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哪吒鬧海》故事,想像力空前,自刎一幕讓人飆淚

2020-11-19 騰訊網

之前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時,筆者沒去看,原因很簡單,就跟不愛看一堆鐵疙瘩組成的變形金剛一樣,筆者對哪吒的印象,永遠停留在小時候,那個白衣飄飄的少年,就是真正的哪吒。

也許有人會說,86版《西遊記》裡的哪吒也不錯,後來《封神榜》裡小帥哥「田野」演的哪吒也很有型的。

但在筆者心裡,那個時候的哪吒和那個一身白衣的哪吒並不是一個人,哪吒在他拔劍自刎的時候已經死了。

本文要說的就是在很多人記憶深處的那部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一、《哪吒鬧海》的創作背景,遲來二十年

早在1958年,蘇聯派來動畫導演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準備拍攝一部動畫電影,選題就是《哪吒鬧海》。

為了這部動畫,蘇聯導演特意到我國各地名勝古蹟採風,但一方面由於雙方在動畫風格上有很多爭議,另一方面也由於596蘇聯專家撤走,因此該片被擱置。

二十年後的1978年,重新煥發生機的上美影廠再次將《哪吒鬧海》提上了日程,原先參與過《大鬧天宮》的很多人再次投入到這部被寄予厚望的動畫電影裡,他們包括嚴定憲,徐景達、林文肖和段曉萱等人。

而劇組也加入了一些新人,導演王樹忱之前的代表作是《過猴山》,此外,編劇王往其實也是他,那是他的筆名。

美術設計張仃是國徽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的風格中外兼容,被華君武稱之為「畢卡索加城隍廟」,上圖就是他為《哪吒鬧海》設計的部分原稿。

多說一句,張仃還有一個學美術的孫子叫耿樂,耿樂是中央美院畢業生。

該片的音樂設計則是著名作曲家金復載,他在片中大膽採用了編鐘作為龍宮的背景樂。

劇組成立後,大家分別到海邊以及敦煌等地體驗生活兩個月,因此我們看到該片裡有很多造型都有佛教的元素。

二、《哪吒鬧海》擁有的空前想像力

1978年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片欣欣向榮的氛圍中,體現在《哪吒鬧海》中就是該片擁有的空前想像力。

想像力體現最深的地方就是龍宮裡的那些「反派角色」們,比如這些擔當運輸功能的烏龜和蝠鱝們就讓人眼前一亮。

在四海龍王為三太子敖丙舉辦的追悼會上,設計人員的想像力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敲龍宮編鐘的是八隻腳的章魚,充分發揮了人家手多的優勢。

大肚子、肺活量大的青蛙擔任吹鼓手。

鯊魚們擔任弦樂師

同樣腿多的螃蟹則是龍宮架子鼓的第一人選。

鯨魚則和幾條小魚上演了經典的大魚吃小魚的把戲。

扇貝裡藏著的原來都是美麗的舞女。

還有這隻碩大無比的大烏龜,現場生蛋孵出四個小烏龜。

等等,為什麼是四個烏龜,難道是對應臺上的四條龍王?這不是罵人嘛!

其實,該片裡的四條作惡多端的龍王,曾被外國媒體解讀成這樣:也是四個啊……

最後哪吒將敖廣釘在天上,敖廣扭曲成了一個「華表」?

三、哪吒的形象,非常討喜

不得不說,《哪吒鬧海》成功的一大法寶就是把哪吒的形象設計得非常好。

之前的《大鬧天宮》裡,哪吒是一個三角眼的胖娃娃,喜慶倒是非常喜慶,但實在談不上多麼可愛。

而《哪吒鬧海》從一開始就把哪吒的形象定位成又萌又淘又有英氣的小帥哥。

他剛從蛋裡出來的時候,光著屁股的樣子讓人會心一笑。

然後知羞的他還拉過一片葉子給自己當肚兜。

劇組在隨後更是把哪吒描繪得淘氣又多才多藝,比如他不僅會藝術體操裡的繩操

甚至還會圈操。

打架的時候則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搞笑的是,哪吒還有接地氣的一幕,他居然拿混天綾當搓澡巾?!

