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單元課程設計

2020-12-22 齊民有約

單元主題: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

一、單元設計理念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這一單元側重於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權利義務觀念,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學科素養。為實現這一目的,在授課中本著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實施教學,選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把知識結合於現實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在生活中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二、單元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識和利益的體現。

2.能說出我國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和義務,區別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係,說明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範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4.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權受法律的特殊保護。

5.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懂得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6.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權,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

7.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掌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法和途徑。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範的特殊性、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能力。

2.初步學會運用公民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法律知識,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和問題,增強識別公民特別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的能力。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初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和消費者權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尊重法律,尊重權利,增強權利義務觀念,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認真自覺履行公民義務,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2.依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3.依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能夠自覺地尊重他人;學會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增強尊重別人隱私的法律意識。

4.認識我國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提高依法維護他人和自己的經濟權利的自覺性。

5.加深對依法保護智力成果的認識,努力增強依法保護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識,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

6.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善於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鬥爭,提高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的能力。

(二)學習重難點

在青少年中加強法制教育,是實施依法治國的帶有長遠性和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恆地去做。本單元主要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其重點和難點是:「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範」這一知識點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比較抽象、一些概念學生第一次接觸,學起來很有難度;「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這一知識點是本單元的難點,這一知識點要求能夠理解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這一點對學生來說是個較深的理論問題,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這一知識點是本單元的重點,因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人人皆知,鑑於生活中還有很多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的為時有發生,因此要讓學生掌握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的本領;「法律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這一知識點是本單元的難點,在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個人隱私的重視也越來越強,特別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處於被教育者的地位,個別家長或老師以關心孩子的成長為由,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因此,引導學生如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三、學習內容

本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的生活主題主題是幫助學生了解依法享有的人身權、財產權和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在生活中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四、學情分析

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兩年的學習,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對於法律常識有了簡單的了解,但是對於法律保護公民的那些權益、怎樣運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是一知半解,了解不深。

五、課時安排(研究性學習在課時安排中體現)

第一課時: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範、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講解了法律的含義、特徵、本質和作用。

第二課時: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依法行使權利和自覺履行義務,主要講解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關係的一致性,在生活中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第三課時:法律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主要講解生命健康權的含義、法律依據,我們怎樣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第四課時: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主要講解人格尊嚴和隱私權的含義,我們怎樣依法保護人格尊嚴和隱私權。

第五課時:財產屬於誰、留給誰,主要講解公民財產的含義、法律依據和怎樣依法保護。

第六課時:法律保護我們的無形財產,主要講解公民智力成果權的含義、法律依據和怎樣依法保護。

第七課時: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主要講解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益、法律依據和怎樣依法保護。

