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律法律解讀:未成年創作歌曲可以享有著作權嗎?

2020-12-22 聽律法律服務

前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孩子沒有成年自己創作的歌曲,有權享受著作權嗎?

問題分析: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應該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如果孩子自己創作了歌曲,當然是有權享受著作權的。

法律延伸:

一、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受自然人客觀條件的限制。但由於行為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人的認識能力或判斷能力。

所以法律為未成年人規定了比較特殊民事行為能力,使未成年人的一些行為能夠趨於有效。通常立法者從年齡和理智的角度把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二、著作權

著作權

著作權是有期限的保護著作人知識財產的權利。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著作權在一定期限經過後,著作財產權即歸於失效,而屬公有領域,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

作品特徵:

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二、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

三、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範疇

受保護對象: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由此可知,著作權是包括音樂作品的。自己創作歌曲,依法享有著作權。

三、未成年人的父母對其財產只有監護的權利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可以隨意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嗎?

不可以。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父母不可以要求未成年子女用自己的錢養活自己,而逃避其撫養義務。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保管並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其使用或處分該財產必須對未成年人有利。父母不可以隨意使用未成年人的財產,更不可以將未成年人的財產贈送他人、出售或者做其他對未成年人不利的處分。

未成年子女享有財產受到管理、保護權:父母不能隨意處理孩子的財產。父母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前提必須是為了孩子的利益,出於其健康成長或受教育等必要,如子女上學、治病需要大筆費用。除為孩子利益外,父母不得以任何理由出賣、贈與、分割、設定抵押等處分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

父母給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造成損失,需要賠償嗎?

如果是他人造成了未成年人財產的損失,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向侵害人主張權利,並在必要的時候代理未成年人進行訴訟,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使未成年人的財產恢復原狀或者得到賠償。

如果是父母造成了未成年子女財產的損失,同樣要承擔責任。雖然父母作為監護人,有權利替未成年人保管其財產。但是,財產畢竟是未成年人的,而非監護人所有。分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是因為疏忽大意才損壞了未成年人的財物的,則應該進行賠償;

第二、如果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是故意造成未成年人財產的損失的,則除了要進行賠償外,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還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撤銷其監護資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幹涉。

總結:未成年人雖然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如果孩子自己創作了歌曲,是有權享受著作權的。