總之呢,從剛出生到出事之前的哪吒,就像一個人見人愛的小男孩一樣,非常討喜。

筆者認為,之後的葫蘆娃們可能在性格上、形象上甚至容貌上都借鑑了一些哪吒。

就連86版《西遊記》,估計也是以這位哪吒為模板的,而不是《大鬧天宮》的那個。

當然,劇組將哪吒的形象設計得這麼美好,都是為了讓該片的高潮更能打動人,或者說,更為虐心!

四、《哪吒鬧海》的改編,虐心但經典

《哪吒鬧海》取材於部分《封神演義》,但其改編較大,在《封神演義》裡,哪吒的「敵人」不光是外部的龍王,還有內部的,也就是父親李靖甚至包括木吒。而且哪吒和李靖決裂的那一刻,細節描寫也太過於殘忍黑暗。

原版的哪吒故事當然不能直接照搬給小孩子們看,於是劇組對《哪吒鬧海》進行了整體的改編,除了龍王之外,哪吒和李靖的關係雖然在表面上看依然顯得緊張,但在實質上卻更接近普通的父子關係。

哪吒在外面「闖禍」了,回到家來,李靖惱怒之下將他的乾坤圈和混天綾奪了過去扔到一旁,對於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來說,這一幕是不是很熟?當年玩兒火藥槍、BB彈槍甚至飛鏢等危險玩具,一旦闖了禍,回到家那些好東西就別想要了。

敖廣要殺哪吒,剛才還在罵哪吒的李靖,追在敖廣後面阻止。雖然李靖當面訓子時很嚴厲,但一旦對方要傷害到自己孩子,家長當然是要保護自己孩子的。

在陳塘關百姓受到極大損失時,李靖作為父母官不能坐視不管,他只能選擇向自己的孩子哪吒「痛下殺手」,但當刀劍舉起時,李靖依然下不了手。

對比李靖,像武則天、李隆基這樣弄死親兒子眼皮不都眨的人要殘酷很多。

哪吒在自刎前說的那句話「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其實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表面上和父親決裂,二是不想讓父親為難。此外,他也不想連累陳塘關百姓,這在片中都有相當多的鋪墊。

