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賞析 | 一千個人心中只有一個虞姬——《霸王別姬》

2020-09-12 Thepoly

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出自她之手的經典佳作還有《青蛇》,《胭脂扣》等作品,她是一個能把愛情寫的盪氣迴腸的女作家,在她的書中充滿了夢幻,浪漫與悽美。而作為中國史詩級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除了朦朧的情感意境,還通過商業類型片的技法,讓他融入進了中國的歷史風雲,時代變化,等等,所以她既是一個悽婉的詩歌也是時代影響下的悲劇。


《霸王別姬》的開頭,是進入晚年的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時隔多年再次相聚京劇院一起排練,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二人早就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寧靜祥和之中歷史的足跡開始展開。電影霸王別姬通過講述戲子的興衰來間接講述歷史的變換,所以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蝶衣的蛻變


電影的第一部分講的是兩個主人公兒時的經歷,小豆子與小石頭年少時期在戲班子的艱苦與錘鍊,小石頭天生資質好,再加上耐得住摔打,是一個唱武生的好苗子,而小豆子從小與母親在妓院長大,天生長相秀氣,又獨為母親撫養,所以是戲班子裡定好的旦角。

「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後受罪」,戲班子艱苦,但是總會飛出金鳳凰。而小豆子卻從未想過向現實低頭,在師兄的幫助下,他選擇和小賴子逃離。


但是當他看見真正成名的角後,真正上的臺面兒的《霸王別姬》,那是一種種寫好了的人生,才子佳人的故事,悽美有夢幻,戲裡的山盟海誓悲歡離合永遠直擊心靈,絕美的京劇藝術,安全的舞臺世界,那才是小豆子真正追求的嚮往的依賴的地方。

再次回到戲班子,對於小豆子而言已經是一個蛻變,只是這個蛻變才剛剛開始,真正結束「小豆子」生命,開啟程蝶衣的人生的是他對自己性別認知的改變。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貫穿整部電影的臺詞,是最終讓小豆子化蛹成蝶的關鍵,每次這句話出現,都是一次蛻皮。

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男兒郎也好,女嬌娥也好,只是一句臺詞,只是作為戲子謀生計的一個技能,但是這對小豆子不一樣,小豆子是一個絕對的,純粹的人,相比較小石頭圓潤順從,小豆子就像是一塊純粹的璞玉,他對世界的認知就是對自己的認知,對他而言,人生只有一個,戲裡也好戲外也好,只有一個。

所以他無法認同讓他做一個女人,即便是戲裡也不可以,除非他就是一個女人。所以從寧死不屈,到最後徹底轉變,小豆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慘痛的教訓讓他進行漫長的心理建設。

最後小石頭用菸斗親自將小豆子掰了過來,化身虞姬與小石頭也就是後來的段小樓臺前幕後形影不離。這也預示著,只有段小樓,這個徹底改變他的人,才是他一輩子的霸王,他的性別認知也隨之做出了改變。從此戲裡他是虞姬,那麼戲外亦是如此,小豆子化繭成蝶,程蝶衣從此誕生。

第二部分:不瘋魔不成活


從小豆子成長成為程蝶衣,蝶衣的真正悲劇人生也拉開了序幕,已經成角的蝶衣和小樓年少成名,一時風光無限。他們成為那個時代的頂級流量,所到之處萬人追捧。


但即便如此,兩人對唱戲的看法完全不一樣,小樓把唱戲當作餬口的飯碗,就像現在的流量小生,風光便風光,過氣了也無所謂,風水輪流轉,小樓知道自己的分量,所以活的明明白白,過一天浪一天。

即便是天生有武生的才華,但他並沒有沉浸在唱戲的藝術造詣中,披上戰袍,他是英姿颯爽的霸王,卸下鬍子,他依然是凡人堆裡裡的段小樓,照樣是吃喝嫖賭,混跡人生。


而蝶衣則不同,在蝶衣的世界裡只有戲,戲和人生沒有區別,從當年的那句「我本是女嬌娥」開始,蝶衣從內心就已經把自己當作戲中的佳人,他是一個絕對純粹的人,他愛戲如痴,人戲合一。

