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一位普通的公務員的工資並不多,也就3000塊錢。但是有一位公務員的收入竟然達到了4100萬。如果只是看這麼一個數據的話,恐怕很多人都不相信,或者覺得這些收入來歷不明。但是事實卻是這個公務員的收入就是這麼多。
那麼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位公務員不僅是位國家公職人員,同時還是個作家。因為他寫的書受大眾的歡迎和追捧,所以出版後銷量超過1000萬冊,毋庸置疑,這是個銷售奇蹟,因為這本書的版稅,他當年就獲得了4100萬元。他就是作家石悅,這本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本書,我也是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了,從初中的時候第一次在書店看見這本書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然後我就買了一本來看,就迷上這本小說了。
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了,我依舊記得這本書給當時的我帶來的感受,到現在也記得那種感覺,就是深深陷進去,很難脫身。
說道寫這本書的作者石悅,是位普通的公務員,怎麼就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書呢?
這與他從少年開始就迷戀歷史是有很大關係的。
談到為什麼喜歡歷史,石悅說:"每當翻開書,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運。其實父母對我的教育基本上是比較懶的。他們不用帶我去公園玩,一星期可能去一次,他們上班了就把我關在家裡。由於被關得久了,我也就不太想出去了。我五歲上學,父親送我《上下五千年》,在後來的7年裡,我讀了12遍《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起碼讓我弄明白朝代是怎麼回事,但是它寫得很粗,沒有細節。到了初中,我出於虛榮心開始看二十四史,只因別人看不懂。"
就這樣,一個初中生從《史記》開始看,陸陸續續大概用了7年的時間讀完了二十四史。石悅回顧自己當年從中收穫最大的,就是明白了歷史。"故事太簡單了,會寫故事的人一大把,但是懂歷史的人很少。"
走進大學校門之後,石悅開始讀明史。因為他覺得明史的史料最多,離我們這個時代又比較近。
石悅上大學那幾年,在外面吃飯的次數都能數得出來。很多時候他也不怎麼吃飯,周圍很多人說他像神仙一樣,找不到他這個人。其實,他就在教室裡上自習,或者看書
其實在那個時候,他是不合群的,因為沉迷於自己的世界,和別人交往的很少。因為他把很多時間都用在讀歷史,研究歷史上,因此他的歷史知識很豐富,這也為他寫《明朝那些事兒》打下堅實的基礎。
石悅是1979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就在2006年的3月10日,小地方旮旯裡的小人物,隨意取了個網名"當年明月",開始了開掛的人生,工作也晉升了,錢也賺了。
只因為在空閒之時,逛到了神奇的"天涯論壇",在聞名在外的"煮酒論史"版塊,隨意取了個題目"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以有關朱元璋檔案為首篇,開貼開拉明史。不想,一時間,名聲鵲起,擁躉如雲,盛況空前。
這是一種面目全新的歷史解讀方式。與古董化的正史不同,與殭屍體的教科書不一樣,風格有異於黃仁宇、史景遷的精英式,跟《百家講壇》那種曲意迎合又放不開也有區別,說高頭講章不是,說是荒誕的戲說也不對。
這真是一類"初中生以上就能看好"、文史專業碩博高才也會看著有意思的好書。甚至可以講,正是仰仗此後結集題為《明朝那些事兒》此書的風行草偃,一批作者也跟著效仿按需打造,往日予後世殘酷無道的印象的明朝,才在朝野上下多少得以鹹魚翻身的。
這是一本寫歷史的小說,當時很多人對歷史題材的小說不怎麼感興趣,它憑什麼常年霸榜?
《明朝那些事兒》全書共有七本,從朱元璋的出身開始寫起,到永樂大帝奪位的靖難之役結束為止,敘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和永樂奪位、建文失蹤的靖難之役。精彩講述了中國明代三百年的歷史故事和重要歷史人物。到現在已經有14年,但至今還能在各大網站的暢銷榜上看到它的身影。其銷量更是早早就突破了千萬。
那麼它為什麼這麼火呢?
一、忠實歷史、生動鮮活
本書以史料為基礎,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而且最難得可貴的是作者從浩繁的明朝歷史中理出了輕重緩急,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絕少拖泥帶水。而且本書一點都沒有故作高深,非常的清晰好讀。
二、關注人物、探討人性
這本書儘管是在講述歷史,但它關注更多的是歷史中的人物,以及發生在這些歷史人物身上的故事。從王公大臣,到官僚政客,再到名人才子,作者用獨特的思維為每個歷史人物添加了屬於他們的思想和性格,使得這些歷史人物,在作者筆下變得有血有肉,躍然紙上。
而且作者還用人性的角度,寬容的看待歷史和歷史人物,即便是昏君,妒妃,他也能發掘出他們的人性。
三、章節精煉、巧設懸念
本書每個章節都不長,大約800到1000字,就形成一個故事。雖然這故事有上下文的連接,但往往也有自己單獨的核心,這樣讀起來就更輕鬆,並且始終有興奮點。更絕的是,作者特別喜歡在每一章節結束時設置一個懸念,竟能令人讀出點懸疑小說的味道來。
因為好的作品不會被遺忘,就像中國四大名著那樣,即使歷經了幾百年,到現在也經久不衰,值得大家品鑑。《明朝那些事兒》也一樣,不僅內容吸引人,還能讓人從中學到大量歷史知識,值得每一個人通讀鑑賞。
這樣優秀的作品,可以送給好友。如果家裡有孩子的話,更建議家裡有這麼一套新奇的歷史題材的書。一套書,全家都能看,還能一起學習歷史,這樣一來,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只是一本書的價值了,更多的意義在於——歷史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