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電視成癮看個沒完?這樣做讓孩子可以自覺關掉電子產品!

2021-02-07 說說咱家娃

電視、平板、手機、遊戲機這些電子產品,對於我們這一代的父母來說真是天使和惡魔的綜合體。

一方面你很難離開這些東西,因為它們可以讓孩子瞬間乖乖不吵不鬧,當你急需一些個人空間的時候,這些「電子保姆」至少可以幫你接手一下孩子,讓你喘口氣。


但另一方面,你又會對這些電子產品充滿忌憚,因為你知道它們的負面作用,生怕孩子看多了上癮了,眼睛壞了,不聽話了,專注力變差了,一天到晚什麼都不想做只惦記著看電子產品了,最後把腦子看傻了怎麼辦?


還真是些讓人糾結的好東西呀!


相信當今時代,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也不現實,畢竟電子產品除了消遣娛樂,也有學習、社交等作用。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做到讓孩子能夠有約束自己屏幕時間的自覺性,就算是孩子因為疫情啊霧霾啊陰雨天啊不得不宅在家,父母也不能時刻陪伴,到達了無聊到爆炸的程度,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管住自己,再怎麼也不會讓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失控。


這件事看上去好像挺難,但確實是可以做到的,因為我家兩個娃就可以做到這樣的自覺。


3歲以下的孩子:固定每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形成規律作息


3歲以下的小朋友,理解能力還不達標,所以很難和他們講道理,而且就算講了道理他們也聽不進去,這個年齡階段,你要用「行動教育法」,立好規矩,堅持底線,讓孩子適應這個規矩。


按照你家的情況,平時找2-3個你最需要"喘口氣"的時間,作為孩子的「固定屏幕時間」,而其他的時間,則要用各種事情給孩子「安排滿」,讓孩子每天做的事都有規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他就會對這樣的安排習以為常了。


當年我是這樣安排毛頭的作息的:


一早7點起來,一邊喝奶一邊看半個小時動畫片(他那個時候不愛喝牛奶,看著動畫片能多喝一些),結束之後再吃點東西,天氣好就出去玩一兩個小時,天氣不好就在家玩一些跑來跳去的遊戲。玩累了就吃個零食什麼的,吃完之後再玩一些寫寫畫畫做手工拼拼圖的靜態遊戲。然後中午吃飯,飯後看一會兒書,然後睡午覺,午覺醒來再吃點水果,再帶他出去玩或者在家做做運動,然後帶他進廚房做飯,讓他洗菜擇菜什麼的幫廚+搗亂,等飯做好,爸爸差不多就回家了,晚飯後讓爸爸陪娃,我收拾廚房,到了晚上七點兩個大人都累得不行了,讓娃再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老兩口子歇一歇,好養足精神給他洗澡刷牙念書睡覺。


因為所有時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天都差不多,所以當年的毛頭就算是脾氣非常大,也從來不會惦記著看電視,他當然很喜歡看動畫片,但是他會覺得,那是「早上起來」和「晚上要睡」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平時根本就沒要求。


只要平時養成這樣的作息習慣,就算特殊情況下有改變,孩子也很容易回歸這樣的習慣。


譬如說,我有的時候要打電話回郵件,或者接待客人,會讓額外讓毛頭看一下電視,但是我會和他先說好,這段時間媽媽要忙,你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媽媽忙好了就要結束了哦!孩子會知道這種算是「意外之喜」,並不會因此貪得無厭。


再譬如說,有的時候遇到搬家,或者回國倒時差,或者飛機,我實在太忙太累了,會讓孩子多看一些電視,但是只要這樣的「非正常狀態」停止了,我帶著孩子又進入原來的作息日程當中,孩子也就自然會進入狀況,不會再要求額外的屏幕時間。


其實就是把孩子的作息時間管理好,屏幕時間自然也就可以管理好了。


3歲以上:和孩子講道理


孩子過了3歲,開始變聰明了,有了自己的「小心眼兒」,開始學會了鑽空子,無聊了會撒嬌耍賴甚至討價還價,或者在你忙碌的時候找麻煩,想盡辦法要多看一些電子產品。有的時候真的會防不勝防。


