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令狐不僅喜歡講故事,也喜歡看電影,說起電影那就要說到《霸王別姬》,畢竟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這是另一部讓我看了又看的電影,這個電影,讓我對京劇第一次有了新的認識,也因為這部電影,我幾乎可以原諒後來陳凱歌拍的數部爛片,畢竟一個人一生中有一個作品讓人擊節讚嘆就足夠了。
小豆子,蝶衣,虞姬,張國榮,戲子。
霸王是項羽,而虞姬是一個戲子。這個戲子,正是在戲中和生活中都入戲太深的張國榮,也是那個時代好多人最愛的一個歌手,我們一起聽過他所有的歌,甚至還為了聽懂他的歌,還跑去學廣東話。
記得那是高中的一天,突然聽到了他自殺的消息,我的同桌那哭的是稀裡譁啦,張國榮自殺了,這個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了。
他的自殺並沒有讓我太吃驚,我更加遺憾的也許是一個年代的遠去。有的生命和我們不同,平凡瑣碎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永遠不能逾越的鴻溝,他們的生命更像是一朵花或一簇煙火。似乎是在看他演的蝶衣,我們就應該可以預見到他的未來。
蝶衣也許應該說是一個悲劇人物,就像張國榮自己,他和他的一生,追求的都是得不到的東西。煙花一般,只能璀璨一時。
無疑,蝶衣的扮相是美的,我並不了解京劇,但也看到蝶衣流動的眼神,婉約的身姿,聽說之前是想讓尊龍來演,我實在不能相信有誰可以比張國榮更適合這個角色。
當蝶衣還是小豆子的時候,如果他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也許一切都會不同,思凡中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縱使有百般風情,這句詞始終不能說對,也許是不敢說對。是師哥小石頭用煙槍在他嘴中捅得滿口鮮血,才最終永遠記得。這也許就是蝶衣的宿命。他的命運,從來也不是自己控制,先是母親不得已的決絕離去,再是心有不甘的選擇,變成夢想中的大角,卻失去不願入戲太深的師哥小樓,直到在瘋狂的年代中變成連自己都唾棄的人。
我不想討論一個人的感情取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生活。他成為一個戲子並不是一個錯誤,錯誤的是入戲太深,不瘋魔不成活。
小石頭,小樓,項羽,張豐毅。
我是一個有偏愛的人,喜歡軍人和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張豐毅後來演過一部電視,歷史的天空,演一個由痞子變成軍人的姜大牙,作為姜大牙,他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但小樓,我還是覺得如果是姜文,也許更像一個項羽。
他的霸氣中,有一種烽火味,是一種略微作做的霸氣。和蝶衣相比,小樓其實算是慢慢學會了妥協。如果是自己選擇,小石頭會選擇唱戲嗎?他的霸氣,是培養出來的霸氣,所以他不會是一個霸王,只是畫上油彩,披上戲裝後的項羽。
小石頭和小豆子,從分戲的那天就是霸王和虞姬,終於唱紅了,也唱了很多年,對於蝶衣還是不夠,他想的是唱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對於小樓,戲是戲,生活是生活,而生活中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比如菊仙。
菊仙是一個妓女,在她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是一個戲子。
戲子無義,婊子無情。而這部電影中的戲子和婊子,卻顛覆了這句老話。
出於對蝶衣的偏愛,我對菊仙的某些行為並不喜歡,但出於對女性的理解,我認為菊仙既勇敢又有情有義。她的一切行為都是勇敢的女性行為,我甚至很欣賞這個角色。
影片中有一個並不是主角的角色,袁四爺。我說過了,我是一個有偏愛的人,喜劇是我所喜愛的,而葛優就是我所喜愛的喜劇演員之一。數年後他也演了《活著》,這是餘華所有小說中我最愛的一部,從來沒有想過會由葛優來演,而更加出乎意料的是,他還演的很好。
很多喜劇演員不管演什麼角色,我們都是一看就想笑,比如陳佩斯,而葛優本來是讓我以為一看就想笑的演員,在霸王別姬和活著之後,我相信他是一個好演員,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演的演員。
影片中袁四爺有很多經典的臺詞,比如他第一次見到蝶衣唱虞姬時皮笑肉不笑地說,有點意思了。之類的臺詞很多,也許換了別人來說,都是很普通的臺詞,而葛優說這樣的臺詞,讓人總覺得後面還有深意。
關於葛優,有一個八卦。說他一直不知道原來張國榮比他還大幾歲,當他聽說了之後,呆了半晌,說,看人家怎麼長的!聽到這個八卦,其實很普通的一句話,但想到葛優的樣子,突然又覺得這句話非常的幽默。
很多年過後,我還是買了霸王別姬的正版,我以為心情變了,對電影的感受也會變,但我仍然很喜歡這部電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再看一遍,看著看著,就想到張愛玲寫的霸王別姬,最後虞姬在項羽的懷裡即將死去,只說了一句項羽不明白的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也許,對於蝶衣來說,最後和小樓再唱一次霸王別姬,然後拔劍自刎,也是一個他以及張國榮都比較喜歡的收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