相關焦點

  • 編曲者是否享有著作權?音樂作品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對相關問題的分析有利於在相關業務展開時從法律端進行全面考慮,實現授權不多給、拿權不錯拿,不少拿。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由此可見,音樂作品必須包含曲,可以包含詞。
  • 違法拍照侵犯隱私權,聽律法律解讀隱私權!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違法行為拍照,侵犯別人隱私權,應該如何處理?隱私就是私事,是個人不願為他人所知和幹涉的私人生活,其內容主要包括公民財產狀況、社會關係、住所、性生活以及其它純屬個人私事而不願為外界所知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秘密,也包括公民的內心世界及私人生活安寧。
  • 聽律法律解讀:朋友口頭借錢,欠錢不還怎麼辦?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朋友口頭借錢,出於信任,沒有打欠條,現在不肯還,該怎麼辦?沒有借條可以起訴嗎?合法的借貸關係受法律保護。因此,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債權人即使沒有借條也可以起訴。債權人為了實現主張債權的訴訟目的,在債務人當初並未向債權人出具欠條或借條的情形下,應當搜集到足夠的證明己方對債務人享有合法債權的證據後,再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發布支付令或直接提起訴訟程序。
  • 漲姿勢,圖片著作權法律問題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四款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可以作為證據。
  • 河圖創意 | 對攝影作品再創作 著作權歸屬會變嗎
    在已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創造性勞動而派生出來的作品,在法律上稱之為演繹作品,因為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加入了新的思想和形式來表現原作品,所以演繹作品也應該是有著作權的
  • 組圖」吳秀波演唱歌曲被指未獲授權,著作權的二十四問「最全
    【組圖】男神吳秀波《跨界歌王》演唱歌曲《兒時》被指未獲授權,什麼是著作權?什麼是版權?收藏版!二十四大法律問題!全網最全!一、著作權涵義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copyright(版和權),也就是複製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
  • 法律熱詞:《五環之歌》一案的「改編權」用英文怎麼表達?
    眾得公司僅從詞作者喬羽處獲得相應授權,未獲得曲作者的授權,故其不能就該歌曲包括詞曲的整體內容主張權利。2. 《五環之歌》歌詞內容與《牡丹之歌》歌詞內容進行比對,兩者既不相同也不相似,表達的思想主題、表達方式與之亦不相同,前者也未使用後者歌詞部分具有獨創性的基本表達,故不侵權。
  • 歌曲著作權-播放音樂電視作品應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2016年3月的一天, 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發現,慧雅公司在沒有經過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 擅自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音樂電視作品用於卡拉OK經營。三日後, 音集協的工作人員謝洋向公證處申請證據保全公證。謝洋跟隨公證處公證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來到慧雅公司卡拉OK歌舞廳進行消費。謝洋在歌曲點播機上進行操作, 點播了100首歌曲。
  • 《九層妖塔》侵害歌曲《遲到》著作權,詞曲作者獲賠30萬
    本案中,根據陳曉因提供的證據,可以證明陳曉因系涉案歌曲《遲到》的詞曲作者。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可以確認陳曉因享有該作品的著作權。故一審法院對此認定正確,二審法院予以維持,原告陳曉因對涉案作品享有著作權。二、四被告與中國音著協的被訴行為,是否侵害了原告對涉案歌曲的著作權本案中,陳曉因對涉案作品享有著作權,他人未經許可使用涉案作品,構成侵害陳曉因對涉案作品的著作權。
  • 北京一律師狀告百度侵權,法院:人工智慧創作的著作權待確認
    北京一律師狀告百度侵權,法院:人工智慧創作的著作權待確認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通訊員 魯寧 張瑞雪 2018-12-04 21:58 來源:澎湃新聞
  • 著作權丨影片中使用背景音樂,應該跟誰獲取著作權許可?
    隨著我國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以及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音著協」)在音樂版權保護領域中頻繁亮相,關於影視作品插曲的著作權問題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那麼,如果要在影片中使用背景音樂,應該跟誰獲取著作權許可呢?對於影片製作者而言,將主要與以下三方發生法律關係:詞曲作者、唱片公司、音著協。
  • 跳槽後創作的小說作品,著作權為何歸屬於原公司?
    玄霆公司發現王某在其他網站發布其創作的名為《永生》的小說,並在博客及其他言論中明確表示要離開起點中文網,不再繼續履行合同。故提起訴訟。原告玄霆公司其中一項訴訟請求即:確認王某創作的《永生》著作權歸原告所有。被告王某辯稱原告並不享有《永生》作品的著作權。《永生》不屬於原、被告約定的協議作品範疇,而是被告加入幻想公司後的職務作品,其著作權歸屬於幻想公司。
  • 音樂版權作品著作權侵權問題的法律責任
    在這樣的過程中 ,可以看出 侵權物品被製造出來或者被交易出去 ,是複製或製作 、發行或出售 、出版等行為引起和導致的 。侵權複製品被製作出來或者被交易出去就是侵犯著作權罪中的犯罪結果 。這樣來看 侵 犯 著作權罪在客觀上表現為結果犯 。
  • 保護著作權,支持原創
    在此次事件的背後,著作權保護到底怎麼了?事情源於8月18日何洛洛發布的新歌《舒克貝塔》,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注意,《舒克貝塔》歌曲部分段落與牛奶咖啡的《明天,你好》極其相似,涉嫌抄襲。今日牛奶咖啡便發博文「好好做音樂,好好做人」,意在職責何洛洛新歌抄襲一事。
  • 智慧財產權法-著作權
    ,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4.自傳體作品的歸屬(《著作權法司法解釋》第14條)   當事人對著作權權屬有約定的,依其約定;沒有約定的,著作權歸該特定人物享有,執筆人或整理人對作品完成付出勞動的,著作權人可以向其支付適當的報酬。
  • 音樂著作權歸誰?
    音樂著作權音樂著作權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享有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複製權、廣播權、網絡傳播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權利。音樂著作權音樂著作權俗稱歌曲的版權。歌曲的版權歸屬於詞曲作者,其他人不得未經過原作同意,在演唱會,電視節目,網絡直播等公共場合進行翻唱、惡搞、改編原作歌曲,否則就會侵犯詞曲作者的音樂著作權,會遭到原作公司起訴賠償巨額侵權費用。而歌手作為歌曲的表演者,不享有歌曲的音樂著作權,但歌手會享有其表演者權,享有對其表演的署名權、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現場表演的直播公開傳送權,對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複製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
  • 「二次創作」短視頻風靡,著作權是否受侵害?
    在自媒體平臺上,網友們常常可以「刷」到一些基於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短視頻產品。
  • 聽律法律解讀:酒駕駕駛機動車的處理方式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酒後駕駛機動車怎樣的處理?飲酒駕駛一、定義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等於)20毫克/100毫升、小於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於飲酒駕車。2、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根據法律規定,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醉酒駕駛機動車或者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依法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未滿五年的;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 常見「似是而非」著作權問題例析
    後者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主要是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二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 從實踐情況來看,由於目前尚沒有《著作權法》第16條中所稱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新聞媒體與記者間也少有著作權歸屬的合同約定,因而新聞職務作品基本屬於「一般職務作品」,著作權歸記者所有。
  • 李志民:版權與著作權的區別
    1709年英國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權法《安娜法令》,這部法律第一次確認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並明確指出立法是為了鼓勵人們參與知識創作活動。但是,《安娜法令》的立足點是維護作者的經濟權利,保護的重點仍然是翻印權。在之後的社會歷史發展中,保護對象和保護期限逐步擴大和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