當孩子聰明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就可以和他講道理了,告訴孩子,媽媽為什麼要限制他看電視的時間。


但是講道理不是用成年人的傲慢來講那種強加於人的「大道理」,也不要等孩子和你發生衝突的時候才開始講道理,而是要特意找一個比較放鬆的時間,你和孩子的心情都很好,然後很正式的去談論這個問題:


先去從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共情:媽媽知道,動畫片很好看,ipad很好玩,你想總是忍不住想多看一會兒是不是?媽媽小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看電視,看很久都不想關。


然後客觀說一下看電子屏幕看太久的問題:雖然電視特別有趣好看,但是我們不能看太久,看太久會讓你的眼睛會很累很乾,你能感覺到對不對?如果眼睛總是很累,它就會生病,你以後就再也看不清了,就像XX一樣(家族裡找個近視的例子),戴眼鏡很難受的,媽媽不想讓讓你早早戴眼鏡。而且看電視時間太多了,寶寶的腦子就變懶了,就不愛動了,會變笨,媽媽也不想寶寶變笨唉。


然後提出要求:那以後,每次看到了時間,媽媽讓你關掉電視的時候,你能做到嘛?如果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媽媽就幫你關了可不可以?那你到時候可不能生媽媽的氣哦!


這樣的道理,好好的和孩子講一遍就可以了,講多了就是嘮叨。當然,孩子就算明白道理,關電視的時候可能還是會撒嬌耍賴發脾氣什麼的,但是他至少知道,他是「沒理的」,只要你足夠堅定,平靜的告訴他「媽媽和你說過為什麼不能看太久了哦!」,他一般是堅持不了多久的,鬧幾下也就過去了。


5歲左右:和孩子一起制定「屏幕時間規則」


等孩子更大的時候,他可能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又變多變複雜了,他可能又想看動畫片,看動畫電影,看視頻媒體,又想玩電子遊戲,可能還要玩網遊,有的時候還需要用ipad來學習。你會發現孩子的屏幕時間莫名其妙的又變得很多,你想要削減控制,孩子又會很大怨氣。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和孩子一起開個會,細緻的去討論一下這些屏幕時間要怎麼安排才好。


同樣也要找一個閒暇時間,和孩子正式的提出這個問題:


「寶寶,最近媽媽發現你看電視的時間好像是太多了點,而且經常因為這件事和媽媽吵架,讓寶寶和媽媽都很難過,都不想這個樣子,那我們一起討論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每天想要看什麼電子產品,想什麼時間看,都可以和媽媽說一說」。


孩子可能就會提出要求了:我要看這個,玩那個,每種想要玩多長時間,等等,你不要打斷孩子,等孩子把要求都說完,然後提出你自己的要求:


「媽媽希望,你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可以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每次看的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周末可以多一個小時,你覺得怎麼安排比較好呢?」


然後孩子會自己想一些主意,你也可以說一些自己的想法,最後和孩子一起商定一個你和他都能接受的規則時間表,譬如說:


每天上午看一個動畫片,下午看20分鐘ipad,剩下的20分鐘你可以在其他時間自選用掉,而電子遊戲只在周末才能玩。


還可以每天給孩子發幾張「屏幕時間券」,孩子想看電視或者ipad了,就用一張看20分鐘,券用完了之後就不能再看了。


把規則訂好之後,正式的寫在紙上,全家人都籤上字,貼牆上。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參與了規則的指定,也認可了規則,就會願意遵守這樣的規則,然後他會自覺得超出你的想像。


當然,以上都是理論,實際操作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最常見也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孩子道理都懂,但是一旦關掉電子產品就會鬧脾氣。