師哥娶了菊仙開始,蝶衣說的第一句是黃天霸和妓女的戲不會演,師傅沒教過,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想法。是發自虞姬的憤恨。對於師兄,他失望,憤怒,對菊仙他嫉妒,憎恨,這所有的感情都是來自於他作為虞姬所感受到的背叛,以及即將面對現實的恐懼。如果霸王離去,他該是誰的虞姬?

蝶衣一直都沉浸於戲中的夢幻的世界,並非常享受自己完美的演繹,他愛的是霸王,是戲裡氣震山河的霸王,以及自己所扮演的從一而終的虞姬。


戲外的生活他一概不想知道,也不想理會,正因如此,蝶衣才會與袁四爺,日本人青木十分投緣,並不是因為金錢,勢力,只是因為他們懂京戲,懂蝶衣,也只有袁四爺這樣的人才能看見蝶衣「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的美。

第三部分:物是人非,他是誰的虞姬


解放後,國家受到外部壓力,時局動蕩之中,每個人都不能自保,更別說霸王與虞姬了,舞臺上的才子佳人終歸要回到最本真的一面,曾經的西楚霸王,在街頭賣瓜。


一笑萬古春的虞姬也染上了大煙,所有的昔日佳話都成為泡沫,水火不容的蝶衣與菊仙也在相互理解中達成和解。

少年時期蝶衣與小樓撿回來的孩子在新時代中成為了革命領袖,革命革到了蝶衣和小樓的頭上,只是昔日的霸王早已不再,甘願放下身段只求平安度日。只是即便是燒掉戲服的蝶衣依然沒有向現實妥協,談到京劇,還是那個自帶光芒的虞姬,大膽的描繪著那個只有他存在的環境。

蝶衣,小樓,菊仙在眾目睽睽之下相互批判,相互揭發時,一種因殘酷時代的碾壓而散發的悲涼頃刻之間噴湧而出。


虞姬霸王,兩個戲子的跌宕的人生照射著一個時代的興衰。伴隨著掌聲,兩人踏上這歷史的舞臺,在謾罵聲中,終於謝幕。

十一年後霸王虞姬重新上臺,二人的人生在「思凡」中開始,也在「思凡」中結束,老態龍鐘的霸王,早就沒有了當年的英武氣概,回首望去,那個虞姬依舊站在歲月的時光中不曾老去。

「我本是男兒郎」終於還是喚醒了蝶衣的沉迷半個世紀的夢,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匆匆幾十年,只是一場夢,夢醒時分,蝶衣還是那個嬌俏的男兒郎,只是沒有霸王的故事裡,他究竟是誰的虞姬?