不管怎樣,哪吒還是自刎了。

劇組將哪吒自刎這個瞬間處理得非常唯美也非常震撼,很多人在看到這一幕時都難免飆淚,即使多年之後依然忘不掉那個悲憤的白衣少年。

其實在筆者心目中,《哪吒鬧海》裡那個可愛的哪吒在這裡已經結束了,之後再生的哪吒已經不是之前的哪吒了。

之後不管是報仇還是協助姜子牙或者和孫悟空打架,那些事情都是神性的哪吒幹的,那個白衣飄飄的小男孩已經在陳塘關黑暗的雨夜裡死了。

這也是筆者不願意進電影院再看其他哪吒的根本原因,那個也不是哪吒。

其實,有些經典的形象既然已經確立起來,就沒必要再去重塑和再造,有那個精力和金錢,不如自己再去開發一個新的角色。

哪怕叫「哪託」呢。

相關焦點

  • 動畫電影《哪吒鬧海》故事,想像力空前,自刎一幕讓人飆淚
    但在筆者心裡,那個時候的哪吒和那個一身白衣的哪吒並不是一個人,哪吒在他拔劍自刎的時候已經死了。本文要說的就是在很多人記憶深處的那部動畫電影《哪吒鬧海》。》的創作背景,遲來二十年早在1958年,蘇聯派來動畫導演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準備拍攝一部動畫電影,選題就是《哪吒鬧海》。
  • 電影解讀|巔峰國漫——《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年出品的一部經典動畫。動畫製作的最初原因是向建國30周年獻禮,但事實上,這部59分鐘的動畫將滿含中國色彩的悲劇表現得淋漓盡致。「老妖龍,你聽著!這段情節是由動畫大師常光希先生設計的。考慮到少年兒童,常先生特別設計了反身自刎的動作。劍刃上的鮮血和哪吒隱忍的淚水,造就了《哪吒鬧海》中最經典的一幕;哪吒說的這兩句話,也成為整部電影中最動人的臺詞。
  • 79版《哪吒鬧海》海量劇照
    時光網訊最近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內地熱映中,截止7月29日上映第四天,累計票房已突破8億元。《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不斷走高,這讓不少影迷忍不住想重溫自己的「童年記憶」,1979年版本的經典動畫《哪吒鬧海》,這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國產動畫。
  • 《哪吒鬧海》:背負「弒父」惡名,7歲的他為什麼成為無數人心中的英雄?
    最近,《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網上掀起了對哪吒的討論熱。這不由地讓人們想起40多年前,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哪吒鬧海》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獲獎無數,被譽為「色彩鮮豔、風格雅致、想像豐富」的動畫佳作。
  • 影評 | 動畫電影《哪吒鬧海》: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的民族性及精神探索
    哪吒這一主角人物形象承載著民眾不畏強權的英雄情結的寄託,是普通民眾心中的理想化身和中華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1979年以王樹忱執導的同名動畫電影《哪吒鬧海》最為經典和代表性。本文將從民間文學角度出發,透過這部影片對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的民族性和精神作以淺要分析和探索。
  • 豆瓣9.1,79版動畫《哪吒鬧海》:中國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巔峰
    《哪吒鬧海》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與1979年的一部動畫片,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熒幕動畫長片,曾經獲過菲律賓馬尼拉電影節特別獎等諸多獎項。可以說,這部電影代是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完美融合,堪稱國產動畫巔峰之作。下面,從哪吒的人設、內涵以及動畫片的藝術風格來分析一下。
  • 《哪吒鬧海》40年:少年英雄尚能戰否
    這句臺詞出自40年前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7歲的哪吒身著肚兜,腳踏惡龍,混天綾纏肩頭,乾坤圈掛胸前,英姿勃發,正義凜然。1979年5月,《哪吒鬧海》公映。這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數年沉寂後的復甦之作,也是上海美影廠對建國三十周年的獻禮。當時,憋狠了的藝術家們卯足勁兒要做件大事。
  • 19版《哪吒之魔童降世》比79版《哪吒鬧海》差在哪裡?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上映,便以黑馬的姿態在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動漫,最終拿下50.70億的票房成績。而相比起1979年由上海電影美術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它們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 1979年的哪吒鬧海,誰還記得?堪稱動畫電影史上的豐碑!
    哪吒鬧海的故事原本在民間就是家喻戶曉,在那個電影電視並未盛行的年代,會講故事,會說書相當地了不起。茶餘飯後,聽聽講書也算是一種生活樂趣。為了對國產動畫電影表示致敬,今天特意回顧了這不部遠比我還年長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出自1979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 美影廠《哪吒鬧海》差點成為洋動畫?
    說到《哪吒鬧海》,是不是第一時間想起上海美影廠的那一部?沒錯。1979年上映的《哪吒鬧海》,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曾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嶄獲多個獎項,包括1980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很多人對它的劇情爛熟於心,然而,其幕後一波三折的拍攝故事卻鮮有人提起。
  • 哪吒火了!但別忘記40年前的《哪吒鬧海》,那裡有我們丟棄的童年
