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英語詞彙量的變化趨勢是與日俱增的,英語的日常表達方式則日益簡潔。
舉個例子,當我說goodbye(再見)的時候,我們一般不再將這個詞說全,代之以bye-bye或者bye。因為說兩個同音的疊詞比發兩個不同的音輕鬆順口,而能說一個音,最好不說兩個。
可是你知道嗎?goodbye這個詞起初的原型並不是一個單詞,而是四個單詞:God be with you(上帝與你同在)。對,中世紀人們分別時說的話就是這句。
但這句話太長了,16世紀之後,慢慢人們就不再這樣說了,goodbye就應運而生。
語言朝著越來越簡潔的方向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現在人們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不但走路越來越快,說話打字也力求節省時間。無論是單詞和句子,能用一個音節說明白的,絕不用兩個音節。
快節奏生活給英語簡化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縮寫字母的使用
在現代社會中,縮寫字母的使用日趨廣泛,由於英語中的這種簡化具有較高的認可度,所以幾乎沒有什麼人抵制或反對。
此處的縮寫是指英語的abbreviation,指的是若干單詞的首字母縮寫,其中主要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字母式(alphabetism),如:
UN(聯合國)
FBI(聯邦調查局)
MFN(最惠國)
第二種是單詞式(acronym),如:
APEC(亞太經貿合作組織)
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SEAN(東南亞國家協會)
另外,現在在網絡空間裡,人們傾向於能不說的話就不說,能節省的字符就用縮寫的首字母代替。如:
OIC—Oh I see(我明白)
BRB—Be right back(很快回來)
BFN—Bye for now(再見)
LOL—Laughing out loud(大笑)
ASAP—As soon as possible(儘快)
BTW—By the way(順便說一下)
TTYL—Talk to you later(下次再聊)
不過提醒大家,這些縮寫並不正式,只適合在社交媒體和聊天時使用,正式的書面文體還是需要一定的規範用詞的。
2、單詞的簡化
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說話的速度相對有所提高,很多現代英語單詞的拼寫也顯現了簡化的趨勢,很多單詞能省略的音都被省略了,詞語表達比之前更為簡約。
此處的簡化是單詞音節的簡化,可能是單詞前部音節的消減,也可能是後部的削減,也可能是前後都削減。如:
advertisement(廣告)——ad
chimpanzee(黑猩猩)—chimp
hippopotamus(河馬)—hippo
laboratory(實驗室)—lab
dormitory(宿舍)—dorm
為了使詞組說得更快些,也為了好記,不少詞組也做了縮減。比如:permanent wave(電燙髮型)簡化成了perm;zoological garden(動物園)簡化變成了zoo。
還有簡約是消減了單詞前面的部分音節,如:剛發明「傳真」的時候,單詞是facsimile,後簡化成了fax;telephone簡化成了phone;earthquake簡化成了quake. 公共汽車本來是omnibus,後來簡化為bus,violoncello(大提琴)簡化成了cello。
還有情況是單詞的前部和後部音節都剪切,如:influenza(流感)簡化成了flu;電冰箱最初是refrigerator,後來簡化成了fridge。
3、句子的簡化
上世界六十年代的英語問候語是How do you do,後來是How are you,再後來是Hello,現在是Hi。
或許過些年就只剩下輔音【h】了,也許再過五十年,打招呼就不再發聲,眨個左眼就行了。
根據傳統的語法,「兩杯咖啡」是two cups of coffee,但tow coffees已經成為某些歐美人士經常說的句子。
這種省略量詞、不可數名詞變複數的說法,咱們中國的英語老師肯定會說是錯的,但是語法是死的,語言是活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語言肯定是向著更加簡單易懂的結構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