相關焦點

  • 網上買口罩被「砍單」 中消協:消費者享有求償權
    中消協指出,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不同原因的防護用品「砍單」行為,消費者依法享有監督權和求償權。因明顯疏於管理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平臺經營者也要承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定的相應責任。中消協分析,部分商家「砍單」是因為貨物來源中斷、運輸受阻等原因,導致無法正常履行合同,這部分商家應依法合理承擔相應責任。
  • 人身傷害案中胎兒的求償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胎兒尚未出生,仍在其母體體內,尚未成為法律上的人,不具備民事權利能力,更不用說享有民事權利。林友付被歐陽運軍傷害致死,被告人歐陽運軍有賠償林友付生前被撫養人生活費的義務,但胎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因此胎兒不能請求被撫養人生活費。
  • 中信銀行南陽分行幫您了解金融消費者「依法求償權」
    中信銀行南陽分行幫您了解金融消費者「依法求償權」 金融機構應當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在機構內部建立多層級投訴處理機制,完善投訴處理程序,建立投訴辦理情況的查詢系統,提高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質量和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求償權」受侵害的表現: 1.投訴電話無法接通,投訴流程與時限不明確。
  • 委託作品署名權問題探析
    委託作品署名權問題現狀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司法實踐中,對於該條款的理解和適用容易發生爭議的焦點是:該條款中規定的著作權是否包含該法第十條所列明的全部人身權和財產權?
  • 依法設立地役權 建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機制
    村民小組戶的代表會議決議同意並委託村民委員會籤訂地役權合同,該村第三村民小組坐落「粗坑夫人殿後」統管山,經過權籍調查、公示、申請等程序後,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辦理了浙江省首本集體林地地役權登記證明。  4.開展權籍調查。由麗水市國土勘察測繪規劃院組建專業作業隊開展權籍調查,鄉鎮、林業等負責組織、協調、調解等工作,邊界雙方所有權權利人指界確認界址。
  • 電視劇《風箏》署名權糾紛:請求權競合之下基於約定和作者法定權利的署名權之爭
    關注我們你在每個工作日都能看到一份我們梳理的娛樂法判決
  • 從影片《西北風雲》糾紛看保護作品完整權
    保護作品完整權的概念  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的規定,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保護作品完整權作為一項重要的人身權,是指「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這裡只說到將原作品改編成電影作品等,但並未提及導演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電影作品是否擁有保護作品完整權。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保護作品完整權仍由著作權人享有,即由電影作品的製片方所有。  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侵權認定標準  我國著作權法沒有對保護作品完整權侵權構成要件和標準的描述。
  • 開發商破產後,商鋪買受人是否享有優先受償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第二條規定:「消費者交付購買商品房的全部或大部分款項後,承包人就該商品房享有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不對抗買受人。」根據《批覆》規定,商品房消費者請求權優先於建工優先受償權與抵押權,但該條並未就消費者的範圍做出清晰的界定,那麼購買了商鋪的買受人是否屬於該條規定的「消費者」之列?實踐中存在一定爭議。
  • 配偶權制度研究
    此外,民法典擬於2020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作為民法典重要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編,配偶權理應在身份權中得到體現。婚姻是家庭的基石,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依法明確、有力保護配偶權是建設平等文明和諧家庭關係的核心要求和實質要義。一、配偶權的現狀與窘境(一)立法規定不明確。
  • 庭審紀實|通過房抵債協議的買房人是否享有物權期待權?
    庭審紀實|通過房抵債協議的買房人是否享有物權期待權?上述法律規定了無過錯不動產買受人物權期待權。在執行程序對不動產受讓人進行優先保護的理論基礎是買受人物權期待權保護。該期待權起源於德國,是指「對於籤訂買賣合同的買受人,在已經履行合同部分義務的情況下,雖然尚未取得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但賦予其類似所有權人的地位,其物權的期待權具有排除執行等物權效力」。
  • 《鬼吹燈》遭出版社修改涉虛假宣傳 法院:作者已轉讓著作財產權
    北京知產法院供圖一審法院認定,青島出版社侵犯了天下霸唱的修改權,且其宣傳行為屬於虛假宣傳,但由於天下霸唱已經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玄霆公司,所以不能據此獲得賠償,最終判令青島出版社向天下霸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天下霸唱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及相應合理支出3千餘元。
  • 帶你讀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附全圖文)
    第二章 消費者的權利 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 聽律法律解讀:未成年創作歌曲可以享有著作權嗎?
    前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孩子沒有成年自己創作的歌曲,有權享受著作權嗎?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著作權在一定期限經過後,著作財產權即歸於失效,而屬公有領域,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
  • 王澤鑑 民法總則 請求權基礎
    民法總則來自憲法的規定(1)民法總則第109 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2)憲法第3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 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的身體。
  • 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 學習民法典之62
    鑑於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 ...香港依據基本法享有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警方通報網傳大學生偷...
    每經編輯:畢陸名1丨外交部回應「英國威脅停派法官」:香港依據基本法享有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據北京青年報,7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他再次強調,制定香港國安法的目的是堵塞香港特區在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區依據基本法享有的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不受影響。「我想重申,我們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的決心堅定不移,推進香港國安法全面有效實施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外部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汪文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