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期,在公安部「淨網2020」集群戰役中,徐州警方搗毀了一個為網絡詐騙、誘賭等犯罪提供即時通信工具「養號」、交易的特大黑產平臺,抓獲犯罪嫌疑人84名,串並各類網絡詐騙案件1300多起,涉案金額5000多萬元。(據10月19日人民網)
所謂的「養號」,就是突破平臺的技術防線,利用非法盜號租號、違規購買非實名手機卡等方式囤積QQ號、微信號,再將這些帳號資源賣給網絡詐騙團夥,就如同給悍匪提供槍枝彈藥一樣,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看到如此規模的「養號巢穴」,讓人非常震驚和後怕。以警方此次搗毀的黑產平臺為例,綁定的某實時通訊帳號有2億多個,綁定手機號600餘萬個,目前已經查明直接相關的網絡詐騙案件超過1300起……
騙子不可怕,最怕騙子有技術,類似的平臺肯定不止一個。「養號」操作儼然成產業鏈,有人買號囤號,有人突破防線,有人尋找下線,有人設計騙局,有人掩蓋證據……狼狽為奸,環環相扣。普通用戶能力有限,面對如此規模化、高智能的犯罪集團,當然會防不勝防,無力招架。
這就需要網絡監管部門和相關平臺,持續不斷地在安全保障上加大投入,對於惡意註冊、違規使用、交易倒賣帳號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就要毫不留情地清理和打擊。要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手段,更要有邪不壓正戰鬥到底的決心。
其實,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各種租號售號、兜售「養號軟體」的信息,這就是網絡黑產伸出的觸角。如果放任縱容,久而久之,毒瘡長成了毒瘤,危害深遠。
所以,監管部門要積極與平臺、運營商協作,不斷提高技術防範手段,將專項打擊行動與高壓常態治理相結合,線上監控與線下查處相結合,對類似的違法信息進行全方位監控,設置自動屏蔽和觸發報警機制,讓妄圖撒餌的黑手伸出就被抓,露頭就被打。
同時,每個人都應為打擊網絡黑產盡一份力,首要的就是絕不參與任何出租出售社交帳號的行為,主動與不法分子劃清界限,同時積極舉報不法信息,共同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
聲音
四川在線:QQ運營方應通過技術進行監控,異常的號碼就要及時限制。
光明網:只有對其保持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才能避免網絡黑產養癰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