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某流量明星粉絲在線下搞了一場快閃,作了個大妖,這事兒你們估計知道了。
把他們嘲諷一頓,沒啥技術含量,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們的巡邏隊到處都是,我也不想惹麻煩。
不過因為這事兒牽扯到了沈逸老師,沈老師講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對此,我當然是同意的。
我想講個比較舊的故事。
話說在1967年美國的帕羅奧圖,有個高二歷史老師叫瓊斯,他想做一個試驗。
於是,他要求他的學生,必須坐直,要雙腳平行,雙踝鎖定,雙膝直角。並且要提問必須站起來,不管是啥狀態,只要上課鈴響或者他發出指令,15秒內要從嬉鬧回到坐好的狀態。任何人發言,必須先說:瓊斯先生blabla。
第二天,瓊斯老師提出兩個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給他們班級命名叫第三浪潮(third wave),還要求他們班級成員互相致意時候要舉右手畫圈行禮。
結果全班同學都欣然執行,而且很快有其他班級同學看見比較有趣而加入進來。一副「找到組織」的模樣。
到了第三天,瓊斯老師說,光有名字,有口號不行,要有行動。什麼是行動呢?那就是你們要找出對班級不忠誠的人。於是他委派了3個學生來監督其他人。
結果很快就有20多人和瓊斯老師舉報自己的朋友背地裡說過第三浪潮的壞話,還有人回去和父母大吵,說父母不理解自己,不理解年輕人,不理解組織的偉大。
那麼其他班級想加入怎麼辦呢?瓊斯老師決定,只要有班級成員介紹,他就會給新人發會員卡,新人就可以加入。
而且,很快就有平時表現不出色,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人主動表示要給瓊斯老師做保鏢。
到了第四天瓊斯老師宣布,他們其實是個全國性組織,致力於改革學校,改革教育,改革政治,改革國家。新的口號是榮耀鑄造力量
於是,組織開始統一白襯衣的制服,學校內的大量其他同學甚至於教職工開始要加入組織。第三浪潮的同學開始快速分工,各司其職,自動形成了巡邏隊,糾察隊,開始去圖書館查資料,做簡報,開始有人主動和新聞媒體聯絡。
而因為一個巧合,時代雜誌刊登了一個木器的廣告,名字也叫第三浪潮,於是大家更加深信不疑。瓊斯老師出現在班級後,大家就整齊劃一的行禮。瓊斯老師說不要說話,就真的能一直死一樣的寂靜。瓊斯老師要求大家討論時候,大家都熱情洋溢表示自己在集體生活裡是多麼的溫暖,學到了多少東西。
後來情況快要失控,瓊斯老師不得不在第五天終止這個實驗。當他說不存在什麼第三浪潮,也不存在什麼改變國家,一切都是假的時候,大部分人情緒崩潰了……
後來根據此事,德國拍了一個電影,也叫《浪潮》,裡面還加了一些橋段,比如老師讓大家開始在教室踏步,開始步伐散亂,後來鏗鏘有力。再後來大家都穿了白襯衣結果有一個女生不穿,結果這女生被圍攻。後來老師想解散浪潮,結果學生們入戲太深堅決不許……
過去很多人給你們講這個故事,或者這個電影,講白了就是指桑罵槐。名義上是罵納粹,實際上罵誰就別裝外賓了,大家都不傻。
但是我看,這沒這麼複雜,這就是個身份認同的問題。
某流量明星為什麼這一年多來老是不斷上熱搜,他的粉絲為啥老是不得消停,其實就是背後的資本力量,成功給他們塑造了一個身份認同。
咱也不怕得罪人,這位主,從長相到作品,從談吐到經歷,按照我們過去對文娛明星的理解,是不能理解的。
現在你理解了吧?本質上,這就是把這位主作為一個身份認同的象徵推出去了。支持他就是我們的人,任何說他一點不好的那都是敵人,我們就是要巡邏,要糾察,要舉報,要圍攻。
所以他的粉絲這段時間才會搞這麼多事情。
當然,這位主本人,大概是沒有這個思想認知的,他大概就知道他的粉絲都是為了他紮起,他自己也沒有過硬的作品,當然不可能去切割譴責。
但是他的粉絲已經形成了身份認同,到後來一定會激進化——誰不激進化就是不忠誠,從而把他架在火上烤,他已經下不來了。
所以很多人一直沒搞清楚這事情的嚴重性。
如果一個德藝雙馨的,或者足夠有對比衝擊力的,或者不管是運氣好還是坑蒙拐騙的確有很好作品而火的人,能搞出這麼大的一個粉絲團體,都不奇怪。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平庸的人,能火成這個樣子,那才有趣,那說明,有人的確掌握了這個技能。
既然他可以,有朝一日,把什麼趙四,什麼大力哥給搞成這樣,也不一定不行。
尤其是這一次居然還玩了線下,而且看起來現在好像還平安落地了,地方臺居然還出面拉偏架,有趣有趣。
什麼是資本的力量?這,才是。
PS:防失聯,請關注備用號:
更多交流,請關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經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萬字;試讀請點擊《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經更新至207章正文+47外篇,試讀請點擊《【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評論文章90篇)
另外加圈的請第一時間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辦法。圈內主要就是更文章,沒有別的亂七八糟的功能。請想好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