首先不要怕孩子鬧脾氣,你一旦怕了,孩子就能看出來,只會鬧得更歡,讓你受不了妥協。


孩子如果鬧起來,你也不要訓他,不懂道理,不遵守承諾什麼的。就像孩子提出所有不合理要求的時候鬧脾氣的處理辦法一樣,關注他的情緒,而不是行為問題本身。


陪在他身邊平靜的告訴他,媽媽知道你不高興,媽媽在這裡等你哭完,等孩子平靜下來,抱抱他再誇他一下:「寶寶平靜下來了,真棒!」然後該幹啥就幹啥。


堅持這樣的方式不用幾個月,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過程,不再會有情緒反彈了。


另外,在讓孩子關掉電子產品的時候,也可以用委婉一點的方法:先提前3分鐘「預告」一下要結束了,最後再倒計時10秒,讓孩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真正關掉的時候,在告訴他一件要發生的「好事」:「寶寶,我們不看啦,要出門咯!不看啦,去玩水啦!」這樣,就讓分離的過程沒那麼難過了。


其實,電子產品對孩子來說,並非有你想像的那麼容易上癮,比起電子產品,孩子其實更喜歡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喜歡戶外活動,喜歡和小夥伴社交,喜歡互動遊戲……但是當孩子缺乏以上這些快樂源泉的時候,只能去沉迷電子產品,如果父母能專心陪伴,好好安排,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孩子是對電子產品不太感冒的,這個道理我曾經專門寫文章講過(具體可以戳這裡《5歲就開始玩電子遊戲的孩子,快9歲了還沒上癮?》)。


所以,與其說孩子容易對電子產品上癮沉迷,還不如說當父母太容易依賴這個電子保姆來帶孩子,久而久之就讓孩子形成了「無聊了就去看電視看ipad」的習慣。其實孩子有這個「喜歡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的習慣未必是成癮,只不過有的時候有點難改而已,不必因此太過焦慮。


就算是孩子現在顯得有些離不開電子產品,也不要因此來斥責孩子,甚至把電子產品都收起來的方式去懲罰孩子,而是應該好好想一想,我作為成年人,要如何去幫助孩子。只要振作精神,和孩子做好溝通,訂好規矩,一起執行,孩子其實不用太久就可以改過來。


最後,希望電子產品都能成為父母們的得力帶娃小幫手,而不是親子衝突的源頭吧!