    這部製作於1979年的《哪吒鬧海》不僅獲得了1980年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更得到了國際的認可,獲得1983年的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8年的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熒幕長動畫片獎,可謂實至名歸! 《哪吒鬧海》改編自小說《封神演義》,並在原著故事的基礎上加以升華。當年播出時的熱度,絕對不亞於今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 這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哪吒時代
    ,中國動畫電影,已如盛夏綻放的那朵蓮花,進入了哪吒時代。與《大鬧天宮》齊名的中國動畫經典則是1979年的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片中少年哪吒對父權的反抗精神讓人動容。多少年來,少年哪吒明眸若水、白衣勝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風雨中橫劍自刎的一幕仍歷歷在目,這種深沉的悲壯意境,隨著中國動畫片一度低齡化和商業化而消失殆盡。
  • 文化觀察|哪吒鬧「網際網路之海」
    &nbsp&nbsp&nbsp&nbsp現在的小朋友或許並不知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但對於60後、70後、80後來說,上美影給他們貢獻了太多童年時代的經典動畫片,所以對老IP的新玩法他們也有更多期待——&nbsp&nbsp&nbsp&nbsp哪吒鬧「網際網路之海
  • 哪吒鬧海:火尖槍一晃四十年(高能預警)
    《哪吒》其實四十歲了。1979 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上美)推出的《哪吒鬧海》,是「哪吒」這一個經典的中國古代神話形象,首次以動畫的形式,出現在大銀幕上。初代《哪吒鬧海》的八字,一片火、土相生,呈現出強大、旺盛的「傷官格」——丙火日主,以火生土為食神、傷官。在八字理論的十神系統中,「傷官」代表創新、突破,常與天馬行空的藝術表現有關。且「傷官」是「官」的剋星,於人或事物的性格上,也代表著叛逆、不羈、無拘無束。四十年前的《哪吒鬧海》,即便放在今天,也都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真的比1979年的《哪吒鬧海》差嗎?
    但是還有一部相似改編的動漫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哪吒鬧海》,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國產動畫片,是第一部在坎城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曾獲得無數大獎,如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同時這部片也要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早了整整40年的時間。因此,網友們對這兩部電影也是持有不同態度:《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有《哪吒鬧海》好嗎?
  • 《哪吒之魔童降世》被捧國漫之光,你讓《哪吒鬧海》的臉往哪放?
    人物設計、剪輯配樂、風景設計等等想像力都非常豐富。作品完成度高,代表了目前中國動畫的最高水準。《哪吒之魔童降世 》評分高達8.6,與40年前的《哪吒鬧海》只差0.4分,與58年前《大鬧天宮》相差0.7分。與這兩部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 》差距真的只有0.4和0.7嗎?
  • 四十年前的這部哪吒電影,至今還是真正的神作
    《哪吒鬧海》(1979)這部電影誕生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是文革後中國製作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在六十年代中後期,動畫電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打壓,1963年有一個口號「大寫十三年」,就是在文藝創作上大寫解放以後的十三年,著重寫建國後的活人,不寫古人不寫死人,所以,當時再看到什麼神話人物是不可能了。
  • 【聽兒童故事】365夜故事「哪吒鬧海」
    親愛的寶貝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兒童故事王國,我是綠豆姑娘 - 果果,今天我們要聽到的故事是《哪吒鬧海》。《哪吒鬧海》是收錄在少年兒童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魯兵爺爺主編的《365夜故事》故事集。故事講述的是很久以前,四海龍王操控風火雨雪,為害百姓。陳塘關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六個月,產下一個肉球,李靖用劍劈之,頓時奇光四溢,裡面出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太乙真人收其為徒,賜名哪吒,贈乾坤圈與混天綾兩件法寶。
  • 《哪吒重生》致敬《哪吒鬧海》「白蛇2」曝logo
    1月10日,恰逢動畫電影《白蛇:緣起》公映2周年之際,「追光動畫」在北京舉行了「追光有你」特別發布會,並提前向到場的觀眾,放映了全新動畫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片段。據悉,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是「追光動畫」新封神動畫系列的開篇之作,影片定檔2021年大年初一(2月12日)。
  • 《哪吒鬧海》(1979)——79年的哪吒VS 40年後的哪吒
    張元浩作曲 金復載演奏 上海電影樂團指揮 王永吉製片 劉桂美上海電影譯製廠 配音出演 本來——它是可以提前20年拍攝的。知道他在給首都機場畫壁畫,畫中的內容正是他和徐、嚴二人理想的《哪吒鬧海》。此事立即上線拍,派人手助張仃一臂之力參與造型設計。大家憋壞了,被無道的社會壓抑了這麼多年。戊午(1978)改革的開始,給大家帶來了新的生活希望。思想上的變化開始影響這個社會。四十年後,改革讓大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