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蔣洪德院士逝世 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應用工作

2020-12-22 前瞻網

緬懷!蔣洪德院士逝世 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應用工作

 Evelyn Zhang • 2020-01-06 16:18:42 來源:前瞻網 E510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蔣洪德院士逝世。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逝世,享年78歲。

1999年,蔣洪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應用工作,在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例如主持開發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輪機全三維氣動熱力設計體系,組建了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圖源:中國工程院)

超大型燃氣輪機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蔣洪德就曾主持重型燃氣輪機的研發工作,為我國重燃自主研發、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主持研究開發的汽輪機全三維設計體系,則綜合了當代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和計算流體力學的最新成就,使這一設計體系成為理論先進、系統配套、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和重大工程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和設計工具。

在我國火電站老汽輪機現代化改造工程中,主持完成了200MW等十幾種機組的設計,已成功改造了120多臺共約1500萬千瓦汽輪機,機組熱效率提高5-7%、出力增加10%,機組熱力性能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信息,蔣洪德院士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四次。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黃瓜王」侯鋒院士逝世
    創建的黃瓜研究所及其育、繁、推產業化工程體系為農業科研單位成果轉化積累了經驗,社會效益十分顯著。2020年以來,共和國已送別33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
  • 校友曹楚南院士逝世,同濟師生沉痛悼念
    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原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同濟大學傑出校友、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同濟大學師生沉痛哀悼、深切緬懷曹楚南校友。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1998年,一場疾病過後,「只有脖子能動」的金展鵬,生命從未暫時停頓,一直工作在教育、科研第一線,他的一生如「輪椅上的鯤鵬」,搏擊長空。
  • 侯鋒院士逝世 享年92歲 人們能吃得起黃瓜全靠他
    創建的黃瓜研究所及其育、繁、推產業化工程體系為農業科研單位成果轉化積累了經驗,社會效益十分顯著。2020年以來,共和國已送別33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工科專業:材料類、能源動力類專業綜述
    本專業培養具備材料領域科學與工程方面較寬的基礎知識,能在各種材料的製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才材料物理專業(080402工學或理學學士)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軍長期從事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已在Nature Chem.、Nature Commun.、Science Adv.、JACS、Angew. Chem.、Adv. Mater.、《中國科學:化學/材料》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60餘篇,他引65000餘次。
  • 兩位清華校友當選2020年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9月22日,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公布2020年新選院士名單,新當選的50位院士和3位外籍院士中有7位華人學者,兩位清華校友榜上有名,他們是英國肯特大學教授閆勇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
  • 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段正澄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段正澄院士治喪委員會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段正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5日19時35分在醫院逝世,
  • 泰利能源:硅藻新材料將開啟硅藻產業新時代
    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名譽會長沙祖康大使致辭據了解,本次發布會是泰利能源在硅藻新材料領域第一次對外進行科研成果發布,在國內率先開啟了硅藻新材料的產業化應用,第一次向社會各界全面展示了完整的硅藻生態產業鏈
  • 盤點:環境領域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單(附簡歷)
    、美國國家科研顧問委員會成員。楊祖保教授出生於1942年9月,於1971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於2015年入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楊教授是分離純化工程、吸附劑研發及其應用於環境與能源領域的世界著名專家和引領者。
  • 日照海洋地質院士工作站院士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舉行
    希望通過加強和推進院士工作站建設,充分發揮海洋地質研究工作在資源開發、生態文明建設、地質災害評價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為日照海岸帶建設、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治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為促進日照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新的力量。趙廣金表示,近年來,省煤田地質局堅持「科研帶動、由淺入深」的工作理念,在海洋地質、清潔能源、生態地質等領域,圍繞日照市的發展做了一些工作。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長期從事環境土壤學和環境生物學研究,在典型區域土壤汙染特徵,元素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機制,土壤修復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果。取得的成果得到同行廣泛認可,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等。主要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第一完成人)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農業科學獎。
  • 王迎軍院士:搞科研要把「冷板凳」坐熱方晴
    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王迎軍院士:搞科研要把「冷板凳」坐熱方晴2019年度的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頒給了兩位獲獎者,其中一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迎軍。  人們眼中的王迎軍院士通常有兩面,一面是她的學術之路:從事生物材料研究與工程化工作35年,以卓越的表現於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一面是她的教育之路,2011年,她被任命為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是當年「985」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長。
  • 追憶劉若莊院士: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追憶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  留聲機  10月8日,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美國科學院院士Caroline S. Harwood受聘我校特聘教授
    宋希雲代表全校師生對Harwood(哈伍德)院士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宋希雲指出,Harwood院士是一位非常傑出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生物能源領域享有國際聲譽,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以及很大的學術影響力。
  • 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 金展鵬簡歷資料照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金展鵬  金展鵬,1938年11月6日生於廣西荔浦,1955年至1963年就讀於中南礦冶學院,1979年至1981在瑞典皇家工學院深造,先後在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工作。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世界各國對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綠色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是能源需求大國,最近十多年來,太陽能研究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且逐步從基礎科學研究走向技術水平提升,進而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與此同時,我國從事太陽能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隊伍也迅速壯大,社會大眾也越來越關心太陽能的發展,科學引導和普及太陽能基礎科學和技術知識十分必要。
  • 一個不只是燒鍋爐的專業,遍布整個能源學科領域,畢業後大有前途
    能源與動力工程主要是對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並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還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燒鍋爐,不只是能源動力工程專業的工作專業就業方向本專業主要就職於火力發電廠的熱力工程、煤化工、新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設備製造、檢修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