熱門話題  點擊藍字即可跳轉

寶寶需要枕頭嗎 | 教孩子節儉

性教育 | 母乳禁忌 | 性別印象

 科學斷奶 | 生命與財產 | 高需求

憶苦思甜 | 育兒觀爭執 | 與老人溝通

培養閱讀習慣 | 英語啟蒙 |  早教課 | 安慰奶嘴

陪寫作業 | 嬰兒手語 | 就喜歡一本書 

邊帶娃邊保持整潔 | 遠離ipad | 乖乖配合理髮

美國生孩子 | 美國孩子過生日 | 自製彩泥

國外幼兒園 | 美國有沒有熊孩子 | 帶娃自駕

美國父母帶娃 | 北美看急診 | 無痛分娩

給小寶寶洗澡 |帶娃小竅門 | 攜程親子園事件  

防性侵,防拐騙  | 入園安全  | 選擇幼兒園

如何讀繪本 | 嬰兒遊泳 | 培養專注力 | 英語啟蒙

新手媽媽 | 摒除陋習 | 生二胎 | 死亡認知  


★★★

掃碼:加助理微信



★★★

如果父母能專心陪伴,好好安排,

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

孩子是對電子產品不太感冒的

相關焦點

  • 你準備等到多大才讓孩子看電視、手機、ipad呢?來看看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孩子的小手很會就會滑動解鎖,知道那個app是看動畫片的,如何播放……不到兩歲,手機、ipad、電視就成了妞的最愛,連媽媽主動說給她喝奶也沒興趣,強硬地把我衣服合上,把我推開,歪著頭去看電視……關電視,搶手機經常以妞歇斯底裡的大哭收場。這是在我家裡的情況。我也不想讓她這樣大哭,吵得我頭疼,但是再給她看一集佩佩豬也只能換來短暫的「和平」。
  • 我的孩子玩電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換句話說,就是網絡和電子設備。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數字原住民」了,他們從出生就習慣了使用各種電子設備,玩手機玩電腦簡直可以「無師自通」,打個遊戲甚至操作都比你好。這正是很多家長害怕的。很多家長普遍反應孩子玩手機、平板電腦「停不下來」。我們覺得這樣做不好,就開始對孩子說教。
  • 為什麼不要讓小小孩看電視玩ipad?
    我們可能都聽了無數遍不能讓小孩特別是嬰幼兒看電視玩手機ipad什麼的。但也總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為寵愛孩子不忍心孩子哭泣就放任他們。有人甚至說現在都是科技時代了,小孩子以後都要生活在滿是電子產品的世界裡,早點給他們玩也沒什麼。 但為什麼不能看電視玩ipad呢?
  • 把電子產品當哄娃神器?對孩子的危害竟那麼大!
    真是討厭什麼來什麼,春節回到自己家發現孩子看見手機就搶過去,不給還哭。回想起原因是春節回老家過年時,家裡老人怕孩子吵鬧就給孩子看電視,有時還會給孩子塞個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讓孩子一邊自己玩,真沒想到孩子竟然看上癮了,這可如何是好?確實現在有很多家長嫌孩子愛動,看起來麻煩,就把帶娃的任務交給電子產品,孩子一坐在電視機或者拿起ipad就秒變乖寶寶,別說跑鬧了,連聲都不帶出的。
  • iphone、ipad、電視、投影……誰最傷害眼睛?
    於是眼科醫生們做了這樣一個試驗:讓三個孩子連續玩20分鐘的iphone、ipad、電視、投影之後,檢測他們眼睛度數的變化、乾澀的程度,得出以下結果。孩子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時,眨眼次數會減少,從而使得淚膜破裂時間減短,眼睛乾澀程度增加。從本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玩ipad時,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一分鐘只眨了4次眼。
  • iPhone、iPad和電視誰更傷孩子的眼?
    孩子也樂壞了,這麼多大人的手機、ipad又可以拿來玩了,電視成天開著,真是自己的天堂。奶爸奶媽們是不是也拿這些小鬼沒辦法,自己整天忙著迎接親戚、朋友,哪還有時間管孩子看電視、玩手機?電子產品究竟對孩子的視力究竟有何影響?小編為您搜羅了一些信息,供您參考。iPhone、iPad和電視,對視力的破壞力究竟哪家強?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距巨大
    但孩子過早接觸電視的後果,家長真的清楚嗎?  早在1999年,美國兒科學會就曾在《養育聖典》上就建議:  1、家長最好禁止2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  2、2-4歲的孩子觀看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個小時;  3、4-8歲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
  • 孩子看手機iPad上癮,家長只能幹著急?保護視力,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因為科學技術的發達,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向孩子湧來。手機、pad不離手,隨著新媒體工具進入到學校課堂和課後作業等環節,孩子們的眼睛變得更加疲憊。如何才能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如果非要看,有沒有什麼可以緩解視疲勞的方法呢?
  • iPhone、iPad和電視,哪個更傷孩子的眼?
    孩子也樂壞了,這麼多大人的手機、ipad又可以拿來玩了,電視成天開著,真是自己的天堂。電子產品究竟對孩子的視力究竟有何影響?小編為您搜羅了一些信息,供您參考。 iPhone、iPad和電視,對視力的破壞力究竟哪家強?馬上看看浙江省眼科醫院三位醫務人員拿自己的熊孩子做了4天實驗的情況!
  • 電視、手機、投影、ipad,傷害眼睛最小的竟然是...
