彩色片中你可以選擇日光型的片子或燈光型的片子。買哪一種好, 本篇文章可以幫你做決定。
  • 新手如何入門膠片攝影(附膠片相機推薦)
    身為學生黨的我,不得不說玩膠片確實比較耗費財力物力的,所以選擇一臺適合自己的膠片機尤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