- End -

相關焦點

  • 程蝶衣:《霸王別姬》,一個假霸王,一個是真虞姬
    千古傳誦的霸王別姬已是絕唱。電影《霸王別姬》戲中有戲,除了霸王和虞姬,還有程蝶衣,還有段小樓,還有張國榮。他們是傳奇中的傳奇。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一個是霸王,一個是虞姬。《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是旦角虞姬,而霸王是段小樓。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哥哥張國榮,是一個時代的偶像,一代人的回憶,一生拍過很多電影,塑造過很多經典角色,在這些角色裡,不得不提的便是《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張國榮自己也說他覺得最滿意,演得最好的就是程蝶衣了。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舞臺上光芒萬丈的虞姬,這成了他心中的一個夢,他努力追逐的一個夢。他返回大院,甘心接受師傅的責罰。 師傅給他們講《霸王別姬》這齣戲的時候,曾說: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萬般能耐,終究敵不過天命,要「從一而終」。
  • 《霸王別姬》: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成也虞姬敗也虞姬——影評《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霸王別姬(圖為網絡截圖)初次聽說《霸王別姬》這個電影是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王牌對王牌》,幾乎所有的大牌明星都在懷念哥哥張國榮,反覆提到了這部經典之作中。沉重的氣氛讓筆者對這部作品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不知道這部經典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獲得如此高的稱讚。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張國榮
    在張國榮短暫卻精彩的生命中,他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個張國榮。●●●■ 27歲的張國榮27歲的張國榮飾演不到18歲的陳洋子。《霸王別姬》不僅是張國榮的成功之作,還在國際上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38歲的張國榮《東邪西毒》開闢了香港新武俠電影的時代,更讓張國榮在其中塑造了經典的歐陽鋒的形象。
  • 霸王別姬真相:虞姬是怎麼死的?虞姬的結局不是自殺
    霸王別姬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從現存的史料來看,應該虞姬是真有其人。
  • 各版虞姬:張國榮經典,楊恭如撞臉陶虹,吳美珩是虞姬本人了吧!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豔,並有「虞美人」之稱。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項羽兵敗之際,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 霸王別姬—虞姬真的是自殺的嗎?
    關於虞姬這個人物,《史記》裡記載並不多,但是卻引起了歷代學者的興趣,《史記》裡只講到她經常跟在項羽身邊,並且最後在項羽唱歌的時候她和了一首詩,但對她的結局卻沒有片言隻語的描述。關於司馬遷在《史記》裡為什麼沒有交代虞姬的結局這個問題,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這是一種歷史的沉默。
  • 毛不易新歌霸王虞姬完整歌詞介紹 毛不易霸王別姬歌詞是什麼意思
    毛不易新歌霸王別姬歌詞是什麼意思歷史上霸王別姬的故事感慨悲涼,而在遊戲的世界中,兩位英雄在王者峽谷續寫著新的愛情故事。這首《項羽虞姬》中國風濃鬱,編曲匯總不僅加入了古箏、二胡等中國民樂元素,還融入了《王者榮耀》「霸王別姬」皮膚的京劇唱詞,代入感十足。毛不易用低沉的嗓音,將屬於項羽虞姬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毛不易資料介紹
  • 張國榮、程蝶衣和虞姬——四月一日再看《霸王別姬》
    又到了四月一日,又是懷念張國榮的日子,再看電影《霸王別姬》,再觀張國榮塑造的經典人物程蝶衣,以紀念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飾演的著名京戲演員程蝶衣,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京戲舞臺,堪稱一代京戲大師。
  • 霸王別姬:程蝶衣寧死不從的是世間條條框框,所以他活成了真虞姬
    為了緬懷哥哥,我又看了一遍《霸王別姬》。這個成就他的電影,也是讓哥哥的人生如程蝶衣般的落幕。現在我們就看看程蝶衣是如何在動蕩不安的世間做了回真虞姬的!程蝶衣從小就被母親賣到了戲班子,師傅看他長得清秀,從小當旦角培養。《思凡》中的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可是年幼的程蝶衣。認為自己是一個男子漢,為什麼說自己是女嬌娥呢?死活不改口,任師傅千般打萬般罵。