    爸爸媽媽們,別再總讓孩子玩電子產品了,危害真的挺大的!如果,實在忍不住,也得嚴格控制好時間。每日每次不得超過20分鐘看完後要好好休息眼睛哦!孩子連續看20分鐘液晶電視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美國矽谷的很多高管,包括賈伯斯在內,他們都會限制子女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
  • 你準備等到多大才讓孩子看電視、手機、ipad呢?
    ,孩子的小手很會就會滑動解鎖,知道那個app是看動畫片的,如何播放……很快手機、ipad、電視就成了妞的最愛,連媽媽主動說給她喝奶也沒興趣,強硬地把我衣服合上,把我推開,歪著頭去看電視……關電視,搶手機經常以妞歇斯底裡的大哭收場。這是在我家裡的情況。我也不想讓她這樣大哭,吵得我頭疼,但是再給她看一集佩佩豬也只能換來短暫的「和平」。
  • 老生常談的孩子看電視問題,終於捋清楚了!
    但作為父母,心裡明白看電視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但往往總是有心無力,首先因為工作的關係,不見得有時間在家和孩子「鬥智鬥勇」,再而是不知如何入手,自己都常常看電視、看手機、看iPad,又怎樣為孩子樹起榜樣呢?補充說明:在這裡,電視幾乎可以無縫切換成手機或者ipad,毫無違和感。因為這三樣東西都是在電子屏幕上閃動著畫面,用圖像聲音來吸引人。
  • 自從這孩子「戒娛」iPad,整個人精神多了
    可疫情期間,學校開始上網課了,蛋蛋看屏幕的時間一下子就飆升了。當時比較擔心的是他的眼睛,但悄悄地,另一件事情發生了變化.飆升的屏幕時間那時候,他開始上網課,我就離開房間去外面幹活了,只是偶爾返回查看一下。
  •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看電視玩iPad?!
    這個研究結論供寶媽們參考,不過如果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又要注意防曬的問題了。總之當媽就是各種不同的糾結啊!2 |電子設備不會導致近視對於要不要給孩子看電視看平板這些數碼設備,很多家長很矛盾,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我們傳統觀念甚至很多專家還是不了解近視和遺傳的關係,因此宣揚電子設備會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 孩子遠離電子屏幕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不過小編在自己家裡,很少給孩子用電視機或者ipad、手機什麼的給孩子播放紀錄片、影片,而是會用投影儀來播放。小編入手投影儀主要是覺得它可以避免光線直射孩子眼睛,對視力的傷害相對電視等其他電子產品要小,平時主要也是給孩子用。故事光投影儀的畫質足夠清晰,家裡牆面投影面積足夠大的話,都能看到完美的畫面。
  • iPhone iPad和電視誰更傷孩子的眼
    那麼哪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呢?iPhone、iPad和電視,對視力的破壞力究竟哪家強?馬上看看下面幾個熊孩子做了4天實驗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實驗對3位孩子視力產生的變化是短暫的,驗光時出現臨時性的近視度數也是一個可逆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緩解可以完全恢復到正常,對孩子眼睛絕對安全。1.玩20分鐘iPhone最高可致近視100度!
  • 過年狂滑手機恐成癮症上身,醫師建議6歲以下玩電子產品最佳時間
    春節寒假期間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有更多機會玩電子產品打發時間,除了造成視力變差,還可能影響腦部發展及認知發展、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等
  • 在何種情況下建議讓孩子看手機ipad電腦屏幕?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哄娃,給孩子看動畫片或是打遊戲,將智能電子產品變成了孩子的「電子保姆」。在之前的文章中(點擊進入),我們已經說明了沉迷於網路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我們在此簡述手機ipad電腦屏幕等對孩子發展的影響。 我們知道,孩子接觸屏幕弊大於利。
  • YOYO圖書|這樣做,讓孩子不再粘著ipad「家長篇」
    「我再玩一會~」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現在的孩子不管多麼調皮,愛哭鬧,只要有iPad,瞬間就變得很「乖」起來,的確,孩子通過這件工具,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從思維水平到語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也造成了孩子長時間對iPad的依賴現象,不僅限制了孩子獲得能力的方式,更直接影響孩子的視力;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目前統計目前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且低齡趨勢明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期使用電子產品。
  •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五點建議讓孩子過好寒假
    很多家長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往電視跟前一坐,就「風雨不動安如山」了。孩子看電視也無可厚非,畢竟通過看電視上的一些新聞、動畫片,孩子能學到東西,從中獲益。但是沉迷於看電視,甚至成癮,就讓家長們頭疼了。不過,有這麼一位媽媽的做法卻和其他人不一樣。在她看來,孩子假期看電視根本不是個事,她不反對孩子看電視,但是要給孩子制定規則。這位媽媽到底有啥高招呢?她制定了哪些規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