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俄羅斯的兩架圖142重型反潛巡邏機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從空軍基地起飛前往北冰洋以及東北大西洋空域進行了長時間的飛行,足足有12小時,其飛行總長超過了7000多公裡,而且並沒有出動空中加油機進行加油,要知道如此長時間的飛行,對於反潛巡邏機的滯空能力有著極其嚴苛的限制,哪怕換成美軍的P-3C或者P-8A巡邏機來說都需要通過空中加油才能完成,而俄羅斯方面卻沒有觸動一架空中加油機,可見其圖142的能力之強悍。
這架反潛巡邏機是在俄羅斯圖95轟炸機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製造的,在1993年就已經列裝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直至現在仍是俄海軍岸基反潛的中堅力量,該反潛機主要用於執行在世界各大海域偵查核潛艇的重任,長時間的滯空能力令其可在遠海執行反潛巡邏和偵察任務,並配備了反潛魚雷、反潛炸彈和重型反艦飛彈,能夠直接對水面和水下目標開展打擊,是當之無愧的「海上獵手」。
據悉,圖142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88噸,裝備了4臺和圖95一樣的NK-12渦槳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可達12噸,再加上74噸的載油量能夠使得該機勝任12500公裡的航程,它的最大飛行高度可達12000米,讓許多國家的艦載機無法從容攔截,也可以配合圖95轟炸機機群執行大規模反艦作戰,在空中編隊中充當開路先鋒,而這次圖142反潛巡邏機7000多公裡的飛行也給我國的運8反潛機提了個醒。
我國現在雖然已經具備了獨立研究製造反潛巡邏機的能力,但整體來說還處於初級階段,運8反潛機是在運8飛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65噸,雖然機載電子設備已經較為先進,但在發動機、航程和武器方面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制約,例如圖142圖可以攜帶超過400枚反潛浮標,彈艙內還能掛載KH22遠程反艦飛彈,而運8型反潛巡邏機還不具備反艦打擊的能力,就只能完成基本的反潛攻擊。
這導致運8反潛機一旦在海上碰到類似圖142這樣的大型反潛巡邏機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研製我國下一代反潛巡邏機尤為重要,目前最有可能的就是等C919大飛機量產之後,以C919為基礎平臺發展大型反潛巡邏機,當然說到底現在最需要的還是航空發動機,能夠讓C919和中國大型飛機發揮出真正潛力的優秀發動機,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我國飛機所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