  • 虞姬是真虞姬霸王卻是假霸王霸王別姬的故事在這部電影裡變了味道
    如今,我們再看《霸王別姬》,依然會為程蝶衣所感動,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的成功與好的劇本和好的演員都是分不開的,張國榮與《霸王別姬》是相互成就,不到三個小時,程蝶衣和段小樓看似單薄又豐厚的一生結束了。正如影片裡說的那樣,虞姬是真虞姬,霸王卻是假霸王。
  • 張愛玲的《霸王別姬》:虞姬是為愛情而亡,不是為男人而死!
    在她的《霸王別姬》中,張愛玲說:虞姬是為了愛情而亡的,並不是為了男人而死。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一個女人,為了男人或者為了愛情?張愛玲的文學道路,和她的身世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她的文學作品中展現的觀點,多多少少少能夠從她的生活中找到蛛絲馬跡。
  • 《霸王別姬》:程蝶衣與虞姬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那天表演完《霸王別姬》,蝶衣被背進了大太監張公公的寢殿。蝶衣進去的時候,老到似乎話都已經說不出來的張公公穿著大紅的肚兜,正抱著一個女孩子在啃。寢室裡的各色珍寶在夕陽下顯得過分璀璨卻絕望,把張公公那件鮮紅的肚兜映襯得越發詭異。程蝶衣被逼著尿在琉璃壺中後,她看見滿頭銀髮、牙齒殘缺不全的張公公的雙眼閃著了禽獸般的目光,像陰毒而又飽含著情慾的蛇。
  • 終究還是哥哥的虞姬入了戲——《霸王別姬》
    說好是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行。兩個名伶的一生造就了這部曠世經典的《霸王別姬》。該影片上映於1993年,影片借一出《霸王別姬》的京戲,牽扯出三個人之間一段隨時代風雲變幻的愛恨情仇。
  • 以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解析《霸王別姬》裡程蝶衣悲劇的必然性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人都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看《霸王別姬》,從而望見不一樣的景象,我想這也正是經典為何能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至於程蝶衣,無非是一位虞姬的化名。這位虞姬擇了段小樓做自己的楚霸王,想要與之共唱一生的戲:「說好了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叫一輩子!」而這位霸王的回應卻是笑著道:「蝶衣,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 從「霸王別姬到姬別霸王」,霸王不再是真霸王,虞姬還是真虞姬
    看《霸王別姬》,我第一次看的是故事,第二次看的是人生。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作為華語影壇的旗幟級作品和享有世界級重要榮譽的電影,《霸王別姬》兼具史詩格局與文化內涵,在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徵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
  • 《霸王別姬》為什麼被稱作「最優秀」的國產電影
    《霸王別姬》就給了我這樣一個力壓群雄的評判力量,它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影接下來就是171分鐘的心靈洗禮,歷史的交錯,社會的變遷,人性的扭曲,欲上高樓的隱忍,人上人的代價,最後是小人物大同小異的消亡命運,順帶還學習了一些影視的基本常識。下面一個一個說。
  • 霸王別姬:張國榮真的是虞姬的不二人選?看到他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從這時開始,小豆子就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了,但是他仍在反抗,在學習新戲《霸王別姬》時,無論怎樣都改不了那句「我本是男兒郎」,這時,又出現了一位改變他的人——段小樓,在一次關鍵的表演失誤後,段小樓拿起菸斗懲罰性在程蝶衣嘴裡攪動,這時的程蝶衣又進一步「女性化」改變,唱出了——「我本是女嬌娥」。
  • 【特稿】劍鋒難斬情思斷 霸王虞姬千古談 ---欣賞《霸王別姬》大銅章
    ==西楚霸王和愛妻虞姬的真摯情感,千百年來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霸王的勇武,虞姬的溫柔,成為悲劇的愛情傳說,有著惋惜的憐憫,男兒優柔寡斷的失望……「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悲戚之聲,將內心的無奈和對虞姬的難以割捨,淋漓盡現。項王悲歌慷慨,留下千古愛情的纏綿,成為後人心中的思念。
  • 歷史胡辣湯35:霸王別姬:虞姬可不可以不死?
    霸王別姬:虞姬可不可以不死?西楚霸王項羽和他的寵姬虞姬,給了這句話最生動的詮釋。唯一不同的是,項羽雖然末路,但虞姬尚未遲暮,而是甘願為英雄赴死,成就了流傳千古的一出《霸王別姬》。兩千年來,歷史長河中人來人往,但只是揚起了塵土,而虞姬早已不在江湖,江湖卻仍然有她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