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賽事之一的靜安現代戲劇谷「市民劇場」——中外家庭戲劇大賽決賽在大寧劇院舉行,十強家庭登臺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家庭大戲」。
每個家庭5分鐘一臺戲,用戲劇展現出真摯的情感。
來自英國的中國女婿格雷姆和全家在後臺排練《甜蜜蜜》,喜歡中國文化的格雷姆要攜夫人和丈人、丈母娘用舞蹈、彈唱、戲曲等形式演繹《我愛中國》。
中國女婿格雷姆一家在表演。
林泉、林涵琪是一對父女,爸爸林泉上戲畢業後成為一名演員,和聶遠、郝蕾是同學,疫情讓林泉有時間在家陪伴女兒,並創作了小品《消失的頭盔》,從編到演增進了父女間的感情。
女兒林涵琪眼裡泛著淚光,父女倆非常珍惜和親人上舞臺的機會。
9歲的周誠壹在後臺作準備,爺爺是滑稽劇團的揚琴伴奏,受爺爺影響周誠壹從5歲開始接觸上海說唱並喜歡上了,這次比賽他過五關斬六將站上決賽舞臺,將表演經典上海說唱《金陵塔》。穿上背帶褲,打上領結、打上髮蠟,再抹上口紅周誠壹反而不緊張了。
爺孫倆在這段上海說唱中還加入了滬語表演。
爺爺還帶來合作40年的伴奏隊伍,為孫子助威。
據悉,從3月28日面向全市市民公開徵集參賽作品起,600餘組家庭報名並提交參賽作品,經過線上初賽、線下複賽層層比拼,最終產生十強家庭。
作品涵蓋了情景劇、小品、音樂劇、經典影視片段再現、模仿秀等,有抗疫醫務人員和志願者的感人事跡,有隔離期間家庭成員相互關愛、彼此交流的感受收穫,有中外家庭動感演繹的藝術串燒,有一家三代其樂融通的家庭小劇場,也有關於垃圾分類、交通安全等城市文明進步的情景再現,生動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親情、友情以及家庭、城市、社會的方方面面。
小品《我與蘇軾過一天》中的「蘇軾」好奇自己戴上鬍子的樣子。
戴上鬍子的「蘇軾」穿越到了現代。
「蘇軾」欣然接受了這個智能化的時代。
兄弟倆說相聲《拇指與食指》,希望父母多豎「拇指」,少點「食指」。
由父母陪演的《小貓照鏡子》,5歲的周莀迎又說又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活動負責人介紹,5分鐘的家庭戲劇,降低了戲劇表演的門檻,提升了家庭成員參與的積極性,豐富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形式。
特別是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複賽在公共空間的舉辦,讓文化活動真正走進群眾,貼近社會。同時,為周邊商場帶動人氣,讓文化與商業有機結合。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豆豆,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蔡金萍,東方衛視首席記者、主持人駱新擔任決賽評委。
中外家庭戲劇大賽除「十強家庭」外,還評選出「十大人氣家庭」、「十大創意家庭」、「十大可愛寶貝」和「百個戲劇之家」等獎項,並頒發證書和獎盃。
10強家庭陸續登臺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家庭大戲」。